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674节
秃头老汉并没有揶揄看笑话的意思,他翘着二郎腿,又用力吸了一口雪茄,浓烟滚滚之后,他才道:“王重庆才几两肉?他肩胛骨吃不住这点份量的,让冀北人打一顿住院,已经是他的极限。你张浩南身强力壮,派头又大,完全可以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比胆子还要大一点。”
“……”
看来,这不是秃头老汉本人的意思,而是“带头大哥”希望搅合一下某些地方的一潭死水。
现在不搅合,以后的成本只会更高。
可是……
这样一来,自己三十岁真的能退休吗?
他妈的,不会是国家级的“七年之痒”吧?!
艹!
不过张老板终究是没有格局的,他才不管中央有啥想法,但是有一点他想知道,王重庆既然把西兰县给掀了,那现在的民间生态,大概率是“瘫痪”的。
估摸着,这时候会有大量投机客在观望。
不仅仅是商业大亨,还有各种“江湖大哥”。
最原始的乐子,或许在这里能找到。
张浩南有了点儿兴趣。
“恁只棺材又在想啥坏点子?”
“老子想个屁的坏点子,我在想怎么给国家创收,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
秃头老汉心里一百个不信,但只要这孽畜愿意背锅抗雷,什么都好说。
正如冰城可以献祭西兰县全体班子,中央也多得是愿意献祭一两只“东北虎”的人。
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事儿当真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一点儿马虎都不能有。
这两年的亮点,从民间的经济活跃来看,居然跟张浩南这条“疯狗”都多少有点关系。
而且这条“疯狗”并没有介入房地产开发,这是最神奇的。
张浩南对开发小区或者商业中心,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但让他建一座城,他很有兴趣,不但有兴趣,而且很大。
南郊区只是“茶饮料基地”的放大版本,只是“神森工业园”的强化版本,只不过量变引发了质变,规模大到了一定程度,让人无法绕开。
南郊区的定位,正在向京城第二工业中心演变,并且还跟大国企无关,京城市政府的政府意志能传达得更好,不用看大国企脸色。
毕竟论级别,有些企业老总根本不鸟你什么市长副市长,至于牛太原这种,那更是“弟中弟”,正眼瞧一下都是对企业规模和实力的不自信。
张老板野是野了点儿,但他的钱,是真能让京城市政府放桌子上算啊。
其中心酸,刘福州根本懒得跟人掰扯。
从中央的视角来看,那张老板就是非常不错的“祥瑞”,能用,而且好用。
政务院现在搞反腐的底气也很足,主要还是手头活泛了不少,虽然是宇宙行、中行加杠杆的结果,但整饬吏治,说破天,也还是财政问题。
“王重庆那里,你看怎么弄?合作,宣传,都要先有个大概的想法。”
“跟刘小光一起宣传……老先生觉得怎么样?”
“刘小光是怎么个说法?”
“国家尊严不容亵渎,新时代青年霸气回击,给敌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
“别这种眼神啊,现在年轻人就吃这套。我还打算让人给刘小光做个专访,顺带弄几个洋鬼子采访问答,到时候再弄个‘西方惊呼不可战胜’。以后宣传上肯定不这样玩,现在嘛,还是要跟着时代脉搏走。”
“……”
秃头老汉其实不太清楚张浩南搞的宣传是个什么勾八样,但反正觉得怪怪的,不过既然张浩南说管用,那大概是管用的。
“到时候宣传上呢,搞个传承主旨。王重庆,就代表了老一辈人的坚持、操守,还有奉献精神;刘小光呢,就是时代青年的力量,更蓬勃,也更加有力。一个对内坚持,一个对外坚定;一个老,一个少;一个在东北,一个在三湘。都是很有说道的。”
“你这坏点子是多啊。”
“差远了差远了,还要继续向您老人家学习。”
“吭咳咳咳咳咳……”
魏刚一口雪茄差点灌肺里出不来,要不是假扮耳聋的小赵秘书赶紧拍背,这老东西保不齐就要背过气去。
等缓过来之后,魏刚赶紧二度掐灭雪茄,然后手指点了点:“就这样弄,我去联系宣传媒体,笔杆子我们两边都找一找。争取七月一号之前把事情全部弄好。”
“你还打算献礼啊?”
“不然呢?声势既然要,就要浩大,没有派头玩只卵?”
说罢,魏老汉不再跟张老板废话,点了小赵秘书直接走人。
第676章 秃头老汉作报告
因为张浩南又一次占领了制高点,道德、财富、声望、人脉……这让秃头老汉玩得可高兴了。
为所欲为的感觉真爽啊。
想当年骗个五百万还要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生怕松江的大官大老板把自己给做了,现在简直不要太灵光……
“魏主任,魏主任,魏主任……还请帮忙在张老板面前美言几句,美言几句。”
“我就是一个退休老头子,讲话没啥份量的……”
“达尔马提亚有两艘二手的挖泥船,我们在萨格勒布有条路子,可以悄悄地买下来。沙城港是扬子江里数一数二的天然良港,但再好的自然条件,还是需要维护的嘛。魏主任,您对家乡的感情,全国人民都看在眼里的,我们作为晚辈,作为年轻的小同志,也想更亲近魏主任学习魏主任您的精神……”
“在里耶卡港停靠的?”
“哎哟,不愧是魏主任,果然是对国际环境了如指掌,您对国家的关心,真是方方面面到了极致,让人钦佩……”
“多少钱啊?”
“八千万。”
“两条?”
“一条。”
“一条?!忒贵。”
“魏主任,不贵啊,都是大船,吃水五米,一艘是尼德兰技术,这个胶澳、郁州都是熟悉的;另外一条是前苏联援助给南斯拉夫的,属于半成品,但是也蛮好用的,就是设备老旧了一些,不过我们在外高桥,可以翻修改造嘛!”
“还是忒贵,沙城是个小地方,用不起大家伙……”
说这话的时候,秃头老汉的眼睛开始放光。
这光,迪迦来了都要立刻复活。
谁也不知道老同志是怎么指导年轻小同志怎么工作的,反正松江这里给了贷款,什么名目,秃头老汉不清楚,那是沙城港的事情,那是沙城市政府的事情,那是两江省省府大院的事情。
他就一退休老头儿,懂個卵的造船业。
其实在达尔马提亚的这两条二手挖泥船,想要弄来中国,需要很多关节要打通,麻烦程度,还在“瓦良格”之上。
因为这是绞吸式挖泥船,虽然国内已经开始自研,但是,这依然是禁运大型装备。
建国后十几年就严格封锁,买个小型的二手的,维修都是要包了外籍技师的全部开销。
“地图编辑器”不是那么好造的,大多数国家,都没有那个需求,只有欧洲的低地沿海国家,才有围海造陆的需要,然后投入资金研发。
但基本上不太可能回本。
尼德兰在这一领域,长期就是独霸全球,原因很简单,围海造陆的现实需要,同时也不想被海水倒灌。
前苏联原本是有这个技术储备的,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还是往耙吸式挖泥船倾斜资源。
解体之后,毛子在船舶领域只剩下潜艇还保有完整的技术部门,其余各类型船舶,包括他们需要的破冰船,也都全面技术停滞,技术人员差不多三代全部外流,留下的基本没有。
但技术储备却极为雄厚,德意志人通过东德的一点“香火情”,就跟毛子一起搞了一点考古,然后就翻修了一艘原本已经等待报废的绞吸式研究平台。
去年也停到了里耶卡,计划是做“逆向工程”,但因为大西洋两岸在经济贸易上全面开打,这事儿就彻底黄了。
也就说,如果没人上手喊价,这两艘船,主要设备拆下来之后,就会拉到身毒的科钦港,然后报废拆解。
秃头老汉这辈子就指着长江翻身,他能不了解挖泥的设备?
他的青年时代,就是跟现在大多数普通沙城老头儿老太一样,肩挑手提挖了一条又一条的干河,他可太了解设备了,因为他真的很需要那个。
一点六个亿,由松江某公司担保,某银行掏钱,某海运公司承担运输工作,某外交机构去跟尼德兰、德意志、达尔马提亚以及欧盟沟通,并且还要打点好沿途的第三方国家。
最重要的是,要低调。
没有人可以大声嚷嚷,然后让“禁运条例”不得不启动。
国际事务,没有被抓现行……那就没有违法。
不过这事儿沙城级别不够,要上强度,就得松江这一档次的出马。
当然,荣誉还是要落地在松江,部委及大国企或者央企那里,怎么疏通也是松江这里公关,毕竟,那是一点六个亿。
魏刚捡了这个便宜之后,就马不停蹄去了一趟建康,然后就做一份不算太长的报告,主要目的,就是在拿到松江的造船技术、改造技术的同时,将张浩南的投资作为桥梁,连接起不同地区的资源调换。
当然,这是公心上的,私心也有,那就是沙城的企业要走出去。
他这次的想法,是让城西乳品厂在外地建立一定的产能。
光靠城西乳品厂是不行的,最多就是卖一下“麦丽素”,而这些“童年记忆”类型的副食品,主要还是因为当年给松江申港食品代工做外贸。
只不过秃头老汉也晓得自己很有可能白忙活,因为这里面涉及到“私有化”问题,有人怕翻旧账,所以成不成,暂且不提,但方向是有的。
张浩南既然承诺了王重庆在西兰县投资,那就不是一句闲话,投什么都是有讲究的。
农牧水产方面,张浩南让“沙食集团”跟东农大做了沟通,此时虽然黑水省的牧业中心还没有合并过去,但工作已经在走了。
东农大对“沙食集团”的了解很深,合作也有,不过没有单独的合作,是跨校合作,里面涉及到建康农大以及两省农科院,还有蒙兀省的农科院,基本就是胡萝卜、玉米、土豆这三样。
牧草方面有,但不多,因为张浩南以前在“阿南农产”卖“金花菜”的经历,他对“南苜蓿”颇有感情,现在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让“南苜蓿”成为优质草饲之一。
魏刚是知道这些的,所以此次在建康作报告,就提到了畜牧业、乳业这两样。
由黑水省及松江市出技术,然后入股,资金由沙城市政府以及张浩南承担,城西乳品厂愿意不愿意都不影响计划。
唯一不太好的,可能就是会干扰沙城现在乳业公司的发展,毕竟本地再兴起一家奶制品企业,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上一篇:最弱天赋?你可曾听闻真数千手?
下一篇:你当律师,把法官送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