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第175节
“怎么?陈局长感兴趣?”
“西街有一处房产,现在在处理,局里面都说弄成店面肯定不差。张总要是想开店,我看那里蛮好。”
“好几层吧那里?”
“张总要是感兴趣,正月里可以约出来,房主也是以前农业局出去下海经商的,现在想要卖掉,腊月来单位玩的时候,让我们帮忙打听一下有实力的大老板,我当时就想只有张总你了。”
“那好,陈局长看着约时间,直接去玲珑苑1013。”
“好,那就说定了,到时候我打你电话。”
“好的。”
这下才是真的告辞,等陈文林顺着村道一路向西,张浩南便回忆了一下陈文林刚才提到的房产,那里原先是一处集资楼,现在虽说不贵,但也不算便宜,没有四五百万下不来,而且闹不好今年会再涨个七八十万。
不过位置是相当可以的,从步行街拐进来也就几十米,开个金店、服装店、零食店都合适。
过个十年,加个零也没人出手,都是一层一租,甚至是一间一租。
二楼以上都可以办公用。
重生前张浩南曾经打算在这里投资个门面,结果开价两百八十多万,超出心理预期太多,本以为这是狮子大开口,结果等到附近形成新的商圈后,价格直接突破三百万,让张浩南后悔了好一阵子。
现在能直接收走,那真是捡着便宜了。
带着虎虎溜达到村小和幼儿园,施工材料都用防水布遮着,年初一也没人值班,因为离村部近,门房其实就是村部大门的门卫顺便看一下。
新盖的二层教学楼已经完成差不多,只要安装好电风扇、门窗玻璃就行了,整体上看就是方方正正的传统小学教学楼。
旁边新批下来的地并不是基本农田,是这边生产队的自留地,有十几亩连成一片,批了十亩,教育局那边也已经重新登记。
新年招生,就不是只有本村小孩了,附近两个村的适龄儿童也可以过来,同时员工子女也能从老家过来在此借读。
这笔钱其实花得最值得,有小孩的员工,不管是大桥镇那边还是五家埭这里,光解决子女就学一事,就让他们铁了心在张浩南这里干。
换在别处,工资再高也是折磨人的事情,想要解决小孩找个地方读书,没那么容易。
老板可以帮忙打招呼,但这年头老板去打招呼也是要犯本钱的。
在学校这边溜达了一圈,教职工宿舍现在还是借用村部的休息室,现在也专门盖了一排平房零时凑合一下。
虽说只是平房,但水电已经通了,屋顶也弄好了太阳能热水器,卫浴都很方便,隐私很好,室内采光也可以,两间房够老师一个人甚至一家两口或者三口用了。
毕竟村小和幼儿园都不算大,就这么十几二十个人,没必要还在住宿条件上抠抠搜搜。
检查了一遍,电表也都装了,四平方的线用电也足够,要是夏天特别热,再换粗一点的线装空调也无妨。
“嘬嘬,走。”
喊了一下狗子,把学校工地都看了一遍,张浩南这才带着狗子离开,虎虎顺便又标记了几个地点,然后跟着张浩南往回走。
不过没有回家,而是往北去鱼池、鸭场还有大棚看看,大年初一虽说不出去串门,但看一下自己起家的“基业”,也算是正经事了。
之前的土路也已经弄成水泥的,站在路边一眼望去,就是一排排大棚和暖房,还有一亩玻璃房,光这个场面,看着就十分舒服。
有这些家当在,退一万步讲,自己就算养猪场、机械厂全没了,也不怕饿死,养活一家子还是绰绰有余。
叉着腰看了看,张浩南觉得今年完全可以把这一片都改造成经济农庄,然后进一步扩大名气,这样到时候就算明年下半年罗斯国订单结束,也不愁没了出口就死路一条。
主要是自己的地盘收拾起来轻松,没什么压力,真要说“喀秋莎”这样的洋快餐连锁店开起来,有这么一块地,如何都能过得舒舒服服。
第212章 年初二蔡家拜年(第二更)
年初二带着赵飞燕去给蔡大夏拜年,老头儿一看她挺着个大肚子,当时就急冲冲地跑去后备厢自己把茅台搬了下来。
身板挺好。
“新年新水,就祝你们健健康康。”
一人给了一百红包,肚子里的两个等生下来再说。
大表叔蔡存忠跟两个舅哥在忙着做饭,蔡存诚则是系了个围裙在那里摆弄着桌椅板凳、锅碗瓢盆。
“张浩南,直强啥辰光回沙城啊?”
张直强是张浩南的嫡亲大伯,这十来年都是在西域做包工头,修沟沟坎坎还有民宅。
基本上没啥太多来往,但这是从张浩南的角度来看,从蔡大夏的视角,那就是外甥在外受苦。
老人家自有老人家的看法想法。
“不晓得,我跟老伯没有联系方式的。”
“那就随他。”
叼着根烟,蔡大夏脸上是看不出心情的,他也不会因为人来人往而产生悲欢离合的情绪。
乱世走出来的文化人,其实比莽夫的心肠还要硬。
“吃点开心果,老子牙齿咬不动。”
“我看你牛骨头还是啃得动啊?”
“牛筋多好吃。”
“……”
不好吃就不好吃,说什么咬不动。
张浩南就这么剥着开心果给赵飞燕,赵飞燕也是美滋滋地坐着,打量着这临河湾的乡下小楼,还真是惬意。
舅公还真是好眼光。
主要是河水直通长江,水流让蚊虫没办法滋生,没吃的就撒一口网,小鱼小虾终年不绝。
“小林跟吉田的回执,舅公怎么看?”
“喊我去大阪旅游,老子不去。”
摇摇头,老头儿没兴趣,也不想去。
“为啥啊?”
“国家发我两颗原子弹我就去。”
“……”
还真是朴素的想法。
“那我努努力,争取过两年问国家买两颗氢弹让你放着玩。”
“哈哈哈哈哈哈……”
弹了弹烟灰,老头人笑得痛快,“随他娘的,让外经贸的人自己去谈,我就是没想到吉田还没死,这鬼子断手断脚腰还被戳个对穿洞,居然没死……命硬啊。”
“别人到底也是进步人士。”
大年初二就狂喷,风采不减当年,老头儿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对张浩南道:“噢,倒是忘记跟伱说了。我原先老单位有个是负责战争遗孤的,现在他大丫头在做引渡工作,有一批现在混成帮派了,松江人和东北人都有,到辰光见不得光的生意,可以介绍一点。”
“帮派?”
“不是江户那边的,在京都和大阪,听他说现在倭奴警方严厉打击,也不好混。”
老头儿眼中的帮派,不是倭奴的传统黑帮,而是组织形式更接近国内老派香堂会水,共烧“一炷香”这是典型,香主是不固定的,并不以血缘关系来凝聚。
跟江户的“怒罗权”还是有些区别。
张浩南对此知道的不多,重生前也就打过一次交道,还是组团在关西扫货,大量低价购入倭奴破产工厂的设备、生产线。
他就是赚点辛苦费,大头都是华东各个地级市龙头企业、重点企业。
除开倭奴本地银行催命逼债之外,干点脏活累活的,都是不讲规矩的本地黑帮。
其中就有战争遗孤组成的帮会,对倭奴本身没有多少感情,毕竟到了倭奴之后,完全就是社会底层,遭受前所未有的排挤和歧视,这导致他们是以“仇恨”和“反抗”作为“一炷香”。
行事特点和作风,就是狠。
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人人都是“加钱哥”。
只要加钱,命没了就没了。
“怒罗权”十几年后闹得很大,但在新世纪初,还只是潜藏在水面下,还处于散兵游勇向名义统一组织的过渡期。
这个阶段还没有具体的旗号,各都道府算是各自为战,当然银行家只要肯加钱,江户的战争遗孤直接连夜到大阪逼债也没问题。
他们不问给钱的老板是谁,是阿美利加人还是中国人还是弗兰克人,都一样。
他们只认“福泽谕吉”,别的一概不认。
倭奴帮会文化盛行,蔡大夏是很乐意见到的,只要不是中国有这些狗屁香堂会水就行。
“养鳗鲡我看长江边一直有人养,能发财?”
蔡大夏总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但张浩南这小子不简单,既然他说能发财,老头儿多少都是信的。
“羊城开个倭式料理店,生意蛮好,之前农业局的人去香江、羊城、松江、京城、津门转了一圈,有一定市场基础,也能反应倭奴的国内市场。跟之前外经贸的初步调查是符合的,具体深入考察,还要等小林和吉田那边安排好行程。”
“小鬼子就是假正经。”
“……”
俩倭奴老头儿来华,地方上也是礼遇有加的,毕竟有深厚的革命情谊。
但蔡大夏唯一梦想就是把倭奴炸一遍,平时看抗战片,一看到正儿八经讲战争艰难的,就不想看,反倒是杀鬼子跟切菜一样简单的,看得就很爽。
用他的话来说,当年有多难老子还要你们教?老子现在就想快活快活。
张浩南寻思着是不是让赵飞燕拍个“手撕鬼子”系列给老头儿过过瘾。
“噢,对了,省人医那边我弄了个旅游体检套餐,放在‘紫金’公司名下的,到你就打上面电话,可以去建康旅游,顺便做体检。”
“不要。”
“拿好!”
张浩南脾气没收住,双目圆睁盯着蔡大夏,把老头儿吓了一跳,一口烟差点呛肺里出不来。
“好好好,我拿好,我拿好总行了吧。”
“我也不是要你怎样,一把年纪天天坐家里也没意思。”
说着张浩南又拿了一张名片出来,递给老头儿,“这是外经贸酒店的内部电话,报名字就会有专车安排的。”
“嗯,这个蛮好。”
上一篇:最弱天赋?你可曾听闻真数千手?
下一篇:你当律师,把法官送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