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555节

  他站起身来眼神之中难掩几分慌乱:“齐国的船图,确定齐国有这样的船吗?”
  史阿摇头,道:“我们宣明司潜伏了这么久,除去关将军见过的战舰之外,再没有看到过其他任何战舰。不过这一份图是齐国海事府最高的机密,被对方放在已执行的档案之中。”
  “也就是说齐国已经可能拥有这种上下六层的大战舰了?”王辰心中大惊不已,毕竟这样的战舰放在如今可是庞然大物,甚至堪比后世的宝船,凭着现在自己对海军的重视以及机械原理来说,想要修建这样的海船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蓝图和时间。
  没有设计完善的蓝图,自己就没有办法修建这样的战舰。仅依靠摸索,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有了蓝图,这种巨型战舰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是的,可能已经拥有了。从这么多年的潜伏来看,齐国的水军似乎已经强盛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其镇海大将军姓龙,名字这些都不太清楚,听说的规模已经达到战舰数百艘!”
  “听说的多有吹嘘!”王辰淡定道:“齐国的海军一直不冒头,对咱们来说还是大好事儿。正好让咱们安心发展咱们的海军,等他们冒头之后这事儿就好说了。”
  “陛下说得是!”史阿抱拳,道:“不过这段时间齐吴二国之间的海贸非常频繁,咱们幽州的行商也多选择海贸的方式。海贸的话,要比陆运快一些,咱们是不是也要建造一些海船提供商用?再说齐吴二国都已经建造了不少海运港口,不仅行商方便,百姓也可以花钱买位置之后自由来往。”
  “这事儿朕已经安排工部接手了,海运必然是要扩大。”王辰道:“只是百姓的流动这事儿,还是要控制。现在这个时候,百姓是没有必要进行过大的流动,务农必须要固定。”
  “诺!”
  王辰这才从堂上下来:“一切照旧吧,现在就等时间了。”
  “诺!”
  
第九百三十八章 刘琦之死
  
  第九百三十八章 刘琦之死
  岁月如水,时光如箭。
  天下似乎已经完全定型,各国的百姓也在长久的太平之中渐渐适应了分裂的生活,天下除去多了几个皇帝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
  该富的还是富,该穷的已然还是穷。
  永和十二年,公元二零九年。
  楚国的帝都襄阳,原先的血腥已经早已被时间冲没,却非殿中哪一日的血腥也消散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只是帝位之上却是空无一人,昔日帝有诏,命梁王监国。
  那九步木阶之上,梁王陈诩已经是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岁月在他的面上雕刻了坚毅和沧桑,长久居于权力的最中心,他的眉宇之间充斥着一种难言的英气,整个人也散发着一种令人不敢直视的威严。
  “既无事,便散了吧!”
  他一挥手,殿下的群臣纷纷告退。
  如今的楚国说是楚国,不若说是梁国。
  楚国的天下已经不知道还有姓刘的皇帝了。
  那宫闱之中,层层宫墙将皇帝与百姓分割两端。
  望北楼,皇宫之中最高的楼台。
  这里没有一代帝王意图收复北方的任何痕迹和野心,唯一与其沾边的似乎也就只有这个名字了。
  楼中到处挂着一个角色女子的画像,一看便知此出自高人之手,竟能将人物画的栩栩如生。
  “咳咳咳……”
  楼上,一阵急促的咳嗽声传来,紧接着便有慌乱的脚步声从楼上下来,但见一个侍女一边急忙将外套披上,一边面色慌张出了楼:“御医,御医,陛下又咳血了!御医!”
  很快,侍女便领着御医快步上了楼。
  这里,北面的窗户还开着,正对着皇帝的龙榻。
  榻上的皇帝面色苍白已经难以起身了,显然是病入膏肓。
  御医认真的为他诊脉,侍女也紧张的捏着手完全慌了神。
  只是这皇帝的眼神之中却依然透着冷静和坚定,他的目光从北窗移到了窗边挂着的真人大小的画卷。
  这是整个楼中最好的一副画了,果有神工之笔,竟好似真人一般,栩栩如生。
  画中的女子静坐在莲池边上,广袖流仙裙更衬托出了她的仙姿,恍惚间好似仙子,那画中一笑竟好似能摄人魂魄。
  “甄宓啊甄宓,却可笑这命运,将你我分割两端。北方的你可知我对你之痴情,或有不经意的时刻,还能记起这南面有个想你的人,名唤刘琦。”
  御医摇头苦叹一声,感慨的不是情种,他缓缓起身收拾了药箱,向着榻上的皇帝一拜,也没有说话便下了楼去。
  侍女也急忙跟着下去,二人出了这楼,方才开口。
  “陛下如何了?”
  “时日无多了!”御医叹了口气,道:“这身上的病也不好治,心上的病更不好治。唉!只是陛下膝下并无皇子,这可如何是好!”
  说完,御医便连连感慨着离去。
  侍女不敢相信的捂着自己的嘴,眼泪从眼角溢出,她伸出手下意识的摸了摸下腹,不敢说话。
  御医还未走远,正巧便遇上了一个羽扇纶巾的白衣男子快步过来。
  “国相大人!”御医急忙施礼,向着其拜道。
  男子过来之后含笑点头,示意他起来说话:“陛下如何了?可好些了吗?”
  御医面色紧张,那袖中的手也在微微颤抖,道:“快则三日,慢则五日。”
  男子点头也不多说什么,摇着手上的羽扇向着前方快步离去。
  正如御医所料,三日以来刘琦日日咳血,病情越发严重,甚至有几次已经完全昏厥过去。
  宫道之中,陈诩领着十个亲卫以及一干大臣快步向着望北楼过去。
  “陛下如此严重,难道御医就没有丝毫法子吗?那长沙的张仲景呢?为何不将他请来?”
  “殿下,张仲景前些日子入蜀了至今未归,陛下的病哪里耽搁得?御医们也尽力了,只是御医们治得了陛下身上的病,却治不了陛下心中的病。”
  “混账!”陈诩怒喝一声,向着那御医呵斥道:“什么心病?”
  “陛下思念上雒公主已近乎成魔,望北楼中已经挂满了上雒公主的画。”
  陈诩眉头微皱,周围的高官们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众人只能停下了议论,快步向着宫中赶去。
  快到望北楼了,诸葛亮却从这队列之中出来,同时拉住了侯明过来。
  等到大队上前之后,他方才问道:“宫中没有任何变故吧?”
  “国相都已经过问不下五次了,在下可以保证不会有任何问题。羽林卫都是咱们的老兄弟,望北楼我也安插了咱们的心腹弟兄。”
  “我问的不是这个!”诸葛亮皱眉道:“殿下临幸的人有没有那个?”
  侯明这才恍然大悟,在诸葛亮的耳边压低声音说了一段话。
  诸葛亮面色大变,向着侯明道:“还不速速派人去追?若是让她逃到文聘的地界,这事儿就不好说了!”
  “国相放心,我已经安排精骑去追了。”侯明抱拳,道。
  “不行!”诸葛亮皱眉片刻,道:“文聘镇守穰县,一旦叫他察觉了什么兵临襄阳的话就不得了了。这样,你马上派人传命,调汝南文稷所部以换防名义开进宛县,调雷薄所部抵达章陵!同时以陛下诏令改任文聘为大司农,令其速回襄阳觐见。”
  “诺!”侯明抱拳,向外离去。
  诸葛亮这才定下了神,向着前方快步追去。
  却说望北楼上,陈诩等人已经抵达龙榻前。
  榻上的刘琦已经极为虚弱,他伸出手示意陈诩过来坐到自己的榻边,用极其虚弱的声音徐徐道:“国中之事,尽托与卿。择宗室之中能者为帝,愿卿如周公,佐我宗室光复大汉。若无能者,卿可代之!”
  “陛下放心!”陈诩眼角泪水直流,他握着刘琦的手激动道:“陛下必然能好过来,一定!臣还等着与陛下一起杀到长安,光复大汉!”
  “爱卿,朕之嘱托可明白?”
  “陛下!”陈诩哭得不能言语:“我……我……我”
  刘琦最终还是苦叹一声,面上扬起一抹苦笑,他也不再继续纠结这段话,反而是扫视了这楼中看似担心的群臣,似乎明白了什么。
  “也罢!也罢!也罢!”
  连连三声感慨,他最终合上了双眼,手也无力垂下。
  “陛下!!!”
  无数声痛呼从这楼中传出,远远传开。
  楼前,诸葛亮止住了步伐,摇头叹道:“该来的,总算还是来了。”
  
第九百三十九章 迷茫诸葛
  
  第九百三十九章 迷茫诸葛
  官道之上,十余骑护卫着一辆马车疾驰而过,在这黎明时刻莫名多了几分肃杀。
  其后乃是百余轻骑正纵马追赶,这些士兵腰间挂着环首刀,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提着马弓正快速逼近。
  双方之间没有任何对话,要不是都在一条路上的话只怕还以为是素不相识的人。
  “嗡!”羽箭插在了这马车的车厢之上,尾羽轻颤。
  护卫的士兵们也引弓还射,双方就这般僵持着谁也进不得一步。
  襄阳城中,皇帝驾崩的消息并没有完全传开。
  望北楼前,群臣从楼中出来,这里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一队羽林戍卫。
  诸葛亮站在楼前,招呼着出来的大臣们:“殿下伤心过度几乎晕厥,已经着人送回府上。诸位可都知晓陛下的遗命,但是在下适才因为急事耽搁了一会,尚未知晓,诸君可否告知一二?”
  “国相大人!”一个官员上前一步,向着诸葛亮抱拳,道:“陛下遗命,国中之事尽托与梁王,希望梁王能够从宗室之中选出能者为皇帝,如周公那般辅佐皇帝光复大汉。若是宗室之中没有能者,梁王可以取而代之。”
  “哦?”诸葛亮一笑,道:“陛下是这样说的吗?”
  其人语气之中多了几分咄咄逼人之态,周围的羽林也纷纷进了一步,适才说话的官员额上甚至渗出了冷汗,面色发白不知该说什么。
  倒是一个警醒点的官员急忙上前道:“禀国相,张大人适才没有听清楚,陛下的遗命是因陛下尚无子嗣,宗室尚无适合男丁,为了大汉天下苍生,愿将帝位禅让与梁王,希望梁王能够光复昔日大汉之荣光,仅此而已。”
  诸葛亮这才含笑点头,道:“那就多谢二位了!”说罢,他正准备转身,就在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他却又问道:“诸位以为,宗室之中可有能者?”
  “没有!”适才第一个说话的张大人道。
  诸葛亮却是笑道:“不过我倒是想起一人,诸位以为刘子扬如何?”
  众人议论纷纷,一时间也摸不透诸葛亮心中究竟作何想法,竟也无人说话。
  不过诸葛亮倒也没有为难他们,而是道:“既然诸位商议不下来,我只能奏请殿下,请殿下决议了。”
首节 上一节 555/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