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暗战:征途 第1278节
赵得三没想到童小莉今天会说出这么一番赞美自己的话来安慰他,虽然不知道她这是发自内心的还是仅仅为了安慰他而说,总之让他感觉到了一股善解人意的温暖,至少说明来区里这几个月时间里,单位里有人理解自己,这就说明自己的工作干的也不差嘛。这样想着,自己给自己打了气。
一个小时候,吴区长的电话过来,说金书记和苏副书记一行人已经到了,让他来区委一趟,先开一个简短的会议后再去现场转一转。受到童小莉鼓舞后的赵得三,带上准备好的汇报材料,一脸自信的前往区委了。
在区委办公室里,此刻已经是高官满座,以金书记为首的省委领导们以权力大小从会议桌的中间逐次延向两边,就连吴区长都已经坐到了办公桌的一头去,一看这架势,赵得三就知道今天省委下来的检查团阵容可是够强大的。
走进会议室里,他一眼就找见了坐在金书记身边的苏晴,苏晴也看到了他,冲他微微笑了笑,两人目光对峙了一秒钟,赵得三赶紧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
区委副书记兼副区长刘德良恰好坐在赵得三一旁,见赵得三坐下来后,小声对他说道:“赵主任,你看今天省委下来的阵容可够庞大的,待会肯定要问你一些问题,好好表现,别给咱们区里丢脸。”自从赵得三亲自上门拜访了一次刘德良之后,这家伙从此对赵得三的态度就改变了。
赵得三微笑着点了点头,尽管是心里稍微还有一些紧张,但是赵得三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从来不怯场,不管多大的场合,发起言来声音洪亮侃侃而谈,给人的感觉很好,是一块当官的料。
见该来的人都已经到齐了,童岚整了整嗓子,面带微笑,说道:“今天省委金书记带着省委各位领导来区里检查指导工作,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说着话,带头拍手鼓掌,区里其他与会领导跟着鼓掌,一时间会议室里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解除心理负担
金书记双手往下按了按,示意掌声可以到此为止了,于是,很会议室里又变得安静下来,金书记双手交叉放在桌上,酝酿了几秒,温和地说道:“最近一段时间啊,省里面的工作太忙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筹规划来说,今年区里的工作是省里工作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本应当早一点下来看看的,但是一直抽不出时间,一直等到今天,才能腾出一点时间来,所以我就带着省委相关领导下来,就是随便看一看,看看区里这段时间的发展情况,听一听以吴书记为首的区里有关领导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需要市里和省里面解决的。 ”说到这里,金书记将目光移向了不远处的吴敏,温和的说道:“吴书记,那就从你开始吧……”
吴敏陪着笑点了点头,开始发言,吴敏的发言很简短,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讲完了,将剩下的细节问题交给了区里其他分管领导。
不一会儿,就轮到了赵得三汇报区建委目前的工作情况,金书记之前接触过一次赵得三,在轮到他汇报工作的时候,冲他一脸和蔼的笑着点了点头
。而金书记旁边的苏晴,也是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他,对他的工作汇报充满了期待,吴敏则是心里有些紧张,毕竟建委的工作在区里来说尤为重要,工作汇报中一定不能有任何闪失。
赵得三这货也不负众望,做了充分准备的他,在点了点头之后,就开始作了一番慷慨激扬的汇报,这样的表现令在场所有人暗自为他感到钦佩。吴敏的表情放松了,苏晴的脸上浮起了微笑,就连金书记的脸上也泛起了笑容。
“赵主任,讲得不错啊,金书记看起来对你工作汇报很满意。”刘德良在一旁小声对赵得三说道。
座谈会进行的时间很短,差不多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下一个行程是去一些重点工程的现场视察,赵得三当仁不让的跟着吴区长陪同着金书记一行人前往了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站在一处制高点上,赵得三向所有人讲解着区里的规划以及目前完成的情况,圆满的回答了金书记等人的各种问题。
这货的表现让一旁的苏晴很满意,也很放心,她还一直怕赵得三来到区里后很难适应这份工作,没想到才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已经干的得心应手,工作成绩很突出,让她为他感到骄傲,而吴敏也对赵得三在省委这么多领导面前意气风发的表现感到满意,很庆幸区里能有这么一个难得的人才来辅佐自己工作。
现场视察了不到一个小时,今天的视察就算是结束了,吴区长安排了饭局邀请金书记等省委领导一起去用餐,但是一直在人面前主张勤俭节约的金书记当着省委其他随从的面婉拒了吴区长安排的饭局,带着省委一行人要回省里去。
好不容易能与赵得三见一次,苏晴自然不想这么只是见了次面,连句话也没单独说就和赵得三又一次分开,她以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向吴区长询问一下为借口,并没有跟随金书记一行人返回,而是留了下来。
省委副书记苏晴留下来的目的对吴区长来说自然不言而喻,不过她还很高兴,至少苏晴留下来吃这顿饭,让她这个区委书记脸上也不会那么无光,邀请着她去吃饭,自然是叫了赵得三作陪。
在浐灞开发区最豪华的一家酒店里的包厢里,以吴敏为首的开发区各位领导围绕着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苏晴坐满一张桌子,吴敏吩咐刘德良去安排上菜之后,就陪着苏晴有一句无一句的聊着工作。
坐在一旁的赵得三一直很想和苏晴能聊上两句,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又不方便主动开口和她说什么,就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听着。倒是吴敏知道赵得三与苏晴是‘亲戚’关系,主动将赵得三带入到了话题当中,她笑呵呵的对苏晴说道:“苏书记,这次来区里,您觉得区里的变化大吗?”
苏晴点了点头,微笑着很平易近人的说道:“变化很大,看的出区里的工作这段时间搞得很出色,这可都是吴区长你的功劳啊。”
吴敏看了一眼赵得三,笑呵呵的对苏晴说道:“区里的变化离不开各位分管领导的功劳,尤其是赵主任,他来区里后,完全扭转了建委的工作局面,对区里的发展建设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赵得三这才搭上了话,心里一阵窃喜,却装起了逼,谦虚的笑着说道:“哪里啊,吴区长太过奖了。”
苏晴听到吴敏这么说,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赵得三,她何尝不想和赵得三单独坐在一起好好聊聊,但是当着区里这些领导的面,也不方便表现的与他太过亲密了。“小赵毕竟还是太年轻了,缺少工作经验和工作积累,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吴区长要多提批评,多指导才行的。”
吴敏笑呵呵的说道:“年轻人有年轻人在工作中朝气蓬勃的一面,小赵各方面工作都干得不错,现在咱们执政单位里缺乏的就是像小赵这样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
从吴敏的话中,苏晴听得出,这个吴区长对赵得三也是很器重和赏识的,从侧面也说明了赵得三在区里这段时间的工作的确搞得不错,她轻轻的笑了笑,扭头用一种只有赵得三才能明白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这时候,刘德良已经给在座的每个人在二两半的高脚杯里斟了半杯白酒,见状,还没动筷子,就按照官场饭局上的规矩,吴敏一边端起酒杯,一边提议道:“来,咱们区里的领导们先一起敬苏书记一杯,感谢苏书记能留下来继续知道咱们区里的各项工作。”
“大家一起敬苏书记。”区里二把手刘德良接着吴敏的话茬也端起了酒杯。
其他人随即齐刷刷的端起了酒杯举向苏晴。
“大家太可气了,来,一起来喝一杯吧。”面对这么多人同时敬酒,苏晴当然是不能拒绝,说着话,举起了酒杯,与大家的酒杯轻轻一碰,足足有一两多的白酒,全部都是一饮而尽。在中国,当官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细细划分,又可以分出很多门学问,诸如人际交往的学问、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学问、而在饭局上喝酒,自然也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即便是酒量再不济的人,在饭局上与领导吃饭,绝对不能不喝酒,尤其是敬酒给领导,不会喝酒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不懂喝酒的人,在官场中迟早会被踢出局。
放下酒杯,苏晴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其实现在各个机关里的年轻人也不少,而且有些年轻人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不过这些年轻人,说句不避讳的话,大多数是一些领导的子女,是靠着关系才上去的。”
吴敏微笑着点头表示同意道:“对,这样的年轻干部也不少,不过能像小赵这么有才能的几乎是寥寥无几的,那些官二代就另当别论了。”
赵得三在一旁听着两个女人对自己的夸奖,心里那个得意,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了。
“来,苏书记,我敬你一杯。”刚才区里的领导一起敬了苏晴,现在吴敏单独向苏晴敬了一杯酒过去。
苏晴不好拒绝,便端起酒杯,举上去与吴敏的酒杯轻轻一碰,将高脚杯中的半杯白酒一饮而尽了。
“官二代这个问题的确在当前社会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杜绝这个问题呢。”吴敏放下酒杯,接着刚才的话题发了一句感慨。
放下杯子,苏晴也是很感慨地说道:“要摒除官二代这个问题,在目前来说,这是咱们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啊!且别说我这样一位省委的副书记,就是我们的省书记、省长也没办法。
这是体制造成的。其实吧,这样的情况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华夏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度,这是一个事实。
官僚占有最多的社会资源,也占据着社会最多的荣耀。
通俗点说,就是做官的就有一切,不做官的就没有一切。
但是同时,官僚也是政治的主导者,政务的操作者,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员的优劣,也依赖官僚制的效率,按官僚制的自身逻辑,这个制度,必须不断的从平民中汲取新生的优秀人士,以保证官僚制的效率,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良性发展。所以,历朝历代官员的选拔,一直都是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这是流传下来的传统。
但是,中国又是一个以家族为核心价值的国度,官员和他的家族是利益攸关的共同体,做了官的人,有义务给自己的家族,当然包括他们的后代带来好处。
替童岚去谈判
两汉施行以推荐为标志的察举征辟选官制度,原本实行状况良好,被推举得人大多是优秀人才,但是,这个制度延续一段时间之后,就出了问题。 一来做高官的人,周围的人对其子弟势必高看一眼,即使没有特别的托请,进仕途的高官子弟,往往也会被人优待。高官的光环投射到自己的子弟头上,似乎非常自然。二来,由于在制度上,高官有推荐人才的权力,对于被推荐人而言,荐主才是真正改变他命运的人,对他有知遇之恩。
待到被推荐的人日后也做了比较大的官,也有能力推荐的时候,他们报恩的最佳方式,似乎就是把恩人的子弟推荐上去,如果已经进仕途,则在晋升方面拉一把。
于是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局面,越是高官,其子弟就越是做官的机会多,几代积累下来,就形成了东汉末年的门阀。袁绍和袁术两个人资质平平,但仅因为两人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弟门生遍天下,所以,起兵的时候,居然一时间形成为最大的两个军阀集团。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实行九品中正制,做官干脆成了官宦子弟的专利。
吏部选拔,只需查阅各人的牒谱便是。
众所周知,这个国家分裂,政治黑暗,主因就是官僚制成为了变相的世袭贵族制。
一个小时候,吴区长的电话过来,说金书记和苏副书记一行人已经到了,让他来区委一趟,先开一个简短的会议后再去现场转一转。受到童小莉鼓舞后的赵得三,带上准备好的汇报材料,一脸自信的前往区委了。
在区委办公室里,此刻已经是高官满座,以金书记为首的省委领导们以权力大小从会议桌的中间逐次延向两边,就连吴区长都已经坐到了办公桌的一头去,一看这架势,赵得三就知道今天省委下来的检查团阵容可是够强大的。
走进会议室里,他一眼就找见了坐在金书记身边的苏晴,苏晴也看到了他,冲他微微笑了笑,两人目光对峙了一秒钟,赵得三赶紧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
区委副书记兼副区长刘德良恰好坐在赵得三一旁,见赵得三坐下来后,小声对他说道:“赵主任,你看今天省委下来的阵容可够庞大的,待会肯定要问你一些问题,好好表现,别给咱们区里丢脸。”自从赵得三亲自上门拜访了一次刘德良之后,这家伙从此对赵得三的态度就改变了。
赵得三微笑着点了点头,尽管是心里稍微还有一些紧张,但是赵得三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从来不怯场,不管多大的场合,发起言来声音洪亮侃侃而谈,给人的感觉很好,是一块当官的料。
见该来的人都已经到齐了,童岚整了整嗓子,面带微笑,说道:“今天省委金书记带着省委各位领导来区里检查指导工作,让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说着话,带头拍手鼓掌,区里其他与会领导跟着鼓掌,一时间会议室里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解除心理负担
金书记双手往下按了按,示意掌声可以到此为止了,于是,很会议室里又变得安静下来,金书记双手交叉放在桌上,酝酿了几秒,温和地说道:“最近一段时间啊,省里面的工作太忙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筹规划来说,今年区里的工作是省里工作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本应当早一点下来看看的,但是一直抽不出时间,一直等到今天,才能腾出一点时间来,所以我就带着省委相关领导下来,就是随便看一看,看看区里这段时间的发展情况,听一听以吴书记为首的区里有关领导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需要市里和省里面解决的。 ”说到这里,金书记将目光移向了不远处的吴敏,温和的说道:“吴书记,那就从你开始吧……”
吴敏陪着笑点了点头,开始发言,吴敏的发言很简短,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讲完了,将剩下的细节问题交给了区里其他分管领导。
不一会儿,就轮到了赵得三汇报区建委目前的工作情况,金书记之前接触过一次赵得三,在轮到他汇报工作的时候,冲他一脸和蔼的笑着点了点头
。而金书记旁边的苏晴,也是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他,对他的工作汇报充满了期待,吴敏则是心里有些紧张,毕竟建委的工作在区里来说尤为重要,工作汇报中一定不能有任何闪失。
赵得三这货也不负众望,做了充分准备的他,在点了点头之后,就开始作了一番慷慨激扬的汇报,这样的表现令在场所有人暗自为他感到钦佩。吴敏的表情放松了,苏晴的脸上浮起了微笑,就连金书记的脸上也泛起了笑容。
“赵主任,讲得不错啊,金书记看起来对你工作汇报很满意。”刘德良在一旁小声对赵得三说道。
座谈会进行的时间很短,差不多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下一个行程是去一些重点工程的现场视察,赵得三当仁不让的跟着吴区长陪同着金书记一行人前往了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站在一处制高点上,赵得三向所有人讲解着区里的规划以及目前完成的情况,圆满的回答了金书记等人的各种问题。
这货的表现让一旁的苏晴很满意,也很放心,她还一直怕赵得三来到区里后很难适应这份工作,没想到才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已经干的得心应手,工作成绩很突出,让她为他感到骄傲,而吴敏也对赵得三在省委这么多领导面前意气风发的表现感到满意,很庆幸区里能有这么一个难得的人才来辅佐自己工作。
现场视察了不到一个小时,今天的视察就算是结束了,吴区长安排了饭局邀请金书记等省委领导一起去用餐,但是一直在人面前主张勤俭节约的金书记当着省委其他随从的面婉拒了吴区长安排的饭局,带着省委一行人要回省里去。
好不容易能与赵得三见一次,苏晴自然不想这么只是见了次面,连句话也没单独说就和赵得三又一次分开,她以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向吴区长询问一下为借口,并没有跟随金书记一行人返回,而是留了下来。
省委副书记苏晴留下来的目的对吴区长来说自然不言而喻,不过她还很高兴,至少苏晴留下来吃这顿饭,让她这个区委书记脸上也不会那么无光,邀请着她去吃饭,自然是叫了赵得三作陪。
在浐灞开发区最豪华的一家酒店里的包厢里,以吴敏为首的开发区各位领导围绕着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苏晴坐满一张桌子,吴敏吩咐刘德良去安排上菜之后,就陪着苏晴有一句无一句的聊着工作。
坐在一旁的赵得三一直很想和苏晴能聊上两句,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又不方便主动开口和她说什么,就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听着。倒是吴敏知道赵得三与苏晴是‘亲戚’关系,主动将赵得三带入到了话题当中,她笑呵呵的对苏晴说道:“苏书记,这次来区里,您觉得区里的变化大吗?”
苏晴点了点头,微笑着很平易近人的说道:“变化很大,看的出区里的工作这段时间搞得很出色,这可都是吴区长你的功劳啊。”
吴敏看了一眼赵得三,笑呵呵的对苏晴说道:“区里的变化离不开各位分管领导的功劳,尤其是赵主任,他来区里后,完全扭转了建委的工作局面,对区里的发展建设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赵得三这才搭上了话,心里一阵窃喜,却装起了逼,谦虚的笑着说道:“哪里啊,吴区长太过奖了。”
苏晴听到吴敏这么说,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赵得三,她何尝不想和赵得三单独坐在一起好好聊聊,但是当着区里这些领导的面,也不方便表现的与他太过亲密了。“小赵毕竟还是太年轻了,缺少工作经验和工作积累,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吴区长要多提批评,多指导才行的。”
吴敏笑呵呵的说道:“年轻人有年轻人在工作中朝气蓬勃的一面,小赵各方面工作都干得不错,现在咱们执政单位里缺乏的就是像小赵这样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
从吴敏的话中,苏晴听得出,这个吴区长对赵得三也是很器重和赏识的,从侧面也说明了赵得三在区里这段时间的工作的确搞得不错,她轻轻的笑了笑,扭头用一种只有赵得三才能明白的眼神看了他一眼。
这时候,刘德良已经给在座的每个人在二两半的高脚杯里斟了半杯白酒,见状,还没动筷子,就按照官场饭局上的规矩,吴敏一边端起酒杯,一边提议道:“来,咱们区里的领导们先一起敬苏书记一杯,感谢苏书记能留下来继续知道咱们区里的各项工作。”
“大家一起敬苏书记。”区里二把手刘德良接着吴敏的话茬也端起了酒杯。
其他人随即齐刷刷的端起了酒杯举向苏晴。
“大家太可气了,来,一起来喝一杯吧。”面对这么多人同时敬酒,苏晴当然是不能拒绝,说着话,举起了酒杯,与大家的酒杯轻轻一碰,足足有一两多的白酒,全部都是一饮而尽。在中国,当官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细细划分,又可以分出很多门学问,诸如人际交往的学问、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学问、而在饭局上喝酒,自然也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即便是酒量再不济的人,在饭局上与领导吃饭,绝对不能不喝酒,尤其是敬酒给领导,不会喝酒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不懂喝酒的人,在官场中迟早会被踢出局。
放下酒杯,苏晴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其实现在各个机关里的年轻人也不少,而且有些年轻人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不过这些年轻人,说句不避讳的话,大多数是一些领导的子女,是靠着关系才上去的。”
吴敏微笑着点头表示同意道:“对,这样的年轻干部也不少,不过能像小赵这么有才能的几乎是寥寥无几的,那些官二代就另当别论了。”
赵得三在一旁听着两个女人对自己的夸奖,心里那个得意,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了。
“来,苏书记,我敬你一杯。”刚才区里的领导一起敬了苏晴,现在吴敏单独向苏晴敬了一杯酒过去。
苏晴不好拒绝,便端起酒杯,举上去与吴敏的酒杯轻轻一碰,将高脚杯中的半杯白酒一饮而尽了。
“官二代这个问题的确在当前社会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杜绝这个问题呢。”吴敏放下酒杯,接着刚才的话题发了一句感慨。
放下杯子,苏晴也是很感慨地说道:“要摒除官二代这个问题,在目前来说,这是咱们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啊!且别说我这样一位省委的副书记,就是我们的省书记、省长也没办法。
这是体制造成的。其实吧,这样的情况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华夏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度,这是一个事实。
官僚占有最多的社会资源,也占据着社会最多的荣耀。
通俗点说,就是做官的就有一切,不做官的就没有一切。
但是同时,官僚也是政治的主导者,政务的操作者,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员的优劣,也依赖官僚制的效率,按官僚制的自身逻辑,这个制度,必须不断的从平民中汲取新生的优秀人士,以保证官僚制的效率,维持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良性发展。所以,历朝历代官员的选拔,一直都是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这是流传下来的传统。
但是,中国又是一个以家族为核心价值的国度,官员和他的家族是利益攸关的共同体,做了官的人,有义务给自己的家族,当然包括他们的后代带来好处。
替童岚去谈判
两汉施行以推荐为标志的察举征辟选官制度,原本实行状况良好,被推举得人大多是优秀人才,但是,这个制度延续一段时间之后,就出了问题。 一来做高官的人,周围的人对其子弟势必高看一眼,即使没有特别的托请,进仕途的高官子弟,往往也会被人优待。高官的光环投射到自己的子弟头上,似乎非常自然。二来,由于在制度上,高官有推荐人才的权力,对于被推荐人而言,荐主才是真正改变他命运的人,对他有知遇之恩。
待到被推荐的人日后也做了比较大的官,也有能力推荐的时候,他们报恩的最佳方式,似乎就是把恩人的子弟推荐上去,如果已经进仕途,则在晋升方面拉一把。
于是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局面,越是高官,其子弟就越是做官的机会多,几代积累下来,就形成了东汉末年的门阀。袁绍和袁术两个人资质平平,但仅因为两人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弟门生遍天下,所以,起兵的时候,居然一时间形成为最大的两个军阀集团。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实行九品中正制,做官干脆成了官宦子弟的专利。
吏部选拔,只需查阅各人的牒谱便是。
众所周知,这个国家分裂,政治黑暗,主因就是官僚制成为了变相的世袭贵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