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第142节

  恐怖!

  原来,手机的尽头,是编制,哦不,是抽水啊!

  谁能想象,手机和赌场,这两个完全不能融合在一起的东西,居然硬生生地被联系在了一起。

  【第X章】

  像在后世,中为和平果的都是会搞应用商城高抽水的。

  中为是,一般的应用我不抽成,就算你的应用里面有内购项目,我也不抽成。我只对“联运服务”的游戏抽成50%。

  而平果是,所有的应用和游戏都抽成30%,而且你在应用内部花的每一分钱,包括微信的打赏、QQ的会员,苹果都要抽成30%。

  这笔钱,可不少!

  基本上每年都有大几十亿美丽元的收入,而且这个收入的利润是非常高的,超过60%以上!

  你想想看,当手机进入存量时代,你的手机基本上没有啥利润,但是靠着应用商城,每年都有

  在手机进入存量时代后,这个钱才是手机制造商,最渴望的东西。

  其实,后世的小米也是如此,大部分的盈利资金都是通过这个来的。

  他们的手机单机利润,都干到接近负值了。

  不然,他账上如何沉淀下来,超过百亿华元的资金?

  挣的,就是这个后期的存量钱!

  高怀钧的要求,就是不遗余力的抢占用户的上网时间,这也是未来大公司所努力发展的方向,未来的高怀钧科技将立足于手机这个基础点,涉足到整个互联网泛娱乐,提高客户的沉浸度!

  尤其是游戏平台!

  核心是几年后的手游!

  而游戏的最大玩家群体是什么?

  青年男性!

  生态,一切都是为了生态!

  这就是高怀钧说的,要教育消费者的核心原因!

  “所以,我们虽然在前期响应了女性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当我们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响应,是不足的!”

  “我们在设计mate 2和mate 3的时候,忽略了一部分客群的真实需求,那就是男性!”

  “他们很多人,170+的个子,手掌很大,但是市面上的手机由于技术上或者研发惯性的原因,都很小,他们是意识不到,大屏手机的魅力的!所以,我们从这块切入,对产品进行赋格(给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

  “同时,在外形上,Mate 4将采用一体化金属机身设计,机身前后两个面都是金属材质,看起来非常有质感,手感也非常舒适。难点在这里,大家看,背部的指纹识别模块,既方便又快捷,可以快速解锁手机,这个模因我等会给闵总说说原理,这块还需要和触摸屏厂家进行沟通。”

  “这一次,我们要在技术上做大突破,手机屏幕,将不再用电阻屏,而是使用电容屏!”

  “这次要搞的技术创新,非常多,时间很紧,任务很重!”

  高怀钧在上面侃侃而谈,所有人都是认真地听着他的陈述,都不由得若有所思。

  “高总简直就是教父级的存在,他对于产品和市场的理解,简直是绝了!”

  “一个简简单单的大屏手机,居然有那么多的道道,我特么现在还是懵逼状态。“

  “谁说不是啊!所有人还在沉浸在智能手机可以看看电影,看看电子书,上上网的时代时,高总已经在布局所有人都未察觉到的应用商城了。这一招简直是绝了!”

  “一个人拖着全公司走,简直了,高总这做到了!”

  在一旁的众人,不由得议论纷纷。

  待高怀钧走后,闵伟国把图纸拿回了高瓴科技,一大群的技术骨干都围了过去,想深入了解一下,这个大升级版本的mate4!

  高怀钧的精力主要是放在凌霄科技以后,就已经很久没有亲自拿出图纸过来了。

  所以,这群研发人员,非常怀念以前那种每一次都有重磅惊喜的感觉。

  现在,新的研发产品,来了!

  而丁鹏看着眼前的mate4的设计方案,心中也是颇为震撼的。

  他做高瓴科技手机研发部的部门总监,他没有这么一刻像现在这么激动。

  和mate 1和mate 2亦步亦趋,并没有摆脱原来的按键式功能机完全不同,这款手机的设计理念,已经完全摆脱了功能机的影子。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机。

  高瓴科技,已经走出了自己真正的风格!

  最主要的是,这款手机不管是颜值上,还是设计理念以及材料组合上,都极具创新能力。

  而创新,就是高瓴科技这家公司,最赖以生存的核心基因!

  华国从1840年开始,就一直处于落后和挨打的状态,而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而制造业和电子科技业,一直以来都不行,全部都是捡取外国企业手机理念的残羹剩饭。

  在高怀钧前世所在的2023年,是很难想象,在2008年,一个手机卖你3000元,还性能巨垃圾的状态的!

  “高总实在太了不起了!”

  “连续出了那么多款爆款产品,现在还能出一款如此惊艳的产品。”

  “我有预感,这款产品拥有着追赶外国大品牌的能力,我们未来,高瓴科技肯定可以追上这些大品牌公司,成为一个大厂商!”他深吸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

  在他身边的其他研发人员默默听着,心情也是十分激动,纷纷都重重点了点头。

  这款大屏手机的震撼程度,还是超乎他们的想象!

  这绝对是高瓴科技,突破锡城的契机!

  “这个指纹解锁技术,这是从哪个宇宙传来的黑科技!高总是怎么想到的!”

  “确实,太震撼了!157mm的长度,相比较mate2以及mate3的长度115.2毫米,整整长了42毫米,这等于是长了50%,颠覆性的设计理念,高总太大胆了!他真的确定能被客群所接受吗?”

  “不仅仅是如此,你们没看到吗?这款产品直接用手触摸显示屏,这是目前很冷门的电容屏技术,这种技术,我都不知道JDI能不能搞出来,太难了!”

  这群研发骨干在那里啧啧称奇。

  不要觉得这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技术,这些技术,每一个,都需要大几百人的配合研发,才有实现的可能。

  而且,更关键的是,需要团结!

  但是,这些东西,恰恰是高瓴科技研发团队所不缺的。

  他们早就被高怀钧灌输了一种名叫信仰的东西!

  因为他们知道,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从复写60年前悲壮的荣光,却可以用行动告慰先辈那不屈的英灵!

第173章 章:乔布斯的震惊!(共三章

  第173章 5-7章:乔布斯的震惊!(共三章)

  mate 4的技术文档,经过了丁鹏的整理和分析,将这些简易的思路版草图分发给了高瓴科技的研发人员。

  和以前一样,将高怀钧传过来的图纸进行整理和分组,切分到各个子模块去。

  屏幕,主板,电池等等共计21个子模块,这些子模块再继续下细分,一共细分为1034个小项!

  高怀钧主要是控制mate 4的主要外形和功能配置,具体怎么落地,零件之间的配合如何进行,这些都是要靠工程师们自行解决!

  现在高瓴科技有上5000人的研发团队,自然高怀钧不会像以前那样,把每个细节都想清楚了。

  毕竟,他现在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整整四年之久了!

  一些记忆开始慢慢模糊,他只能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将一些重点的大事记以及技术,记在笔记本里头。

  在mate3和matepad2的研发上,高怀钧尽量没有打扰到研发团队的研发节奏。

  但是令他失望,高瓴科技的这只团队,确实是无法达到他使用信息差后能达到的效果。

  这也没办法,本来前世的那些爆款产品,都是经过了市场层层检验的,拿来主义,一用肯定会效果好。

  而在这些爆款背后,就算是原公司本身,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平庸产品被生产出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就意味着,现在高瓴科技的团队依然非常依赖于他的信息差!

  所以,他还需要扶持这只团队一段时间,等到团队稳定在一定的规模之后,再慢慢放手!

  然而事实上,这只团队用四年的时间,就打造成为现在这个程度,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

  “材料提交给屏幕组了吗?还没交?搞什么?给我去催一催,他们这次的任务最难,我想要他们先参与进来,先别管着优化验证了,先把资料交给他们先,让他们进行优化,现在总图和分图一起启动优化,一起来抢时间!”

  “阿牛啊,我让你去提前联系的大屏合作商你联系了没有?没联系!搞什么搞!你这时要沟通到什么时候!伱再这样磨蹭下去,我要吃掉你这个南粤仔!你先联系一下湾湾的宸鸿(TPK),他们的老板江朝瑞是电容触摸屏的先驱,从95年就开始投入研究触摸屏了,我们去主动和他们沟通一下。”

  “兄弟,我们是在打仗啊!三天之内我要看到最终的反馈信息,同时在三天后让厂商派人过来,跟我们一起做前置性研发工作。记住,这个沟通如果出了问题,整个项目都会收到影响,这个责任我们谁也担当不起的,你赶紧下去帮我落实清楚!”

  “小强啊,我让你走的实验材料流程走了没有?基础实验阶段和画图阶段交叉进行,不等了!完成一个模块就实验一个模块!太浪费?老子都不嫌弃浪费,你嫌弃?你知不知道,你浪费一天,等材料的工程师要花掉多少人工工资吗?你比高总还要更懂研发手机吗?扑街仔,赶紧滚犊子去把流程全部走完!不要让我在这里再看到你!”

  “咱们的指纹解锁模因,需要用到电容式指纹传感器,这属于滑动式采集,此是将手指在传感器上滑过,从而使手机获得手指指纹图像。而这个板块咱们并不清楚,需要用到算法工程师的底层算法逻辑!现在公司的算法工程师完全不足,你和人事部说说,我们要多招人!”

  在高瓴科技研发中心里头,闵伟国表情严肃,一个接着一个地下着指令。

  这次看起来只是屏幕大了50%,可是实际上相当于里头的东西基本上全部变了!

  这其实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

  芯片性能,电池容量,屏幕结构,摄像头组件,以及各种配合的微小零部件,全部都变更成为新的,更为强大的组件,这也是为高瓴科技未来的高端生态所服务的。

  大屏,电容屏,指纹模因,还需要在半年内搞出来。

  他感觉亚历山大啊!

  最近高瓴科技的研发部门进行了改组,从单项目负责制,改为了多组别进行混合赛跑。

  也就是说,同样的一个研发零部件,比如指纹模因。

  它不会像其他公司一样,只会设立一个专项组进行专精研发。

  而是同样一个东西,一口气组建三个不同的团队,在同一个赛道同时奔跑!

  虽然,这样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但是,却是会增加了整个团队的研发效率,减少员工摸鱼的几率!

  因为,一般来说,在一个项目周期结束的时候,最差的那个组,会被强制解散,而且所有的员工会被进行综合评估,以对其进行打分和能力综合评估。

  试问,在这样的高压,以及高怀钧高工资的胡萝卜大棒之下,哪个研发员工不敢不拼命,谁敢懈怠!

首节 上一节 142/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奢侈品:从手工作坊,制霸世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