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第109节
但绝大多数的研究生,都是从实验室里的苦力做起的,每天耗在实验室里,从最基础的准备实验器材、配制试剂、清洗器皿等脏活累活,慢慢的才可以上手操作一些实验。
这种能上手操作实验的研究生,在实验室里多少算是个人了,能享受到《日内瓦公约》里的基本人权了。不像是苦力,连战俘都不如。
所以自闭人在大一的时候,就能去操作实验,等于是直接跨过了苦力阶段,被当成人看,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按说有个新的科研项目缺人,那些苦力级别的研究生们肯定会趋之若鹜,至少会有一个上手操作实验的机会,可以积累实验经验。有经验的实验员,日后再去别的项目组,那也不用再做苦力了。
那些原本就有操作能力的研究生,来到这种新项目组,很有可能成为大拿,日后出了成果,是有机会在论文上混个署名的。
现如今却没有人愿意来,唯一的问题就是张伟!
张伟是个大学生,而且还是大一新生,让研究生给大一新生打下手,谁也拉不下这个脸。
张伟这个老检验员,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体制内出身的他,更能理解资历的重要性。
体制里年轻领导指挥不动年纪大的下属,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那种已经不打算进步的老油子,人家愿意听你的,是给你面子,人家不听你的,你也没办法。
大学里搞科研也是如此,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跟张伟没有利害关系,凭啥过来帮你做项目?
而且能来清大读研究生的,哪个不是天之骄子?哪个不是心高气傲?平时让师兄师姐挥来喝去的也就罢了,为啥要让你一个大学生指挥我做事?
“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看来还得靠利益驱动啊!”
想到这里,张伟开口说道:“孟主任,你也别为难了,我提个方案。愿意来我这里的研究生,日后都可以在这篇论文上署名,其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个,我给个第三作者!”
“你确定要这么做?”孟鹤鸣下意识的问。
“不这么做,没人愿意来啦!”张伟笑着说道。
“那行,既然你愿意给署名,我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孟鹤鸣点了点头。
这次的研究,可不是张伟自己做的,而是在清大的支持下立的项,后续实验也是在清大完成的。所以除了研究成果以后的利益分配,张伟早早的就想清楚了。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张伟肯定握在自己手里,不过清大毕竟是出钱出力,如果顾校长要通讯作者的话,那让出来也无妨。
第二作者,应该是要给生物系主任孟鹤鸣的,县官不如现管,孟鹤鸣就是那个“现管”,张伟做这个课题,遇到的所有问题,最后都是孟鹤鸣这一关来解决。
日后找学术大牛审论文,估计也少不了孟鹤鸣的帮衬。毕竟是清大生物系主任,人脉肯定是广的,找几个院士审论文,应该是轻而易举。
所以孟鹤鸣是配得上第二作者的待遇。
接下来就是第三作者以及其他的署名,这块蛋糕,张伟还没想好怎么分。
现在看来,必须得提前分一下了,把论文署名拿出来,才会有研究生愿意来这里当牛做马。
而张伟故意拿出一个第三作者,也是为了避免研究生只是为了混个署名,而不好好干活。
有个第三作者的署名作为激励,等于是给了一个上升空间,三个研究生肯定会努力去争取这一个上升空间。
至于给出的这些作者署名,其实也并不会影响到评选诺奖。
诺奖在评选的时候,对于谁是最重要的贡献者,拎的门儿清。
只有真正研究出成果的那个人,才会被评为诺奖得主,那种过来挂名的人,是不可能蹭到诺奖的。
就比如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那篇论文一共有1011个作者署名,在发表的时候,也是按照英文的姓氏字母排序的。
当然那个项目也的确动花费了几十年,用了数千名科学家,说一千多个科学家都有贡献,也是真的,不算是蹭论文。
但诺奖评审委员会,就是从这姓氏字母排序1011个作者里,精准的找到了那三个最具贡献的科学家,将诺奖颁发给他们,而其他1008个作者,也并没有异议。
这就是诺奖的厉害之处。
类似的情况在评诺奖的时候有很多,当年屠呦呦先生那篇青蒿素的论文,也是有不少的作者署名,但最终获得诺奖的,只有屠呦呦先生一人。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三大科学类的诺奖,总体来说还是公平公正的。
有人会质疑某某著名作家为什么还没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有人会质疑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华尔街的宠物;
至于诺贝尔和平奖,已经被石锤会颁发给战争贩子、恐怖分子、民族极端主义者和叛国者;
而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或医学奖的公正性,却从未被大众怀疑。
或许有人会觉得,某某科研成果很突出,没拿到诺奖不公平。
但你不能否认的是,真正拿到诺奖的成果,的确是带给全人类发展和进步。
美国已经向全世界证明,科学无国界完全就是一句屁话。
可真正到了全人类发展进步的层面,科学家还是有良心的!
第146章 上央视!
“你好,我是张伟,您是《电竞中国》杂志的刘主编啊?请问找我有什么事情?《电竞中国》打算搞推广活动,希望我可以参加?
都去哪些地方?京城、上海、西安、成都、广州?去的地方还挺多呢!什么时候?最近?这我恐怕没有时间啊!我还得上学呢!
上啥学?上大学啊!我不是职业选手!我还是个学生,主要任务还是读书,电竞的比赛,读书之余有时间会才会参加。
报销火车票和食宿费?那我也去不成!还有出场费啊?有钱我肯定是想挣的,不过也不能为了出场费,耽误了学习是不?
刘主编,实在是不好意思啊!要不您看这样行不,如果是在京城的校园行活动,那我就参加,我就在京城读大学啊。
HD区的大学,我坐个地铁就到了,机票和住宿费,都不用你们管,不管饭也没问题啊,我回学校食堂吃就是了。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如果有活动的话,提前通知我,我学校这边也得请个假是不?好嘞,刘主编,那咱们回头见。”
放下了手机,张伟轻叹一口气。
类似这样的电话,最近他可接了不少。都是现场的活动邀请他去站台的。
那个年代的互联网没有现在这般发达,职业选手不能像现在这样做直播赚钱,也接不到什么广告代言,但线下的活动却比现在多。
一些做游戏的小公司,会邀请知名的电竞选手,到线下去宣传自己的游戏,一般会管顿饭,再给几百块钱的出场费。
在网吧生意火爆的时代,三四百台机器的网吧遍地都是,大学城周围五百台规模以上的网吧也常有。这种地方举办一次活动,聚集七八百人不成问题,也值得请电竞选手前来助阵。
这模式就像是现在的游戏主播在直播时给观众推销手游,电竞选手就是那個时代的游戏主播,冠军选手就相当于是头部主播。
如果张伟真的是电竞选手的话,或许就要全国各地跑行程,去赚那几百块钱的出场费,外加蹭一顿饭。
但现在的张伟忙着做科研,哪有功夫去参加什么电竞校园行活动!
刚刚放下手机,铃声便又响了起来,是孟鹤鸣打来的。
“孟主任,有什么新指示?”张伟开口问道。
“来一趟实验室吧,你要的三个研究生,都找到了!”孟鹤鸣开口道。
“还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么快就找到了!我马上过去。”张伟说着便向生物系走去。
来到实验室,张伟见到了那三名研究生,两男一女,俩男的,一个叫马继军,一个叫刘学泰,女的叫刘倩。三人全都研二的。
研一的学生,现在才刚入学两个月,还在当苦力刷试管烧杯呢;研三的面临毕业,现在肯定在忙着准备毕业论文和答辩的事情。
大概也只有研二的师兄师姐有时间跑到张伟这里,蹭个论文署名。
将三个研究生介绍给张伟后,孟鹤鸣开口说道:“行了,人就交给你了,答应你的事情,我办到了,先走了,你们慢慢聊!”
“别啊,孟主任,你先留步,你这人是找来了,我还没面试呢!”张伟开口道。
“怎么?伱还打算退货不成?我告诉你,这三位同学,都是我在众多报名者中精挑细选出来,都非常优秀。”孟鹤鸣一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样子。
“我知道,能来咱们清大读研究生,肯定都是很优秀的,不过我总得先了解一下吧!”张伟说着小声嘀咕了一句:“买东西,不还得验验货么!”
“行,那你抓紧时间!我后面还有个会呢!”
张伟望向三个人,直接说道:“我请三位师兄师姐过来,就是为了做实验,所以我就直接问这方面的事情了。你们都已经研二了,应该都有实验经验吧?”
三人同时点了点头,张伟则接续问道:“荧光实验的相关技术,应该都会吧?共聚焦显微镜都会用吧?流式细胞术会么?
蛋白自组学分析都能做吧?活细胞光谱分析呢?单分子成像技术做过么?锌指核酸酶技术呢……”
张伟一连串问了好几个细胞生物学常用的技术,三个人从最开始的自信点头,到后面的迟疑,再到后面的沉默不语。
“果然如我所料,简单的实验操作还可以,复杂的完全不行啊。”张伟无奈叹了一口气。
张伟说的这些实验技术,有一些他自己也只是知道而已,但却没上过手。
也正是因为自己没上过手,所以张伟才打算找几个会做实验的研究生,来帮助自己。
却没想到来的这三个,同样是半吊子实验员。
张伟只能继续求助孟鹤鸣:“孟主任,您都看到了,这三位师兄师姐,好多实验都没法做啊!”
刚才还在自卖自夸,却马上被张伟打脸,孟鹤鸣一脸郁闷的解释道:“是你要求太高了,他们才研二,而且还是上学期!你说的那些,他们没做过很正常!”
“博士研究生,应该会做这些实验吧?”张伟继续问道。
“啥意思,你还让我找个博士研究生,帮你做实验?美得你呢!”孟鹤鸣冷哼一声。
你一个大一新生,我能找来三个硕士研究生,帮你做实验,已经很不容易了,结果你还得寸进尺,跟我要博士!
关键是读到博士,哪个没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谁有功夫来帮你做实验啊!
张伟也知道找博士来帮自己做实验不现实,他赶紧说道:“孟主任,您误会了,我不是让你找博士研究生,我是琢磨着,您在博士研究生里面,找个实验做的好的,来教教这三位师兄师姐。
他们没做过那些实验不要紧,可以现学嘛!反正教一教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大不了教学的花费,从我的经费里出!。”
孟鹤鸣说完,转身一溜烟儿的离开了。
张伟则望向面前的这三位幸运儿,这三个人依旧是一副懵懂的状态。
“这三个家伙运气可真好,来帮我做个实验,就能在诺奖论文上留下署名!”张伟心中默默叹道。
……
央视第12频道,《心理访谈》栏目组,周主编正在跟节目主持人商讨节目内容。
周主编刚满三十岁,在央视也算是比较年轻的主编,不过他的工作经验还是很丰富的,曾经在央视多个访谈节目中担任编导。
所以当央视开始筹备《心理访谈》栏目时,便调周主编来做了节目的主编。
看到《心理访谈》这个名字,便知道这是一个与心理管理有关的访谈节目。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国内有两种电视节目非常火,一种是益智问答类节目,像是央视的《幸运52》,以及后来的《非常6+1》。
还有一种便是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和嘉宾,找个沙发一坐,然后开始唠嗑。像是《实话实说》、《鲁豫有约》等等,收视都非常好。
访谈类节目很考验主持人的控场和沟通能力,所以很容易就能捧出顶流的主持人。
访谈类节目的制作成本并不高,一张沙发,几个话筒,一个主持人,几个嘉宾,就能做出来一期节目。
这个《心理访谈》节目,便是聚焦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夫妻关系、子女教育,亲戚矛盾等等,大部分都是家庭内部的矛盾。
上一篇:娱乐:玩刺激游戏,让杨蜜离婚了
下一篇:年代:发家从赶山养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