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四合院:我要扛起这个家 第113节

  “你说话不算数,现在就来堵门。”

  贾张氏大声道。

  “我没堵门,我在院里溜达,你管得着吗?”

  陈知行不吃这套。

  过了一会,秦淮茹率先回来。

  看到陈知行又堵在贾家门口,秦淮茹一阵心累。

  有完没完了。

  “陈知行,你咋又堵我家大门?”

  秦淮茹不高兴喊。

  “贾家嫂子,你来的正好。”

  “我今天是不是在轧钢厂上班了?”

  陈知行大声问。

  “是啊。”秦淮茹下意识应话。

  “贾老婆子,听到了没,你家儿媳妇证实我在厂里上班,你还有啥说的。”

  “赶紧出门,让我抽两个大嘴巴子。”

  陈知行拍门。

  “她瞎说的,不算。”

  贾张氏赖皮。

  “好好好,你这么玩是吧。”

  陈知行恼了:“你要不出来,我拿脚踹你家大门了。”

  “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呦,陈知行又来欺负我们贾家孤儿寡母啦。”

  “袁秀芬,还不快来管管你儿子。”

  贾张氏心慌慌,在屋里大声嚷嚷。

  易中海和刘海中几乎是同时回来,两人刚刚进入中院就听到贾张氏的喊叫声。

  “干啥呢?”

  刘海中背着手,挺着大肚子问话。

  “二大爷,这事你甭管。”

  “贾老婆子造我的谣,不给她两个大嘴巴子,我心里不舒坦。”

  陈知行回道。

  刘海中看向易中海,易中海抬头看天:“早上我就劝过了,都不听我的,我也没招。”

  “总不能看着晚辈抽长辈嘴巴子啊,那不乱套了吗。”

  刘海中犯难。

  找来袁秀芬。

  阎阜贵也回来了。

  大家伙聚在一起商量。

  最后决定让贾张氏给陈知行道歉,外加自己扇自己两个嘴巴子。

  “这个主意好,贾老婆子那张破嘴是该抽。”

  “她没事就瞎嘞嘞,可算是有人跟她较劲到底了。”

  “就得陈知行这种认死理的人跟她犟。”

  大家伙纷纷点头。

  贾张氏被逼着给陈知行道歉,又拍了自己嘴巴两下。

  “以后再敢造谣,我亲自动手,大嘴巴子抽死你。”

  陈知行丢下狠话。

  着实觉得贾老婆子够恶心,简直是癞蛤蟆跳脚,咬不着人膈应人。

  贾张氏接下来收敛了很多。

  转眼又是新的一周。

  这周陈知行工作任务是和潘三江一起纠察,巡检。

  也是他在内勤组的最后一周。

  下周他就要正式调去外勤组。

  纠察巡检这活比站岗要好点。

  站岗那是不论刮风下雨,都得板板正正站定。

  哪怕下刀子,也得立着。

  纠察巡检是在厂里跑,不用吹风日晒。

  坏处是腿没得歇的时候。

  陈知行有自行车,没有厂内牌。

  潘三江干脆没有自行车。

  “你不是说给自行车办证了吗?”

  “啥时候下来啊?”

  潘三江拎着一个大水杯,询问边上的陈知行。

  “我也不知道,申请表上周五给王科长签完字了。”

  陈知行手里也拎着一个大水杯,胸口处还夹着一支笔:“潘叔,办厂内牌需要几天啊?”

  “一般来说三五天的事,今天下班前你问问王科长。”

  “今天咱爷俩先遭点罪,用两条腿走得了。”

  潘三江迈着两条粗壮的小短腿前进。

  路上跟陈知行讲解巡检的注意事项。

  杨德林团伙出事之后,保卫科在厂内新增了几处巡检点,建立起双人巡检,以及和被巡检方的双边责任制度。

  简单的说,保卫科出两个人检查各个地方,并且和各个巡检点的负责人当面确认,签字。

  一旦出事,两边都有责任。

  巡检结果由内勤组组长抽查。

  两人最先来到原料区。

  一卷卷钢料放在地上,员工在各类机械设备的帮助下,把钢料往下一步工序送。

  潘三江找到原料区负责人,查看账本,并且和下一个工序的负责人对账。

  确认无误后,三人签上名字。

  潘三江和陈知行前往下一个工序。

  陈知行大部分时间在边上看着,学习纠察巡检是怎么个工作方式。

  两人忙活到中午,堪堪把整个生产流程检查点走完一半。

第91章 在外面装杯的事揭穿了

  “先吃饭,歇一歇。”

  潘三江大口喘气。

  走道累就算了,核对各类数据太费脑子,干了一上午,脑瓜子都是懵的。

  中午休息之后,两人继续干活。

  等到快要下班的点,终于梳理到废料区。

  “杨德林那帮人就是从这里开始干的,后面胆子越干越大,直接倒腾成品件。”

  潘三江坐在椅子上,拧开水杯盖往嘴里灌,才发现壶里的水都喝完了。

  “咱们在这里检查啥?”

  陈知行询问。

  “检查每天各个车间产生的废料重量是否有变动,再看厂里一天产生的废料总重量,以及往外拉的废料重量。”

  潘三江起身:“走,回去。”

  “不检查了?”

  陈知行不解。

  “明天再干,别耽误下班。”

  潘三江咧嘴一笑:“这一周咱们就干这活,不着急干完。”

  回到保卫科大楼,陈知行上三楼王玉成办公室,询问办理厂内牌的事。

  “你来的正好,办事处的同事刚刚送过来,我寻思明天再给你。”

  王玉成伸手一指长桌上的黄色信封:“你拿回去,自己挂在自行车前头,以后就可以在厂内骑车了。”

  “厂牌每年一检,要是不在轧钢厂干了,厂牌也得回收。”

  “谢谢王科长,今天我和潘三江同志巡检几大车间,腿都溜瘦了。”

  “有了厂内牌,明天的活能好干不少。”

  陈知行大喜。

首节 上一节 113/6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护林:发家从举报罪犯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