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愚戏 第144节
他降生于一个幸福的家庭,有强壮的父亲,有温柔的母亲,有宠爱他的姐姐,也有爱护他的哥哥。
在这种环境下,他度过了一个远比程实美好的童年。
看到这里,程实意外的挑了挑眉,这时的远暮镇,似乎在生育方面仍是正常的。
小孩渐渐长大,远暮镇也一天比一天繁荣。
直到有一天,剧变发生。
一轮巨大的太阳升起在天边,代替了原来的太阳。
小镇居民发现了它,开始变得惶恐,他们不知道这轮巨日的到来对于小镇而言究竟是福是祸。
于是他们开始祈祷,一同祈祷,祈祷这巨日带来的不是灾难,而是福音。
他们的祈祷,似乎生效了。
巨日带来的确实不是灾难,而是强健的肉体、美丽的容貌以及抛却伦理的生育能力。
这一刻,【神明】为小镇赐下了祝福,他们沉浸在被【神明】注视的喜悦里,彻底拥抱了繁衍的意志。
中间是一段理智和伦理共同沦丧的混乱年代。
在经历了那个不堪回首的时代之后,这个原本只有百余人的小镇,人口渐渐来到了十万。
视角中的这个孩子也逐渐长大,成为了几十个孩子的父亲,和母亲。
而这时,早已被居民们抛在脑后的所谓灾难,终于降临了。
在某个晚上,一轮血月升起,代替了原来那轮温顺的月亮,照亮了小镇的夜晚。
每个看到月亮的居民都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杀戮恐惧中,他们既惊慌于自己企图杀死亲朋,又恐惧于别人对着自己举起了屠刀。
于是,在这种无法抵抗的混乱中,杀戮的盛宴开始了。
在小镇的历史上,从未有那么一个晚上,如同那夜一般热闹。
成千上万的人涌上街头,成千上万的人举起武器,成千上万的人死在刀下......
仅仅一夜,小镇的人口锐减至几十分之一。
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侥幸存活下来的居民,全都被眼前的尸山血海骇住了。
那个孩子,作为这场“狂欢”中的“胜利者”,扑倒在自己家人的尸体上,放声哀嚎。
幸存者们跑的跑,散的散,只有仍对这个小镇有着热爱与眷恋的失魂人选择留在了原地,等待着第二个夜晚的......解脱。
在悲痛和恐惧中,他们选择了放弃抵抗。
然而,在第二个夜晚,血月虽然升起,幸存者们却没有被污染。
他们失魂落魄的看着那轮散发着红光的月亮,多么想让自己与家人亲友一样死去。
但血月,确实饶恕了他们。
众人抱头痛哭,认为自己得到了救赎。
于是......他们埋葬尸体,清理道路,举行葬礼,重新开始生活。
太阳的赐福依旧有效,他们仍然有着无穷的活力,只要拥抱繁衍,很快,小镇就能再次繁荣。
每个人的眼里都栽下了希望的种子,而事实也是如此。
很多年后,小镇的人口再次膨胀起来。
所有人都以为那是一场意外,血月将不再降临惩罚他们。
可偏偏在某天夜里,杀戮,又重现了。
历史不断的循环,上演着一幕又一幕重复的戏码。
远暮镇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灭绝”,然后在每次“灭绝”之后,都会经历“新生”。
凑巧的是,每一次“灭绝”,那个孩子,都是最幸运的生还者。
如此几番轮回过后,镇上的“有心人”终于发现了太阳和血月的秘密。
那就是在人口超过某个数量临界点后,血月的污染,便会降临!
所以想要小镇不被“灭绝”,就必须控制人口。
可在几代人的信仰传承下,小镇居民已经离不开太阳的祝福了。
没有人愿意走出小镇,也没有人愿意放弃强壮的躯体和美丽的容貌。
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远暮镇只能一次又一次的遍历伤痛。
“有心人”们不想让所有人不断的经历这种痛苦,于是,“神罚计划”开始了。
他们为巨日和血月命名,集合太阳的拥趸成立了神教,并选出了“神使”。
然后在每一次人口膨胀的年份里开始人造神罚,利用各种手段,将选中的居民杀害,并在隔天由“神使”宣布,【永恒之日】惩罚了亵渎祂的叛神之人......
而那个孩子,就是第一任“神使”。
在“神罚”降临的第一个夜晚,他亲手杀死了唯一一个跟他活过了几次“灭绝”的老友。
他含泪将匕首捅进了老友的胸膛,老友拉着他的手,满是感激。
“我们,要让镇子延续下去......
这里是我们的一切,这里是我们的天堂......
格拉乔尔,我是个懦夫,我害怕再经历一场灾难,我真的怕了......
我终于解脱了,感谢你,也请你......
守护好它!”
老友说完这些话就咽了气,“神使”趴在他的身上,哭的撕心裂肺。
一如第一场“灭绝的灾难”降临时那般,无措又彷徨。
“再见了,希林基,我会......守护好它!”
...
第123章 祂确实将答案藏在了虚空里
这无疑是个狗血的故事。
潜伏于血月阴影下的杀戮者并不是杀戮者,而是守护者。
这种正反互换的转变让程实有些始料未及。
但他却突然明白了试炼题目【谁应得到救赎】在指代什么。
在既是受害者又是被守护者的居民,和既是凶手又是守护者的“神使”中,选择一个应该得到救赎的人,这种两难的选择,倒是符合祂的意志。
命运,既是苦难,又是玩笑。
可这个故事,跟程实所了解的远暮镇仍然有些出入。
控制人口的问题倒是得到了解释,可剩下的问题依旧很多。
比如,旅人,去了哪儿?
“耐心,继续看吧。”
程实紧蹙眉头,视线再次跟着画面前进。
渎神者将被惩罚这一“神谕”没用多久就在远暮镇广泛流传开来。
由于神罚只在夜晚降临,于是从某一天起,小镇的夜晚永远告别了热闹。
只要入夜,所有人都会待在家里,待在有亮光的地方,以免遭失去【永恒之日】的庇佑,沦为【戮血之月】的污染物。
是的,从这时起,人们已经将神罚理解为了祂的愤怒和祂的不再庇佑。
也是从这时起,小镇在“神罚”的恐慌下,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安稳时光。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那些看上去老实本分的人。
又是某一个非常普通的夜晚,当血月升起的时候,诅咒降临了。
那晚之后,所有的小镇居民都失去了互相生育的能力,这诅咒的力量根本无法反抗,连“神使”都没有了办法。
可也就是这时,一位来自外乡的旅人意外闯入了久未有过陌生人到来的远暮镇中,他是一位吟游诗人。
诗人在此采风,在此寻找灵感,在此写下让后人传唱的诗篇,也在此爱上了一个姑娘。
这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当他在某个夜晚,通过某种在旅途上偶得的仪式,让姑娘成功怀孕后......
他便成了远暮镇最大的救星!
“神使”接见了他,向他许下万金重诺,只求他在镇中多住一段时间。
起初,诗人很开心,他同意了。
但随着时间流逝,他发现这种奇妙的赐予仪式正在剥离他的灵魂,分散他的生命,他变的虚弱,变得无力,变得惊慌又恐惧!
于是,在某个血月升起的夜晚,他冒死逃了。
至于逃没逃出去,没人知道。
小镇居民只知道,从那天之后,镇上多了一套完整的赐予仪式。
不仅如此,从那以后,小镇上的旅人便越来越多,而程实所见的一切,也在那之后渐渐发展起来,成了现在的样子。
【永恒之日】的赐福不减,【戮血之月】的诅咒仍存,在“神使”编织的信仰恐惧中,远暮镇就这么一年又一年的延续至今。
没有人能够寿终,却也没有人再会经历灾难。
外人无法去衡量他们到底是幸福的还是悲哀的,但至少有一点,他们还活着。
而且比他们的祖辈,活得更长。
记忆到这里就结束了,模糊的画面再次湮于虚空。
程实紧皱着眉头,回想着刚才看到的一切,渐渐捋顺了自己的思路。
“这份记忆......”
大程实不知从何处将那位黑袍人抓了出来,他提着黑袍人的衣领笑道:
“当你带着他来到这里,你就会看到这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