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第102节

  所以外国电影进入这里,被压着难以上映,实在是太正常了。

  就比如说张国师的《英雄》,那可是被拖了一年多才在北美上映的。

  至于前不久国内比《无双》还早一步上映的《夜宴》,如今也在北美市场排着队呢,他这已经算是运气好的了。

  “嗯,其实很简单,等电影在北美上映以后,我们这边可能还需要你上几个电视节目。”

  霍华德简单地说明了一下情况,王皓听完倒是有些意外。

  “还要上节目?是脱口秀吗?还是访谈?”

  “就是两个访谈节目。”霍华德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紧张,笑着安抚道:“很简单的,我们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都是自己人,主要就是夸一夸你的导演天赋。”

  和华夏不一样,欧美的娱乐集团不仅有电影公司,还掌握有电视台,所以他们的自己人,还真有可能是“自己人”。

  “好吧,那电影什么时候上映?”王皓又问道。

  霍华德几乎是想都没想就回答道:“五天后,10月21日,到时候会在加州附近的571家影院开画。”

  似乎是怕王皓对这个院线数量有所不满,他又补充道:

  “你不知道,北美这边的院线,规矩一向如此,等电影上映以后,影院数量还会增加。”

  王皓当然知道北美这边的规矩,在来之前,他就已经收集相关的信息了,毕竟兵法上就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和华夏那边统一的市场不同,北美这边是联邦制的,所以电影市场自然也就较为割裂,各个州的电影发行往往都有着自己的规矩和门槛。

  再加上北美院线的上映影片密度非常高,每周都能上映十几部新电影,而且同期还有上百部电影在北美各地的不同影院放映。

  所以如果不是大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往往都可能是从小规模的放映开始。

  几十家,上百家,都有可能。

  只有在这放映的过程中取得足够亮眼的上座率数据,发行公司和院线才会考虑扩大放映的规模,增加影院的数量。

  也就是北美这边对于文化版权的保护要更加重视,盗版电影和碟片不怎么盛行,这种模式才能玩得下去。

  未来华夏内地市场严厉打击盗版电影以后,点映和小范围试映这种模式,同样也就盛行了起来。

  (本章完)

第163章 欧美电影的工业化(1)

  依照北美电影市场的特殊性,《无双》这部华夏导演拍摄制作,并且还是由华夏演员主演的电影,能以571家影院开画,已经足以看出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诚意了。

  要知道当年张国师的《英雄》在北美上映时,也不过是2500家影院开画。

  但那时候华夏的武侠片因为《卧虎藏龙》的原因,在北美等地还有一定的名气,也有部分观众喜欢。

  在那之后,这种东方热潮就逐渐衰退了,基本上很少再有外国电影能获得这么高的开画影院。

  至于华语电影,更是很难再进入主流视线了。

  所以对于这个开画数量,王皓其实还是很满意的。

  况且他也有信心,自己的《无双》一定能够征服这些外国观众。

  而在与霍华德·布鲁诺交流了一些有关于电影上映的事情后,车队也终于是抵达了他们下榻的五星级酒店。

  此时天色已晚,王皓他们刚刚抵达北美,也需要倒时差,故而霍华德也没在久留,和王皓等人说好了明天的参观学习事项后,便告辞离开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整个“赴美学习班”按照预定的计划安排,先去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的片场,观摩了电影制作的工业流程。

  作为合作者,哥伦比亚影业倒是很敞亮,并没有任何的藏着掖着,不仅为他们展示了已经制作完成的《007:大战皇家赌场》的全套工业流程,还安排了专人负责为他们讲解。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他们也参观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各个部门,还与哥伦比亚公司的各部门领导进行了一场小型的座谈会。

  会上,众人以《007:大战皇家赌场》为案例,围绕电影开发、制片、制作、宣传营销、发行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在来好莱坞之前,星河互娱的众人虽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好莱坞电影的制片流程,但那些知识多数都是来自于教材、刊物和论文,虽不至于内容有假,但和实际接触后了解到的内容相比,还是有些失真的。

  至少哥伦比亚公司展示的“电影工业化”,还是有些超出他们预料的,那真的是字面意思上的工业化。

  对于整个电影的制作,从头到尾都有条条框框对其予以控制,牢牢将一个项目掌控在了公司的手里。

  就比如说最初始的电影项目开发规划。

  作为好莱坞的“七大”之一,哥伦比亚虽然被索尼收购之后有些落寞,算是七大中垫底的存在了,每年立项制作的电影,也是能达到15-17部之多。

  这些电影项目的选择,首先便要经过开发部门十几名员工的交叉筛选和审查。

  如此才能从多达400多个的储备项目里,挑选出合适的项目。

  而选择好的项目,还需要创意团队提交大约7页的故事梗概到决策层,也即是所谓的“绿灯”委员会中。

  这个“绿灯”委员会,一般是由策划部门、制作部门、财务部门、全球发行部门、衍生品开发部门和法律部门等成员组成的。

  他们共同构成了电影项目风险评估把控体系,可以说是好莱坞电影项目开发中的重要的机制。

  也只有经过了决策层的全票通过,这个项目才有可能被继续开发,光是这个过程,就可能需要两年之久。

  虽然这样一来,项目的确定或许会旷日持久,甚至是遥遥无期,但这种“工业化”的流程也有好处。

  至少哥伦比亚公司的每个电影项目在开发之初起,就从市场需求、艺术价值、制作难度、预算体量、发行回收、衍生品产出、法律风险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数据预估模型。

  如此公司就能够确保那些进入立项流程的电影,能够达到超过15%的利润回报指标。

  可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对于一个大公司来说,控制风险永远比获得利益更重要。

  好莱坞不少电影公司,正是栽在了这上面,往往是一部大投资的电影,就让公司元气大伤。

  所以这些条条框框的流程限制中,往往就存在着血的教训。

  反观国内的制片管理,就没有统一的标准流程,更多的还是依靠导演或是制片人个人的能力。

  这种情况在小成本的电影上还看不出什么影响,但一旦进入商业大片领域,就足以决定一家电影公司的生死了。

  而即便是经过了“绿灯”委员会的同意,一个项目也才仅仅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之后更是有无数的“工业化”流程。

  就好比项目立项以后的剧本完善工作。

  对于这部分的内容,不光温鹏程这个编剧部门的老大很感兴趣,其他人也是兴致盎然。

  哥伦比亚公司的编剧团队,共有三、四十人,是的,你没看错,确实是有这么多。

  其中有一部分是正式的在编员工,另一部分则是助理或是兼职的。

  之所以需要这么多人,是因为好莱坞对于剧本的完善,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工业化流程,往往把很多事情就做在了前面。

  例如这编剧完善剧本,有人要负责世界环境和社会生态设计,有人要负责台词编写,有人要负责感情戏份,有人要负责动作战争场面。

  甚至就连某些环境中的标语或是广告等细节的编写,都有专人去负责。

  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十多人协同工作还不出乱子,一方面是好莱坞的剧本格式已经标准化了,采用的都是统一字体、统一格式、统一行间距,甚至于每个角色说了多少对白、每个场景用了多少遍,都有着标准的要求。

  另一方,则是好莱坞这边的编剧在工作上,就已经用上了高科技的编剧软件。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十几名编剧同时参与到电影剧本的完善工作中,若是没人负责一方面,再进行汇总统合,那么工作量就大了。

  所以好莱坞的编剧部门都有着相同的编剧软件,通过这个软件,编剧们就能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对剧本进行修改,相互交流和沟通,实时协同工作。

  对于电影工业化来说,特别是大投资的商业化科幻大片来说,这种新潮的编剧软件是必须的,同时也是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的。

  至少温鹏程在听完了好莱坞同行的介绍后,立刻就看向了身后的老板。

  “老板,我们得整一套这个啊,这也太方便了!”

  他看了看王皓,又看了看桌上的电脑,兴致勃勃地说着,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是恰好能够让王皓听得清楚。

  “平常我们写剧本的时候,最烦的就是改剧本的了。

  但更可怕的是改完之后,想回溯到某个版本却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

  它这个就很好嘛,实时上传储存,所有的更改都会被记录,不会被删掉,可以追溯所有版本。

  而且它这里面不仅可以文字编辑,还有插入功能。

  这样导演在参与编剧工作的时候,看到故事产生了灵感,就以添加图片,音乐甚至是视频,让其它参与者知道具体的风格和氛围了。”

  王皓听到这话,赞同地点了点头,同时指出了这个软件的另一个优点。

  “我看这软件里面还有基本的统计功能,可以统计每个角色说了多少句对白,每个场景用了多少遍。

  同时还可以看到软件统计后每个人物戏份的曲线,这知道这个人物在剧本中的比重是过高还是过低,情节点是否充分。

  有了如此精确的数据支撑,最后完成的就是个‘标准剧本’。

  这种剧本,一个经验丰富的制片人拿到手以后,对这部电影必然就能有最为清晰直观的概念。

  毕竟剧本拿到手是90-120页,完全对标了电影90-120分钟的时长。

  里面的起承转合和故事节奏都清晰明了,光是这些提炼出来的数据,就能让制片人判断出电影是否有成功的潜质了。”

  张扬等人在一旁听到他这话,更是对好莱坞的这种编剧软件感到不明觉厉害,一旁哥伦比亚公司负责为他们讲解的工作人员也是与有荣焉,笑着介绍道:

  “各位都很懂行啊,对于我们来说,它确实是一个特别便利的软件,所以现在只要有网,我们编剧部的创作都会用到这个软件。

  目前这个软件已经迭代了很多版本,也有了很多新的功能,是一个十分强大的软件了。

  不过据我了解,目前也有公司正在研究一种新的剧本软件。

  那个我听业内的某些同行说起过,据说新软件的好处就在于开发公司是专门协助剧组工作的公司。

  所以除了编剧以外,像分镜头、勘景等每个工业环节,都有配套的软件被开发出来负责辅助工作。

  这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整个影视行业的专用ERP软件,包括前、中、后整个产业链,都可以用一个软件来进行管理、掌握数据。

  而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摄影师、器械师、场景管理等用的都是各自的软件。”

  “那家公司叫什么名字?”

  王皓好奇地问了句,作为一名导演兼公司老板,他倒还真有采购这种软件的心思。

  毕竟经过这一年多的拍片,星河互娱也从原来的那家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扩张成了如今集制片、特效、宣传、经纪等业务于一身的电影新势力。

  特别是《致命来电》和现如今的这部《无双》,为星河互娱的账面上带来了不少资金。

  有了这些钱该干什么?当然是继续完善华夏的电影工业化水平啊,花个几百万买北美电影界的技术与设备,这也是有意义的事情。

  况且电影工业化不光得有设备和技术,还得有人才不是,人才怎么来的,当然得练习啊。

  怎么练习?这不还是需要设备吗?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买了新设备、新技术,星河互娱的员工们才能逐渐练习和适应电影工业化嘛。

首节 上一节 102/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震惊!我竟觉醒了空间异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