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652节
古仁图心里叹了口气,他又何尝不想出击,在昨天夜里,突袭北营的时候,他就想攻击了。
只是右贤王有交待,只许二十万骑兵攻击北营,只要夷男的南营大军不出,突厥的主力就不动。若是等到北营战事结束,夷男大军还未动,就可发起攻击。
古仁图很是疑惑,大家都是骑兵,夷男的南营军士更加精锐,若是不提前将其包围,恐怕很难将其歼灭。若是夷男铁了心的要跑,都是骑兵,谁也追不上谁?
这不是明摆着要放夷男一马吗?
只是李言坚持,古仁图也只好遵令,古仁图就这点儿,虽然头脑不是很精明,可执行力强。
只要是李言的话,都会不打折扣的遵行,这也是李言看重他的一点儿。
就这短短一夜,北营十五万人,战死者超过三分之一,遍地都是死尸,营内处处烟火肆虐,不少军士直到天亮都没等到援军,最后绝望之下跪地投降。
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武器,战场已经进行收尾阶段.
古仁图一看,已经达到右贤王说的情况了,不再犹豫,下令大军缓缓移动,开始向夷男的南营奔去。
而早已将所有军马准备好的夷男混身一紧,孛贴脸色焦急的劝道:“大首领,经过两次战事,局势已不能挽回,就算留在中原也无益处。十五万大军,不管大唐和突厥拼得如何惨烈,我们都捡不到便宜。”
“与其再在这里耽搁,最后无容身之地?”
“不如我们离开中原,回西北去,那里才是我们根本。有大首领在,有这十五万骑兵在,不须三两年,我们就可一统西部,等突厥和大唐拼个伱死我活。”
“那时候再携大军东进,天下必是大首领的”
第923章 木以成舟
2024-07-13
夷男骑在马上,一股滔天的怒火无处发泄,不甘的在原地转了两圈,一脸愤恨的看了看大唐的灵州城,再看看慢慢展开阵形向自己包围过来的突厥大军。
最后无奈的仰天长叹一声,厉声喝道:“全军听令,往西突围。”
一声令下,早已等得不耐烦的大军如同脱缰的野狗群,如离弦之箭射了出去,数十万只马蹄翻卷,带起一阵黄沙和尘土。
在突厥大军围上之前,向西南方向狂奔而去。
古仁图的大军也不追击,派出数个斥侯小队,远远的缒在薛延陀大军之后,消失在远方。
剩下的人开始打扫战场,收降俘虏,而灵州城上的唐军,一直紧惕的观看着,没有半分放松。
灵州城上的唐军诸将们,看到最后的一幕,都是一脸的疑惑,更是有人问道:“突厥昨夜派来了五十万大军,完全可以把夷男这三十万完全吞下来。”
“可看刚刚的情况,他们并没有想吃掉夷男部的意思,这是为什么?”
“就是,若是昨晚在北营大战时,剩下那三十万直击南营,夷男就算不全军覆没,也逃不了多少人?难道是怕我们出城支援?”
李道宗也是一脸的困扰,同时,心里面涌起不详的预感,听说这个右贤王是个城腑颇深的中原人。这样的人才智无双,他的算计,又该藏着何等让人害怕的图谋。
能放过十多万精锐,那他所图,必然远大于这十多万?
草原上出现了这样的人物,对大唐来说,是祸非福啊!
突厥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从容收拾薛延陀,而大唐却束手无策,这让李道宗很是沮丧和无助,最后心情沉重的摇了摇头:“或许是怕损失太大,或许是想收服吧,谁知道呢?”
“不过此战过后,薛延陀算是完了,和我大唐也彻底分道扬飚了,突厥势大更是不可制约了。”
“传令兵,八百里加急,把这里的军情详细的发往朝庭,请皇上定夺。”
说完,李道宗又吩咐道:“另外,把突厥人放跑薛延陀十五万精锐的事情也告知朝庭,此事或许藏着一个大阴谋,借助朝堂诸公的智慧,希望能搞清突厥人的真实意图吧?”
长安,太极殿!
李世民来到绮云宫,还没看到安康,就被长孙皇后给拉住了。
李世民愤怒的质问道:“皇后,朕听说.”
“太医诊断无误,安康那丫头也向我承认了,确有其事,孩子就是窦家少年的。”
长孙无垢神色平静,并没有在意李世民的火冒三丈,详细的将事情说了一遍。
然后从袖中掏出一条绣帕递了过去,面容和缓的说道:“皇上看看这个,这都五六年了,我竟都不知道,皇上多年前,竟然还向乾儿下过这样的圣旨。”
李世民接过绣帕一看,一肚子的怒气瞬间不翼而飞,将这条手帕拿在手中细细的摩挲了片刻,眼神中也露出痛心疾首的悲伤之色:“皇后从哪里得来的?”
“是安康那里拿来的,据她所说,是从太子宫的书房中找出来的。”
“哼!”
李世民脸色一冷:“什么从东宫里找出来的,我看就是太子妃拿给他的?承乾已经五六年没有音讯了,当初离开长安,这些东西一定是交给了她。”
长孙无垢也是默默点了点头,两人都是博学多才,胸有绵绣之辈,什么事情没有见过。又是处在皇上和皇后这样天最底最尊贵的权力核心,对于人心的把握,世事的判断。
只是凭着一丝蛛丝马迹,便能推测到事情的大概。
海棠和安康两个妙龄少女私下一鼓捣,做出的小动作,如何能瞒过这两人的眼睛。
长孙无垢无奈的说道:“这也不能全怪她们,你前段时间不是要把安康许给薛延陀,就是嫁给右贤王去和亲?”
“安康心思早就在那个窦家少年身上了,海棠肯定是看安康难过,才把这件东西拿出来的。”
李世民气急败坏的说道:“即然有了圣旨,安康为什么不好好和朕商量,非常把事情弄到这种不可收拾的程度,未婚先孕,这事情根本保不了密。”
“要不了多久,整个长安都会知道大唐公主,是个不守女则的人。”
“你也别把话说的这么难听?”
长孙无垢眼波闪动,叹了口气道:“我看这事弄成这样,根子还是在你身上,明明当初答应了乾儿,为什么又要把安康拿去和亲?”
“还有就是,六年前,伱在两仪殿当着几位重臣的面承诺过,若是太乾儿出使有失,就立海棠之子为太孙。”
“可后来太子真的出了事,你又装做没有发生过,对此事绝口不提。这几年象儿也越来越大,海棠母子住在东宫里,名不正言不顺的,她们心中能没有怨气?”
李世民听着皇后又提起此事,有些沮丧的坐了下来:“非是朕不愿立象儿为皇太孙,朝庭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世家势大,李恪、李泰这些成年皇子虎视眈眈。”
“太子出事后,朕还指望着他们来维护朝堂的平衡。”
“若是断了他们的希望,这群儿子闹将起来,被那些世家大族利用,好不容易稳定的朝局又要开始动乱起来。”
“朕不是想拖着,等到象儿年龄大一些,看看他的才学如何,若能承担责任的时候再把储君的担子交出去。”
长孙无垢悄然白了李世民一眼,两人同床共枕十多年,又共同经过了那么多风风雨雨,李世民的心思她又岂能不知?
这几年李世民专宠魏王,隐隐有立魏王为嗣的意图,群臣心中都有数,现在却又拿这些话来搪塞自己。
不过,立储是大事。
除了看皇帝的意图外,还要看朝堂上的权力博弈,李世民虽然没有立李象为储,可碍于东宫势大,也不敢轻易立李泰,这件事情恐怕一时半会儿的也定不下来。
自己虽是皇后,在这样的事情上,却是没有半点发言权,若是说的多了,李世民一句后宫不得干政,还容易影响两人的感情。
摇了摇头,长孙无垢只好关心起眼前的事情:“即然你当初不守承诺,安康又怎能指望拿出这个圣旨你会承认,索性先斩后奏,把生米煮成熟饭了,你用她和亲的想法自然会泡汤。”
不得不说,这件事情虽然做的唐突,却非常有效,逼得李世民哪怕再生气,也不得不就范。
李世民给安康指婚的时候,总是以大局为借口。
现在好了,安康的私下动作,也改变了大局,李世民不得不重新考虑产生了变数的大局。
“即然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从这点儿也能看出来安康是铁了心想嫁给那窦家少年。谁叫当初她年幼的时候你不管,现在安康情根深重,无法收拾了,再说什么都晚了。”
“当初淑妃妹妹离去,只留下了这一点儿骨血。”
安康先暂后奏,不但是对于李世民的抗拒,对她这个母后一样不信任,这让长孙无垢的心里很是难过。
最后神色低落的说道:“这些年我对安康视如已出,看到这个圣旨就想到了我那可怜的乾儿,这也是他的心愿。即然这样,我就做主了,把安康嫁给窦家少年,以免到时候闹出更大的笑话。”
李世民脸色阴沉,想到突厥大军压境,安康还是稳定夷男的一颗重要棋子,现在却弄成这样。
看着绮云宫后面的寝殿,原本想进去训斥安康一顿,不过木以成舟,再说什么都晚了。就是去了,也只会和女儿大吵一架,于事无补,还影响一向融洽的父女之情。
再加上突厥在边境阵兵百万,长安人心惶惶,朝庭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
最后摆了摆手,烦燥的说道:“算了,算了,天要下雨,女儿要嫁人,朕也不管了,后宫的事情都交给你吧!”
房玄龄回到府中后,想了一夜,觉得皇上在盛怒之下的做出了和突厥开战的决定,实在是有些冲动。此事关乎大唐国运,仅靠他一人实在是无法做出判断,还是要找其他臣子们商量一下。
经过上次的事情后,房玄龄觉得李靖置身事外,对局势看得更加深刻,决定去找找李靖。
李靖自从上次见驾后,又回到终南山下的别院,浅修以避世。
房玄龄下了朝后,吩咐下人驾起马车出了城。
李靖的别院离长安有八十里的距离,处在长安城的正南方,按照普通的马车行程,一来一回,就得耽误一天的时间。
真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到达一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
房玄龄的下人前去通报,进入庄院,见到了在后院儿开辟了几亩田地的大唐战神。
“卫公真是好兴致啊!”
房玄龄看李靖一个人在劳作,身边没有下人,也打发走了自己的随从,自己上前,帮李靖浇水施肥起来。
李靖抬起身子,拿着搭在脖胫上的布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房相,这农活儿看起来容易,干起来不比打仗要轻松,你在那边的凉亭里休息一下吧!”
“等把这片杂草除完,我们再聊”
第924章 李靖的智慧
2024-07-13
看得出来,这片田地李靖打理的很是用心,秧苗碧绿,土壤松驰,一脚下去,就深陷其中。
房玄龄深一脚浅一脚的,再加上身上穿着的大袖袍服,着实在不太方便,就刚刚过来的一趟,就踩了好几根苗,看得李靖一阵心疼。
房玄龄讪讪的一笑,顺着田梗,来到了一边的凉亭中,看到石制的小桌上放着茶水,毫不客气的给自己来了一碗。
坐在山间,听着不远处传来的水流潺潺声。
抬眼望去,远山树木葱茏,太阳缓缓下沉,余晖映照在云层之上,形成一片片绚烂的霞光,宛如火焰般燃烧着天空的边缘。树木、山峦、河流在这金色的光辉中变得朦胧而神秘。
房玄龄听着鸟语,闻着花香,夏日的微风缓缓拂面,急迫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灵魂仿佛都得到了放松,享受着这宁静而又安逸的瞬间。
想到自己年轻时的意气丰发,后来追随秦王,打下了这盛世太平。可自己的年龄也慢慢大了起来,整日埋首政务,游走在权力之间,半刻不得轻闲。
以前觉得李靖纯粹是为了避祸才隐居这山林的,可现在看来,寄情于山水,未必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众人皆醉我独醒!
或许李靖才是真正看透世情的那个人吧?
房玄龄看到沉浸在禾苗田地间挥洒汗水的李靖,虽然劳累,脸上却扬溢着纯粹的情感,不像自己,深处权力核心,就算是喜怒哀乐都不由已,现在的自己。
已经变成了权力的奴隶,而不是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