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华山基础剑法肝成剑祖 第155节
身为天下之主,他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国体,牵动着万千百姓的心。
只要岳不群不实行禅让制,或者是有些超前的选举制,那么纳妃,甚至立后之事,便已不再是他个人的私事。
俨然已经上升到关乎国体、稳定人心、巩固江山社稷的大事上面,是必须考虑,尽快提上日程了。
大殿之中,汝阳王的话仿若一记重锤,砸落在岳不群的心间,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窗外,思绪却早已飘远。
“你之所言,我已知晓,不过此事有些突然,且容我再想一想。”
岳不群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一丝不容置疑。
汝阳王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但他刚提过此事,却是不便继续多言,以免弄巧成拙,只得躬身一拜,先行告退。
而岳不群此时其实已经在心中下了决定,那就是……纳妃可以,但不立后。
至于说修炼方面,就像他印象中一个版本张老道说的,虽说纯阳之身有助于修炼,但到了他现在的修为境界,阴阳调和同样很重要,每天一柱擎天,也很不好受的。
既然纳妃不怎么影响他的修炼,甚至反而对修炼有所促进,那他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之所以不立刻同意汝阳王所请,一方面是还没想好要不要纳赵敏为妃,蒙古一族终究与旁的不同,有些事情需要全盘考虑方可。
即便是元顺帝已经带着大元朝投降,蒙古一族即将迁徙到澳洲大陆,也不能完全松懈。
无独有偶,在汝阳王向岳不群提及纳妃之事后不久,刘伯温与李善长便随后面见了岳不群。
二人此番前来,竟同样提及了纳妃一事,岳不群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暗自思忖不知这是单纯的巧合,还是他们从何处得知了汝阳王的诉求。
刘伯温目光如炬,率先开口道:“主公,如今汉室江山虽已光复,可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纳妃和立后之事,绝非小事,同样关乎国体,系着民心,对朝堂的稳定有着莫大的裨益。还望主公此次不要像之前一样,顾左右而言他了。”
说罢,他微微欠身,目光紧紧盯着岳不群,眼中满是期待与恳切。
李善长也在一旁附和,语气恭敬而又带着几分急切:“师兄所言极是,这些日子我与师兄日夜思量,深知此事的重要性。还望主公能够认真考虑一二,莫要再拖延了。”
李善长一边说着,一边用衣袖轻轻拂了拂身前,似乎想要借此动作平复自己略显激动的心情。
岳不群本来还想如往常一般,和他们开开玩笑,逗逗乐子,可话到嘴边,看着二人一脸严肃且真诚的模样,他什么沉默了下来。。
他心里清楚,这二人跟随自己这么,一路南征北战,风风雨雨都一同走过。
如今这般苦口婆心,皆是在为自己着想,何况自己经过这些时日的深思熟虑,确实也下定了主意。
当下,岳不群缓缓点头,应允了此事,说道:“二位的苦心,我岂会不知。此事便劳烦二位连同登基大典,一同拿出个具体章程出来。”
说罢,他站起身来,望向窗外那片广阔的天地,心中也难免感觉到有些豪情万丈。
如今这个天下彻底一统,重归汉室之手,他这个武王,也是时候登基称帝,成为真正的九五之尊,开启新的盛世篇章了。
提及登基大典,岳不群转身看向刘伯温和李善长,神色认真地说道:“我对这登基大典,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尽量勤俭节约,不要奢糜浪费,同时,流程也不要太过繁琐。”
刘伯温和李善长自是连忙点头称是,将岳不群的话牢记于心。
“主公当真同意纳妃了?!”刘伯温和李善长二人见岳不群点头应允纳妃之事,顿时喜出望外。
二人诧异地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满是惊喜与难以置信。
他们心里清楚,为了让岳不群同意纳妃,他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哪怕需要来上十趟八趟,也势必要说服岳不群。
没想到岳不群这一次竟然答应得如此爽快,好在他们二人对纳妃之事早有准备。
当下,刘伯温立即从衣袖中掏出一本早已备好的册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信息。
他一边翻开册子,一边给岳不群分析起来:“主公,依我们之意……”
刘伯温和李善长思虑得可谓十分全面,为了笼络江湖势力,同时也为了那些一起打江山的功臣,武当和明教各有一人备选。
明教那边,他们推选的刚好是杨不悔,若将其纳入后宫,才不至于让人觉得忽略了明教这样的功臣。
……
岳不群原本只是静静地听着,神色平静,对此倒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关注。
然而,当刘伯温提到符合纳妃条件的女人时,他微微一怔,发现竟和原著中的女主颇多重合。
接着,刘伯温继续说道:“主公,在我们手下各大将领的亲属中,经过一番仔细查探,并没有适龄的单身女子,此事只能作罢。不过,在其他汉室家族、宗族中,倒也有几位合适的人选。”
“最后,便是代表蒙古一族的赵敏,她身为汝阳王的女儿,出身黄金血脉家族,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其他方面,都十分合适。若能将她纳入后宫,有利于缓解目前蒙、汉之间的仇恨,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
刘伯温说完,抬眼看向岳不群,观察着他的神色。
岳不群听后,微微颔首,倒没有什么意见。
思索片刻后,他突然开口说道:“我还有一个要求……”
说罢,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在原著几个女主中,他原先最喜欢的就是小昭,因此索性听从心中的想法,多添了一个小昭上去。
刘伯温和李善长听后,连忙点头应下,在岳不群首肯之后,无论是纳妃之事,还是登基大典之事,自然有着刘伯温和李善长等人,来负责谋划和安排。
岳不群对这些具体事务倒没有太多在乎的,他深知刘伯温和李善长二人办事稳妥,值得信赖。
加上南方本就崇尚节俭之风,一切筹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很快,便定下在三天之后,举行那盛大而又意义非凡的登基大典。
这三天里,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又喜悦的氛围之中。
工匠们日夜赶工,装饰着皇宫的各个角落;礼部的官员们反复核对登基大典的流程细节,确保万无一失;后宫之中,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新主人和新妃嫔们做着各种准备。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三天后的那一刻,见证岳不群正式登基称帝。
三天后,登基大典,即便流程已经极尽简化,却依旧无法阻挡众多势力,踊跃参与这场盛世盛会的热切渴望。
一直以来,坚定支持岳不群任何举动的势力,首当其冲的便是武当与明教。
武当山上,张三丰轻抚长须,眼中满是欣慰与期许,为这个关门弟子的成就而高兴。
明教之中,众人亦是一片欢腾,而江湖上另外五大门派,峨眉、少林、昆仑、华山、崆峒,也纷纷不敢怠慢。
峨眉派中,灭绝师太着周芷若为首,带着峨眉派的奇珍异宝,和精心缝制的华丽衣饰,早早前往祝贺。
少林方丈带领着一众高僧,庄重肃穆,他们一路诵经祈福,一改往日作风,高调无比,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的心意和表现。
昆仑、华山、崆峒三派亦是各显神通,各派精英弟子齐聚,浩浩荡荡地向着大都进发,一时间热闹非凡。
登基大典前夕,岳不群还在御书房内与刘伯温等人商议国号之事。
岳不群本想偷懒,直接将国号取名为“武”,他觉得自己多年来一直追求武道,之前又被称为武王,以“武”为国号不光是贴切,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可刘伯温等人听闻后,面露难色,相互对视一眼后,刘伯温委婉地说道:“主公,这国号乃是一国之根本象征,需得慎重考虑。‘武’字虽也贴切,却略显单薄,多少有些不太合适啊。”
岳不群听后,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取名废,看来还真得费些心思才行了。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岳不群最终一拍桌子,兴奋地说道:“有了!就叫华国,或者说中华帝国。中者,‘中华’‘中原’也,华者,‘华夏’也。你们。觉得怎么样?”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赞,觉得这个国号大气磅礴,寓意深远。
而在年号的选取上,岳不群倒是轻松了许多,刚才国号他们觉得“武”字不太合适,那用在年号上总没有问题了吧。
他直接从原来的武王升级到了“武帝”,既简单明了,又彰显了自己追求武道的稚子之心。
终于,登基大典的日子来临了,巍峨壮观的天坛之下,人山人海,无数百姓蜂拥而来。
士兵们身着崭新的铠甲,手持长枪,整齐地排列在四周,他们身姿挺拔,目光坚定,仿佛在守护着这神圣的时刻。
江湖中人亦是三五成群,他们或身着劲装,或一袭长袍,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
岳不群身着一袭华丽无比的龙袍,缓缓走上天坛,龙袍上绣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金龙,每一条金龙都仿佛要腾空而起,彰显着帝王的尊贵与威严。
他头戴冕旒,沉重的冕旒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当他站在天坛之上,俯瞰着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时,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来。
“从今天起,朕就是华国的皇帝——武帝!”岳不群的声音雄浑有力,如同洪钟般在天地间回荡,这声音仿若带着无尽的力量,穿透了每个人的耳膜,直击心灵深处。
“参见武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刹那间,天坛之下无数百姓、士兵以及江湖中人,全部整齐下跪,齐声欢呼起来。
那声音震耳欲聋,仿若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向着远方蔓延而去。
此时此刻,岳不群站在天坛之上,淡淡地俯视着下面无数人,眼神中既透着一种超脱凡俗的淡然,又带着几分君临天下的霸气。
一时间,福临心头,无数感悟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他感觉自己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周身气势如火山喷发一般剧烈转变。
一股霸道至极、唯我独尊的气势轰然炸裂,恰似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的洪流,向着四面八方汹涌席卷而去。
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力,令无数人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每个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位刚刚登基称帝的武帝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那是一种让人敬畏、让人臣服的力量。
与此同时,在岳不群的身后,缓缓浮现出一尊宏伟巨大的帝王踏岳法相。
这尊法相周身散发着夺目的金色光芒,光芒如同一轮烈日,照亮了整个天坛周围。
法相头戴冕旒,每一颗垂珠都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身着的华丽龙袍绣纹精致繁复,每一处丝线的交织都似在诉说着帝王的威严与尊贵。
其眼神中透着无尽的威严与霸气,深邃的目光仿若能洞察世间万物,又似能将一切敌手都踏于脚下,仿佛一尊无上帝王降临人间。
那强大的压迫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从心底涌起一股深深的震撼,仿佛灵魂都被这股力量所震慑,纷纷伏地不起,以示敬畏与尊崇。
第206章 消化感悟,帝国初建
“登基称帝还有这般好处?倒是有些出乎意料。”岳不群感受着自身的巨大变化,不禁喃喃自语道。
他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思索。
这里明明是一个武侠世界,所有都符合《倚天屠龙记》的世界设定,可此刻却偏偏出现了类似于气运加身,接着就悟性大增的情况,当真是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嘛,实力进步总是好的。”想到这里,岳不群不禁畅快大笑,笑声爽朗,在祭坛之上久久回荡,尽显他此刻的愉悦与畅快。
此番着实是意外之喜,不光是“精”、“气”二者再上一层楼,真正达到了先天境界进无可进的地步。
这绝不是他自夸,而是他清楚地感觉到了天地间那道桎梏的存在。
那是这一方世界对于先天境界等设下的最大限制,就像是铭刻在天地之间的法则和铁律一般,不可违背,不能突破。
它犹如一道无形的枷锁,锁住了先天境界追求更强大实力的脚步。
除非……有凌驾于这方世界的力量,才可能打破这种铁律,但岳不群自忖,不说他根本没有这样的能力,即便他能做到,又真有那个必要吗?
他轻轻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丝苦笑,赶紧把这种失心疯一般的想法,从大脑之中赶了出去。
不过,精、气二者的变化固然极强,但精神上的变化,更让他感到惊喜。
原本精、气、神三者之中,精神就相对要弱一些,不过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精神之说本就略显虚无缥缈,如同镜花水月,难以捉摸,修炼精神的秘籍和其他典籍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是世间罕有。
他能将精神修炼到现在的程度,已经很难得了,那还是集合了上一个世界全部的底蕴,历经了两世人生。
再加上一些机缘巧合,还有和密宗高手的几番激烈对战,不断磨砺之下,才使精神比寻常修炼之人强大。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颠覆顶上战争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