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第24节

  “小伙子,你准备把岗位转让给谁?”

  刘主任看完资料,询问。

  “他。”

  陈知行伸手一指边上的青年:“冯才俊,我二舅姥爷侄儿的外甥。”

  “嗯,你们有亲属关系,符合转让岗位的条件。”

  “要是没有别的问题,你填一张自愿转让岗位声明,然后填写表格,你的事就算完了。”

  刘主任叫来一个办事员,协助陈知行填写相应的材料。

  十分钟时间,陈知行写完了转让岗位需要的材料。

  办事员直接为冯才俊办理入职手续。

  “冯主任,我的事了了,要是不需要我,我可撤了。”

  钱拿了,岗位也转让了,陈知行懒得继续在这里耗费时间。

  虽然随身空间里面,还有一份让他上岗的介绍信。

  但陈知行没傻到现在拿出来,当着冯主任的面入职。

  冯向荣摆了摆手,都懒得多说一句话。

  陈知行不以为意,让刘主任帮忙开了一张放行条,大步离开。

  顶着烈阳走出轧钢厂,陈知行站在树荫下歇息。

  顺手抽出一根中华。

  甭管冯主任怀着什么心思,里头有什么门门道道。

  他拿到了钱和票据,还有一份轧钢厂保卫科岗位介绍信。

  该拿的都拿了,不亏。

  抽完了烟,陈知行走过去公交站台等车。

  他要去供销社买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三大件。

  找冯主任要三张票,固然有为家里添置大件的打算,更重要的是,陈知行需要大件物品压阵。

  陈家在火火红红的情况下,突遭厄难。

  陈知行能感受到,母亲和小妹心情都很差,一方面是悲痛家人离去,一方面是担忧未来,内心惶恐。

  左邻右舍看到陈家落魄了,大部分人同情居多,但也免不了会有人幸灾乐祸。

  人心隔肚皮。

  看到陈家兴旺发展,同一个院里,没有人暗中嫉妒?不可能。

  现在陈家败了,那些人指不定会怎么想。

  所以陈知行要买大件回来,让那些心里偷着乐的人看看,陈家底子厚实,还有男丁在。

  哪怕出了祸事,也是板板正正的一户人家。

  步行去供销社得一个小时,陈知行老老实实等着公交车。

  登上公交车的一刻,陈知行后悔了。

  好消息,上了公交车,好歹顶上有块盖子,不用忍受太阳直射头顶的炙热感。

  坏消息,这个年代的公交车都是用煤气驱动的,顶上就是煤气燃烧驱动装置,等于是顶着一个锅炉前进。

  本来天气就热,公交车又没有空调,整个车身仿佛一个烤炉。

  热就算了,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味道,一股脑的钻进陈知行的鼻子。

  差点让他把中午吃的饭菜吐出来。

  好在这个时间是上班时候,天气太热,不上班的人出来溜达的很少。

  公交车上有座位。

  本着来都来了的精神,陈知行找了个座位坐下。

  忍受着高温和汗臭味攻击,熬了半个小时终于到站。

  陈知行逃亡似的从公交车上跑下来,觉得自己又多学了一个知识点。

  夏天不能坐四九城的公交,太遭罪。

  陈知行来到供销社,没有着急买货物,而是饶有兴致的逛了起来。

  一个现代人亲身经历这个年代的供销社,别说,还挺有意思的。

  供销社大楼共有三层。

  一层主要商品为副食以及生活必需品。

  例如米面油,糖盐干货,以及烟酒茶等等物资。

  二楼主要卖衣装服饰以及各类较大的物件。

  上楼则全是大物件。

  陈知行逛到三楼,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电风扇,眼里露出渴望之色。

  曾经他也是个不吹空调宁勿死的人呐。

  到了这个时代,给他都造成什么样了,看到电风扇都觉得稀罕。

  没法说,说出来都是一把泪。

  眼巴巴看了一会电风扇,陈知行来到一溜停放板正的自行车前。

  有成年男子用的二八大杠,也有适合姑娘家用的二六型号。

  都是崭新的自行车,油漆闪闪发亮,让人看着就喜欢,恨不得上前摸一把。

  当然,只能看,摸不着。

  供销社的售货模式是人货分离,购买者拿出票据和钱,告知售货员自己要买什么东西,由售货员来协调物资。

  售货员给啥就是啥,消费者没有讲价或者挑选的资格。

  买自行车这类大件还好,工业产品都一个样。

  要是买小物件,想要让售货员拿个好点的,那得舔着脸说尽好话。

  特殊的售卖制度赋予了售货员较大的权力。

  售货员位于八大员之一,绝对不是盖的。

第21章 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同志你好,我想要买一辆自行车。”

  陈知行拿出自行车票据,还有一摞钱。

  “票给我。”

  售货员瞟了陈知行一眼,伸手。

  陈知行赶紧把票据递过去。

  售货员核验票据无误,态度好了几分:“你想要买什么品牌的自行车?我们这有飞鸽牌,永久牌,凤凰牌。”

  “我要凤凰牌自行车。”

  陈知行不假思索道。

  来之前他了解过几个自行车品牌。

  飞鸽,永久,凤凰三个品牌,基本垄断了大城市九成以上的自行车销售量。

  其中产自上海的凤凰牌自行车名声最大,品牌最响。

  一来是上海生产的产品,自带高级感。

  例如上海牌手表,中华香烟,大白兔奶糖,以及各类护肤化妆品等等。

  二来是凤凰牌自行车自身实力扎实。

  而且刚刚在全国自行车行业质量评比中,力压同级别飞鸽,永久,荣获第一名。

  质量那是嘎嘎一嘎斯。

  骑起来更是嗖嗖与嗖嗖。

  这年头自行车和几十年后的汽车一样,都是老百姓的代步工具。

  除了代步,同样拥有巨大的社交属性。

  家里有缝纫机,收音机,不能扛在肩膀上上班,更没法在出门溜达的时候带上。

  自行车就能。

  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凤凰牌自行车绝对是购车者的第一选择。

  总之,选凤凰牌准没错。

  “凤凰牌价格最贵,得一百八十五块钱。”

  售货员介绍。

  陈知行数出十九张大团结,递给售货员。

  很快,一辆崭新锃亮的凤凰牌自行车,推到陈知行面前。

  “同志,这是你的购买凭证,还有五块钱。”

  “自行车得去公安局登记,打上钢号才能正常上路行驶。”

  售货员叮嘱。

  “谢谢同志。”

  陈知行接过凭证和钱,手插进兜,放入随身空间中。

  双手握着自行车龙头,心里涌现喜悦。

首节 上一节 24/6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护林:发家从举报罪犯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