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第391节

  何乐而不为?

  但是,你说有成就感,那是不可能的!

  在企业工作哪里有在大学里清闲?

  在大学里除了教书,那就是嘎嘎写论文。

  成就感会更强一些!

  但是,当高怀钧说出,高瓴集团以后会以电能源为核心,进行下一步的深化发展之后。

  在场的研发人员脸上,无不带上了激动的神采!

  现在这个时代的电池,基本上都是尴尬的边缘角色。

  用处最大的,也就是手机上的锂电池了。

  但是,电量还是十分匮乏。

  如果高瓴下一阶段,以电能源为核心发展赛道,那是不是意味着,高瓴车辆会出几款高端的纯电车型呢?

  那对于高瓴电池的扶持,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了!

  此时,一股热血,逐渐地从他们的胸膛当中升起。

  其他兄弟公司,对于他们的冷嘲热讽,说他们是寄生在高瓴体系下的寄生虫。

  在这一刻,却是变成了鞭策他们前进的动力!

  谁不想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工作呢?

  谁不想做这样一家能够高速发展的公司,贡献出自己的价值呢?

  “从现在开始,在已经初步研发了三年的三元锂电池的基础上,我们将会继续做这一块加快研发速度!”

  “我们会在未来三年之内,陆续投入超过20个亿,聚焦于三元锂电池的研发之上!”

  “我希望,在一年以后,看到第一款三元锂电池纯电车的问世!”

  说到后面,高怀钧不由自主地加重了语气,沉沉说道。

  听到高怀钧说的内容,所有人都心里,都不由自主地咯噔了一下。

  现场先是一片寂静,然后是一片哗然。

  高怀钧的话,有如一枚深水炸弹一般,在所有人的心中直接炸响。

  现场的所有研发人员的脸上,无不是露出惊骇的神色。

  三年时间,20个亿!

  聚焦于三元锂电池之上!

  这个消息,两个信息点,都实在是太吓人了!

  要知道现在高瓴电池是整个世界,是少数聚焦于三元锂电池上的电池企业。

  而就算是如此,高瓴电池的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就是只有70WH/KG,能量的密度,是很低的。

  而在后世,先进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有多少?

  有170WH/KG!

  这也是为什么,高瓴做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都是做的增程器汽车的核心原因。

  能量密度连后世的1/2都不到,同样体积之下,一辆B级别车,充满电标准工况只能行到200公里。

  而如果上高速或者是冬天,这个数字甚至只有100公里出头!

  那这种情况下,里程焦虑岂不是要爆棚!

  这还算,使用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标准工况时间缩短呢。

  在这样的条件之下,高怀钧居然要在三年之内,投入20个亿的巨资,而且还需要一年之内,可以搞出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出来。

  这也太吓人了!

  这意味着,最起码,充满电标准工况需要达到400公里,才能达到要求。

  这怎么可能!

  这落地难度,也实在是太大了!

  这不仅仅是迅速地扩招现在的员工,而且还要熬无数个夜,才有一丝丝落地的可能。

  而且,就算是做到这样的程度,也是有很大的概率会直接延期的!

  这延期多久,大家伙可心里没底。

  可能一年,也可能更久!

  在一旁的王世充,也是不由自主地咽下一口口水。

  高怀钧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意味着高瓴车辆那边,同时也会有同款的纯电汽车在研发。

  这就像C929飞机一样,飞机的发动机和飞机本身,两个研发是两条共同进行的平行线。

  高瓴车辆那边,可是有好几款车辆产品研发出来,出一款新车,那绝对是轻松加愉快!

  在短暂的对视了一眼之后。

  高怀钧笑了一笑,似乎对现在各个研发人员的反应,都是了然于胸,然后继续说道,“同时,在这20个亿里头,我会挪出15%,也就是3个亿出来,作为阶段性的研发奖金,作为三元锂电池的特别研发奖金。”

  听到这个话,在场的研发人员,瞬间炸了!

  要知道,高瓴电池的核心员工,就只有这些研发人员。

  现在整个公司共计就2000来号的研发员工。

  合计下来一个人可以有15万的奖金!

  而且,现在还有一部分是新入职的员工,这部分员工,肯定是无法拿到平均水平的奖金的。

  那就意味着,如果研发成功。

  平均一个人20万以上的奖金。

  再加上底薪和绩效。

  我的个乖乖!

  怪不得,高瓴车辆和高瓴科技的研发人员,如此拼命。

  他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还管它难不难的,先做了再说。

  反正是阶段性的奖金嘛!

  此刻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呼声。

  “卧槽,老板大气!”

  “太太太太太大方了,在电池行业,这样的老板,在哪里可以找到?”

  “我的天呐,不要说华国同级别的,就算是对比在华国的外资企业,都算是超级大方的了。”

  “现在我知道的,在松下电池工作的同学,一个月的综合收入就拿个一万出头,而且收入还没我高!”

  “我的妈呀,我以为几年前我毕业那时,能有个四五千一个月就非常不错了,脑子有点晕了,想歇息一会儿!”

  。。。。

  本来气氛还很沉重的办公室,在高怀钧提到了钱以后,瞬间就热烈了起来。

  高怀钧这种不画大饼,扎扎实实用钱诱惑的老板,是真真实实获得了高瓴电池这些核心员工的喜爱。

  所有人都激动地看着高怀钧。

  这么多的钱,如果再加上汽车购买而大幅上升的收入分层,那真的是大大的一笔钱!

  想想就爽死了。

  他们这群人,基本上都是华五级别的电化学博士,少数的部分,是到国外留学的QS100以内的大学博士。

  以他们四大天坑的市场需求。

  拿到那么多钱,是不可能的。

  难怪他们会那么激动。

  【第220章】

  在一旁的王世充苦笑的看着眼前的局面。

  现在这架势,不行也得行啊!

  不过他们在三元锂电池上也是陆陆续续进行了多年的研发,还是不是得到高怀钧的一些指点。

  虽然高怀钧对电池研发狗屁不懂。

  但是,由于对未来世界电池的了解,还有道途听的一些偶然的专业名词,还是连蒙带猜,让高瓴电池终于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研发出来了镍钴锰氧化物,这种走在正确道路的正极材料,这种氧化物,是电池的能量密度,相比较磷酸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更高的关键。

  算是领先了同级别的竞争者宁德时代一整个身位的竞争优势!

  而镍钴锰氧化物的亚型材料虽然多,但是现在的测试范围,算是大大的缩小。

  现在就算是使用穷举法,也可以慢慢地改进工艺。

  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年时间虽然短了一些,但是现在最起码有一年时间呢。

  一切还是有一定可能的!

  材料学就是这样。

  基本上就是在千千万万种有机材料之中来回实验。

  巧合地试对了,那么就对了!

  试不对,那怎么玩都不行!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华国材料学没有外国发达的核心原因。

  不是因为外国月亮更圆,以及外国人比华国人更为聪明。

  而是因为没有那么多钱买材料给你乱造,你搞理论搞到死,那也是白搭!

首节 上一节 391/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奢侈品:从手工作坊,制霸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