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

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 第712节

  林恒看了看后点头道:“试一试吧,我葛根虫也找了不少了,咱们弄了准备回家。”

  他和秀兰倒是还有精力,但孩子们已经没了。

  然而挖了半米他就放弃了,下面石头太多,这注定是一个刀片山药。

  “那走吧。”秀兰失望的摇头道。

  “没事,咱们明年自己种点,这山药豆子捡着可以用。”林恒苦中作乐的说。

  捡了山药豆子,他又在这里将找到的鼓包葛根藤全都劈开,将其中的葛根虫抓了出来。

  弄完数了数,他今天一天的劳动成果也才七十八个,和洋辣罐比差太多了。

  回家孩子们都又精神起来,路上耽搁一下去找了一些天麻,然后就直接回了家。

  到了院子里,秀兰先给三个孩子把衣服收拾干净,然后才开门让他们进去。

  三个小家伙无一例外的全都趴在了沙发上,他们这还算体力好的了,城里娃上山估计就累趴下了。

  林恒和秀兰收拾了一下,就叫三个孩子来换衣服洗漱。

  “妈妈,你来给我们作证,看谁弄得多。”

  洗完脸换了衣服,鹿鸣就把母亲拉了过去数洋辣罐。

  林恒也去旁边给帮忙,最后数完后晓霞高兴的跳了起来:“好哎,我的多,我的比弟弟多。”

  说完她就来到了两个弟弟身边,居高临下神采奕奕的看着他们:“说好的当马骑呢?”

  “骑就骑,下次肯定比你多。”鹿鸣不服气的说。

  “就是,下次肯定超过你。”杜衡也恶狠狠的说。

  然后两个人很有骨气的上了沙发跪下当马,被姐姐骑着在沙发上溜了一圈,开心的晓霞哈哈大笑。

  林恒和秀兰也没阻止,喝完水就去做晚饭了。

  饭后两人将洋辣罐里的虫卵挑了下来,和葛根虫一起冻了起来,准备等过两天弄个大餐一起吃。

  接下来几天,林恒和秀兰一起做了柿饼,虽然今年柿子不多,但是做柿饼还是够的。

  随着家里的油菜栽了下去,就没农活了,林恒去钓鱼的时候都带着一家人一起。

  秋天鱼口是四季中最不错的,去就会有收获,林恒和父亲还各钓了一条三斤多的大鲶鱼。

  运气最好的则是新手钓鱼人林伟,有一天傍晚一下子钓了一条六斤重的大草鱼。

  树叶就在这样平静的生活中一天一天掉落、凋零,还在树上坚守的也变得格外的黄格外的红,像金子一样像血一样,让人看着心醉,忍不住一看就是一下午。

  十一月的中旬,秀兰泡了黄豆,林恒给她帮忙做了豆腐。

  将豆腐和鲶鱼炖煮在一起,煮好后再铺上满满的剁椒蒸一下,吃起来既有剁椒的咸辣豆腐的滑嫩还有鱼鲜甜。

  这些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大家都爱不释手的美食,那天晚上大家吃的都很开心。

  林恒弄得葛根虫和洋辣罐也得到了大家的欢迎,隔天去大哥家吃饭的时候他们也弄了许多来吃。

  农闲时间,他们去了外婆家看外婆,秀兰也回了一次娘家。

  有了车后,林恒没事就会带秀兰回去看看,对岳父母尽尽孝道,

  十一月的下半个月,除了吃饭聚餐满大山的漫步,林恒还请人将家里的黄芪翻了,牧草也收割了。

  他还进城去买了钢筋,弄了电焊机回来,在红枫山打造了两个一百多平的大棚,在村里马路下面的地里弄了一个大棚。

  弄完后没两天他就把薄膜纸覆盖上了,开始在里面种菜,顺带还种了一些草莓进去。

  这样自己种东西很快乐,林恒他们种的时候村里还来了不少人观看,询问这些东西的效果。

  对此,林恒没有什么隐瞒的,给村民说了一下。他们其实也都能想到,更多的是想了解大棚的建设成本。

  转眼间,树叶就在寒风的吹拂下掉落光了,大山再次变得光秃秃。

  十二月的第一天,林恒原本是准备约大哥去三岔沟看看,但当天下午却接到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第524章 外婆

  当时间的指针来到12月后,大山深处已经进入了万物萧条的时节,人们陆陆续续穿上了厚重的冬衣。

  对于猎人而言,树叶落尽也是一个打猎的好时候,林子里猎物的踪迹变得更容易寻找。

  一早上起来,将晓霞送去学校后林恒就和秀兰一起着手做红薯干。

  今天是三蒸三晒红薯干的最后一蒸一晒,做出来的红薯干又软又有韧性。

  蒸好后他们将其拿出来晾晒在簸箕里面。

  秀兰今天穿了一件淡粉色的唐装棉袄,斜开襟,脖子和袖口都有白色的绒毛,袖口也呈现喇叭状。

  她的齐腰的黑色秀发披散在身后,耳朵上带着一对珍珠耳坠,手腕上有一个银色的手镯。

  配上这一身衣服,她整个人看起来素雅中带着一丝华贵,吸引着人的目光。

  她翻动着竹簸箕里的红薯干,两个儿子在旁边伸出小手拿几个放嘴里吃着。

  “你说苹果干还用不用晒?”秀兰抬头看向林恒询问道,却发现他正看着自己,于是冲他做了一个嘟嘴眨眼的动作。

  “我觉得可以了,现在的状态最好。”林恒笑着回答。

  “那就这样吧。”

  秀兰点点头,走过来在林恒身上拍了拍然后坐在了旁边的板凳上伸了个懒腰。

  “下午你要去三岔沟那边?”

  秀兰抬头看着他询问。

  “准备去,咋了,想和我一起?”

  林恒按着她的肩膀笑道。

  “不想去,难跑死了,我现在就想在家里呆着,明天将山楂洗了做成山楂糕。”秀兰摇头说。

  昨天她和林恒又一起跑去了山里面,走了好久摘了不少的山楂回来。

  “我准备和大哥一起去,晚上去打一打金鸡竹鸡。”林恒捏了捏她的脸说。

  禽类的味道非常好,也好打,是他现在的主要目标。

  今年他已经放弃打大型的猎物了,因为要跑很远,还得进山很长时间。

  而他需要处理工厂和养猪场的事情,没办法进山待太久。

  当然,这也和这些年大型猎物越来越难打有关系。

  “那你们注意安全啊。”秀兰掰开他的手说道。

  林恒点点头,转身进屋弄了杯茶喝,给秀兰也端了一杯藏红花泡的茶出来。

  而后他就去了隔壁和大哥商量晚上去打猎的事情了,最终两人确定了一个地方,决定等下午去试一试。

  中午秀兰做了米饭,还做了剁椒豆腐,用的豆腐还是冻过的,吸满了汤汁吃起来非常下饭。

  下午林恒收拾好了,准备等四点过去就出发,谁曾想三点多院子大门被推开,他大舅带着孝走进来给林恒磕头。

  “林恒,你外婆中午的时候突然走了,麻烦你们都上去给帮忙。”鲁红海看着林恒说道。

  父母去世请人帮忙需要磕头一直是传统。

  林恒和秀兰都愣了一下,然后连忙将大舅拉起来。

  “我外婆走了?怎么会,我们前些天上去看她人不是还好好的吗?”

  林恒失声问道,有些不愿意相信。

  鲁红海叹气道:“我也不知道啊,昨天你外婆还好好的,今天早上发现她没起来过去一问她才说自己不舒服没力气。等中午的时候又说自己想喝鸡蛋甜酒,你大舅妈给弄来她喝了两口然后说了两句自己活够了幸福了的话就咽气了。”

  林恒久久没说话,脑子里回想起了外婆对自己的种种过往,渐渐有些难受起来。

  “大舅,那需要我们帮忙做什么?”秀兰在旁边替林恒出声询问道。

  “你们有车,去镇上给帮忙买些火纸香表还有瓜果蔬菜,顺便给你二舅打电话,我还要去请人,去通知人。”

  鲁红海呼了口气说道,这年代可没几个人有电话,出了事都是人亲自上门一家一家的磕头通知。

  “好,我们一会儿就去。”林恒点头说道。

  等大舅走了,他也惆怅的看着天空半天说不出话。

  虽然上辈子就经历过生离死别,但等再次面对时却依旧不能释怀。

  它自己尽力的帮助外婆了,但没想到她还是没扛过这个冬天,没吃上过年的豆腐。

  “外婆八十一岁,这是寿终正寝,你别想太多。”秀兰拉着他的手说。

  “嗯,我知道。”林恒点点头,转身进屋去收拾东西。

  秀兰也换了一件黑色棉袄,然后和林恒一起去隔壁找了大哥。

  林岳看到林恒也是感慨道:“唉,这短阳寿的老天爷,就不能让外婆再过两年好日子吗,好不容易咱们都有能力了。”

  林恒沉默了一下,然后道:“走吧,咱们去爸妈那里,安慰安慰妈,她肯定受不了。”

  几人也都是点头,连忙去了红枫山那边,等他们过来看到母亲,发现她的脸上还有泪痕。

  秀兰和刘娟连忙过去安慰,林父则看着两个儿子叹气道说道:“你外婆也是寿终正寝,这没啥好悲痛的,咱们把后事给她办的风风光光的就行。”

  “那咱们先去去镇上给买东西吧。”林恒点头说。

  “我和你们一起。”林母走过来说道。

  众人点头,最终让林母和他们一起,秀兰和刘娟在屋里看门。

  林恒开着车很快到了镇上,先把寿衣火纸蜡烛花圈啥的都买了,然后又买了做席的瓜果蔬菜,一系列的零碎物品。

  给二舅家打电话通知了之后,林恒把李世伟也带了回去。

  他们回到村里,许多人都开始给帮忙了,自发的给帮忙搬桌椅板凳去鲁红海家,给借暖水壶酒壶等等过事吃饭需要的东西。

  在农村,喜事是不请不来,白事是不请自来,不管以前有啥矛盾,过白事也都会暂时放下。

  “咱们等你小姨小姨父他们一起,他们应该快下来了。”林父说道。

  “那谁留下来呢,总不能屋里没人看。”林岳又问道。

  “今天先请你三爹给看着,咱们上去先看看情况,明天回来两个人看着。”林父道。

首节 上一节 712/7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下一篇:华娱太子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