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第359节

  虽然现在30个亿,相比较mate系列的139个亿,看起来并不怎么样,但是这可毕竟是30个亿!

  这个销售货值,就算是在电视机厂商之中,也是可以排到二线的位置。

  也就是说,高瓴科技,这个高瓴集团的创始公司,在12个月以内,销售额就干到了极为惊人的302个亿!

  这个成绩,不仅仅是直接突破了高怀钧在年初制定的260个亿的总计划任务,而且还直接捅破了300个亿的整数关卡,相比较2011年的227个亿,增长了33%。

  并且,不仅仅是销售额创造了新高。

  相比较去年15%的利润率,利润也是相对更为丰厚,2012年由于高瓴X1的热卖,以及mate7的继续热销,总体的利润率也是在继续上升。

  18%的总体利润率,也是创造了高瓴科技成立以来的新高!

  相比较2011年24个亿华元的利润,2012年高瓴科技的利润增加至惊人的54个亿。

  完全是翻一番的逆天级别表现。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成绩。

  在华国,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区县级城市,到了2012年年均的财政收入,也就是3-6个亿华元的水平,基本上是够自己县城里头的公务猿以及教师

  这个利润水平,在电子科技相关的公司,也是排名到前列的。

  要知道,像连像这种华国传统的科技大公司,虽然销售额高,但是由于PC业务的利润率,连年下降,虽然有官方集采,这部分利润极为丰富的业务,但是个体消费者类产品的利润率是连年下降,到2012年,虽然有小额贷款金融业务的加持,但是核心业务的利润仅7%都不到!

  这微薄如纸的利润,相比较高瓴来那是低得太多。

  逐渐走高的利润率,实际上也是高瓴科技的护城河之一!

  在后期不管是进行产品的降价换取竞争力,还是持续性地提高员工的工资,增加产品研发的实力,都会更有余地。

  在拥有300个亿销售额之后,高瓴科技,已经逐渐摆脱了中小电子科技企业桎梏,在慢慢地向中高端企业方向滑行。

  高怀钧也就在高瓴科技IPO后,对高瓴科技,进行第三次的组织结构的调整。

  这个事情,预计将会在2014到2016年之间进行。

  而另一边。

  高瓴车辆,不算正在研发的海豚车型,在拥有两厢车高瓴夏,A级别车高瓴宋,B级别车高瓴汉,SUV高瓴秦,高端跑车高瓴明,四款车型之后,基本上大部分细分市场都占据完毕。

  虽然现在高瓴夏销量不佳,但是瑕不掩瑜,整个2012年在高瓴宋的强势爆发之下,也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在整个2012年,高瓴夏这款车型,由于连年没有改款,所以销量降低到了8万台以内,销售额也就只有40个亿左右,在海豚这款车型上市之后,这款高瓴车辆的第一款车型,将进入了产品的销售末期,逐渐地退出华国的两厢车市场。

  而高瓴汉这款车型,在2012年进行了一次小改款,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外观和内饰的微调,以及高瓴地图的核心植入,并且针对激光雷达以及其他的软件使用的一些用户在维修中心常有的负回馈问题,进行针对性的BUG改进。

  高怀钧要求高瓴车辆所有的车型,一年一次小改款,三年一次大改款,这种研发的紧凑程度,和普通车企三年一次小改款,九年到十年一次大改款相比较,是非常肝的。

  所以,高瓴汉这款车型,虽然没有进行大改款,同时在高瓴宋出来了以后,也受到了非常多的国内外汽车厂商的高仿。

  但是,高瓴汉的销量,依然在2012年稳中有升,从6万台上涨到了7万台,全年度的销售额,也是同时达到了惊人的168亿元!

  这个成绩,也是在华国B级别车型的销量之中,直接排到了第13名!

  在第三年达到这样的成绩,也是说明了高瓴汉这款车型的成熟。

  高瓴秦这款产品,在城市改善级SUV市场上,拥有着相比较高瓴汉更强的消费潜力。

  在2012年,相比较只是比A级别车内饰和外观更为豪华的B级别车,城市SUV的销量明显更好。

  对于一家四口或者是三代同堂的家庭来说,拥有一辆SUV出门郊游,相比较B级别车来说,是一个更好并且更为明智的选择。

  因此,高瓴秦这款车型,延续了在2011年热销的势能,在2012年整年之中,相比较2011年的8万台,增加至10万台。

  这一销售量,也是在华国2012年SUV细分领域的排行榜中,挤入了前十!

  这也是高瓴第一款年度挤入前十的车型!

  要知道,在整个华国,就算是本土大品牌的车企,比如长程,魔都汽车,长安汽车,等等,一般都是在一个领域强势,在其他附属领域默默无闻。

  比如长程的Suv,长安的逸动,魔都汽车五菱宏光等等,像高瓴车辆这样,才刚刚成立五年,就可以在几个不同的领域,能够排在前十的。

  少之又少!

第308章 章年度排名!(共两章)

  第308章 175-176章:年度排名!(共两章)

  而高瓴秦十万台这样的销售额,也是达到了整整210个亿!

  作为后起之秀,SUV产品虽然目前暂时没有进行二次细分,但是拥有着这样的销量,也是十分卓越的存在了。

  而高瓴明这样一款车型。

  虽然经过了前期爆发而惊艳的表现,同时也是华国到目前为止单车售价超过100万的车型。

  在2012年,虽然整体的销售声浪相比较2011年有所减退。

  但是凭借着高瓴宋和高瓴X1的同时崛起,2012年的销量也是逆市上扬。

  虽然相比较2011年的销量2000台,只是微升了100台,达到了2100台的水平,年销售额,也是达到了23个亿。

  虽然这个量相比较高瓴秦和高瓴汉动则一万一个月的销量来说,十分微不足道,一个月就只有200台!

  但是要知道,就算是小马和小牛,一年也就这个销量!

  高瓴明这款车型,高怀钧最开始的预想是亏得少一些,不说把研发费用赚回来,只需要生产线不亏本就行,也就是维持一年1000台左右的销量。

  而现在看来,不仅仅是生产线成本回回来了本,而且甚至可以在十年之内,把研发费用给回收回来!

  这可不得了了!

  要知道,现在兰博基尼都卖给了大中集团。

  作为全世界最强的几个跑车公司,为啥要卖给大中集团。

  不就是造跑车,出不了量,赚不了钱嘛!

  高瓴集团能做到高瓴明这款车型盈亏平衡,就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水平了。

  而高瓴车辆在2012年最受关注的产品,则是高瓴宋的横空出世!

  高瓴宋,在热销期的第一个月,就直接上了一个暴击,销量直接达到了4.5万台,第一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到了60个亿左右。

  而在2012年后续半年的持续销售之中,虽然持续销售期销量没有那么火爆,但是持销期每个月都销量,依然能够达到1.2-1.5万左右的水平。

  在半年之内,合计的销售量,也是达到了惊人的11万台。

  而销售额,也达到了同样惊人的142个亿的水平!

  这个是啥概念?

  高瓴宋这款车型,仅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到达了2012年华国A级别车排行榜的第13名!

  这完全可以用恐怖两个字来形容这款车型的热卖程度。

  这完全就是一个超级爆款的架势。

  高瓴车辆,虽然现在暂时还没有上市计划,但是其销售额,简直就是可以用恐怖如斯来形容。

  这意味着,高瓴车辆,凭借着仅仅四款车型,在2012年年度,整体的销售额,就达到了惊人的583个亿!

  要知道,在2011年,高瓴车辆的年度销售额,也就只有404亿元,综合利润率也就只有可怜的3%都不到。

  相比较2011年,高瓴车辆的销售额,直接增加了179亿元,虽然有前期的阐发投入,厂房投入,车辆销售资质购买等大额固定投入因素影响,并且按照五年时间进行财务均摊,但是今年的综合利润率,也是直接涨到了8%的水平!

  虽然现在依然有着固定投入的影响,但是高瓴车辆,已经摆脱了高增长,低利润的桎梏,现在已经是连续两年都有着利润水平的增长。

  8%的平均利润,一年得到的利润达到了46个亿的水平。

  这个水平,不要说在华国,在世界范围之内,都不算低的!

  要知道,不管是伏特,还是三菱这些大牌的汽车生产商,由于08年金融危机,以及12年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现在好几个公司,虽然销售额还维持着,能达到上千亿美丽元的水平,但是利润却是负的!

  相比较起来,高瓴车辆的总体利润水平,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也就是说,在2012年的时候,高瓴科技的收入302个亿,以及高瓴车辆的收入583个亿,再和高瓴衍生品所拥有的智能电风扇,智能电灯,智能脚踏车等资源一起相加,干到了高瓴集团史无前例的885个亿的水平!

  同时,高瓴集团的总利润,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刚好100个亿。

  总利润率,也达到了11%!

  相比较高怀钧在年初制定的700个亿销售额的总目标,现在是整整增加了185个亿!

  同时,这个成绩,也是让高瓴集团,在2012年的《财富》华国五百强销售排行榜上,885个亿的销售额,甚至已经是排名排到了华国煤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之后,以及马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之前,排名第48名。

  虽然高瓴的两家公司都没有上市,但是在高瓴从电风扇厂发展起来的第八个年头的时间,已经勉强排名到2012年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边缘位置了,大致的排名,可以排到800名到1000名左右的位置。

  在全世界,都可以直接排到1000名的地位。

  这啥概念?

  这说明,在华国科技行业之中,高瓴集团就算不是一家执牛耳的超一线大牌公司,但是也算是绝对意义上的一线高科技公司了!

  这样的公司,到了任何一个二线城市,那是绝对会让这个城市的领导直接过来出来接待的层次。

  一家企业,从电风扇厂发展起来的小城企业,还未上市,大部分时间利用自己的自有资金进行相应的研发,居然可以做到现在这样的一个程度,这简直就是可以堪称是神际!

  而且高瓴集团的研发人员数量,也是相比较2011年,有了一个大幅度的增加。

  由于高瓴魔都研发副中心的影响,整个高瓴芯片和高瓴人工智能部门,全部搬到魔都去了,再加上高瓴科技和高瓴车辆两个子公司,有了空置的办公场所,研发人员数量,也是从2011年年末的8121人,直接增加到了11201人。

  整整增加了3080人!

  加了有接近40%的人数!

  虽然,这部分增加和扩招的人数,很大一部分都是国内985和211学校的毕业生以及国外QS在500以内的大学毕业生。

  一年增加3000多个大学毕业生到公司来工作,不要说那些只能零星招聘个几十人的外企了,就算是央企,都没招那么多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

  要知道,高瓴给予新入职员工,可是有一年10-13万的薪水的。

  在2012年,华国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就算是在魔都和帝都,能够找到一年十万以上薪水的,都是极少数!

  而高瓴科技一次性拿出3000个岗位,这给华国的教育行业的震动,可想而知!

  因此,很多大学都是纷纷伸出橄榄枝,希望能够邀请到高怀钧,希望他有机会,能够来自己的大学来进行一场讲座,或者是设置一些固定的招工指标。

  毕竟,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以来都是大学们的考核红线。

  而这一点上看,维稳,比你招来多少个学生,更重要!

  更有甚者,高怀钧以前的母校建康财经大学,甚至要给他颁送荣誉博士称号。

  想想,一个大学时期,连个三好学生都没拿过的人,突然被人追着颁发荣誉博士,这让人不禁有些怪怪的感觉。

首节 上一节 359/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奢侈品:从手工作坊,制霸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