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第301节

  唐禄点了点头,“好的,好的,小仪你和唐莹准备一些茶水和点心上来。”

  。。。。

  唐禄这个人,有那么一点小资格调,他的书房是装修成了那种这个年纪的有品味的人喜欢的那种新中式。

  将近15平方的空间,全实木的家具,看得出来,是下了血本的。

  不过,就是看起来有一点后世说的那种土豪土豪的感觉。

  这也让高怀钧真正意识到了,这个时代华国银行家和自己这种新智造企业家的最大区别。

  那就是前者还是喜欢用钱堆砌来表达自己的趣味,而自己则更喜欢一些清新淡雅的东西,偏好比较的素,更喜欢宋徽宗的那种调调。

  高怀钧家里装修看起来很一般,色调和乾隆那种完全不一样,很是单一。

  但是屋子里头的摆设,却是极为讲究。

  甚至,高怀钧还派人去佳士得拍了一些宋代的古董瓷器和书画放在家里,虽然在这个时代,古董还没有被炒作起来,但是每一件都是价值百万以上的老货。

  价值连城!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一百万可是可以随随便便在帝都四环附件的位置以及魔都外围买到一套很不错的房子的。

  【第82章】

  唐莹少见地和她妈妈一起乖巧地进厨房去干活去了,给两个男人留出了充足的聊事业的空间。

  唐禄从书柜中拿出了一小撮茶叶,然后把茶叶放到了茶壶之中,边熟练地做着动作,边笑着说道,“这个茶叶,可是我从武夷山拿回来的极品大红袍,是那几颗母树的子辈茶芽,平时我都不舍得喝,今天也是跟着高总,饱饱口福。”

  高怀钧奉承了两句之后,笑着岔开了话题说道,“唐行长在锡城农商行的功劳,我是看到了眼里的,现在锡州农商行有几个员工了?”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们一共设有1家直属营业部,2家分行,23家支行,29家分理处。员工一共有1000来号人吧,比起几年前的100多人,多了十倍有余。”唐禄沉思了片刻微微一笑。

  高怀钧听完之后愣了片刻,“1000多人?现在加起来有50来个分点位,看起来非常不错了!现在锡州农商行有走出锡城,向周边城市扩张的想法吗?”

  高怀钧此话不是无的放矢。

  现在很多区域性的银行,像建康银行,魔都银行这些,都是纷纷向周边开出新网点出来。

  核心就是抢储,抢客户。

  2012年,绝对是一个银行发展和扩张的黄金年代。

  地产业务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铁路,公路,桥梁的建设,此起彼伏,没有停滞。

  有的是人贷款,有的是人借钱,只要你手上有钱,就可以很快地扩大规模。

  高怀钧虽然对地产的这波快钱兴趣不大,但是不代表自己的侧翼力量,锡州农商行不对外扩张。

  这种快钱,不赚白不赚!

  而且这家银行,自己还想着和后世永远大地产的盛景银行一样,发挥很多灰色作用呢。

  如果这家小银行实力不够强,就做不成自己的白手套。

  唐禄明显愣了一愣。

  虽然他是锡州农商行的一把手,但是他基本上没怎么想过出锡州。

  一个是外地的企业和业务明显不熟悉,很容易出现坏账大幅增加的情况。

  二个是扩张这种事情是个水磨功夫,几个网点的建立,对于他的KPI影响不大,所以他没有太大的动力,让锡州农商行往外扩张。

  “现在锡州农商行还是想在本地扎扎根,暂时没有向外扩张的想法。”唐禄抿了一口茶,随即说道。

  “如果建康暂时进不了,就先去去苏北地区发展发展,什么徐宿淮盐,连扬镇这些在苏江省地位不太高的区域,再慢慢向姑苏,建康这些城市发展!”

  “现在锡州农商行,还是太弱小了!”

  “如果有需要我和锡城领导说的,我会和他递话的!”

  说到最后,高怀钧都止不住不好意思笑了笑。

  唐禄听到他说的话,都是不由得震惊地看着他。

  锡州农商行还弱小?

  这家银行,可不是中原和西部那些落后的地区,可以动用的流动资金,随随便便都有上千亿华元之多,可不是一家普通的区域性银行。

  就这还弱小?

  高老板,你是想让锡州农商行成为一家招行一样的区域性大银行是吧!

  这得多大的资金,才能满足这个流量!

  看着唐禄满头的疑问,高怀钧笑着继续说道,“高瓴以及高瓴的产业链企业,都是可以支持锡州农商行扩张的,其他不敢说,伱第一步扩张到魔都,问题不太大,对这个我有把握。”

  唐禄听了高怀钧说的,手上的杯子都不由得抖了抖,杯中的茶水都不由得洒了出来,烫到了唐禄的手上。

  他来不及用纸巾擦拭自己的手掌,不由得急地看向高怀钧,说道,“高总,此话当真!”

  这由不得他急迫。

  能够在魔都,这样一个金融中心拔下一个驻点,是所有外区域银行,梦寐以求的荣耀!

  就算是外资大银行,没有郑智因素,想都不要想。

  而像锡州农商行这种渣渣银行,那更是靠边站了!

  如果能够在魔都拔下一个点位,那么锡州农商行的快速扩张战略,就可以很容易就展开了。

  “你觉得我像是个爱看玩笑的人吗?”高怀钧注意到了唐禄的失态,把手上的茶杯抬了起来,继续说道,“当然我也是有条件的,以后锡州农商行要在魔都逐渐进入fix income业务(投行核心的固定收益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发债和承销债券的业务),这是我对于锡州农商行的考核,这个动作,对于高瓴下一步的发展,非常重要!”

  高怀钧直接正色道。

  fix income?

  高瓴下一步的战略?

  唐禄觉得自己是真的是全身都麻了!

  锡州农商行,不过是一家区域性的小银行,你让他搞一点简单的包装理财,发放贷款它很在行,但是你让这家银行介入投行业务?

  他有一种自己头上的经理,让他在七天之内,研发出来12306,或者是桃宝的错觉感,但是偏偏又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锡州农商行可以试试的滑稽感。

  高总。。。你是在认真地说书吗?

  “这个。。。fix income业务,会不会太难?”唐禄小心翼翼地问道。

  “您要让锡城农商行固守阵地,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的,我对于银行业务了解不多,不敢胡乱揣测。我说的这个也只是远景而已,”高怀钧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

  唐禄笑了笑,“锡州农商行,现在虽然可使用资金还算不错,在锡城这个地方,甚至做到了整个锡城最大的业务量,这个是归公于高瓴集团的核心支持的。”

  高怀钧点了点头。

  紧接着唐禄继续说道,“但是如果要介入到投行业务,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一个是需要我们拥有相关牌照,这个不是我们锡州农商行,或者说是锡城这个层面,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二个是,我们还需要和这些企业,拥有足够的和友好的关系,在这点上,比起四大行的投行业务来,那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第262章 章:在上市之前,要不要在融

  第262章 083-084章:在上市之前,要不要在融一次资?(共两章)

  刚才高怀钧与其说是临时起意,不如说是早有想法。

  他现在在电子科技产业和汽车产业都是布局,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汽车,手机,芯片,人工智能,这些技术每一样的研发都需要钱,而每一样都需要长期烧钱!

  而现在在08年获取的那一笔额外之财,已经是用得七七八八了。

  现在高瓴集团的现金流也是越来越紧张,虽然有Nova这样的产品稳住现金流,但是架子铺得那么快,研发实力相比较中为来都没差多少,完全是处于一个all in的状态之中。

  而且在高怀钧的信息差优势没消失之前,他不可能去收缩自己的战线。

  所以,在金融市场有一定的动作,接触资本,而且了解整个资本市场和资本多合作,是高瓴集团下一步要做的核心动作。

  虽然坐在一旁的唐禄不懂得电子科技,不懂汽车,但是作为在金融行业沉淫了一辈子的专业金融人,他也看出来了高瓴集团对待融资十分地谨慎,融了两轮资以后就不再有了动静。

  而新开辟的赛道,汽车,芯片,电池,人工智能等等,干脆一轮都不融资,主要只是靠自有资金以及锡州农商行帮他们开的银行承兑汇票支撑着核心资金流量。

  在他看来,高怀钧这样的选择太吃力,同时把太多的股权抓在手中,也不是健康的模式。

  不管是华国,还是外国,自有股权经过多轮融资,降低到20%以下的,比比皆是。

  而像高怀钧这样,整个集团持股,依然超过80%的,完全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很多初创公司,一年就融资三轮,年初一轮,年中一轮,年末再一轮。

  一个C轮都搞出,C,C+,C++出来!

  高瓴不是那些朝不保夕的普通企业,他们居然这样来玩,真的让人有些想不透。

  股权集中,就意味着风险自担。

  股权分散,就意味着风险共担!

  而现在,高瓴集团已经走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十字路口,他也是想了解一下高瓴未来是怎么想的。

  而他所在的锡州农商行,作为侧翼,说不定还有一场泼天的富贵等着。

  想想就让人感到刺激!

  而高怀钧没有沉思太久,他回答道,“现在锡城太小,高瓴集团也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魔都方面我们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一期研发中心上,所以我们会逐渐地把一部分的研发人员逐步地安置在魔都!”

  “比如人工智能BU将全部迁往魔都,而芯片则大部分迁去魔都,汽车和电子科技,把一部分的事业群迁移过去,那边会在未来五年之内逐渐有高瓴集团一半的研发团队。”

  “在这样的盘子下,我自然有能力和魔都方面进行讨价还价,至于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最开始没有想好,但是现在如果把锡州农商行进入魔都做一个契机,我觉得问题不大!最起码在魔都高瓴工业园中,肯定是可以给你们做一个支行的!”

  高怀钧理了理思路坦言道。

  现在魔都的高瓴工业园区,一期已经竣工,先期的员工已经开始了搬迁。

  虽然锡城领导在万般的挽留,但是高瓴沿着后世中为的步伐,进行研发中心多元化的布局,不会改变。

  魔都只是头阵,后期的江城,长安,蓉城,朱三角未确定的某个定点还有帝都,五个地方,以及1-2个国外的城市,将会设置高瓴的研发分中心。

  就像很多人才不想来锡城一样,很多的人才也是想留在自己的家乡。

  虽然高瓴规模的不断庞大,其需要的人才规模,也是在不断的庞大。

  这就像造船是一样的。

  你造一艘小型独木舟,可能一两个人,花上那么几天,就可以造好了。

  而如果你是造航母?

首节 上一节 301/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奢侈品:从手工作坊,制霸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