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第240节

  “五十?也不错了,别看你是9级工程师,可之前说是给三分之一的工资,结果经常好几个月不发一次,现在研究所都关门了,就更别想要了,人家给五十,虽然少了点,可至少也是你喜欢的工作,可以继续你那些研究了。

  至于家里,你就放心好了,我都能照顾好。”

  丁雨见多了现实,可不会那么天真,一家子都搬过去说起来容易,可人生地不熟的,真要遇到点什么事情,连帮衬的人都没有,还不如留在这边。

  “不是五十,是9级工程师标准工资的五倍。”

  程岩这会已经没了骄傲,相比妻子,自己为这个家的付出实在微不足道,又有什么好得意的?

  “多,多少?五倍工资?你不会被人给骗了吧?哪有单位会发五倍工资?”

  丁雨听到后不但没有开心,反而满脸惊慌。

  “不会的,陈书垣这人你也了解,挺踏实一人,那边之所以给这么多工资,主要是研究所是香江那边的人投资的,跟咱们的国营厂子不一样,发多少工资,都是人家说的算。”

  “这不是资本……那啥吗?是会犯错误的。”

  丁雨顿时被吓了一跳。

  “放心吧,既然上面允许人家建研究所,就代表同意,之前咱们这边不是有个化工厂,还是外国人投资的呢,只要咱们遵纪守法,不做坏事,就没事。

  而且我只要去,人家就先给一千块钱的安家费,钱都带来了,就等着你点头。”

  程岩再度说道。

  当他决定收下这一千块的安家费时,就已经有了决定,绝不仅仅是去看看那么简单。

  除非那边看不到半点希望,所谓的研究所也只是个幌子,真要这样的话,他肯定不会留在那边,这一千块的安家费,也会想办法还给人家。

  这次,丁雨同样没有惊喜,反而觉得惊吓,脸上的担忧也更浓了。

  去就给一千块的安家费?

  而且五倍工资?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是什么?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真有这种好事?

  程岩也看出了妻子的担忧,便解释道:“放心吧,这次不是我一个人去,好几个人一起呢,难不成人家还能把我卖了不成?

  而且说实在的,就我这百十斤肉,也不值一千块钱。

  去之前,我肯定也会找人打听一下,看看那边有没有一个叫双水湾的地方。

  不行我就再回来。”

  “真决定了?”

  丁雨认真的看着丈夫。

  “嗯,人家都这么有诚意了,我再端着不去,感觉有些不好。”

  程岩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行了,想去就去吧,我还不了解你吗?安家费就算了,咱家虽然没什么钱,但也不能让人家瞧不起,这钱你要是真拿了,以后反而不好说话。”

  丁雨体贴的说道。

  “不,这钱得拿,你先听我说完,这些年家里要不是有你撑着,估计早就散了,我欠你跟孩子的,实在太多。

  如果我决定留在那边,最放心不下的反而是你,所以有了这份钱,你在家里遇到点事,也能有个依仗,我在那边也能安心。

  就算那边不合适,等我回来以后,咱们再把钱还给人家就是了。

  除此之外,这份安家费也不是只我一个人,回头我还得联系几个人,他们有人甚至比咱家更困难,如果我不拿,他们肯定也不好意思拿。

  而且我虽然还没见到那位孙队长,但怎么说呢,我感觉这人有些妖,倒不是说他不好,而是对方做事就跟往心窝子里戳似的。

  我看人家那态度,就算咱们不要,人家也会想方设法把钱给咱们留下。

  既然这样,就不玩那些虚的了,这钱咱们需要。

  大不了我去了以后,多加班,一门心思都好好去研究。”

  程岩认真的说道。

  “呦,看不出来嘛,你也会研究人心了?”

  丁雨半是意外,半是打趣道。

  “我以前只是一心搞研究,懒得去琢磨那些东西,又不是真的傻,这次听我的吧。”

  “行,听你的。”

  丁雨点点头。

  随后,两人从小屋出来,看着坐在外间的陈书垣三人,直接说道:“咱们什么时候走?”

  “程姨,我代我家队长跟您说声谢谢,如果您有什么要求,或者困难的地方,尽管提,我家队长说了,程叔将来的军功章,至少有您的一半。”

  孙建刚没有回答程岩,而是看着丁雨深深一鞠躬,顿时让丁雨有些手足无措。

  同时,丁雨也有些明白,为什么刚刚自己的丈夫会那么评价那个从未谋面的孙队长。

  “我,我没什么要求,以后我家老程就靠你们照顾了,他这个人性格直,不会说话,要是有什么得罪的地方,你们不要见怪。”

  丁雨忍不住说道。

  “程姨,瞧您说的,用我家队长的话说,只有有本事的人,才有资格特立独行,而且程工去了那边,是负责带队进行研究的,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别想靠近程工。

  要是程工在那边受到什么委屈,您尽管去找我家队长。”

  孙建刚就差拍着胸口保证了。

  实际上,这些话还真不是他自己胡乱编的,临行前,孙向阳特意把他叫去,没少传授他这方面的经验,他顶多就把孙向阳的话稍微给加工了一下。

  本质上,还是孙向阳的意思。

  上辈子,孙向阳也是领导过一个小组的,也有过跑销售的经历,有时候搞定客户的妻子,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各种场面话,都没少说。

  而且一些话放到这会,面对那些淳朴的人,杀伤力明显更大。

  这点只要看程岩跟丁雨大受感动的模样就知道了。

  “那好,老程我就交给你们了,你们先坐,让老程自己收拾东西,我去买点菜,中午在家里吃了再走。”

  丁雨这时说道。

  “程姨,我还是第一次来这边呢,您带我一起出去转转吧,我也长长见识。”

  孙建刚倒是没拒绝留在这边吃午饭,他也看出来,程岩的妻子,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所以趁机献殷勤。

  更何况,对方家里的摆设也能看出家庭情况,哪能让对方为难?

  “这……”

  丁雨不由的看向自家丈夫。

  “那就一起吧,我在家收拾东西。”

  程岩点点头。

  随后,孙建刚跟着丁雨离开。

  与此同时,孙向阳在双水湾也没有闲着,同样在为研究所的事情奔波着。

第181章 准备宣布合并消息

  关于研究所的事情,孙向阳最先想到的还是康明远。

  当初两人交谈的时候,或多或少也谈及了一些外资的事情,用康明远的话说,这都是迟早的事情,甚至隐隐已经有了风声。

  毕竟一项政策的制定,从来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势必要经过详细的调查跟研究,然后再推动。

  而康明远当初之所以回国,并想要拉拢孙向阳,便是因为他自己就有这种想法,所以才会去友谊商店当经理,一方面是锻炼,一方面就是利用供销社的资源,以待时机。

  这次给康明远打电话,对方并没有谈及太多,只是隐晦的告诉他:可行。

  虽然听到了对方的答案,但孙向阳还是又给苏卫国,陈书婷的大舅,苏慧晚的父亲打去电话,详细的询问了一番。

  相比康明远遮遮掩掩,对方直接告诉他,放心大胆的去做。

  孙向阳搞的仅仅只是一个研究所,投资一百多万,虽然在这会,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百多万仍旧是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但苏卫国是什么人?

  又岂会将这点‘小钱’放在眼里?

  那些引进的外资,那个不是几千万?

  而且单位还是美元。

  所以,双水湾这点事情,在对方眼里就是小打小闹,成功了,对国内碳纤维事业能够起到推动的作用,失败了,也不会影响什么,毕竟这钱是孙向阳从香江‘拉’来的,而不是上面的拨款。

  尽管苏卫国也觉得孙向阳想搞碳纤维研究所有些不切实际,但他却没有打击孙向阳的积极性,而是鼓励居多。

  对此,孙向阳也没有说什么,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如果没有系统,光指望双水湾,还有陈书垣那帮人,就算投资再多,打水漂的可能性也会居多。

  毕竟这玩意要是真有这么容易,国内也不会直到他重生那会,才堪堪赶上国际主流。

  但是有系统的帮助,仅仅只是在工艺方面的突破,他还是颇有信心的。

  就算多浪费个几年,他也愿意。

  研究所的成立不会有任何问题后,孙向阳便开始琢磨最关键的事情:钱。

  这家研究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属性,指望上面拨款,或者双水湾真金白银的投入,都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后者,就算再过两年,双水湾两架机器开足马力赚钱,的确能撑起研究所来,而且他相信,以自己的威望,只要说投资,绝对不会有人反对。

  可那样一来,这家研究所的成分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如果他心黑一点还好说,化集体为私人,很多大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只是双水湾作为他的根据地,不能本末倒置。

  赚钱不是目的,收割经验点才是。

  研究所厘定清楚归属,也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布局,绝非孙向阳贪钱。

  因为他要是真想赚钱,压根就不需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八十年代,乃至九十年代,他有无数的机会,哪怕他对股票不怎么精通,可米国八十年代,也有几支闭着眼睛投资的股票,比如可口可乐,比如苹果。

  等到了九十年代,可供选择的就更多了。

首节 上一节 240/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华娱,开局带资进组

下一篇:人在大学,下课摆小吃摊养三胞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