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之我带着一个侏罗纪

四合院之我带着一个侏罗纪 第72节

  “是啊,是人他就有弱项,打虎英雄也不例外,但论起打靶来,还是赶不上咱们这些当兵的,也不看看孙军是谁,这可是在全军大比武打靶训练中得过奖的,射击要的不是快,要的是稳,这么快射击完毕,就是胡闹。”

  可算是压过王洛一头了,这群士兵可高兴了,都幸灾乐锅吃瓜呢。

  “王洛,怎么个情况,打这么快干嘛,你急着投胎呢。”

  楚明脸色不好看,开始斥责起来,王洛的能力他清楚,叫他来是压场子,不是来丢脸的。

  “不可能,我可是很稳的,绝对不是十环,我请求验靶纸。”

  “可以,报靶员,把靶纸都拿过来,咱们一块看看。”

  报靶员一路小跑的把把靶纸拿了过来。

  王洛当即就把靶纸接了过来。

  “呵呵,好好瞅瞅,这是十环吗,瞧清楚了,我这是一百环,一个洞进去的。”

  王洛指着子弹穿过的靶纸对大家说道。

  好奇的人轮流看了一遍,果然是这样,最后靶纸到了孙军手中。

第145章 单手换弹夹

  “我输了,没有可比性,的确是一百环,我的一百环跟这个根本没法比,王洛同志这个不但是射击速度快,而且散布范围基本没有,看这个靶孔,逐渐扩大就是最好的证明,的确是报靶员报错了。”

  “这也行?”

  “简直不属于正常范围啊,400米打同一个弹孔,竟然还能精准命中,唉,又输了。”

  大家这时候又唉声叹气了起来,比了三项,每次都输得干净利落,这还让人过不过了,领导这就是找人来砸场子的,都怪平时太骄傲了。

  “哈哈,我就说嘛,平时王洛玩枪可是很厉害的,没想到现在更厉害了。”

  李达开怀大笑起来。

  “还比吗?孙同志。”

  “不比了,再比我也达不到你这种程度,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起过,人如果达到了有一种跟枪融为一体的感觉,不管在设计速度与准度都能达到指哪打哪的程度,我一直寻求这种感觉,但从来没遇到过,在前辈里边,大概邹前辈达到了这一程度,现在又遇到了你,王洛同志,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请求你,能不能教教我这一招?”

  孙军真诚的请教王洛。

  “我倒是想教你,但我是真没法教你,你们也看出来的,我力气很大的,所以枪支的后坐力对于我来说,基本感受不到,而且我的视力相当的好,在你们需要望远镜才能看到的东西时,我裸眼就能看到,你看这就是有差别了,不信,伱拿一把五六冲过来我给你们打打看,你们一看就知道了。”

  都知道56冲仿制的是AK47,枪那确实是好枪,皮实耐操,不管是放在水里还是沙地里,拿出来可以继续打,一点毛病都没有,但就是有一个缺点,后坐力太大,所以玩这把枪,想在远距离击中目标一般采用的是点射方式,国内那更是如此,一是节省弹药,再一个就是咱们士兵力气相对于毛子士兵,力气小一些,压枪是个大麻烦。

  随手接过递过来的一把56冲,检查了一下,压了几个弹夹插到拿来的56式携行装具里,让人把靶标立好,王洛开始了表演。

  时而卧姿,时而跪姿,匍匐前进,把整个能用到的军事技能全部在众目之下检验了一个遍,甚至还给大家表演了一下单手换弹夹,这一动作既帅又实用,一用出来,顿时引起了大家的欢呼声。

  我们大概知道单手换弹夹是从《战狼2》这部电影见到过,那动作,被李达康用出来,顿时惊艳了一大片人,事实也是李达康这一批从战场下来的老兵才开始普及开来的,以前我军没有这一动作,被一个战士发明出来,随即流传开来,是一个很实用的战术动作,在战场上,单手换弹匣只用2-3秒就行,比用正规的方法要快上很多。

  王洛看过这部电视剧,就问了自己的老兵父亲,自己父亲看他比较好奇,把他外甥的水弹枪拿出来给他详细的解释了一番,所以知道要领的他在这里就首次展现了出来,大家一看就知道这动作到了战场上有多么的实用,就打算让王洛教教他们。

  楚明,李达现在都不能了解自己的这个大侄子了了,你这是啥时候学的,咋就变得这么强了呢,彷佛啥军事技能在他手上用的都是那么丝滑,比老兵还老兵,他们都后悔没坚持跟王中华商量一下让王洛进入军警学校了,不过王中华也不同意啊,自己儿子不愿意也不强迫,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咔嚓。”

  检查了一下枪膛没有了子弹,并把弹夹卸下后,结束了这一表演,每发子弹都打在了靶纸上,动作流畅,绝不拖泥带水。

  “哈哈,大侄子,长脸,长脸,厉害。”

  俩人哈哈大笑的过来一人一个肩膀,猛拍,那样子就跟吃了好几斤蜜蜂屎一样。

  “你们也看到了,我的肩膀基本上不动,枪还行,不过后坐力有点大,跳动性太强,瘦弱的人压枪不太好压,应该改装一下,携行具无话可说,简单实用。”

  王洛没说其他的,先说了一下自己对装备的理解。

  让我们回朔到1956年。彼时,咱们国家彷制的AK-47定型,命名为56式冲锋枪。然而,一并引进的M1955弹药挎包只生产了一小会便宣告停产。

  而后,根据部队的经验和需求以及56式冲锋枪的定位,设计了56式弹匣携行袋。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坊间传言:因为二战时期各国的冲锋枪便广泛使用胸挂式弹匣携行具了,而根据56式“冲锋枪”的定位才开发了采用胸挂式设计的56式弹匣携行袋。

  不管怎么说,外表面上看着仅仅由几块帆布和几个扣子的56式弹匣携行袋相当简陋,但是它采用的胸挂式设计,使得弹匣和手榴弹、枪油壶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配件都能集中在胸前。

  这让士兵在携行、做战术动作时都能相对轻松:起码不会出现腰挂弹匣包在翻滚、匍匐前进时移位、硌腰之类的情况,无论是卧姿射击还是跪姿、立姿射击时,从胸前抽取弹匣的动作幅度比从腰部抽取弹匣小,也比后者方便。

  放置在胸前的弹匣包,更是能让战士快速适应、抽取使用。弹匣袋旁边就是附件袋,可以放置建国早期彷制生产的防-1式无柄手榴弹。这样,弹匣和手榴弹这些战士主要使用的装备附件、战斗装备,都能集中在胸前。当一个使用AK系列步枪的战士只要配发有56式弹匣携行袋及无柄手榴弹、弹匣,那么他在战场上就能适应绝大多数战斗情况。

  如果按照坊间的传言来看,56式弹匣携行袋的研制多少也具备着一定的巧合。但正是这个巧合,让56式弹匣携行袋成为被龙国、毛子、老米、巴铁、孟加拉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国家的士兵都认可的作战装备。不过,王洛个人更坚信这不是巧合,而是广大基层战士的巧思、部队的总体反映再结合设计员的经验、深入基层调研的杰作。

  为什么56携行具被各个国家广泛采用并借鉴,到底它先进在哪里呢,就是几片帆布缝制而成的,哪怕到了21世纪,这玩意依然被很多国家广泛采用,王洛个人觉得全是靠同行衬托出来的。

  之所以说56式弹匣携行袋全靠同行衬托,是因为当时毛子的M1955弹药挎包、M1969米军的M1956装具系统都采用了腰挂式设计。不过,苏军装备的M1955、M1969等是纯粹的挎包、背袋,做战术动作时极为容易移位。米军采用的M1956较先进,弹匣包可以根据射手的习惯自由固定位置,腰带本身又有肩带与之相连,做战术动作时相对稳固,但是在行军过程中射手的腰部受力并不均匀,自然也谈不上舒适。

  米猴战争爆发后,北军“近水楼台先得月”,受到了大力援助。而在援助清单上,赫然有56式弹匣携行袋。至此,56式弹匣携行袋进入了米军的视线。起初,米军的报告中还认为胸前置3个弹匣的56式弹匣携行袋具有一定的防弹能力,可以很好地保护到射手的胸部,因此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而后,米军“海豹突击队”等开始在战场上采用56式弹匣携行袋。可见,米军是较为喜欢56式弹匣携行袋的。

  普通的米军则一直使用着M-16和M-16A1配发的20发弹匣,只能沿用腰挂的M1956弹匣包。不过此时的米军仍然固守着腰挂的“传统”,在1987年配发的LBE弹药携行具仍然是以腰部携带弹药挎包。直到新一代LBV弹药携行具的配发后,米军士兵才正式告别了各种“Y带”,正式获得了可以从胸前抽取弹匣的弹药携行具。

  相比之下,经过了坟场战争洗礼的苏军就显得极为“拿来主义”。士兵们在战场上缴获了56式弹匣携行袋后,一方面是改装自用,另一方面则送回国内彷制。苏军后勤落后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坟场战争中苏军士兵曾吐槽军靴生产自1945年),士兵配发的弹匣挎包虽然能装3个AK的弹匣,但是三个钢制弹匣加上内装的子弹重量大、体积大,这并不能改变苏军弹药携行具落后的事实。

  苏军缴获的56式弹匣携行袋一般留用。这是因为当时苏军士兵已经开始装备6B2防弹衣,这种防弹衣只有单一的防弹属性,再者就只能结合M1969式弹药挎包使用。显然,这样的设计留给士兵的只能是无尽的痛苦:无论M1969式弹药挎包调整得有多紧凑,仍然改变不了士兵受力不均匀的事实。此时,苏军士兵一旦缴获了56式弹匣携行袋,都赶紧套上:轻便的56式弹匣携行袋能很好地适应6B2防弹衣!

  无论是AKM的弹匣还是AK-74的弹匣都能轻松地装进56式弹匣携行袋里,这给苏军士兵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不过,苏军士兵除了3联装弹匣挎包以外还有一款5联装的弹药背包,战场上苏军士兵的弹药携行量通常达到6~8个弹匣,56式弹匣携行袋只能装3个弹匣显然是不够用的。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苏军开始集体改装56式弹匣携行袋:将帆布制作的56式弹匣携行袋浸入水中泡上一天一夜后晾干, 56式弹匣携行袋的弹匣袋容积就能增加一倍,也就能塞进6个弹匣!苏军基于56式弹匣携行袋设计的R-22携行具,基本也沿用了这样的设计。

  只不过,苏军在R-22携行具后采用了更适合本国国情的设计。虽然帆布主体不变,但一般是增加了弹匣袋的容量,并将原版56式弹匣携行袋的木扣设计更改为魔术贴。KGB作战分队在战斗中还使用了加长弹匣包盖的改型,这能更稳定地固定弹匣;为了提高士兵的舒适度,还给帆布肩条增加了肩带;通常,苏军士兵手里的Lifchik-1型、Lifchik-2型弹药携行具还增加了信号弹插袋,并将弹匣包附近的小包从横置改为纵置,更加贴近射手的胸部。

  这样的携行袋甚至一度从上世纪80年代持续影响到车臣战争时期。车臣战争时期,尽管俄军早已经大量使用了迷彩服,但有时候受限于产能不足的问题,配套的迷彩战术装具未能及时下发到位;也可能是因为射手的装备习惯所致,在当时还衍生出了一款迷彩版本的胸挂式装具。

  总结起来,相比其他国家的弹药携行具,我国的56式弹匣携行袋一定程度上还能算作战术胸挂式装具的鼻祖,也开创了步枪弹匣置于胸前的先河。这样的意义显然极为重大,可以说是助全球国家摆脱了“Y带”“H带”等二战便沿用下来的落后战术携行具的桎梏。

  “你玩枪玩的好,我们承认,可这枪多好啊,那火力唰唰的,当年我们缴获一把歪把子就乐的跟过年似的,后来换了波波沙也赶不上这个啊,没就这你还说他不好,小心我告诉你爸,哼。”

  一说到56式的不好,李达这个负责后勤的就急了,别的他可以不跟王洛计较,但说到自己的武器不好,那就像掐住了他的腰子,顿时火冒三丈,的确如此,毕竟他当年就拿着一杆单打一站打出来的。

  “你告诉我爸爸也没用啊,枪是好枪,火力也足够,但这个后坐力的确太大了,咱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瘦弱,个子矮,怎么跟欧美那些人高马大的人相比,像咱们家这种体格的你自己说有多少个,人家这枪就是根据人体工程,符合他们的体型设计出来的,要说稳定性、可靠性都较好,故障率较低,坚固耐用。近距离攻击,其火力也勐,但在连续射击的时候后坐力太大,压枪压不住,连射的时候打目标,子弹早不知道飞哪去了,生死之战,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不信的话,您问问战士们,是不是有这个问题。”

  王洛没跟自己李达争执,耐心的把56冲锋枪的优缺点给说了一遍。

第146章 隐藏于尘埃的式

  第146章 隐藏于尘埃的63式

  李达看了一圈周围的战士,期待他们能出来反驳一下王洛。

  但大家都低着头,没人说话,看来这事是真的了,他自己感觉不出来,因为他的体格决定了56冲在他手中,那点后坐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战士们没那个本事啊。

  “那谁,你来说,是不是咱们的56冲真的有这些毛病?”

  见没人回答,李达指了指孙军,直接点名。

  “领导,王洛说的没错,这枪后坐力太大了,如果点射的话还没什么事,但要是放开火力,连射的话,那子弹就不知道飞到哪去了,在精度方面,跟56半自动没法比,56半自动是一发一发的打,可缺点就是火力持续性太弱,真像是在关键时刻,也不行,如果有一款技既能有56冲的活火力,又有56半的精度的枪就好了。”

  李达硬着头皮把话说了出来。

  “领导,这56冲,还有个缺点,我不知道能不能说,因为我已经遇到过一次了,只是后来拿去后勤维修车间给维修好了。”

  一个战士见此,也站出来说话。

  “说,别婆婆妈妈妈的。”

  没想到自己侄子打了一顿枪,就把枪支的各种缺点的问题给暴露了出来。

  “这枪连发勐烈射击时,枪身跳动大,击针极易受损、折断,准星设计也有问题,夜间射击时,准星护翼极易误当做准星,这要是在战场上,击针断了,我拿什么杀敌啊。”

  “MD,还有这种事情发生?你怎么不上报,这还了得,这不是拿战士们的生命当儿戏吗,混蛋,真想拿枪毙了这群人。”

  “老李,老李,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这事既然都发生了,那就要想办法解决,你急也没用,我这就打电话通知一下上级部门,看看有什么解决办法。”

  楚明赶紧过来劝阻。

  “李伯伯,这事还真不怪人家军工后勤的人,人家除了一点小规模改动外,其他的人家都是照搬AK,可能加工精度比不过他们外,其他一样,不但咱们出现这种情况,估计国外使用这一类型枪械的国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见怪不怪的事情,目前咱们军工就是这么个情况,能造枪出来就不错了,要想自我设计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

  我不懂什么武器设计,但作为一个使用者我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有用你们就试试,没用,你就当我是放屁,纯属瞎扯淡,行不行我不负责!”

  王洛压根就看不上56冲这枪,别看后是网上一群博主吹得彷佛这枪牛逼的不行,又是出口到哪个国家多少支,又是咱们国家造了几百万支的话,那就是湖弄一帮无知的军迷的,这枪那是真不行,除了皮实耐造,易彷制外还有什么优点吗?没有,为什么苏联后来直接换了AKM,就是因为这枪毛病一大堆。

  龙国也是没办法自行设计才一直用到80年代,当然了,在这其中,咱们国家也是尝试着研究国产步枪来替换56式枪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63式自动步枪,这大概也是自建国以来,龙国凭借自身能力研制的第一款国产自动步枪。

  当时国际形势不利于龙国,国家提出全民皆兵的要求,这就需要大量的枪械。我们急需一种作战性能强,价格又低廉的自动步枪来应对外部威胁。

  我军装备的枪械主要是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都是彷制毛子的枪械,作为一个大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武器,做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于是下令研制新型自动步枪,并且尽快搞出来,并指示新型步枪要有56半的精度和56冲的连发优势;研制步枪要做走高等院校、部队、工厂技术人员三方结合的群众路线。

  这个群众路线确实是正确的指示,这样既避免了科研单位闭门造车,又保证了部队真实需求可以及时反馈,还能让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提出改进意见,可以说一石三鸟。

  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处于刚起步阶段,人才储备不足。在研制新型步枪时,很多科研人员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大家热情高涨,但是设计经验严重不足。

  当时大家是一边当科研人员,一边当老师,不仅要完成枪械设计,还要建设实验室、试验场所、测试靶场等相关设施。

  大家在掌握56式冲锋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枪械研制教材和军队需要,经过长时间摸索,研究团队终于在1963年完成新型步枪的设计定型。

  63式步枪借鉴了56式半自动步枪的外观结构,其弹道性能、刺刀类型和安装方式、木质枪托、机械瞄具等均与56半差不多。

  它俩外观最大的区别是63式步枪可以连发射击、20发弹匣供弹;而56式半自动步枪单发射击和10发弹夹供弹。

  63式这步枪吧,优点还不错,采用的是自动结构采用短行程导气活塞,没有采用56冲的长行程导气活塞。它的活塞与枪机框分离,减轻了自动机的重量,提升了连发精度,避免了56冲连一体式自动机带来的连发精度差的缺点。其闭锁装置还是是56冲的机头回转闭锁结构。

  还首次设计了气体调节器,在正常环境下使用小导气孔,自动机做功能量小,枪械后坐力和振动小,射击精度高;在恶劣环下,使用大导气孔,保证自动机能量供应,枪械可靠性好。

  枪托采用了和56半一样的枪托,下弯弧度经过精心设计,贴腮瞄准舒服;三菱型枪刺强度高,伸出时还可以在枪口配重,减少枪口上跳。

  精度跟56半差不多,100米距离上R50在5厘米左右,点**度优于56冲,满足了我军对精度和火力的要求。其动作可靠,能够在风沙、低温、江河等恶劣环境下使用,15000发的射击寿命也大大高于56半6000发的寿命。

  这枪的精度能到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在好的射击手里面使用,说打你左眼就不打你右眼,还是两连发,可谓称之为短腿狂魔,厉害的很。

  总体来说,63式自动步枪完成了国家要求,满足了部队需要,具有容易生产、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寿命长、造价低廉的优点。

  但后来咱们普通人为什么很少有人知道这款枪械呢,大部分都知道56式,81杠,95式之类的,这款枪被买入了历史尘埃之中,除了一部分爱好军事的军迷知道外,都没有知道的,这是有原因的。

  1970年,上级下令工厂年产60万支步枪,而当生产工厂年产最大产能不过12万支,严重超出了工厂的实际生产能力。为了尽快满足上级的要求,工厂技术人员经过讨论,简化了63式步枪的生产工艺。

  锻造机匣改为冲铆机匣,虽然简化了生产工艺,但是机匣强度降低,导致机匣变形,严重影响射击精度。据部队反应,刚刚校射过得枪,放了一段时间都打不准。

  机匣的改变导致与机匣有关的零件尺寸都得改变,加剧了63式的个零件之间的不协调,影响了枪械可靠性和精度。

  将枪管与机匣的连接处改为4毫米的销子连接,部队使用时间长枪管移动、销子松动,导致精度下降。而且枪管弹膛由25毫米改为18毫米,导致抽壳困难。

  原来的黑色氧化外观改为电泳漆,当时我们的此项技术尚未过关,部队使用不久漆就脱落,影响枪械外观和防锈能力。

  由于工厂擅自更改枪械制造工艺和零件尺寸,盲目采用新技术,导致63式步枪在使用时问题不断。当时部队反应不仅有精度差,还有枪托不结实,握持处容易断裂、射击时冒火星,危害射手安全、掉漆等严重问题。

首节 上一节 72/1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从庆余年加载主角十倍悟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