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补克星,你问我光刻机能修吗 第183节
他在首都开会时见过魏修几次。
虽然没有深入的交流,但他知道魏修是领导们的爱将。
对他的能力也有所耳闻。
“魏总在科研上是一顶一的人才,这是首长亲自认证过的。”
“只是我没想到,魏总在商业管理上也这么出彩。”
“硬是把几家面临淘汰的老国企给起死回生了。”
魏修笑着摆手,深藏功与名。
他觉得名倒是没什么。
什么产业转型的大功臣,什么时代改革的先锋。
都是一堆前缀而已。
最重要的是,那七家工厂现在是赚钱机器。
有这个就够了。
于是他挥挥手,开始让龚鞠汇报成绩。
龚鞠此时也是经典的变脸。
之前他是集团内部最低处接手这七家厂子的人。
但两个月过去。
厂子的销路不但打开了,而且还还清了欠着的债务。
照这个速度发展。
到了年底,这七家工厂就能为胜利防务提供丰厚的利润回报。
“吴司长,各位领导。”
“在我们接手之前,包括临阳市钢管厂在内的七家企业,每年平均亏损一千二百万元,均是资不抵债的状态。”
“但短短两个月之后。”
“七家工厂均实现盈利,债务已经缩减到了可控范围。”
“同时,员工人数增加了百分之三十。”
人群中的张市长最为触动。
以前临阳开发区的工作属于是狗都不去的那种。
无论是一线工人还是中层管理者,都找不到。
留下来的员工都是临退休的那种。
这七家工厂只要一贴出招聘广告,当时就能满员。
无他,待遇太丰厚了。
张市长声情并茂的解释道。
“领导们你们是不知道。”
“我们市平均薪资6000元。”
“但胜利防务工业旗下的这七家工行,最低薪资8000元。”
“而且人家实行六小时工作制,福利待遇也好。”
“我也不怕各位笑话,到我这托关系,想进这七家厂子的人把门槛都快踩破了。”
听着龚鞠汇报的财务情况。
在综合张市长说的工人待遇。
考察团的领导们脑子嗡嗡的。
来之前就知道魏修有点东西。
可咱也没想到,他竟然这么能。
把老厂子起死回生不说,还能提高高福利高待遇。
就这个工作时长和高薪资,堪比电网了都。
吴向前感慨万分。
“全国像临阳钢管厂这样的厂子有很多。”
“时代发展中他们自然走到了队伍的末尾。”
“很多都在泥潭中挣扎,很少能自力更生的。”
“魏总您治下的这七家企业是例外。”
“你这种产业转型的先进经验,正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请你一定要不吝赐教。”
面对众人的彩虹屁。
魏修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风轻云淡的摆摆手:“也没什么,只是把对的东西,卖给对的人而已。”
第145章 水管里怎么还有膛线?
“说得好!把这句话记下来。”
吴向前大手一挥。
咱下来学习,要的不是空话套话。
要的就是这种干货。
总说产品经理思维来着。
但能有几个人能像人家魏总一样,用一句大白话就讲明白了的?
“魏总,你能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再给我们细讲讲?”
魏修眼看考察团求知欲贼强。
索性也不带他们去会议室搞弯弯绕了。
直接转九十度角,朝着仓库进发。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
那小葵花课堂就要开课了。
扶好坐稳拿好笔记本,你就学吧!
“首先,拿我们临阳的产业集群举例。”
“钢铁制品这块蛋糕已经被分完了。”
“在国内肯定是没有销路的。”
“所以我们做的第一步就是产品出海。”
“这就是找对的人。”
吴向前早就听说临阳这次翻身靠的是外贸。
但他心里全是问号来着。
全国那么多钢铁厂和初级工业产品加工厂。
怎么就人家临阳能走起外贸了呢?
这里头绝逼有大智慧。
“那什么,商务局的同志往前靠靠,仔细听!”
“小魏,你接着说。”
魏修点点头。
“我们国内拥有全世界最全的工业体系。”
“就这种家庭情况,哪怕是生产出来的边角料,放在国外都是工业精品。”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平常买奶茶的那种塑料包装,就是里头有保温塑膜的那种塑料袋。”
“国内卖一块钱,有的还免费送。”
“但是在非洲,一美元一个。”
“这就是工业克苏鲁的魅力。”
商务局的调研员们发了疯的记。
人家魏总可不是信口胡咧咧。
工业克苏鲁这个概念前段时间是上了会的。
发改委的几位主要领导不停地提这个概念。
魏总真是牛逼。
站位绝对高。
领导刚提出来的概念,人家已经在实践了。
吴向前也满脸佩服:“你这个思路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的,你再具体说说。”
“嗯,接下来,就要说到产品了。”
一行人来到了仓库。
魏修拿出一段银色的钢管。
“这个东西学名叫做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上一篇:重生:开局遇到高冷校花武馆按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