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 第279节
“08式我们用了也快小二十年了。”
“还是顺手的。”
“但怕就怕这个顺手。”
“手一顺,就舍不得换了。”
他转向所有头参与测试的专家团队,突然拔高。
“但时代的日益发展,技术的日益进步,容不得我们顺手。”
“现代战争开始朝着极端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我们的武器制造有了更高的要求。”
“多功能化、平台化是必经之路。”
“这一点人家116所做的很出色。”
意味着一辆车,要承担更多的战术角色。
就像眼前的大八轮一样。
既有机动运输,又有战场歼灭的战术地位。
而平台化,代表着极致的性价比。
一款通用的地盘,才是步战车成功的最重要标志。
因为这样可以极大的压缩生产线的成本。
从直面数据上看,014项目是合格的。
但毕竟是实测,赵成桓没有太早松嘴。
“具体的情况如何,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
他一声令下。
“高总工,开始实测吧。”
在众人的视线之中,大八轮迅速出发,并且不断提速。
由于8*8的底盘式设计,复杂的地形是难不倒这个烈性的车子的。
虽然速度没有之前的猫猫车优秀。
但赛道全程,它的表现更为稳定。
尤其是在路过防爆测试区时,大八轮稳如泰山,如履平地。
地雷和机枪扫射并不能对大八轮造成致命的威胁。
当最后一颗反坦克地雷爆炸时。
大八轮稳稳穿过硝烟,颇有几分电影镜头的味道。
以高尚为首的研发组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提前开了香槟。
真正的考研才刚刚开始。
赵成桓突然转头,向着侧后方的评估团队使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眼色。
评估团队心领神会,立刻拿起了对讲机开始下达命令。
测试场地响起阵阵蜂鸣声。
四架FPV不知从何处升空,径直朝着大八轮的位置俯冲而去。
紧接着几声爆炸声传出。
大八轮的车载机枪击毁了两架无人机,同时硬扛了两架无人机爆炸。
赵成桓这才徐徐解释道。
“在现代战争中,尤其是我们当下这个时代。”
“作为一款突击车,主要的敌人已经从反坦克车辆变成了天上的穿越机。”
“因此这次测试,我们会给大型车辆加个菜。”
“诸位可不能顾头不顾腚啊。”
大家倒吸一口凉气。
防爆测试增加无人机袭击,本就是意料之外。
而且有点打蛇打七寸的意思。
因为经常造坦克的人都知道,坦克和装甲车,最薄弱的地方就是炮塔。
刚刚那四架突袭的无人机,全都是照着大八轮的炮塔去的。
属于打蛇打七寸了。
高尚后背惊出了一身冷汗。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硬扛两发FPV之后,大八轮依然可以机动。
用时24分,大八轮来到了靶位。
武器射击测试旋即开始。
三辆流动靶车和四个固定靶点掩映在密林之中。
大八轮需要凭借自身的查打系统索敌,并进行歼灭。
第226章 不能要求人家没苦硬吃
“三点钟方向,发现敌军!”
“射击诸元已装订!”
“一发装填!”
“十二点方向,热成像有反应!”
“判断为敌方伪装碉堡!”
“射手准备!”
30毫米机关炮和反坦克炮齐上阵。
火舌瞬间吞没了整个战车。
远方的主席台上,评估团队举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
赵成桓如炬般的的双眼精准的锁定了弹着点。
表情逐渐有些凝固。
“反坦克炮有点歪了,至少两发脱靶,机枪火力覆盖的速度也有点慢。”
高尚闻言,立刻挽尊道:“首长,打靶还没有结束,我相信车组一定能全中。”
“我知道,但有什么用呢?”
赵成桓放下了望远镜,觉得已经没什么看头了。
“真的战场上,你是不会有二次射击的机会的。”
突击车的使命是穿越火线。
赵成桓太清楚这一点了。
穿越火线,就意味着随时会遭遇敌人。
往往从发现敌人到射击,准备时间都不到十秒钟。
一发不中,敌方的炮弹就有可能招呼到脸上。
靶位汇报传来。
“报告首长,014车组测试完毕!’
“用时26分32秒!”
“目标全中。”
赵成桓的猜想得到了印证。
他接过测试报告,仔细分析道。
“路测完成是24分,意味着你们打靶测试用了两分半。”
“三个移动靶,四个固定靶,你们的坦克炮至少射了两轮。”
“装弹时间还算很快,但射击精度有点问题了。”
谢建林心中暗竖大拇指。
像这种评估测试,考官害得是专业的来。
常年在陆军,尤其是战车部队做基层指挥官的赵司令员属于行家中的行家。
一眼就到了普通人无法发现的问题。
而赵司令员的发言,也让高尚有些自惭形秽。
“你知道你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吗?”
高尚有些犹豫:“火控系统吧,我们的射击精度还需提升。”
赵成桓笑着摇了摇头:“有点道理,但不多。”
于是他老人家又转头看向其他人。
“有没有找到问题的?”
所有人默不作声,他们是真的不清楚。
从表面来看。
014项目的表现是没什么问题的。
至于射击精度的问题,可能是火控系统的设计缺陷。
除了这个因素,大家找不到其他理由。
上一篇:重生:开局遇到高冷校花武馆按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