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第31节

  而且张伟参加高考报名,还需要用身份证的,身份证可做不了假。

  很快的,校长便确认了张伟的身份。

  “张伟同学,欢迎你来我们宏林高考复读!”校长宛如舔狗一般,坐在张伟身旁,而且只敢将半边屁股放在沙发上。

  “我也是听说宏林高考是全市最有实力的高考复读机构,所以才选择你们的。而且我听说,你们这里会给高分的复读生,有奖金?”

  张伟直接提钱,摆明了是冲着奖金来的。

  “有,当然有!你可是去年的高考满分,只要你肯来,我们立刻给你二十万的奖学金!除此之外,如果今年的高考,你成绩优秀的话,我们还有奖学金!”校长毫不犹豫的说道。

  “具体是多少?”

  “在我们这里的复读生,凡今年高考能考到700分以上,就有十万块钱的奖学金!”校长说着偷偷观瞧张伟的表情,发现张伟并没有动心的样子,于是接着说道:

  “当然我们也知道,700分对于你来说,只是个基础分数,如果你能够考取更高的分数,奖学金好商量!”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张伟微微一笑,开口说道;“我倒是有个方案,入学的二十万,你给我一半就成,我就要十万!

  但是高考成绩的奖金,我得提一提。从700分开始起步,每十分一个档次,一个档次多给十万块奖学金,你觉得怎么样?”

  校长心中飞速盘算起来。

  700分给十万块,本来就是学校的奖励机制,这十万块钱给出去,自己肯定是不吃亏。

  710分多给十万块,按照往年的分数线,710分应该是琴海市的最高分,全市最高分的广告效益,还是值十万块的,这也不亏本。

  720分的话,差不多就是省状元了,再多花十万块钱,换个省状元的广告位,也很划算。

  730分,应该有机会冲击全国最高分,740分的话,全国最高分就十拿九稳了,为此多花点钱,虽然不太划算,但也能赚个吆喝。

  想到这里,校长点了点头:“没问题,这个条件我可以答应。”

  “校长,你先别着急,我话还没说完呢!”张伟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我能考750分满分的话,我要一百万的奖学金!”

  “一百万!”校长表情微变,毕竟是2004年,这个数字还是有点吓人的。

  “740分的话给五十万就行,750分却要给一百万,这一分就值五万块钱啊!”

  校长第一次这么直观的感受到,知识就是金钱!

  一百万换个高考满分,换不换?校长有些犹豫。

  等了片刻,校长一直没有回复,张伟双手一摊,直接说道:“校长,一百万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要不你先考虑考虑,我把电话留下来,你考虑好了,再给我打电话。我呢也再出去转转!”

  “出去转转?是不是找别家谈条件?”校长猛的一惊。

  一百万换个高考满分,还是得换啊!

  主要是琴海市的高考复读机构又不只有你一家,琴海市之外,全省范围内有实力的高考复读机构也不少,你不换,别人可就换了!

  给你机会,你得中用啊!

  想到这里,校长咬了咬牙,终于答应道:“你的条件,我们能接受,但有一点,得是裸分!”

  “没问题,就是裸分!”张伟开口答道。

第48章 论文发表,天才现世!

  750分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按照去年恶魔的报价,失眠两天一夜,便能够换来一套高考真题,再便秘几天,搞个硬笔书法,便又是一套高考满分。

  这点代价就能换到一百万,那真是太划算了。

  对于那些高考复读机构来说,这一百万完全是出得起了。

  高考复读是一件挺花钱的事情,光是学费,一年就得一万块打底,成绩差一些的同学,不交三五万块,复读机构都不要你。

  当然成绩好的同学,复读机构也会不收费,甚至给予奖金。就是为了冲高过线率。

  规模大一些的复读机构,假设每年能招收两千个学生,平均每人一万块的费用,那就是两千万的学费。

  而实际上交三五万块来复读的,大有人在,家长们望子成龙,宁愿多花点钱,也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比一下后世动辄几百上千万的学区房,几万块的复读费算个啥?

  这么算的话,那复读机构收取的费用会更高,所以像是毛坦厂中学那种上万人的复读学校,一年收费就是两个多亿。

  张伟找的这家复读学校,一年能收三千个学生,少说也能有四千万的收费,拿一百万出来,买个高考满分当招牌,还是承担得起的。

  结果也正如张伟所料,人家愿意出这一百万。

  这让张伟觉得,自己仿佛又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每年去刷一次高考副本,小赚个一百万。

  只可惜,这种撸羊毛的机会,每年只有一次。

  ……

  《科学》期刊编辑部。主编唐纳德-肯尼迪刚走进自己的办公室,连一口咖啡都没来得及喝一口,手下便急匆匆的敲门进来。

  “教授,那个中国科学家张伟,我们收到了他发来的详细资料。”

  “是制成石墨烯的张伟教授吧?他的资料有什么问题么?”唐纳德-肯尼迪开口问。

  他本能的使用了“Professor”这个词,毕竟给《科学》投稿而且还能过稿的,十有八九都是教授。

  “教授,我想他应该不是个教授。”手下开口答道。

  “那就是个doctor喽?”

  博士能在《科学》发论文的也有不少。

  “这个我不能确定。他提供的个人资料中,并没有学位方面的介绍。这是他所提供的资料,包含了他的身份证明。”

  这人说着,将几页纸递给了唐纳德-肯尼迪。

  “张伟,1985年4月2日出生于中国……怎么还是这么不严谨,他已经是第二次写错出生年份了!”唐纳德-肯尼迪不满的说道。

  “教授,这位张伟先生恐怕真的是1985年出生的。他发来的身份证明上就是那么写的。虽然上面都是中文,但年份是数字,我还看得懂。”

  唐纳德-肯尼迪立刻翻开后面一页,那是张伟身份证的复印件。

  当时二代身份证还没有开始使用,张伟提供的是一代身份证。

  一代身份证复印以后的效果,简直就是一坨,连脸都看不清楚。

  但出生年月日那个部分,还是很清晰的,而且是阿拉伯数字,不需要懂中文就能看得懂。

  “1985?上面写的真是1985?这会不会是证件的颁发日期?”唐纳德-肯尼迪下意识的问道。

  但随后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没有哪个国家的身份证明,会在第三行的位置写上证件颁发日期,而不是持有者的出生日期。

  “真是1985年的!他才十九岁!”唐纳德-肯尼迪忍不住的惊呼一声。

  “准确的说是十八岁,他是四月出生的,现在还不到四月。”手下提醒道。

  “十八岁!”唐纳德-肯尼迪直接被震撼住了。

  全世界那么多顶尖科学家,花费了二十年没有搞成的东西,竟然让一个十八岁孩子给解决了!

  关键他不光是制成了石墨烯,还写了一篇令诺奖得主都无法修改的完美论文!

  前者可以用运气来解释,后者那就是真正的实力了!

  这需要用区区四千个单词,严谨的描述你的科研成果,其中所用到大量的专业术语,专业人士都得去查字典才能理解。

  排除制成石墨烯事情,能写出这样一篇论文,本身就代表着极强的学术能力。多少名校的物理学教授,都写不出这样高水平的论文。

  十八岁能有这种学术能力,那只能是最顶级天才的表现!

  换成是别的领域,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物,大概率是不会让人相信的。

  但科学领域不同,这里从不缺乏天才!

  “他让我想起了朗道!”唐纳德-肯尼迪喃喃自语道。

  朗道是著名物理学家,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18岁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便是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密度矩阵,轰动了整个科学界,密度矩阵也成为了量子力学中的基础理论。

  “又一个天才要现世了!”唐纳德-肯尼迪接着道:“把这位张伟先生的评级,提升到T3级吧!”

  “我甚至都想将他提升到T2级。他才十八岁啊,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意味着他至少还会有五十年的时间来做科研,也意味着他必然会等到一个诺贝尔奖!”

  唐纳德-肯尼迪意味深长的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伱知道么,时间永远都是科学家最重要的武器!”

  ……

  期刊内部对于投稿的科学家,其实是有一个排名的。

  以《科学》为例,最高的T0级往往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比如霍金、狄拉克、费曼,乃至爱因斯坦。

  T1级就是诺奖学者了,比如那个审稿人卡尔-韦曼。

  T2级是有诺奖级研究,正在排队等着领诺奖的那些人,相当于是诺奖预备役,说不定明年诺奖,就会颁发到他的头上。

  T3级就是未来有希望拿诺奖,但是目前还没有进入排队环节的那些人。

  在学界,这一级别的学者在自己的领域,已经算是大牛了。最起码中科院院士达不到这个级别。

  而张伟只有十八岁,之前完全是个无名之辈,给予他大牛的T3级,绝对算是超顶级待遇。

  正如唐纳德-肯尼迪所说的那样,科学家最重要的武器是时间。只要你活得足够久,你的科研成果,早晚会转化为实践的产物,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个诺奖成果往往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发酵,如果你六十岁才取得了诺奖级成果,那么你很可能得不到诺奖,因为当你的研究成果开始造福人类时,你已经嗝屁了!

  但如果你二十岁时就取得诺奖级研究成果,即便过三十年,你也才五十岁,依旧是一个科学家的黄金年龄。

  在唐纳德-肯尼迪眼中,年龄就是张伟最大的优势,他有的是时间,等待石墨烯被广泛应用。

  反正就是熬呗!跟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熬时间?整个学界没有一个科学家能熬得过!

  ……

  叶浩天拿着一个包裹,返回了宿舍。

  “买啥好东西了?”自闭人盯着包裹问。

  “你最近好奇心变重了啊!你以前可是只会盯着墙,对于其他事情都充耳不闻的。”

  叶浩天说着将包裹扔给陈明:“这是张伟的包裹,还是寄到系里来的,估计当时留的地址还是清大,我就帮他代收了。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摸起来像是一本书。”

  “是美国寄来的,地址是华盛顿西北区纽约大道1200号。我猜里面是美金!”自闭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想要打开包裹。

  “私拆别人信件是犯法的!回头我打电话问问张伟,要不要给他寄过去。”

  叶浩天话还没说完,自闭人已经撕开了包裹,看到里面是一本《科学》期刊。

  “你怎么把包裹给打开了!回头你自己跟张伟交代!”叶浩天无奈的叹了口气。

首节 上一节 31/2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玩刺激游戏,让杨蜜离婚了

下一篇: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