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第276节

  “况且今天这么多的销量就证明了,这本书绝不会只在学生群体之中流传。”

  “再加上普通读者,还有凌绝自己自带的读者群体,你如果相信我,直接加印百万册,绝对卖的出去。”

  刘宏图这时候自信的说道。

  赵主任听到刘宏图的话,有些震撼。

  直接加印百万册?

  老刘这也太疯狂了!

  感谢世上真有神吗大佬的万赏,感谢小周大舟 19 书友20170517171453582 尤公子13 油焖大瞎几位大佬的打赏,鞠躬拜谢!

226.第225章 来自北大的反攻!

  226.

  如果说第一天的销售反馈,还让赵主任有些迟疑,不敢下定决心。

  那么第二天各省市如同急报一般的电话,则是让赵主任彻底下定了决心。

  果断下令加印一百万册!

  而伴随着时间的发酵,《大国崛起》这本书,在整个图书市场,也开始快速的传播。

  传播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帝国主义”的好奇。

  过去几十年,从国家刊印的报纸,到机关的礼堂,再到农村的大喇叭。

  大家反反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打到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危害性和坏处。

  可是帝国主义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凭什么他们是帝国主义,很多人都是迷茫的。

  大部分人被动的喊着口号,顺着“认知”前行,热血而又迷茫。

  他们脑海中的帝国主义,身上总是笼罩着一层迷雾,挡在前方却又完全不清楚对方具体为何物。

  而现在这本叫《大国崛起》的书,则是如同一道光亮一般,驱散了他们身上的迷雾,照亮了它们的身形。

  原来,这些国家都是靠着掠夺和杀戮,抢劫到超乎想象的财富。

  原来,他们的强大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文明,而只是因为他们早先一步,发现了世界的真相。

  原来,每个国家的崛起都伴随着背信弃义和合纵连横,都是因为地缘政治的推动。

  让刘宏图和赵主任想不到的是,这本书不但在年轻人之间疯狂的传阅,甚至在一些中年干部之间,也在被争相阅读。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上面光说改革开放,跟外界接轨,可是到底改什么,怎么接轨,他们根本不了解。

  他们以前对欧美日的态度一直是敌对,现在完全不知道如何跟他们交流。

  最重要的是,对于西方国家,他们大部分是一无所知的。

  而《大国崛起》的出现,则是便利的为他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虽然没有很详细的论述,但是起码让很多干部知道了,西班牙葡萄牙完成了地理大发现,最早开发了殖民地。

  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在全世界构建殖民地,然后以此完成了资本积累。

  这本书甚至成了很多中层干部聊天的话题,开始交流讨论历史。

  总而言之,伴随着《大国崛起》的无形扩散,整个国家的中层群体和新兴知识群体,开始第一次睁眼看世界,了解这些一直被无形封锁的国家。

  当然,伴随着《大国崛起》的火爆,不止是大家热情似乎的支持,还有如同狂风暴雨般的批评。

  “这是对《资本主义》的美化,是对西方帝国的宣扬”

  “西方国家是世界大国,那我们是什么?”

  “所谓大国,就是对金钱的崇拜,对资本的追求。”

  一篇篇文章开始发表在各大新闻报刊上面,开始对《大国崛起》进行批判。

  不过这些批判暂时没有引发争论,因为李长河还在深山老林里面跟着剧组拍戏。

  所以没有人对这些反驳者继续进行反驳,当然学友社的人有的也写了反驳文章。

  可惜他们人微言轻,根本上不去什么大报,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不过这些批判的文章,反倒是进一步推动了《大国崛起》的畅销,很多人都因为报纸上的评论,好奇的买了这本书。

  不过很多评论,终究还是影响到了新华书店和出版社。

  “老刘,我看社会上的反对声有点大啊,这么下去,保不齐会出麻烦。”

  办公室里面,赵主任忧心忡忡的说道。

  刘宏图也是眉头紧皱,没曾想这么多批判的。

  “我觉得这书其实没什么问题,整本书是很客观的评论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有些文章,完全就是在抠字眼扣帽子。”

  刘宏图思索之后,沉声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继续印继续卖?”

  赵主任犹豫了一下,试探着问道。

  刘宏图点点头:“我觉得只要没有命令发文禁止,咱们就继续卖。”

  “有句话不是说的好嘛,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现在不是以前扣帽子的时代了,大家思想要放开。”

  “中美都建交了,还有什么不能写的。”

  “更何况咱们不是最先出版的,北大的杂志都出版过好几期了,也没见上面说什么。”

  “要是真的不行的话,估计早就叫停了!”

  刘宏图越说越自信,这本书可不是他们一个人在战斗,后面还有北大呢?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文章。

  “论经济与社会体制的关系”

  撰稿人:陈岱孙

  北大一出手就是王炸,国家一级教授,经济学泰斗陈岱孙先生亲自撰稿,论述了经济跟社会体制的关联。

  通篇没有写《大国崛起》一个字,但是却毫无疑问的支持了《大国崛起》,因为他将那些扣在大国崛起上面的帽子全都给摘除了。

  最重要的是,这篇文稿,是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面,这又是一个很强烈的信号。

  紧随其后的,是北大经济系的各个教授讲师。

  胡代光,陆卓明,洪君彦,厉以宁等纷纷撰稿加入了这场论战。

  而且他们的文章,都发表在了各大国家级报刊上面。

  而以他们的见解和实力,对于一部分批评文章的反驳,简直就是爆杀,吊打!

  同时,伴随着北大经济系的出声,全国诸多知名高校的教授,不止局限于经济系的教授,都纷纷发声。

  说白了都是刚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谁也不想这些扣帽子的人继续做大。

  就这样,原本铺天盖地的反对评论,在北大发起舆论反攻之后,开始节节溃败。

  而对于新华书店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来说,一直等着高层的指示,但是高层却始终没有指示。

  这也让两个人放下了心,彻底没了包袱,开始大胆的推广《大国崛起》

  毕竟没有指示,其实就是最大的指示。

  这么轰动的社会论战,高层不可能看不到,连国家级纸媒都卷进去了。

  但是上面却没有发声,其实就是默认这本书的发行。

  不过这一切,李长河还没注意。

  直到这天晚上,李长河跟朱琳再一次回到家属院吃饭。

  饭桌上,李立山冲着李长河开口问道:“《大国崛起》那事,你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什么怎么考虑的?”

  李长河有些好奇的冲父亲问道。

  “你不知道?”

  李立山有些无语,这么大的事情,自己儿子这个始作俑者,竟然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

  “爸,我最近一直在门头沟那边的山里陪着琳琳拍电影呢,《大国崛起》怎么了?”

  “出版了,卖的特别火,然后引发了一场大论战,连伱们北大的老师都下场了。”

  李立山这时候将几份报纸给李长河拿过来,递给了他。

  “嗯?这么快就出版了?”

  李长河有些诧异,随后接过报纸看了起来,待看完之后,笑着将报纸放下。

  “原来如此!”

  “其实我觉得没什么,民智开放是一个逐步缓慢的过程,大家对西方的了解总是要一步一步来的,我这本书,无非就是开了第一枪而已。”

  现在的人或许有着这样那样的担心,但是李长河是完全不担心的。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上面的人对改革开放的坚定。

  别的不说,他这本书,绝对是顺应当下高层的需要写出来的。

  即便没有北大老师的出面,李长河觉得这事也不算什么。

  不过有北大的保驾护航,还是极好的。

  尤其是岱老,竟然亲自出手,揭开了反攻的序幕,这让李长河很感动。

  要知道岱老这些年,从不轻易发表文章,当年就算是那些人,也没找到他的把柄。

  毕竟他作为国内经济学泰斗,连本著作都没有,更遑论这种卷入制度的风波。

  但是这一次,他却决然而然的出手了,或许只因为风波的当事人,是他的学生。

  “是啊,这一次你们北大的名气是打响了。”

  “毫不客气的说,这一场论战,实际上让更多的人看到了高层改革的决心,也明白了上面开放的尺度。”

首节 上一节 276/4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回1983渔猎东北

下一篇:四合院之将截胡进行到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