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26节
翌日,陈光良出席了连卡佛集团的高级会议,一同出席的还有集团副总经理严宽、集团董事陈文杰,以及包括杜佛列在内的连卡佛管理高层。
连卡佛管理高层依旧是英国人为主,但也出现2位华人面孔,这是一种改变。
杜佛列知道陈光良的利害,自然会好好做他的连卡佛总裁,不会使什么绊子;而且陈光良要求的不是全华班,而是一个以英籍为主、华人为辅的连卡佛管理层。
英籍拥有海外贸易进口的优势,华人则有本港市场的优势,双方合作,更有优势。
杜佛列首先汇报道:“目前,连卡佛百货在港的门店已经拥有五家,较被收购时扩大了两家,规模扩大50%连卡佛收购大新百货后,顺势进入中低档百货领域,也发展了三家门店.另外三个新增业务:市内装潢设计、古董销售、珠宝及化妆品的进展情况是.”
短短的四年时间不到,连卡佛百货集团扩大了近一倍,这既是陈光良勇于开拓的精神体现,也是香港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势所趋。
陈光良听完汇报后,当即说道:“整体进展非常的顺利,我们还能做得更好。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迅速,人们消费观念也在改变,朝着追求更美好的事物出发。连卡佛珠宝,拥有品牌的优势,我想单独列出来,重点发展一番。当然,在传统的金银首饰上,我们已经拿不出优势,所以我打算让其在钻石宝石领域,来重点发展。”
闻言,杜佛列当即说道:“钻石的话,我们并没有好的渠道,只有从伦敦持有戴比尔牌照的零售商进货。而且,香港真的有人会欣赏钻石吗?”
陈光良笑道:
“第一点,关于钻石的进口问题,我觉得不难解决。在南非这个钻石资源国家,拥有很多的持有戴比尔牌照的加工厂,他们总有因为经济原因而濒临倒闭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寻找当地的合作顾问,找机会买下一家或者多家持有戴比尔牌照的加工厂,以此介入这个行业。”
“第二点,香港人是懂欣赏钻石的,以后会更加的欣赏。与此同时,香港也可以做钻石珠宝的转口贸易,例如打入日本市场。”
香港因为是自由贸易港,很多产品比一些本国产的价格都还便宜。正应为如此,每年的海外游客来港,购物是必不可少的。
陈光良的话,很快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杜佛列也随即表示道:“好,我们马上准备团队,对收购钻石牌照一事进行努力。”
原本,陈光良对珠宝黄金领域,也不甚热衷,毕竟创立新品牌,未必有周大福、周生生吃香。但随着连卡佛珠宝的成立,让陈光良看到曙光。
连卡佛,这是个已经108年的老品牌,而从2年前开始做珠宝首饰时,也受到香港富人、名人的追捧。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做钻石呢!
说不定,还可以做香港最大的钻石出口商(转口贸易)。
开完连卡佛的高层会议后,陈光良又召开了长实集团的高层会议。
“长实集团接下来的商业项目中,除了铜锣湾百德新街的项目外,亦准备中环的长江广场,两个都是大项目啊!”
百德新街项目,包含四座住宅公寓大厦、一座酒店大厦、一座百货大厦、一座写字楼大厦、一座购物中心大厦。就规模而言,已经接近前世的新世界中心了。
就是百德新街的占地面积,也已经25万平方尺(后又购入一幅三角地段,准备兴建购物中心),前世的新世界中心占地40万平方尺。
综合而言,百德新街项目对目前的香港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投资。
至于中环的长江广场,虽然总面积就4万平方尺,但却因为地段和造价,自然也是一个庞大的项目。
稍后,严宽说道:“乌节路的董家百货已经准备开业,我们是不是要在新加坡乌节路也准备”
陈光良思考一番后,说道:“等60年代来临,我们再考虑在乌节路建一座商业综合体,既然我们没有去争第一个,但我们要争最大的商业综合体。”
长实集团在新加坡的乌节路,拥有四幅地皮,总计面积六十多万平方尺。除了准备建香格里拉酒店外,还有三座商业综合体的地盘。
稍后,陈文杰也发言道:“百德新街的项目,百货大厦部分是准备引进连卡佛百货,还是旗下的大新百货?”
自家拥有两个百货公司,他认为引进理所当然。
但陈光良马上否决道:“我决定引进日本的百货公司。我常年去日本,发现日本的服务业是最坚持顾客至上的地方,而日本的商品比香港更全,而且更加物美价廉。所以,准备引进日本的大丸百货吧,这也是对香港百货产业的一个促进。”
众人非常意外,放着自家两个百货公司不引进,居然要引进日本的百货公司。
但老板又说的很有道理。
“好的”
陈光良笑道:“大家不要过度担心,百货只是一种模式,但他最终会被购物中心取代。所以我们长实集团,要好好的研究购物中心,而非在百货上面投入太大。自主购物,才是未来零售业的天下!”
“是,老板”
大家一下信心大增!
购物中心的理念,至少在亚洲,是他们长实集团率先准备的,中环的长江广场,便是重点项目。当然,还有商业综合体模式,他们长实集团也在做研究,百德新街便是一个项目。
百德新街这个商业综合体,和后世商业综合体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商业综合体,毕竟它占地是百德新街的半条街,是一个长方形。
在这一时期,地产商卖楼花,基本都是通过律师行收取和管理买家预付的钱,即律师行是买家的信托人,可从买家的利益出发决定是否把钱放给发展商。
很巧,李康节的联合公司和陈德泰的公司,都是委托的近律师楼收取买家的钱。
在地产出现危机的形势下,律师楼听信一些人的话,决定冻结买家的钱,不发给李康节和陈德泰。
这样一来,李康节和陈德泰等人,既无钱继续兴建已经动工的楼宇,也无钱缴清地价,进退两难,公司濒临破产边缘。
最先坚持不住的是李康节的联合公司,直接倒闭清盘,甚至担保人何贤还被到处逼债,还是中银出面,救了这个爱国奥商。
紧随其后的事陈德泰,整天忧心忡忡,神情恍恍惚惚,吃不下,睡不着,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有时还借酒消愁。
霍英东见状,很担心他会想不开而自寻短见,于是天天陪在他身边,白天陪,晚上也陪。
一天。
已是夜深时分,霍英东陪陈德泰散步,开解他。两个人忘记了已是深夜,也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只是漫无边际地走着、走着……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居然走到了飞鹅岭。两人接着爬上山去,坐在山上,或聊天、或静坐,而陈德泰,却不时对着星空低吟,或对着香江夜景扼腕长叹……
“陈生,因为你的数额太大,如今能救你的,只有平安银行和汇丰银行。我建议你写封信给他们,看看如何解决!”
陈德泰患得患失的说道:“平安银行的背后是陈光良,他也有长实集团这个巨无霸地产公司,我担心被他们吃掉。汇丰银行是英资,也有可能倒过来吃掉我。”
霍英东继续建议道:“到了这一步,你要相信银行,只有他们才能救你。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哎,我在考虑考虑,多谢你今晚开导我!”
“客气了”
这一日,陈光良的岳父严智多,带着长子严祖和,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里。
“咦,岳父你们两人怎么不到家里去,跑到我办公室里来了?”
陈光良笑着请他们入座。
岳父严智多已经基本退休,将事业交给两个儿子打理,其中和前妻生的严祖和打理地产,和徐青畹诞下的儿子严祖孝则掌管工厂相关。
这可以看得出来,严祖和是受他姐姐的影响,才被严智多其中,在分管家产时,占据了便利。
严智多惭愧的说道:“我教子无方,让这小子捅了个篓子!”
陈光良马上脸上板着,对严祖和说道:“你捅了什么篓子?”
严祖和吓得颤颤巍巍,他最怕便是这个姐夫,也怕自己的姐姐,他小心的说道:“我投资证券,产生了很大的亏损,银行逼我还债。实在不行,就只有变卖物业,但现在物业又大跌!”
“混账!那些物业是岳父多年来辛辛苦苦攒起来的,你是变卖就变卖,你以为严家就你一个儿子了是不是?”
“姐夫,我错了!”
骂完小舅子,陈光良马上变换脸上,笑着对岳父说道:“岳父放心,不至于劳你费心!”
严智多惭愧的说道:“哎,我以为他能多少学一点你,就算是他学了他姐,我也是放心了。没想到,他居然借债投资股票。”
陈光良对严智多说道:“股票投资没有错,错的是借债投资。差多少钱?”
严祖和连忙说道:“500多万港币!股票我还没有斩仓,卖掉差不多有300多万”
好小子,真是败家啊!
要是没有姐夫相助,这小子就败家一次了。
股票斩仓,意味着再也没有希望回本或获利;而且还不够还钱,那么只能在这个时候卖物业,相当于贱价处理了。
难怪严智多生气。
“你先回去,我单独和岳父谈谈!”
“是,姐夫”
待严祖和惭愧的离开后,陈光良才对严智多说道:“岳父,你这个分家管理不行啊,我看不如成立一个信托。拿出大部分的资产,世世代代传下去。剩下的,再分给他们两兄弟,就算以后亏了,每年吃吃信托的生活费,也足以富贵。”
严智多点点头,说道:“是啊,我太相信祖和了,一时不察,居然闯了这么大的一个篓子。”
陈光良笑道:“篓子对我来说,本身不大,无非是借他500万,先去处理债务。至于股票,很快又会涨上来,包括物业也是,都是短暂性的下挫,估计明年就回暖了。”
严智多说道:“那也是他有个好姐夫!你说的对,我要重新打算布局家业,不然早晚被他们败完。对了,我想重建雪厂街10号的物业,然后以这个物业为主,打包所有的优质物业进入信托公司,并立下规定——只租不售,你觉得怎么样?”
这些年来,严氏也积累了不少优质的物业,例如中环雪厂街10,旺角一幅商业性地皮,以及半山豪宅及工业大厦地盘等。
陈光良赞同道:“好想法,雪厂街10号物业重建后,是香港的优质写字楼大厦,而香港将来必然成为世界级的城市,价值和租金也会大涨。资金方面,就让平安银行提供贷款吧。至于那500万,让祖和从他姐姐的零花钱借,不走银行账了,不合规矩。”
严人美不会惯着这个弟弟,少不了又是一顿责骂,也算是给严祖和敲打一下。
至于岳父的信托计划,陈光良可以帮衬一下,将来至少也是一个百亿级规模的信托。
第425章 投资宝马
很快,由严智多和陈光良做主,将严氏的物业、证券纳入由平安银行监管的信托,并由严智多的另外一个女婿杜维藩作为监管人。
此举稳定了严氏家族的财产,自然也削弱了严祖和这个长子的权利。
在这份信托计划中,二十多处昂贵物业,全部纳入其中;需要重建的,则由平安银行贷款,后期等证券获利后,再进行偿还。
另外一方面,这些物业只能出租,不能出售;就算遇到需要并楼的情况,再卖出的同时,也买购入相同价值的收租物业。
陈光良算过,这些物业的将来,价值也是一两百亿的规模,足够严氏子孙享受荣华富贵了。
当然严祖和此次的失利,也算是对他前程影响巨大,他不在拥有严氏最庞大资产的继承资格,甚至还没有他的同父异母弟弟严祖孝的权利大。
严祖孝在香港也开设了纺织厂和塑胶厂,这几年稳打稳扎,也是一个拥有数百名工人的工厂主,算是小有成就。
“经过这次事件,你不仅要吸取教训,还应该将家族信托的物业重建计划,好好的完成,将功赎罪,而不是垂头丧气,让人看不起。”
“是,大姐夫!”
陈光良拍拍严祖和的肩膀,该做的他已经做了。
此次严祖和闯下如此大的祸,如果没有他们夫妇的支持,严氏家产要减一半。不是单纯的500多万催贷问题,而是还需要贱价处理资产的问题,甚至连股票都有可能斩仓。
不是人人都有这样强大的后盾,像是最近破产的李康节,以及斩仓的陈德泰等人,他们又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后盾呢!
回家后,严人美说道:“都是你惯着他们!要我说,就应该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该斩仓的斩仓,不然不知道痛。”
陈光良笑道:“你这话说的。我们就能忍心岳父大人肉痛伤心,再说不过是投资失利,算不上大事。更何况,我们这一次的补救,算得上彻底安稳下来。”
其实,严人美心中还是很幸福的,只是她也不想娘家人如此麻烦自己家。
“你心就是太软!说起来,如果不是你,他们又怎么回来香港,又怎么想到投资那么多物业。正是你这种帮衬,才让父亲和弟弟他们放松警惕,没有一点风险意识。”
“好啦,这全港这次破产、损失惨重的,又不是他们一家,多了去的。说明,这本身就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关键在于,有没有贵人帮忙,他们是我们的亲人,能力范畴内的,还是要帮的。”
严人美这才说道:“总之这件事,应该给文杰他们,也好好的上一课。”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