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 二号首长(第一二三部)

二号首长(第一二三部) 第317节


  当然,这样的改革,属于政建范畴,或者政改范畴。政改,确实需要大动干戈,牵一发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大问题。赵德良之所以抓党建而暂时不抓政建,原因大概也就在这里。与政府部门以及职能的乱相比,党的系统架构是明晰的,而且也是相对完善的,缺乏的只是标准化。因此,这项工作,相对还是要简单得多。

  第四卷 第103章

  唐小舟之所以转变观念,积极推动赵德良的党建年活动,是因为他意识到,赵德良并非如他此前所理解的,热衷于出政绩,不惜搞花架子,而是扎扎实实地在搞系统建设。党建标准化系统一旦建立,并且有可能在全国推广的话,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大大地向前跨出一步,并且必将搭建一座良好的政改平台,为政改提供保障。在各地提交的党建系统化方案中,雷江、东涟和柳泉三个市是做得最好的。

  东涟做得好,是因为吉戎菲打下了基础,那里正在推行组织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其方案就是标准化。组织人事制度是党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赵德良抓党建恰恰是受到吉戎菲抓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启发,将这项工作更向前推了一步。至于雷江和柳泉各有特点。雷江的特点或许多多少少与钟绍基的处境以及唐小舟的提醒有关。至于柳泉,显然与王增方关系重大,他是由北京下来的干部,视野显得比江南地方上成长起来的干部要开阔得多。最差的是陵丘。唐小舟有一种感觉,陵丘市委的思想是完全乱的,没有找到节奏,更没有看清方向,在那里打乱拳。

  汇报工作进行了整整一下午,接近六点,会议临近尾声。赵德良拍板,党建工作很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不要幻想很快可以见到成效,要做长期准备。就目前来看,这些方案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更进一步做好方案,可以多反复几次。现在这些方案可以装订成册,分别发给各市,相互学习借鉴,彼此启发。同时也发给省委党校、各市委党校,以及省市政研室等机构,鼓励和支持基层党建工作者以及研究党建工作的学者专家参与这项工作,广泛开始讨论。必要的话,可以在下半年集中安排一个较长时间,开展一次全面研讨。

  赵德良甚至提出,去年考虑这一方案的时候,只想到用一年时间建立标准。这个设想,显然将困难考虑不足。不妨把眼光放远一点,将各种准备工作做足一些。能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一系统工程,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正是赵德良表达这一意见时,徐易江走进来,小声地对他说,赵书记,梅尚玲书记来了,她有紧急情况要报告,关于刘成雨市长的。赵德良明显愣了一下,然后说,那好,下午的会先开到这里吧,尚玲同志有件事要报告,大家再耽误点时间,一起听一听。梅尚玲和纪检七室的主任一起进来,徐易江为他们沏上茶。

  赵德良说,时间不早了,你们抓紧时间。

  梅尚玲说,我们的汇报很短,只一件事。今天,我们搜查了刘成雨的办公室,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们发现了五本日记。

  马昭武问,日记?什么日记?梅尚玲说,性爱日记。

  马昭武和江育奇几乎同时带点惊呼地说,性爱日记?

  梅尚玲说,刘成雨有一个特别爱好,每次完事之后在办公室里记日记,记得非常详细。说得夸张一点,他在做研究笔记。笔记的内容,我在这里说不出口,哪怕说一点点,我的脸都会发烧。我在这里复印了几份,你们可以看看。

  七室主任将复印件分发给各位领导。唐小舟也有了一份,他看了看,立即感到,这是笔记体的艳情小说,确实太香艳了。在这种场合看这种东西,实在不合时宜。他将复印件合上,看了看其他人。其他人似乎和他一样,也都看了前面的,立即合上了复印件。

  吉戎菲问,这些日记里,涉及的全是同一个女人,还是……

  梅尚玲说,时间太短,我们来不及作出统计。初步看了其中的一本,也没有完全统计,只是粗略数了一下,有一百多个。

  这些女人中,相当一部分是政府工作人员,有姓无名,但从其他文字中,不难判断这些女人的真实身份。初步估计,这五本日记可能涉及几百甚至上千个女人,其中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不是一个小数字。

  江育奇说,那岂不是说,陵丘的女干部都被他搞了?

  梅尚玲说,是不是全部,我们目前还不能肯定,但数字绝对不会小。

  马昭武说,这些东西如果透露出去,陵丘就会大乱了。

  唐小舟忍不住插了一句话,他说,不光是陵丘,这东西如果被放到网上,整个江南省就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全国闻名了。

  吉戎菲说,小舟说得没错,这东西绝对不能外泄,甚至一个字都不能透露。必须作为一条纪律定下来,谁泄露谁负责。

  赵德良说,这件事非常重要,日记本的原件,必须由专门的机要人员保存,复印件一定要控制,每一份都要编号,在哪个人手中,都要登记造册。谁有资格看,必须由省委决定。

  梅尚玲说,这件事,我们已经做了。刚才发给大家的几个复印件,都已经编了号,并且已经登记了,等一下,需要大家签个字。

  赵德良问,刘成雨呢?现在在哪里?

  梅尚玲说,在陵丘市委招待所。我们实际并没有正面和他接触,但他不断在找我们的人,说他手上有很多重要工作,必须立即进行。又说,既然还没有宣布对他双规,他就还是陵丘市人民政府的市长,他必须对全市人民负责,必须完成自己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人员,职务都比他低,他在宾馆里对我们的工作人员大发脾气,影响很不好。鉴于目前的情况,希望省委同意采取措施。

  赵德良说,这件事的处理,主要还是以纪委的意见为主。

  梅尚玲说,纪委的意见很明确,我已经和夏书记沟通过,他今天晚上会回雍州。因为刘成雨的案子,还只是揭开冰山一角,往下挖,到底还有些什么问题,目前无法估计,所以,夏书记的意思,希望省委有个具体意见。

  赵德良说,为这件案子,开个省委常委临时会议不现实。我们还是采取分别征求意见的办法吧。正好这里有几位常委,大家先谈谈?江育奇看了看大家,知道自己是最后一名常委,这种发言,通常都是从后到前,便说,这是个令人发指的事件,不管刘成雨还有没有其他职务犯罪行为,仅这一件事,就足以对他采取必要的措施。我同意纪委对他采取双规措施。

  吉戎菲接着说,我接手组织部工作以后,花了一段时间,对以前的工作进行整理。在整理这些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一件事,多年以来,一直有群众反应刘成雨生活作风有问题。这些信件有很多,一大堆。组织部也曾进行过调查,但因为大多都是匿名信,没有一件落实,事情也就搁置了。今年以来,又陆续收到几十封这类信件,比如赵志明被关进疯人院事件,新民路拆迁事件,郭丽华怀孕生子事件,还包括其他几件事。因为群众的意见集中在刘成雨身上,我原打算最近派个小组去摸摸情况。省纪委借此机会,将这些事查清础,给民众一个公道,我认为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我赞成省纪委采取措施。

  马昭武接着说,刚才戎菲同志谈到组织部门接到的那些信件,是我当组织部长时的事。我记得很清楚,每年考绩的时候,我都提出要求,甚至把相关同志叫到我的办公室,希望他们对刘成雨的考绩严格一些。但是非常遗憾,每次考绩,他的报告都很好。这里面肯定有个原因,我希望纪委也查一查这个事,为什么一个问题官员能够在每年的考绩中得到满分?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赵德良说,这件事先到这里吧,时间也不早了,大家还都饿着。我本人同意纪委采取措施,其他常委,由办公厅和他们沟通一下吧。

  江育奇立即就把这个皮球踢了出来,说,就由小舟通报吧。唐小舟暗叫不好,很希望赵德良加一句,这事还是育奇同志你辛苦一下吧。可是,赵德良什么话都没说,大家就散了。唐小舟之所以叫苦,关键在于这话自己不好说。刘成雨是什么人?那可是陈运达的嫡系,柳泉帮的干将。曾几何时,柳泉帮兵强马壮,占有江南省的半壁江山。前任省委书记就是想和柳泉帮战斗,结果灰头土脸。赵德良来到江南之后,三招两式,各个击破,柳泉帮自此大受打击,目前还在场面上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赵德良希望同陈运达和衷共济,这一点,唐小舟是非常清楚的。陈运达大概也明白了形势,不再摆出决一死战的姿态。对于陈运达这种配合的姿态,赵德良显然乐见其成。唐小舟甚至猜想,陈运达如果继续斗下去,赵德良可能对柳泉帮的最后堡垒陵丘动手。他之所以一直隐而不发,其实也是为了不破坏目前这个良好的局面。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赵德良不想在陵丘有大动作,陵丘那几个人却不懂自律,或者说,脓包毕竟捂不住,终有穿头的那一天。脓包终有一天会烂掉,这是谁都无法改变和阻止的。但相关事件由什么人告诉陈运达,意义肯定是不一样的。尤其不能由唐小舟出面去说。麻烦在于这事唐小舟无法推脱。江育奇说由唐小舟完成此事并不一定有错。以前,余丹鸿当秘书长比较喜欢揽权,只要和常委们联络的事,他都揽在自己身上。照程序来看,这事由常委办来完成是顺理成章的。唐小舟分管常委办,又参加了今天的会议,知道情况,由于需要保密的原因,由他来传达,也算是合理。既然逃不脱,只好去干。吃过晚饭,唐小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打电话。

  他的电话,是按常委的排名打的,只不过不是从前向后的排名,而是从后向前推。常委排名,一般来说有一些普遍规律,书记、省长、副书记这三个排名,肯定是不会变的,接下来,如果是在党代会上产生的常委,通常会按党代会通过的排名顺序。

  党代会之后增选的常委,则有可能排在最后。有一个例外,由中央指任的常委,其排名通常在任命文件下达时确定。温瑞隆和江育奇没有进常委之前,依次是赵德良、陈运达、马昭武、彭清源、夏春和、军区政委、余丹鸿、丁应平、吉戎菲和杨泰丰。温瑞隆和江育奇分别进入常委之后,温瑞隆的排名往前挪了,顶替了原来余丹鸿的位置,江育奇排到了最后。江育奇已经参加了今天的会,所以,唐小舟的第一个电话,是打给杨泰丰的。

  纪委采取的第一次行动,已经向各位常委通报过,甚至有些常委比如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杨泰丰,参与了部分行动。因此,唐小舟通报的时候,相对较为简单。他对杨泰丰说,纪委搜查刘成雨的办公室发现重大犯罪证据。今天傍晚,赵书记、马书记、吉部长和江秘书长听取了纪委的汇报,同意纪委对刘成雨采取双规行动,并向各位常委通报。杨泰丰对此事了解稍多,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小舟。

  接下来打给丁应平。丁应平也没有什么持别的反应,只是说刘成雨真的有事?这个刘成雨,记得他刚当市长的时候,我们一起在省里开会,还谈过这方面的事,大家都说要在这方面把握好自己。第三个电话打给温瑞隆。温瑞隆在越南,电话是方昌伦接的。方昌伦说,温省长正在谈判,现在不能接听电话。这件事太持别,唐小舟不好告诉方昌伦,只好说,那我晚一点再给温省长电话。

  第四卷 第104章

  温瑞隆到越南,是因为省内一家上市公司南方重机想去越南建厂。南方重机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是由民营企业上市的,并没有国资背景,他们去越南谈判的对象却是当地政府。南方重机的负责人找到省里,希望省政府派人前往保驾护航。对于这种纳税大户,省里非常重视,自然愿意为他们的发展助一臂之力,因此,由温瑞隆亲自领队,前往越南参与谈判。本来,这次没有打通,晚一点再打,也不算是个事。却没想到,再晚一点,还真的成了事。温瑞隆之后,给军区政委打电话,相对就简单得多。对于这一类事,军区政委很少过问,知道就够了。再然后是夏春和,他是纪委书记,自然有梅尚玲向他报告情况,唐小舟跳过了他,直接给彭清源打。彭清源在雍州市,主要精力放在市里,对于省里的一些情况,能不过问就不过问,尤其陵丘既是陈运达的故乡,也是他的故乡,张顺众和刘成雨都是陈运达的人,彭清源自然不愿过多地掺合,只是稍稍了解,便挂断了电话。最后给陈运达打电话的时候,唐小舟知道不能马虎,仔细思考了半天,还打了一个草稿,又反复设想通话的细节之后,才拨通他的电话。

  唐小舟说,首长你好,我是唐小舟。

  陈运达说,小舟你好,什么事?

  唐小舟说,常委办有件事要向你通报,是有关刘成雨市长的。

  陈运达说,刘成雨?前天不是通报过吗?唐小舟说,是的,今天又有些新情况。陈运达问,什么新情况?

  唐小舟说,纪委在他的办公室发现了几本日记本,上面记了些东西。听了这话,陈运达沉默了。唐小舟不想他继续问,便说,有关日记的复印件,纪委给常委准备了一份,估计这几天会送到你那里。纪委已经决定,对刘成雨双规。

  陈运达说,知道了。

  挂断了电话。打完这个电话,唐小舟确实想过再给温瑞隆打一次,仔细一想,现在时间还算早,说不定温瑞隆的活动还没有结束,再等一等也好。可就是这一等,等出了麻烦。刘成雨的事,昨天就已经有人在传了,今天正式双规,时间应该在晚饭前后。按说,人已经被纪委控制,只是对他宣布双规,并且将他带离陵丘,消息不至于扩散,事实上,已经很多人知道了此事。

  几乎是唐小舟结束和陈运达通话时,便有电话打进来,询问此事。这些人都是官场中人,主要还是陵丘官场的人,和唐小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关系。身在官场,无论唐小舟对此人有什么样的看法,表面上的关系还是要维持的。因此,唐小舟不好太敷衍。以前,他还可以搪塞说,自己正参与赵书记的某些活动,不方便接听电话,现在他的身份变了,赵德良的很多活动,他是不必参与的,过多地撒这样的谎,很容易露馅,势必会得罪人。之所以有那么多电话打到他这里,他也能够理解,毕竟刘成雨属于高官,他一旦出事,陵丘官场肯定发生一场地震。这场地震到底会有多大的威力,目前还难以判断。可以肯定的是,受影响的官员,一定不会少。

  这也是中国官场的现实,一个官员就是一条线,刘成雨一直在陵丘为官,他这条线,估计是一个长长的队伍,到底是几十人还是几百人,或者这些人中,到底哪些会受此案的牵连,目前都是未知数。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给唐小舟打电话,也是想通过他探听一些内幕消息,以便自己应对。唐小舟暗想,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怎么应对?要应对,你也早点下手。对于这些电话,唐小舟不得不虚与委蛇,既不能说完全不知道,也不能说得太清楚。他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到底从哪里透露出去的。如果是从某个常委那里透露的,他又对人家说不知道情况,同样就露馅了。

  他既然能给常委打电话通报此事,会完全不了解情况?谁都知道他在说假话。何况,刘成雨被双规的消息,就算不会公开见报,也会内部通报,至少需要通报陵丘市委。不需要两天,这个消息就会传遍全省,他现在对此保密也没有必要。应付这类电话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得调动起所有的精神,仔细考虑所说的每一句话。唐小舟心里很烦,很想关掉手机,又不能这样干。

  他现在算是省委办公厅的重要领导了,又是常委办的负责人,电话需要绝对保持畅通。因此,他无论走到哪里,随时都带着充电器。这些打电话的人中,有原陵峒县委书记卿志伍。卿志伍在陵峒县搞了很长时间,一直提不起来。可县委书记毕竟是有任期的,他不可能长期搞下去。处于他这种职位,再往上提,就是副厅,必须省里通过。但是,省委常委会多次讨论干部时,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的提名被否定,陵丘市只好将他安排在政府办当主任。
首节 上一节 317/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侯卫东官场笔记

下一篇:封疆大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