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24节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好事啊!
陈光良在没有迈入五十岁之前,完成了‘三杀’。
一周后。
陈光良带着大房次子陈文铭,来到西澳首府——珀斯,然后驱车前往皮尔巴拉地区的一处农场。
“爸,就是这里,我先下去打声招呼。”
“嗯”
看着陈文铭下车,陈光良挺满意这个儿子,交际能力挺强的。
不一会,农场大门被打开,陈光良下车后,见到一对白人夫妇。
“汉考克先生这位是我的父亲,陈光良先生。”
汉考克主动伸出手,说道:“我知道,世界船王。只是没想到,你会亲自来我的农场。”
陈光良也伸出手,笑道:“因为这里有一个未来的澳洲首富家族,所以我来交个朋友!”
“哈哈,陈先生你很幽默,里面请!”
不一会,汉考克夫妇招待了他们父子,宰杀了羊,大家在边吃饭,边谈论。
见陈光良迟迟不说来意,只谈交朋友,汉考克反而忍不住的说道:“陈先生,不知道你从哪里得知的消息,皮尔巴拉地区有铁矿?而且,具备开采的价值?”
要知道,就连澳大利亚政府和澳大利亚人,都觉得澳大利亚将在1965年,也就是八年后,将成为铁矿石进口国家。更不会相信,皮尔巴拉地区拥有大量的铁矿石。
早在五年前,汉考克夫妇乘坐直升机时,因为气流的原因,而误入皮尔巴拉地区,他也因此发现裸露的铁矿石山脉。
这个发现让汉考克异常的兴奋,认为上苍故意选择一个特殊时刻,给暴风雨中的他们,送上一份沉甸甸的大礼。
汉考克发现铁矿后,便开始了锲而不舍的前期工作,他沿着矿脉,至少认真勘察了112公里的围。而他提取的矿石标本,经过再三检验,其纯度比美国的冶炼标准还要高2%,这意味着这些铁矿石可以直接送入冶炼炉成为钢铁。
但他很快失望了,珀斯和堪培拉的政客们根本不相信一个只有中学学历的农场主,居然能在专家判了死刑的贫瘠澳洲,发现高品位的铁矿。人们普遍认为,澳洲铁矿只能继续开采三十年,而在1965年就要进口铁矿石。
汉考克总结一句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便是那些政客的嘴脸。
陈光良这才缓慢的说道:“商人的嗅觉是灵敏的,我有自己的团队,当然我更相信,澳大利亚是一个资源大国,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
汉考克虽然狐疑,但还是说道:“陈先生,我暂时没有和人合作的想法,至少在我没有取得特许权前,我还不需要投资人。”
一旁的陈文铭心中叹息了一声,认为这个投资可能会黄。
说到底,是他们父子是华人,很难取得人家的信任。
陈光良却笑着说道:“当然,汉考克先生说的很有道理。根据澳洲的法律,谁先发现矿脉,就拥有特许权。所以汉考克先生至今为止,都不敢告诉任何专业的矿业人士,因为你担心这个特许权成为别人的。”
汉考克脸上变化了一下,因为他想到一种可能——这个世界船王如此有自信,他发现的是一个大型矿脉,而他又没有取得特许权,这样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不过,他还是沉住气的说道:“或许,我们都错了,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开采的矿脉。”
陈光良随后说道:“汉考克先生,我希望我们能做朋友。根据我的了解,澳洲联邦政府、西澳洲两级政府严禁对新的铁矿开采,以实现政府对‘即将枯竭’的铁矿石资源的严密控制。所以你想要获得特许权,十分的艰难。但如果你取得我的资金支持,你就能有足够的实力去游说澳洲议会,以及和那些官僚机构打交道。而我,只需要做一个小小的投资者,并不会影响到什么。”
他毕竟不是澳洲人,更不是白人,所以就算发现蛋糕,也不可能吃大头。
他向来追求‘小蛋糕也是蛋糕,至少吃上了’,把前世华夏和日本投资海外铁矿石的案例来分析,就知道该学习小日子的投资方式。
前世,小日子投资海外的矿产资源,都是采取成为小股东,不求控制权,很多大型矿产里,小日子都有5%~10%的投资。这样一来,遇到的阻力就小。
而这少量的股权,却可以让日本购入海外矿产的时候,就算遭遇涨价,其持有的股权,也能抵消很多。
反观华夏的矿企出海,动不动就要求控股权,结果总是被西方以‘国家安全’驳回;甚至,西方矿企更是喜欢涨价,来宰你一笔。
“陈先生真的是如此想?”汉考克依旧抱着一点怀疑的态度。
毕竟陈光良是世界船王,影响力巨大,1954年的吉达协定,差点让美国动用全部力量去施压,就差没有明说战争的可能性了。
而如今在摩纳哥,很多人只知道‘世界船王’,而不知道兰尼埃三世和格蕾丝王妃。
陈光良说道:“当然,我只想和汉考克先生交个朋友,并让汉考克先生更早的成为澳洲首富。”
“哈哈,我喜欢陈先生这样的朋友。”
汉考克考虑几秒后,脸上表情变化,随即主动的伸出手。
这一握手,算是汉考克承认陈光良这个‘风险投资人’。
随即,陈光良父子在这个农场做客起来,汉考克也安排陈光良父子亲自去考察皮尔巴拉铁矿山脉。
此时,汉考克的女儿才3岁多,但他却和陈光良是同一年的人。
三天后,在西澳洲的首府珀斯。
陈光良正式和汉考克在律师的见证下,双方签署了合约:双方成立一家企业——汉考克勘探公司,陈光良家族出资100万美金,占股20%。
合同规定,汉考克的一切矿产投资行为,都必须在汉考克勘探公司进行。
事实上,陈光良更加眼热后面的铁矿石开采。
前世汉考克勘探公司获得特许权后,到处寻找投资人,但汉考克被三四十个矿产企业大骂‘滚吧,乡巴佬’。
最后是英国的力拓决定投资,双方签署的协议也是:力拓要了大部分的矿产开采权,每年销售额的2.5%给汉考克勘探公司;汉考克勘探公司凭借这些特许费用,赚了不少的钱,后来其女儿凭借剩下的区域,一跃成为澳洲女首富。
所以,这里面有很多操作的空间。
回到香港的陈光良,得知一个消息——香港地产崩盘了,地价跌幅最高达70%。
其实在半年前,香港的楼盘就已经卖不动,香港的开发商夸大了市场的需求,至少有1.5万个住宅单元的‘供大于求’。
一方面,是昂贵的地价,住宅地皮每平方尺高达170港币左右。仅一副2万平方尺的北角地皮,业主开价便是350万港币左右。
另外一方面,因为经济的原因,市场上每平方尺的楼价,也就在40~50港币每平方尺,一套房子也就3~5万港币。
相当地皮价格涨得飞起,而楼价只有略微的上涨。
好比地价350万,建筑费及税费、利息费200万,总成本高达550万;所建的住宅,一共也就只能卖出600~700万。虽然还有利润,但却经不起丝毫的风险。
这种畸形的发展,再加上开发商盲目的扩张,导致了这场‘供大于求’引起的地产暴跌。
首先遭难的地产商,是由沪市建筑商出身的李康节、奥门的何贤等人领导的‘港澳大联合’地产公司,李康节在这段时间,拿下很多北角的地皮,被人称之为‘北角地王’。
但这家企业的很多资金,都是由何贤担保,向各家银行借贷。所以李康节的疯狂扩张,也导致奥门的何贤遭难,各家银行纷纷逼何贤还债。
至于李康节,大家都知道他破产了,没有钱还了。
其次遭难的是大昌地产的陈德泰,其也购入了大量的地盘,甚至还跑到北角去,和李康节争抢地盘。
这仅仅是资产上千万的置业公司情况,倒下的也远不止这两家企业,这一波破产的地产公司不在少数。
正因为如此,接下来该新的地产商崛起了。
办公室里,陈光良叫来了副总理严宽,地产部经理陆孝清,以及长子陈文杰。
“这一波地产下跌,不过是地产周期性的发展而已。长实集团需要从市场低价购入一些地盘,为下一波地产浪潮,提供地产原材料。”
长实集团自然拥有大量的‘可重建地盘’,但显然不能吃老本,要便建便买,这样才有足够的原材料。
严宽率先说道:“正好长实集团已经成长为一家综合性集团,每年的收入来自各方面另外一方面,长实集团目光长远,商业地产和发展地产同时发展.我们抗风险的能力,大大的加强。”
当然,还有就是长实集团的底蕴和背景,才是根本。
不然,发展那么多的商业地产,老早就被拖垮了。
陆孝清说道:“我们只需等那些地产公司清盘,便可以获得廉价的原材料;同时,在市场上可选择性的吸纳。”
这是在人家伤口撒盐啊,不过说的也很有道理。
像‘港澳大联合’、‘大昌地产’必然被银行追债,那么只能便宜拍卖旗下的地盘,长实正好捡这种。
“行吧,你们去做吧!”
他只负责指挥大举,具体如何做,自然有这些属下。
此时他的长子陈文杰,也已经跻身管理高层,陈光良就更加的放心了。
第423章 技术产业
回到香港后,陈光良随即投入到工作当中,虽然他一向是‘抓大放小’,但不代表他就真的‘放小’。
所谓‘放小’,不是放掉小生意,而是在细节上交给属下去做。
这一天,陈光良便来到旺角,视察了连卡佛百货与环球贸易合资的‘惠康超级市场’门店,这是两大集团企业的子公司间的一次合作。
连卡佛百货、环球贸易都拥有丰富的‘供应链’经验,故两家企业的强强合作,非常的完美。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惠康超级市场’已经开了三家超级市场,都是在香港属于较大规模的零售店。
走进旺角的惠康门店,里面的客人比较多,一看就知道非常的成功。而整体的布局,更是和后世的超级市场差不多,包括货架、小推车等,以及商品的布局和品种,都已经是现代化超市的水平。
比起美国,惠康超市都更先进。
“老板,这家门店主要是以小区居民为主,我们在生鲜、米油、牛奶等商品上,加以重视所以,这家门店的生意非常的好,每日营业额可达.”
惠康超市的总经理王守元,在一旁陪同考察。
他原来是环球贸易旗下连锁零售店的高层,经陈光良亲自的点名,担任惠康超市的总经理。
而陈光良的另外一边,则是以为英籍管理层布鲁斯,他是连卡佛百货管理层,也被委任惠康超市的副总经理,负责供应链。
连卡佛百货在西方采购及贸易上,拥有者优势;而环球贸易在亚洲采购贸易上,拥有优势。
强强联手。
“嗯,超级市场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但一定是未来的零售业最大的模式。但此时,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也都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我们惠康能不能率先发展起来,就看你们管理层能不能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
就模式而言,陈光良已经将终极版本拿出来,剩下就该是这些属下的事情。
“是,我们一直有在完善工作,尽力做到最好。”
陈光良反问道:“那你觉得,想做好惠康超市,需要那几方面的工作?”
王守元当即说道:“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方面,主要是获得商品的多样化,以及控制商品的品质和成本.服务上,我们需要沉下心,做到让客人满意”
“既然你们很有信心,那就去新加坡开一家超级市场吧!”
“是”
将惠康超市做好,将来的和记黄埔就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毕竟,和记黄埔前世的优势是:港口、零售,而如今,环球集团正在积极推动香港的货柜码头事业,肯定要率先进入的;而零售领域,和记黄埔除了屈臣氏,目前也并没有其他的。
当然,不重要归不重要,如果能收购下来,将来也是必须争取的。
时间来到1958年。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