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第21节

  胡管家这次是代替胡老爷过来的。

  其次还有林管家和白管家。

  这几个家族都是正阳县的富户,家族关系错综复杂,甚至还出过举人。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看在当官的亲戚份上,县老爷也不敢过分为难他们。

  反倒是沈浩这个不知底细的人。

  县老爷打算试探底细。

  强龙不压地头蛇,如果只是普通的商人家庭,那这只肥羊肯定不能放过。

  如果家里有官员背景,那再从长计议。

  坐在檀木椅上的县太爷,名叫王守诚,是一个年约四十岁的中年男人,留着黑色山羊胡,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与王捕头是亲戚关系,也是因为这层关系,王捕头才能坐上捕头的位置。

  王守诚稳如泰山的坐在椅子上。

  丝毫没有要理会沈浩的意思。

  显然是准备用官威吓一吓沈浩,看能不能给个下马威。

  不过沈浩何许人也,现代社会教育出来的独立人。

  怎么可能会吃封建主义这套。

  沈浩进入大堂,都没给王守诚一个正眼,反而先与一旁的朱师爷打起招呼。

  “朱师爷,最近可还好?”

  闻言,朱师爷吓了一跳,心想不愧是上京来的少爷,八品县令,还真吓不到对方。

  “沈少爷,应该是我向你问好才是。”

  朱师爷双手作揖。

  王守诚看着两人的互动,心中也微微一惊。

  看来这个姓沈的,真见过大世面。

  上京达官显贵太多。

  他这个八品小官,还真未必入的了对方的眼。

  但是,现在灾情紧急。

  他也没办法,只能再从沈浩这里试探。

  王守诚站起身说道:“沈少爷,我是正阳县的县官,姓王名守诚,敢问沈少爷是哪里人士?家中又是做什么的?”

  沈浩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这一礼不是敬他本人的,而是他身上那套官服的。

  在大乾王朝,就算对方官再小,认真起来,也能拿捏你,所以还是维系一下表面的礼貌为好。

  “我姓沈单名一个浩字,从上京而来,至于家里的事,不便透露。”

  沈浩不亢不卑的回答,也让王守诚心生惧意。

  他身为县官的问话,对方都敢不答,看来这背景很大!

  硬是追问,恐怕会引来麻烦。

  但王守诚又不愿意放弃沈浩这只肥羊。

  就只能拐弯抹角的盘问起来。

  “沈少爷家世不凡,是我僭越了。”

  “王县令,你找我过来,可是有事?”

  沈浩继续装腔作势,面对官府中人,绝对不能怂。

  一旦示弱,对方就会立马怀疑你的身份。

  果不其然,沈浩装的越高冷,王守诚反而越局促。

  “沈少爷应该也知道闹灾荒的事吧?现在朝廷还没有拨下赈灾银两,正阳县又涌入大批灾民,所以本官想向在座各位筹集赈灾银两。”

  王守诚也不再绕圈子,把目的说了出来。

  在座的人心思各异,都没有第一时间表态。

  王守诚再次看向沈浩:“沈少爷,我听闻你手上有不少米粮,而且近期用米粮换了不少钱财,这赈灾是积功德的事,你看?”

  沈浩笑了笑,这个王守诚,居然把主意打到他头上。

  这钱是万万不能出的,一旦出了,就是开了个口子。

  恐怕以后还会巧立名目,继续从他这里要钱。

  看各大富户的表现,就知道他们身后势力的态度了。

  王守诚眼见沈浩不表态,稍微施加了一点压力:“沈少爷,其实按照律法规定,你在正阳县做买卖,是要给官府上税的。”

  听到上税两个字,沈浩终于开口了,“王县令,说到上税,做买卖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在场几位管家,都是与我做买卖的人,他们的税也该收吧?”

  沈浩这话说的巧妙,一下子就把所有人都拉下水。

  胡管家当即起身说话:“王县令,说赈灾的事,就说赈灾的事,扯什么税收?我们家老爷,可曾少过你们衙门的钱?”

  胡管家这话算是半威胁。

  胡家可不怕这王县令,要知道胡家也有人在朝廷为官。

  逼急了,必定向枢密院参他一本。

  王守诚尴尬的笑了笑。

  也知道收过几大家族的好处,不敢再提税收这个由头。

  再说下去,只会越描越黑。

  王守诚拿起桌子上的茶盏,吹了吹平复情绪,又说道:“沈少爷,就算这税钱,几位乡绅帮你上交了,但这赈灾的事,总要出点力吧?”

第25章 是时候拿出布洛芬了

  王守诚是铁了心要从沈浩这里拿钱。

  他的老丈人两江总督,已经给下了死命令,必须稳住灾民,防止民变!

  而正阳县几大乡绅家族,又都不愿意出钱.

  他就只能从沈浩这个外地人下手了。

  虽说对方是上京人士,但强龙不压地头蛇,在他的地盘上,怎么也要榨出二两油。

  就算对方不爽,返回上京告状,他也能辞官不干,至少能保住脑袋。

  但要是赈灾不利,他向上人头可就保不住了。

  权衡再三,王守诚双目死死盯着沈浩。

  在场代表几大家族的管家,也全都默不作声,不敢插话。

  沈浩拿起茶盏,喝了一口茶说道:“外面灾民连粮都吃不上,而我们却在品茶,这倒是有些说不过去。”

  朱师爷听着沈浩的话,小声在王守诚耳边低语:“县老爷,这位沈少爷不能得罪,其背后家族势力深不可测,万一沈家有人在朝廷身居高位,恐怕……”

  王守诚也非常难办,非必要他真不想得罪沈浩。

  但现在关乎他的脑袋,几大乡绅也榨不出银两。

  赈灾不利,老丈人那边绝饶不了他。

  就在王守诚还想说话的时候。

  一名下人不合时宜的打断了他。

  “县老爷,夫人病情加重,一众郎中都束手无策,恐怕性命难保!”

  “什么!”

  王守诚吓的站起身,银两也不要了,急忙就往后院厢房跑去。

  大堂里,一众人全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沈浩朝着朱师爷招了招手:“朱师爷。”

  朱师爷眼见沈浩叫他,快步走了过来,“沈少爷?”

  沈浩也不废话,拿出二百两银票塞给朱师爷。

  朱师爷也是个聪明人,立马就收下,笑容也更加友善。

  沈浩小声问道:“朱师爷,敢问王县令,这是怎么了?”

  朱师爷拉过椅子坐下,小声说道:“王夫人前些日子感染风寒,一直都没好,后又舟车劳顿,跟着县老爷赶回正阳县,现在病情加重,郎中说有高热症状,恐怕……”

  沈浩算是明白了,这是感冒拖成高烧了。

  在古代感冒的致死率非常高。

  原因就在于,中药无法应对炎症引起的发烧症状。

  科学一点的说法就是身上有炎症。

  白细胞不分敌我的疯狂杀病毒。

  然后结果就是病患被自己的免疫系统干死。

  以大乾国的医疗技术来说,拿免疫系统根本就没办法。

  吃不吃药都是一个结果,全靠患者自己熬。

  熬不过去就是死路一条。

  郎中开的药,就是起到一个心理作用。

  沈浩想了想说道:“朱师爷,能带我去厢房一趟吗?”

  闻言,朱师爷一愣,好奇的问道:“沈少爷,你去厢房做什么?你又不是郎中。”

首节 上一节 21/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