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第32节

  就在王守诚将沈浩送到前堂的时候。

  钱衙役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县老爷!不好了,其他县的灾民全都被赶到正阳县了!”

  王守诚顿时一惊,“什么?你们是怎么办事的?正阳县的灾民已经够多了,还放人进来?”

  钱衙役跪在地上:“县老爷是我办事不利,但真拦不住。”

  “怎会拦不住?”王守诚气的吹胡子瞪眼。

  钱衙役立马说明前因后果。

  原来其他县的县官,都把灾民往外赶。

  甚至不惜调来官兵,将灾民活活打死。

  这些官兵逼着灾民离开,将他们全部轰到正阳县。

  这些灾民为了活命,没办法只能全部涌入正阳县境内。

  一听是这么回事,王守诚破口大骂:“这些个畜生啊!不想担责任,就把灾民往我这里赶。”

  “可惜我调不来官兵,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这可如何是好啊?这么多灾民,一旦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一旁的沈浩,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灾民一多,犯罪率也会攀升。

  最麻烦的是怕他们纠集起来,变成土匪。

  一旦民变匪,县令难辞其咎。

  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居住安全。

  所以,还得想办法,帮着王守诚处理灾民问题,

  “王县令,我陪着你走一趟吧,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也好,也好,沈少爷你从上京而来,比我这小官会处理麻烦。”

  王守诚不敢大意,立马就带着沈浩离开衙门。

  王守诚还叫来一堆人保驾护航。

  其中就有王捕头等人,还有十多个衙役,算是把能调用的人手都调来了。

  王守诚也怕这些灾民暴起,会对他造成生命危险。

  沈浩也非常小心,把丁武以及五十多个家丁调来保护他。

  丁武腰间挎着一把非常锋利的长剑,跟在沈浩身后。

  这把剑做工精细,非常华丽,让人看上一眼就移不开目光。

  这是沈浩从现代买来的龙泉宝剑,总共五十把,全部开锋。

  现代刀具,不但锻造精美,硬度也不是大乾兵器所能比。

  王捕头望着丁武腰间的宝剑,看入迷了,“好华丽的宝剑,沈少爷可否让随从借来观摩一二?”

  听着王捕头羡慕的声音,丁武仰头挺胸,骄傲不已。

  这群乡巴佬真是没见过世面。

  自家少爷手段通天,随便赠与的宝剑,都是他未见过的材质。

  这把宝剑锋利无比,名唤龙泉宝剑。

  这等庸俗之人,观摩此剑,怕不是要羡慕的头脑发昏!

  “丁武,把龙泉宝剑,借给王捕头鉴赏。”

  “是!”

  丁武取下宝剑递了过去。

  王捕头握紧宝剑,顿时震惊的难以言喻。

  他抚摸剑身,如同抚摸少女的肌肤。

  “好剑,好剑,这剑无论做工,还是材质,都属一等一!”

  “不过,这剑是用何种材料锻造?为何我从未见过?”

  “我总感觉这剑不似凡物,倒像是从天而来的神剑!”

  王捕头身为一名武人,对兵器颇有研究,一眼就看出龙泉宝剑的不凡。

  丁武生怕对方借剑不还,急忙伸手要回来。

  王捕头虽然不舍,但还是把剑还给丁武。

  王守诚有些好奇,开口问道:“王捕头,这把剑你夸的神乎其技,但不也是一把剑吗?”

  王捕头摇了摇头说道:“县老爷,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平时就喜欢舞刀弄剑,沈少爷给随从配的剑,非凡品,此剑不仅华丽,论起拼杀,也绝非普通刀剑能抵。”

  王守诚听着讲述,也更加好奇沈浩的身份。

  这位沈少爷,莫不是真与军方有关系吧?

  不然从哪里找来这么好的兵器?

  民间工匠断然打不出这么好的剑。

  看来以后相处,要更加谨慎了。

  不用一会,一行人就来到正阳县城门口。

  此时大门前已经围起木栅栏,城门外聚集了数万灾民。

  这声势浩大的一幕,差点没把王守诚吓晕过去。

  谁也想不到,居然会有这么多灾民。

  看来其他几个县城的官,都在针对王守诚。

  王守诚是这些官里,背景最小的一个。

  其他县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交好的武官。

  只要说一句话,就能调来官兵驱赶灾民。

  但这就苦了王守诚。

  几个县的灾民全被赶出来,都聚集在正阳县城门外。

  现在这些人,好歹还惧怕官府,不敢为非作歹。

  但是,要在这么放任下去。

  恐怕距离民变就不远了。

  王守诚手扶额头,晃晃悠悠:“如此之多的灾民,这可如何是好?再多的粮食,也喂不饱他们,更别说安置他们了。”

  朱师爷也头皮发麻,这么多人,一个县城怎么安置?

  怪只怪县老爷没人脉,被迫接收这么多灾民。

  王捕头握刀的手都在颤抖,数量太多了,假如他们群起而攻之,他带的人真拦不住。

  这些灾民处理不好,将会酿成大祸!

  沈浩望着数万灾民,也眉头紧锁,大乾国太特么的腐败了。

  这么多人,照理说,每个县城分一点,也就没什么危害了。

  但是当官的不想担责任,就把灾民当畜生赶。

第37章 数万灾民,民怨四起

  现在灾民全聚集在正阳县了。

  要是冲进城,沈浩置办的基业全毁了。

  “这下有的烦了。”

  沈浩摇了摇头,数万灾民可不好解决。

  除非朝廷的赈灾款项下来,不然要饿死很多人。

  而且饿死人不说,一旦民变,十里八乡的人都要被屠屠。

  王守诚当即下令,“王捕头快把这些灾民撵走,不许他们进入正阳县!”

  王捕头得令,立马带着一众衙役手持水火棍驱赶。

  灾民们望着如狼似虎的衙役,也被吓的惊慌失措,不断哭喊。

  “县老爷,可怜可怜我们这些逃荒人吧。”

  “别在驱赶我们了,我们已经无路可去了。”

  “苍天啊,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一众灾民哭喊着,跪在王守诚的面前。

  这些灾民依旧非常愚昧,都快要被饿死了,还期望着通过下跪,获得活路。

  沈浩站在一旁,心里五味杂陈。

  其实,大乾国发放赈灾银两,根本就不是出于同情,而是怕他们造反。

  只有具备统战价值的人,才能获得应有的待遇。

  越是跪拜,县官就越是不拿他们当一回事。

  明明有上万人数,但还是乖的如同绵羊。

  愚弄百姓就是大乾国,屹立数百年而不倒的秘诀。

  王守诚望着这些跪拜的灾民,心中厌烦至极:“快赶走,不许他们靠近正阳县城门一步!”

【厌世小说 中转站一九四 八三. 二 四 零 九二】

首节 上一节 32/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