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第146节

  顾校长一脸诧异的望着张伟,心说这孩子怎么年年都这样,一言不合就退学!

  “我退学了,首先可以给学校有个交代,毕竟麻烦是我惹出来的嘛。二来嘛,学校也可以跟那些人一个交代,我都退学了,再给咱们学校穿小鞋,就师出无名了!

  第三嘛,我退学的话,可以拿来做一做文章,比如一流学者被逼走这样的话题,那我们学校就成了受害者了,到时候你再上面告状,就占着道理了!”张伟缓缓解释道。

  “不行,就算是告赢了,损失了一个你,也得不偿失!”顾校长立马拒绝道。

  “等到今年高考的时候,我再考回来就是了。不就是考个清大的,又不难!”张伟一脸稀疏平常的说道。

  “还真忘了这茬儿,这孩子连续两年考了750分。”

  顾校长迟疑了两秒,开口说道:“不对吧,高考的报名时间是不是已经过了?你现在退学回去,来不及报名了!”

  “不就是报名资格嘛,您跟我们那儿教育厅打个电话,还能不给我走个后门?”

  其实这压根不用顾校长打电话走后门,哪怕是高考700分以上要回去重考,教育厅都会给开这个后门,这可是多了一个全国顶级的生源啊,稳妥妥的可以提升本省今年的高考成绩。

  张伟则继续说道:“退学只是我计划中的第一步,我打算退学以后,再去一趟美国。”

  “你去美国干什么?”顾校长不解的问。

  “去美国做科研啊!等我在美国做出个成果来,你这边告状,筹码就更重了。世界顶级学者,被逼退了学,还被逼去了美国,你觉得发生了这种事情,会不会有人承担责任?

  到时候那几个敢给我们穿小鞋的,位置还能坐得稳?就算还能做住位置,以后还敢找咱们麻烦?”张伟笑着问。

  “不行,你要做科研,可以在清大做啊,干嘛非得去美国?经费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们清大还是有一笔小金库的,够你做几个项目!”顾校长赶紧说道。

  “校长,我知道你是想把科研成果留在清大,但今天小小的牺牲,也是为了明天的康庄大道嘛!”

  张伟话音顿了顿,接着道:“而且我这次去美国,是打算去普林斯顿大学,投奔施一公教授去。这样你总放心了吧!”

  “有施一公看着你,我是能放心一些。可我还是觉得,没这个必要啊!其实你只是退学的话,就够我去告状了,没必要去美国的。”顾校长依旧不松口。

  “这样吧,我去美国,顺便帮你把施教授给拐回来,让他回咱们清大,这样您总不觉得亏本了吧?”张伟笑呵呵的说道。

  “你什么意思?”顾校长莫名其妙的眨了眨眼睛。

  “我去劝施一公教授回国发展!”

第183章 在抄书的道路上飞驰

  张伟记忆中,施教授跟普林斯顿大学的合同2008年到期,施教授没有续约,他放弃了每年八位数美金的科研经费,毅然决然的回国,然后在清大担任了副校长,后来又建立了西湖大学。

  所以张伟说把施教授拐回国,纯属空手套白狼的承诺。

  然而顾校长听到这句话,却是真的动心了。

  施一公这种杰出的科学家,如果能够回国的话,无疑为中国的科研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这不仅仅是学术层面和科研理念的提升,更是会带来一种千金买马骨的效应。

  在美国发展的中国科学家可不在少数,虽然能达到施一公高度的学者寥寥无几,但施一公回国的话,肯定能激发了更多海外学子的爱国情怀,让他们看到了在国内发展的机会和希望,从而形成一种榜样和引领,鼓励更多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就是人才。如果真能让施一公回国的话,清大就算是损失几个科研成果,也是划算的。

  顾校长立刻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如果换成是别人,跑到顾校长这里大言不惭的说要请施教授回国,顾校长肯定会觉得是在吹牛。

  但张伟不一样,以顾校长对张伟的了解,他说出来的话,虽然每次听着都像是在吹牛,但最终却都实现了。

  思量片刻后,顾校长开口问道:“你跟施教授素未谋面,怎么劝说施教授回国发展?”

  “这容易啊,我抛出几个施教授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说是咱们清大正在进行当中,把他引诱回来就是了。不过到时候,咱们学校可得出点血了,得给施教授提供科研经费。”张伟继续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经费肯定不会问题,施教授要是真的能回来,我都敢跨过部委,直接找国务院要优待!”顾校长一脸自信的说。

  ……

  宿舍里,张伟正在收拾行李。

  “哥,你可不能走啊,我的小说才刚上架,你走了,谁指导我写小说啊!”陆云翔哀求着说。

  “你那小说,更新又不给力,都快扑街了,趁早完结,重新开坑得了!”张伟回应道。

  “浩天哥,标本哥,你们倒是劝劝我伟哥啊!考上清大可不容易,哪能意气用事,一言不合就退学呢!”陆云翔接着道。

  “你觉得考清大对他来说,很困难么?”叶浩天说着,拿出一张纸,递给了张伟,接着道:“回来的时候给我带这些东西。”

  “芥末味海苔十包,原味五包,鱿鱼味五包,蛋黄味五包,照烧味五包,不要香辣味和烧烤味……”

  “熊欣欣喜欢吃芥末味的。”叶浩天解释道。

  “你还挺在意你的欣欣妹妹的。”

  “这是我的。”自闭人也递上了一张纸,上面果然是啤酒,但后面有个乘以2。

  “乘以2?陈明,伱不知道啤酒有多沉么?还让我带两箱?”张伟吐槽道。

  自闭人老脸一红,没有说话。

  “明白了,给辛晓萱带的呗!你可真没拿我当外人,泡妞还得我出钱出力!”张伟继续吐槽道。

  自闭人想了想,好像也觉得有些对不起张伟,于是一脸不好意思的说:“等你回来,我请你喝啤酒。”

  “好嘛!你这账算的好!我千里迢迢给你带两箱啤酒,然后你再请我喝一瓶。那我不如我少带一瓶,然后在家里喝饱了再过来!”

  陆云翔望着三人斗嘴,一脸不明所以。

  “哥,送行不都是依依惜别,抱头痛哭么?你们这不像是在送行啊!”

  “送行?送啥行啊!你见过闲着没事考清大玩的么?你伟哥就是!他下学期就考回来了,说不定还是750分呢!不过到时候,他又得从大一读起了,等几个月后,你就是你伟哥的学长了!。”叶浩天开口道。

  “是啊,以后我就是学长了!”陆云翔猛地挺直了腰板,表情瞬间支棱起来了。

  ……

  张伟返回了琴海,第一件事就是去教育局报名高考。

  2005年的高考报名时间已经过了,不过对于可以走后门的张伟而言,完全不是问题。

  建个档而已,工作人员再点几下鼠标,就可以将张伟的档案添加到系统当中。

  闻局长亲自给张伟倒了一杯茶,然后一脸好奇的问道:“张伟,你去年退学,是因为违反了校规,不过我可听说了,你做出了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足够你一直读完博士,然后留校任教了。可你今年怎么又退学了?”

  “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我得罪人了呗!”张伟跟闻局长也没有隐瞒,然后就被针对的事情说了一遍。

  “可恶!!”闻局长气的直拍大腿。

  张伟则继续说道:“我这次退学呢,也算是给个交代,毕竟事情是我惹出来的嘛!不过我已经跟顾校长打好招呼了,今年的高考,我再考回去。”

  “了解,顾校长亲自给我打了电话。你要是有空的话,我马上就让人去给你建档!”闻局长马上说道。

  “那就麻烦局长了。”张伟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我今年不打算报考理科,我想报告文科。”

  “文科?你一个理科生,去考文科?能行么?”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嘛!我怕有人盯着我,报考文科的话,目标小一些。”张伟笑着说。

  “明白了,就按照你的意思来。”闻局长点了点头。

  反正已经内定清大了,文科还是理科都无所谓,写汇报材料的时候都是政绩。

  完成高考建档之后,张伟又订了飞机票,马不停蹄的前往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陈主编,好久不见,给你带来点家乡的土特产!”张伟说着,将一个礼盒递了上去。

  这一次可不是海苔,而是正儿八经的海鲜,一盒礼品装的干海参。

  “张伟老师真是客气了!”陈建飞也没有客气,直接接过了礼盒。

  《死鬼吹灯》系列的销量非常好,张伟现在已经算是国内一流的畅销书作者了,光是版税就好几百万。

  百万富翁送一盒海参,这要是不收,也对不起人家的身价啊!

  分宾主落座后,陈建飞便简单的汇报了《死鬼吹灯》的销售情况,以及后续的出版计划。

  “《死鬼吹灯》系列,前四部已经出完了,我打算等到夏天的时候,出第五部,夏天历来都是图书销售的旺季,估计到时候,销量肯定会迎来一波高潮……”

  简单的介绍了《死鬼吹灯》的发售情况后,陈建飞露笑盈盈的望着张伟,露出了等待表扬的表情。

  “陈主编,我又不是来监工的。《死鬼吹风》的发售,我们都是坐在一条船上的,书卖的好,大家都赚钱,我肯定是相信你们的。”

  张伟说完,从包中掏出了一沓A4纸,递给到了陈建飞面前,接着说道:“这才是我来找您的真正目的,我写了本新书,想请您过过目。”

  “写新书了?这么快?距离你拿来《死鬼吹灯》,还不到一年吧?张伟老师,你可真够高产的!”陈建飞连忙说道。

  “年纪小,精力旺盛嘛。韩寒不也是一年一本么!”张伟回答道。

  “那我就先拜读拜读您的大作。”陈建飞拿起那一沓A4纸,第一页写着两个大字:仨体!

  “仨体?这名字倒是挺奇怪的。跟上本一样,也是盗墓小说么?”

  陈建飞开始看起了第一章。

  “科学家自杀?物理学不存在了?科学边界?这钩子留的挺不错,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话说这本书看起来不像是盗墓小说,倒像是悬疑小说啊!”

  于是陈建飞抬起头来,开口问道:“张伟老师,您改变创作类型了啊,不写盗墓小说,改写悬疑小说了,您这是要走日本小说家的路子?”

  “陈主编,这可不是悬疑小说,而是科幻小说。”张伟开口说道。

  “科幻小说?”陈建飞微微一愣。

  他印象中的科幻小说,都是什么宇宙飞船,星际旅行之类的,就算是留在地球上的,也都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飞行汽车遍地走那种。

  然而张伟这本《仨体》,开头完全看不出是科幻小说。

  虽然小说里提到了主角是研究纳米材料的,但是在2005年,纳米材料已经不算是新鲜事物了。电视广告里卖拖把的,卖背背佳的,都经常会吹自己的产品是纳米材料做成的。

  “那我再看一章。”陈建飞又继续看起了第二章。

  “高能加速器,粒子对撞实验,这也不能算是科幻吧?物理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陈建飞一个文科生,让他看这些与物理学有关内容,哪怕是基础内容,多少还是有些迷茫的。

  但前两章的情节,还是很吸引人的,比如科学家自杀,比如物理学不存在了,还有那个科学边界组织,形成了一个个谜团,也引出了后续线索,能够吸引人看下去。

  《仨体》这本书,还是得静下心来慢慢看的,张伟琢磨着,自己在这里,肯定会打扰到陈建飞看书,于是便起身告辞道:

  “陈主编,这稿子先留在这里,你慢慢看,等您看完了,再叫我过来。”

  “也好!”陈建飞说着手指丈量了书稿的厚度,开口说道:“要是下午没有别的事的话,我今天就能看完!”

  送走张伟之后,陈建飞终于开始静下心来,看起了《仨体》小说。

首节 上一节 146/1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娱乐:玩刺激游戏,让杨蜜离婚了

下一篇: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