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第99节

  不用一会,春梅就学会如何使用脚踏纺织机。

  其她女人也双眼放光起来。

  “春梅,学会织布,就可以教我们了。”

  “对,我们也能为白鹿乡出一份力。”

  “终于能干活了,我们也不比男人差。”

  沈浩望着充满斗志的女人们,非常满意。

  当然,他不是没考虑过从现代拿来织布机和榨油机。

  但这些设备都需要用电,无论是煤油还是汽油发电,用来生产生活用品都不划算。

  他要尽可能的节省成本,古代和现代还是差别太大了。

  在蓝星,有整体的工业基础做底盘,电力非常便宜,比如核能发电。

  他总不可能搬一个核能发电厂过来,这并不现实。

  大乾国科技落后,就注定不可能使用大功率耗电机器。

  能手工,还是让乡民手工,不然就失去建造白鹿乡的意义了。

  “大家要学织布,可以找春梅学习,等你们熟练掌握织布技术后,我会考虑成立一个织布团。”

  沈浩话语才落下,女人们顿时就兴奋的叽叽喳喳起来。

  “真的吗?我们也能加入织布团吗?”

  “太好了,以后我也能改善家里的生活了。”

  “可不是,我家男人进民兵团,我进织布团,生活越过越好。”

  众乡民对织布团的成立,充满期待!

  女人们纷纷留下,跟着春梅学习织布技术。

  男人们则跟着沈浩回到白鹿乡广场。

  沈浩又重新颁布分工规则。

  老人以后负责喂养家畜,泡发大豆,清理白鹿乡街道。

  这些工作比较轻松,适合老人去做。

  男人们则加入民兵团,每天上午跟着冯磊操练,学习战斗技巧。

  平时还要去磨坊工作,帮村民磨面磨豆腐。

  榨油场也是轮班制,每天换不同的民兵小队进去榨油。

  至于女人,现在先学习织布技术,等织布团成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织布了。

  听着沈浩的安排,乡民们无不高呼英明。

  沈浩把白鹿乡所有人,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些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恩赐。

  能活的这么好,他们都感觉不现实,像是在做梦。

  谁能想到,他们在来到白鹿乡之前,过的连狗都不如。

  但自从来到白鹿乡后,一切都变了。

  沈浩说完话,从高台上走下,乡民们无不叩拜感念其恩德。

【厭迣 /亅哾狆 轉詀壹玖 ㈣ 8 Э ② ч 0 九贰】

  丁武扶沈浩上马,护送他返回沈家大宅。

  ……

  次日清晨,白鹿乡。

  一众女人在经过不眠不休的学习后,已经逐渐掌握织布机的要领。

  可惜蚕丝不够,也就不能继续练习织布。

  想到这里,春梅赶忙找到冯磊申报,想要支一些银两购买学习的蚕丝。

  冯磊叫来王斌,查看账目后,发现柔小姐给他们留了一笔一万两的公款。

  平时乡民们自给自足也用不到钱,除非是买一些必需品,才会由王斌带人去正阳县采购。

  王斌看了看春梅,说道:“这样吧,我支给你一百两,你多买一些丝线,尽快教会女人们织布。”

  春梅有些疑惑的说道:“但是一百两,不够买那么多蚕丝啊。”

  王斌笑了起来:“谁让你买蚕丝了,买麻线就可以,练习手工活,买点便宜的,不要浪费公款,柔小姐管钱管的紧,用完了,我们可要不到钱了,到时只能厚着脸皮去求少爷。”

  闻言,冯磊点了点头,的确……还是少爷大方。

  少爷对他们最好,基本上就是有求必应。

  但柔小姐管钱太严苛,每一笔账目都要查,申请公款极其困难。

  所以能不用的开销,尽量节俭。

  春梅听着王斌的话,也觉得有理。

  她之前在胡家布纺待久了,某些常识都忘记了。

  胡家布纺的布,要专供权贵,所以对丝线要求高。

  现在女人们练手,的确用不到蚕丝。

  “是我疏忽了,还望两位团长,先支些银两,我去买几车麻线回来。”

  “好说,好说。”

  王斌转身去办公屋内取来一张百两银票递给春梅。

  春梅拿到钱后,就叫上几个小姐妹,跟着小婉一同坐着马车前往正阳县。

  现在白鹿乡也是有马车的乡村了,经济实力已经碾压十里八乡。

  平时乡民们赶集,就是坐着马车去的。

  这些拉车的马,还是冯磊去求来的。

  还好沈浩宅心仁厚,这才同意给了白鹿乡四匹马用来拉车。

  春梅带着几个姐妹,坐上车,一路上和卖豆腐的小婉有说有笑。

  更是打从心里羡慕这个能卖豆腐的姑娘。

  等来到正阳县,一行人在县门口分别。

  小婉要去东街卖豆腐,春梅等人要去南街买麻布。

第114章 白鹿乡就是天堂

  正阳县还是那个老样子,四处都是身披破衣麻布的穷苦百姓。

  这些穷苦百姓,反而将春梅等人衬托的成了富户人家。

  她们穿着干净,面有血色,一个个精气神也极好,根本就不像是长期挨饿的人。

  “哎,不出来看看都不知道,我们的生活已经这么好了。”

  “可不是,在白鹿乡都没发现,外面的乡亲们,过的那么差。”

  “我们不说顿顿吃好的,但至少没挨过饿。”

  一众女人望着路边衣不遮体的乡民,心中也越发感叹。

  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看正阳县这些贫苦百姓,虽然生活在县城里,但也活的艰难。

  对比起来,白鹿乡就好像天堂一样。

  春梅等一众女人,买了一些最便宜的杂粮面饼,分给那些流浪乞儿,还有孤寡老人。

  实在是女人心太软,望着这些贫苦百姓,就会联想到过去逃荒的日子。

  走了一会,春梅等人就停在一家售卖丝线的商铺门前。

  这家商铺是林家开的,做生意还算公道,童叟无欺。

  春梅领着一众女人进入店铺。

  那不知,打扫的小斯一眼就认出春梅。

  “咦……你不是春梅姐么?之前在北坞村染布的?好久都没有见到你,我还以为你出事了呢。”

  “出什么事,你这小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老娘在白鹿乡过的不知道有多好。”

  小斯闻言,仔细看了看春梅,的确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以前就算在布纺工作,也穿的破破烂烂,现在都穿上新衣服,人也干净了。

  正应了那句老话,人靠衣装,马靠鞍。

  小斯笑了笑问道:“春梅姐想买点什么?”

  “买麻线。”春梅从衣袖内衬里,取出一百两银票。

  小斯望着银票眼睛都直了。

  “嚯,春梅姐,你哪来这么多银钱?有好差事也介绍我呗。”

  闻言,春梅更加骄傲的抬头挺胸,以前她帮家里买麻布,没少被这个小斯刁难。

  现在一切都变了,以前欺辱她的人,都变得阿谀奉承起来。

  “少废话,让掌柜过来,一百两可不是小生意。”

  “啊,是是是,看我这记性。”

  小斯面带微笑,转身进入内屋。

  来到库房门前,这才换了一副嘴脸、

首节 上一节 99/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