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青云直上

青云直上 第1238节

看到陈波有抵触情绪,刘新华便道:“既然这样,那你就跟我到省纪委去一趟吧,到那里把情况说清楚。”

刘新华一如此讲,陈波自然感到不好了,难道说组织部让他从中央党校回来,目的就是这个吗?他在中央党校里面也没有做什么,难道他花五百万找人调京城的事让省纪委知道了?不可能啊,这么机密的事情怎么可能让人知道呢?

“去就去,我心底无私天地宽!”陈波昂然说道。

刘新华冷笑道:“好一个心底无私天地宽,是不是无私,你我心里都清楚!”

陈波打了一个冷战,便是跟着刘新华走了,到了省纪委,刘新华就代表省纪委向他宣布了双规决定。陈波立刻不服地道:“你们凭什么双规我?我没有违纪,你们这是迫害!”

看到他还嘴硬,刘新华就慢悠悠地说道:“你花了五百万想买.官,这钱是谁出的?说!”

刘新华这样一讲,陈波顿时明白是找中间人花钱调动的事给暴露了,但是怎么暴露的,他却是一点也不知道,真是很奇怪,这种事情怎么会暴露呢?

陈波心里头不明白,刘新华当然不会告诉他这事,这五百万就足够他喝一壶的了,陈波由此心理全部崩溃,陆续向省纪委供述了他收受临川的房地产商人钱财两千多万的违法违纪事实,可谓是触目惊心了。

省纪委大获全胜,陈波的案子没有费多少事就突破了,这个事情一传出去,整个省城震动,因为陈波到省国土厅任职的时间不长,大部分违法违纪事实都是发生在他担任临川市长期间,所以这个事情对临川市造成了很大影响,让一些人感到有了压力。

第一个有压力的是王伯亮,市长出了事,他这个原市委书记知情不知情啊,他这个原市委书记有没有腐败的行为啊?现在好多人都在看着这个事情,王伯亮的身上当然是压力很大。

小学同学李超跑到省城来找他,李超在东林县一直担任一个乡镇中学的校长,现在不干了,他来到安宁省任职之后,一直没有来找过他,但是现在却是过来想见见他。

两人的地位相差很大,李超本不想过来找他的,但是后来却是想着非要见一见叶平宇不可,所以才来到省委大院提出要见李超。

由于李超现在也不能直接与叶平宇联系,到了省委大院说要见省委书记,工作人员自然不能让他想见就见,必竟叶平宇日理万机,其他人等怎么可能随便相见呢?

看到工作人员不让他进去,李超就告诉他们说自己是叶平宇的小学同学,他有事过来找他,他必须得进去见叶平宇。

看到他如此执拗,工作人员想了想,就是与金永南进行了联系,把这个情况告诉给金永南。

金永南接到这个情况报告以后,便是想了一想,揣摩着是不是要报告给叶平宇。叶平宇是一个念旧的人,现在有一个小学同学来找他,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是如果不告诉他,事后叶平宇知道了,肯定会怪罪于他,所以他这样一想,就是去了叶平宇办公室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

叶平宇突然得知李超要过来找他,便是连忙说道:“你通知让他马上进来,正好我现在有时间见他。”

没想到叶平宇会这么爽快地会与李超见面,金永南这才知道李超与叶平宇的关系一定是不一般,因此,他连忙通知门卫,让他李超进来,他下去接。

电话一打,门卫立刻放行,李超就是走了进来,金永南下去之后,到了门口便是见到了李超,连忙上前打招呼道:“请问您是李超同志吧?我是叶书记的秘书,他让我来接您。”

一听到是叶平宇的秘书亲自下来接他,李超就是感到全身有一种非常荣耀的感觉,叶平宇真是威风啊,有秘书,有门卫,别人想见面,要过很多道关的,但是他只要说是叶平宇的同学,就可以见到了,这是别人比不上的地方。

李超连忙点了点头说是,金永南就是笑着带着他去了省委大院的书记楼,很快就是把他带到了叶平宇的办公室。

叶平宇一看见他,便是笑着站起身来,大笑道:“李超,我们好久没见了喽!”

李超也是笑了起来道:“好多年没见了,你身材也是发福了!”

叶平宇朝自身看了看说道:“是吗?还行吧,不算发福,你的头发都有些白了啊?”

李超道:“岁月不绕人,能不白吗。我现在都退居二线了,不当校长了,也不代课了,现在处于休闲的时间了,你现在还是忙的很吧?”#p#分页标题#e#

叶平宇笑道:“事情太多,没有办法,你现在已经算是颐养天年了,真是羡慕你了!”

李超笑道:“我与你没法比啊,你现在是省委书记,我只是一介草民,天壤之别,你怎么还能羡慕我!”

叶平宇却说道:“李超,我们现在是新时代,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没有什么职务高低,你说的什么草民的话,那是过去封建时代才有的事情,千万不能这样说,你我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天壤之别,这才是我们时代的精神。”

李超用力地点了点头,觉得叶平宇讲的非常好,然而在基层,那些芝麻大点的官员都会觉得自己了不起,似乎高人一等,其实他们在叶平宇面前算什么啊,屁都不是,但却还是拿大。

“平宇,我这次来其实是有事情想向您反映的,不然,我也不会过来找您了!”李超看了看他说道。

叶平宇一听便是说道:“李超,你有什么事情尽管向我反映,我虽然是省委书记,但是好多事情我其实是不知道的,如果你有什么情况要说,不要有什么顾忌,只管向我说。”

李超说道:“我是从事教育的,从事教育这么多年,对教育的事情一直很关心,现在啊,农村的教育很薄弱啊,我现在所在的那个学校,师资流失,教学质量每况愈下,根本没法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农村的学生只能在里面上学,越来越无法与城市的学生相比了,长此以往,农村的学生想要考上大学越来越难了。”

听到李超这样讲,叶平宇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要知道他当年也是从农村的学校考出来的,那个时候,城市农村的学生除了生活条件有所差距外,在学习上还真不差多少,因为那个时候主要是靠老师教,那时候的老师也是很尽心,没有什么别的心思,然而现在的老师在教学上并不那么专一了。而农村学校的老师也无法与城市学校的老师相比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全部都集中到城市了,说农村学校现在是老弱病残一点也不为过。

这些情况他多少也是知道一些,谁不想到城市生活啊,哪个好老师愿意留在农村学校?农村的学校比不上城市的学校到了最后就自暴自弃了,学校的校长也会不管不问了,反正比不了城市学校,再努力也是没用,还怎么再想着如何做好教育工作呢?

而且教育的主管部门肯定也不关心农村的学校怎么样,他们只想着出几个重点的学校就行了,至于薄弱的地区,他们看上去也就不管不问了。这些情况有人也向他反映过。

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反映问题

听完李超的介绍,叶平宇问道:“农村学校的老师待遇低,如果我们提高老师的待遇你看怎么样?”

李超道:“现在城里与农村老师的待遇是持平的,甚至比城里的老师待遇还要高,因为农村的老师有下乡补贴,待遇并不是导致优秀老师不在农村教学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优秀的老师都愿意去城里去生活,而且在城里当老师还可以私下开辅导班赚钱,而农村的学生是极少有去上辅导班补课的,一方面是农村的家长经济条件不如城市家庭的学生,另一方面农村家长的辅导意识没有城市家长的意识强,其实农村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再加农村教育的失衡,寒门出学子的情况越来越越少了!”

听了李超的话,叶平宇感到,虽然现在城市与农村的户口差别取消了,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鸿沟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改变,过去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就在于那一个户口,城市户口的人可以享受着一些福利待遇,而农村户口的人则是没有,现在那些福利待遇基本上都取消了,但是城市与农村在教育、医疗、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样的鸿沟已经不是人为的鸿沟了,却是变成了客观存在的鸿沟了,消除这样的鸿沟那绝对是任重而道远。

农村城镇化是一条必然要走的道路,但是这不是一个能够短时期完成的事情,而且农村城镇化不是把所有的农村都变成城市,那样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城镇化的关键是为农村提供城市一样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各种公共产品,并不是说盖几座楼,让农民上了楼,就是完成城镇化了。

教育需要平衡,不但城市与农村的教育需要平衡,而且城市的教育也需要平衡,重点学校太多,导致争抢优质教育资源,不但导致重点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还会产生一些教育上的腐败问题,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抓教育的平衡是一项非常突出而且有必要的事情。

叶平宇暗暗想了想这个事情,觉得李超向他反映的问题非常好,很及时,很有必要,他本来在施政纲领中就有着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而他原来所设想的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主要是在省城多引进几所大学,把省城的大学给建设起来,促进整个省城的发展。

但现在他想了一想,觉得不能仅仅是建设大学,基础教育也要抓好,抓好了基础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说现在也快变成大众教育了,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一个精英教育为主,这个是千万名学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的。而基础教育提供的是机会公平,每一个人不因为出身不同身份不同,便是所受的教育有所不同,而现在,各地的教育条件不一样,影响到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李超,你在基层工作这么多年,对教育的问题非常了解,我看你都可以作为省政府的教育咨询顾问了。”叶平宇笑着向李超说了这句话。

一听到叶平宇这样说,李超连忙摆手说道:“平宇,你这话言重了,我哪能当什么顾问,我只是向您反映一下这个问题,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想向您反映!”

叶平宇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反映?”

李超说道:“平宇,我们省里不是搞什么农村新居建设吗,现在县里头强迫老百姓把刚刚建好的二层楼拆掉,好建小区,这不是巨大的浪费吗?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才盖起了一座楼,现在却是要让他们拆掉,然后补偿他们二十来万块钱,让他们买将来建好的小区,这不是瞎折腾吗?希望你能管一管,好政策到了基层就是变了样,一些基层干部想借机捞取好处呢!”

“怎么借机捞取好处了?”叶平宇心里一凛问道。

李超道:“村干部通过拆迁来致富,如果没有巨大的利益,他们能积极去拆老百姓的房子吗?乡镇政府也是从中纵容,无非是想要政绩,这样的政绩,老百姓不喜欢啊!”

听了李超又反映了这个事情,叶平宇感到比较严重,农村的情况他是熟悉的,农村虽然需要城镇化,但是绝对不只是建几座楼那么简单,更不能强迫农民上楼,而且刚刚盖好的楼又拆了,实在是一种浪费,这种情况确实不能忽视。
首节 上一节 1238/12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盛世官商

下一篇:官路向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