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第16节

  想了想,易中海还有些不放心,又冲着贾张氏吓唬道。

  当然,他说的也是实情,家里有个犯事的人,以后祖孙三代都会受牵连。

  “啊,怎么会影响到东旭和棒梗?”贾张氏有些麻爪了,她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

  “妈,肯定会影响到我和棒梗,以后工作要政审,棒梗娶媳妇,人家到时候一问,知道您犯过事,肯定就不会让姑娘嫁给他了。”

  贾东旭在一旁瓮声瓮气的说道。

  他心中也有气,有些怪贾张氏嘴馋,偷偷的去外边吃早点,最过分的是,居然没给他带一点回来。

  “你放心,我死也不会承认的。”想到自己大孙子可能会受到自己的影响,贾张氏一脸悲壮的说道。

  她在心里合计好了,打死也不承认,到时候就一个劲的哭。

  几个人计议已定,易中海正要起身回家,一旁半天没说话的秦淮茹开口道:

  “一大爷,咱们还得找一下林家,争取能取得他们的谅解,最好就是让那孩子也改口,就说是没看清。”

  “对对对,淮茹说的对,到时候老林家也不追究,这事儿就好办了。”易中海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说道。

  “东旭,这事儿你去找老林家,姿态放低一点儿。”

  “我不去。”贾东旭一梗脖子道。

  他这辈子,除了父母和一大爷以外,也就是在晚上偶尔给秦淮茹低过头,在其他人面前,他可从来没低头认错过。

  “你。。。”

  看到这关键时刻,贾东旭还在闹脾气,易中海心中就来气,他刚要开口呵斥。

  秦淮茹在一旁忙道:

  “一大爷,东旭去不如我去合适,我找林家婶子陪个不是,再跟她好好说说。”

  “行,淮茹你去效果确实更好,老林家地址是。。。”看到秦淮茹出面,易中海心中的气消了一点。

  秦淮茹把地址记住,转身就准备出门,刚走两步,她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又回过身,把棒梗叫到跟前,让棒梗跟她一起去。

  等她走了,易中海在心中不由自主的赞了一声,做事真是有章有法,可惜不是男儿身。

  隔壁。

  王孟德回到家中,因为刚才耽搁了不少的时间,他也就懒得笼火,拿著一块新煤球跟三大爷家换了个,然后一边做饭,一边在心中盘算著待会儿可能要发生的事情。

  等他刚做好饭,就听见外边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贾张氏,快出来。”

  这个声音他很耳熟,应该是街道的王干事来了。

  出了门,王孟德往右边门口一看,就见老林陪著街道的王干事,以及两个办事员,正站在贾家门口。

  “王干事,您来了。”

  易中海从对面东厢房的家中走了出来,冲着几个人笑著说道。

  “易中海同志,你们院居然出了小偷,你们院的几个管事大爷,是怎么做工作的。”

  王干事三十来岁,留著一头短发,虽然是女性,但身上却带有一股雷厉风行的味道,上来就是先声夺人道。

  王孟德仔细打量著这位街道的领导。

  就见她身穿中山装,肩上斜挎著一个手枪包,里边鼓鼓囊囊的,显示是带著一个真家伙。

  王干事可不像其他的家庭妇女,解放前,她也是跟敌人真枪实弹的斗争过的。

  “王干事,这里边可能有误会。”易中海和稀泥道。

  “有没有误会,得要调查过才能知道,现在不能这么武断的下结论。”王干事没有给他面子,而是直接反驳道。

  这时候,贾张氏也磨磨蹭蹭的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她胖胖的脸上,满是恐惧,到了外边,就把目光投向了易中海。

  “贾张氏,我问你,你早上在林家早点铺吃饭的时候,有没有加了三勺糖?”

  “领导,我冤枉啊,我真的冤枉。”贾张氏看到王干事和她身后的两个办事员,差点瘫在了地上,但还是谨记刚才易中海的话,嘴里一直不承认。

  “哼,冤不冤枉,等到了街道再说,带走。”

  说著她转身就往外走。

  身后,两个街道办事员,架著贾张氏连忙跟了上去。

  正巧,几人往外走的时候,遇到了抱著棒梗从外边走来的秦淮茹。

  “妈,您这是怎么了?”秦淮茹脸上焦急的上前问道,一边说话还一边给贾张氏使眼色。

第28章 我这也是为您好

  贾张氏被带走了,一晚上都没有回来。

  院里的邻居,都在家里小声的议论,不少人家都高兴的不行。

  众人苦贾张氏久矣。

  贾家,一副愁云惨澹的景象,贾东旭闷坐在椅子上不说话,秦淮茹一边抹著眼泪,一边强打著精神在做饭,而棒梗,则在没心没肺的玩著。

  隔壁,王孟德心情舒畅了不少,他吃完晚饭,坐在椅子上,拿著一本《神农本草经》仔细的看著。

  现在他发现,学的越多,懂得知识也越多,同时,也越发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越多。

  一直看到大概九点半左右,屋外除了贾家和易家以外,都已经关灯了,王孟德也熄灯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大早,

  王孟德刚起床把饭煮上,正准备在屋子里练拳,就听见外边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紧接著王干事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易中海同志,麻烦你把院里的邻居都召集过来,我等下有事要说。”

  很快,家家户户的当家人就都聚到了中院。

  人群里,王干事依然挎著枪站在那里,她的身后,贾张氏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昨晚上,到了街道办,王干事审问了她好几次,都被她咬牙坚持了下来,一晚上没合眼,加上担惊受怕,让她看起来非常的萎靡不振。

  “人齐了是吧,那我就简单说一下。”

  “95号院里的贾张氏,昨天去林家早点铺吃饭,被摊主的儿子发现加了三勺糖,却只付了一勺的钱,然后就起了纷争。”

  王干事先把事情的经过简单的说了一遍,然后接著道:

  “昨天我们把贾张氏带到街道问询,她一直不承认,再加上昨晚上摊主夫妇又主动找到街道,说只是孩子看到了,没有其他人发现,是真是假现在也不好分辨了。

  街道上就决定,先把贾张氏放回来,等以后有了证据,再处置她。”

  昨晚上,秦淮茹带著棒梗,找到了林家,一番声泪俱下的道歉,在看到棒梗还这么小,她的认错态度又这么好,林家夫妇两个人于是就心软了。

  当晚就又找到街道说明了情况。

  “但是。”王干事脸上严肃了起来:“虽然证据不足,但贾张氏的行为也给摊主造成了影响,所以,还要给她一些惩戒。”

  听说要放了贾张氏,只是给一些惩戒,易中海心中落下了一块大石,连忙说道:“王干事,您请说该给她什么惩戒,我们一定配合。”

  旁边的刘海中,也腆著大肚子不甘示弱的开口说道:“王干事,我们院坚决支持街道做出的决定。”

  “嗯,很好。”王干事听了院里两位大爷的表态,脸上的神色缓和了下来。

  “街道上决定,让贾张氏清扫一个月的胡同,算是让她通过劳动,来改造落后的思想。

  对了,你们院聋老太太现在是一个人吧,也让她照顾一下老人,帮著做点事。”

  “是,王干事,我们院老太太平时吃水比较麻烦,那就让她帮著老太太担一个月的水,您看成么?”

  易中海说道。

  没等王干事开口,王孟德在人群后边抢先说道:“一大爷,给老太太担水,那不是傻柱平时的活么,你可不能剥夺年轻人孝敬老人的这点机会。

  我看不如让张大妈帮著老太太倒尿壶,每天老太太一个人拎著尿壶去厕所,太不方便了。”

  贾张氏在王干事身后,听说要让自己帮著聋老太太倒尿壶,要不是时机不对,她张口就要骂人了。

  她这辈子,除了给老贾和小时候的贾东旭倒过尿壶以外,还没有谁享受过这个待遇呢,就算有了大孙子棒梗,家里的尿壶平时也是秦淮茹倒的多。

  王干事往人群看去,发现说话的是组织上老王的儿子,她冲着王孟德笑著点了点头,然后不容置疑的说道:

  “那就给老太太倒一个月的尿壶,你们三个大爷,还有院里的邻居们,都多监督她。”

  易中海也没有办法,他只能苦著脸答应下来。

  “还有,今年你们院的先进,就别申请了。”临走前,王干事又扔下一句话。

  等她走了之后,众邻居都一脸的面面相觑。

  周日的早上。

  王孟德特意早起了一会儿,起床后,把小米粥先做上,没著急练拳和洗漱,而是先出门来到了贾家门口。

  老贾家,这时候秦淮茹已经起床开始做饭了,贾东旭和棒梗在里屋卧室里呼呼大睡,贾张氏也懒在客厅的小床上闭目养神,前天晚上可是把她吓的够呛。

  就在这时,外边传来了一阵持续的敲门声。

  这声音让贾张氏烦闷不已,她用被子蒙著头,翻了个身,继续假装睡觉。

  秦淮茹看婆婆那边没动静,在心里叹了口气,只好把手上的东西放到桌子上,自己走过去开门。

  “是孟德呀,你有什么事情么?”

  她打开门一看,见是隔壁的王孟德,于是奇怪的问道。

  他们两家最近可是闹出了不少的矛盾,按理说对方一般不会上门才对。

  “秦嫂子,怎么没看到张大妈,天都快亮了,她该去给后院老太太倒尿壶了,再不去,厕所一会儿就要排长队了,等回来就太晚了,会影响等下打扫胡同的。”

  王孟德往屋里瞅了瞅,笑著说道。

  他已经看到贾家客厅的小床上睡著个人,不用猜,那肯定是贾张氏在睡懒觉没跑了。

  得罪了自己,未来一个月,她就别想著睡个安稳的懒觉了。

  “孟德,我婆婆还在休息,她这段时间身体不好,一直在吃止疼片呢,要不今天就算了吧,等她好了再给老太太端尿壶。”

  秦淮茹也回头看了一眼贾张氏的的小床,发现婆婆又在装死,便笑著跟王孟德商量道。

  “秦嫂子,这劳动改造是街道王干事定的,还让咱们大家一起监督。”王孟德笑著说道。

  “况且,咱们惩罚不是目的,而是秉承著‘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让张大妈进行劳动改造。

  主要是想让张大妈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希望她以后能改正进步,同时呢,也能给院里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

首节 上一节 16/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