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

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 第660节

  “四叔。”

  “嗯。”

  现在的他毕竟是长辈,自然没有那么多的礼节,但要是自己被封了皇太孙,那朱棣还得给自己下跪,不然的话就是大不敬。

  要知道储君也是君。

  “允熥,今天怎么有空来你四叔这里了?”

  “四叔,我闲来无事,所以来转转,不会很麻烦吧?”

  朱棣摇摇头:“不麻烦,不麻烦。”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女人走了出来,姚斌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人是燕王的淑妃,历史上朱棣的王妃应该是徐妙云,只不过这里不是历史,朱棣的妃子也变成了陈友谅流落在外的女儿。

  “见过四婶。”

  淑妃听到姚斌的称呼,感觉非常的高兴:“见过允熥殿下。”

  虽然这娘们儿很丰满,但姚斌知道是拿不下她的,就算是以后干掉了朱棣,淑妃肯定也是不会从自己的。

  没看到剧中她是多么的爱朱棣?

  淑妃见过礼才说道:“殿下,臣妾听闻陛下的寿诞快到了,所以帮忙准备了寿礼.......”

  她刚刚说完,一旁的小太监就拿着一个盒子走了进来,也不知道是巧巧还是乖乖,反正这两个也是剧中的活宝,男扮女装把晋王朱?耍得团团转。

  寿礼?听到这个,朱棣才想起马上就是老头子的寿诞,看到盒子里的东西,朱棣更加的满意,然后说道:“爱妃有心了。”

  “殿下满意就好。”

  姚斌也看到了盒子里的东西,和剧中的差不多:“四叔,没想到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只是我准备的不是麦穗和稻穗。”

  朱棣笑了笑:“是吗?允熥,你准备的是什么。”

  “保密,等到了皇爷爷寿诞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了。”

  姚斌留在燕王府吃了个饭,也见到了朱棣的两个随从,一个叫小北一个叫小平,合起来就是北平。

  也不知道朱允炆跑来让朱棣认小玩子为义女没有,剧中可是借着张楚楚的关系,朱棣才勉强答应下来,但现在张楚楚都没见过朱棣。

  “四叔,不知道我二哥最近找过你没有?”

  “允炆?他确实找过我,让我认一个女子为义女,估计以后就是他的妃子吧。”

  朱棣丝毫没有隐瞒,直接就把小玩子的事情说了出来,姚斌点点头,这个小玩子还是有些小聪明,先是和朱允炆搞好关系,然后又认了未来的永乐大帝当义父,合着怎么都不亏呗?

  不然的话,小玩子为什么不认秦王晋王当义父,为什么偏偏是燕王,还不是知道以后对方是皇帝嘛。

  “是嘛....”

  “嗯。”

  看到姚斌走后,朱棣在想今天这家伙过来是做什么的呢?难不成真是吃饱了撑的,跑来燕王府蹭一顿饭?

  与此同时,朱樉这次还是准备了一个颗大补丸,他就觉得老头子的身体需要补补。

  晋王朱?准备的一块石头,说是这块石头的心是红色,所以没有造反的心,以此来表达天下没有造反之人。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朱元璋寿诞的那天,银行的事情是搁浅了,姚斌想着都觉得浪费了那一晚上的时间。

  所有王爷,以及朝的大臣们,全都带着自己准备的礼物,姚斌也不例外,直接让人抬了几个大缸来到了朝堂外面候着。

  惟独朱允炆,一个人空着手,来到朝堂上。

  朱元璋虽然不想过寿诞,但奈何他是皇帝,如果他不做的话,让底下人怎么过?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你不拿别人怎么拿,现在就是你不过别人怎么过?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看着底下人说道:“看你们的样子,都准备了很多寿礼,都拿出来,让咱瞧瞧吧。”

  朱樉作为老二,最先出列,于是举着一个大托盘说道:“父皇,这是儿臣为您准备的超级无敌十全大补丸........”

  姚斌看到这一幕,真的忍不住想笑,更别说其他人了,朱?直接就笑出了声,反正他和老三一直不对付。

  等陈公公把东西拿到朱元璋面前,朱樉才说道:“父皇,这是儿臣的一点儿心意~”

  朱元璋脸色一黑,看着眼前的“黑球”顿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留着吧,咱是苦孩子出声,多喝一点参汤都流鼻血。你弄这么大的一个十全大补丸,是想把咱给活活的补死?”

  朱樉立马回道:“儿臣不敢。”

  他心里苦啊,没想到又挨骂了,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随后朱?站了出来,等陈公公把东西拿到朱元璋面前,他才说道:“父皇,这是儿臣为您献上的赤心石头,父皇,连这小小的石头,对父皇都怀着一片赤心,更何况……”

  朱元璋看着朱?,很是不成器的说道:“混账东西,谁教你的说辞?红石头就是有赤心不会谋反,那别的石头就谋反了吗?”

  闻言朱樉笑的是最开心,谁让朱?刚刚嘲笑他来着。

  朱?挨了骂,但他也不敢去反驳,只好灰溜溜的回到了人群中。

  “老四,你来。”

  朱元璋心想,这个四儿子不会像前面那样不靠谱吧?

  “是,父皇。”

  陈公公将盒子呈到朱元璋面前,打开后,朱元璋就看到了里面的麦穗和稻穗,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这么好的东西,就意味着今年风调雨顺,是一个好的丰收年。

  “好好好,老四你的东西很好,这么好的东西长在那里啊?”

  “父皇,麦子是江北的,稻子是江南的......这也寓意这我大明朝国泰民安,这全奈父皇洪福齐天...........”

  呵呵,没想到吧,历史上的永乐大帝也会拍马屁,而且还拍得很好,姚斌自觉是赶不上的。

第522章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闻言,朱元璋开怀大笑:“好哇好哇,这么好的庄稼,这下再也不愁吃不饱喽。”

  满朝文武这个时候也不是傻子,纷纷开始拍起马屁,毕竟这本来也是一件好事儿。

  只不过朱棣的那几穗庄稼是精心挑选的,就大明朝现在的产量根本就不可能达到这个地步。

  陈公公看到这一幕,也立马拿起东西记录起来,这可是太子朱标薨逝之后,皇帝脸上难得的开怀大笑。

  随后又是一些不知名的王爷,很快儿子辈的献完了,就轮到孙子辈的,不过这次有机会的人不过就是朱允炆和姚斌两人而已。

  刚刚朱樉已经开始问姚斌了:“大侄子,你给父皇准备了什么寿礼?”

  他是第一个去献礼的人,不过被朱元璋不咸不淡的打发了,不过还是比朱?要强上不少,最起码没有挨骂嘛。

  “二叔,等会儿你就知道了,我保证皇爷爷会满意的。”

  朱樉看到姚斌在卖关子,也不好继续问下去,左右不过是一会儿的事情,现在继续问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儿子背的献礼除开朱棣的礼物,就没有一个让朱元璋满意的。

  朱元璋看到所有儿子都完了,随后看向朱允炆轻声道:“允炆。”

  其他儿子听得那个叫一个不服气啊,这大哥家的孩子都比他们这些亲儿子要好些,没听到老爷子说话的语气么,刚刚不是骂就是语气不爽的。

  这个时候朱允炆站出来拱手道:“允炆祝皇爷爷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

  “嗯,允炆你今天也准备了寿礼吗?”

  最近因为姚斌的出现,朱元璋对于朱允炆没有像以前那么的关爱,不过他现在好歹也是东宫的长孙。

  “允炆确实给皇爷爷准备了礼物,不过这个礼物是拿不出来的,只能亲自去东宫那边........”

  朱允炆说的礼物,就是小玩子在东宫捣腾的那些,姚斌心想要是可以的话,自己都想给她买点儿生日蛋糕,毕竟东宫的宫女真的累呀。

  “好好好,等会儿我们就去东宫看看。”说完朱元璋就很好奇的看着姚斌,心想这个孙子要送些什么,毕竟最近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不管是在管理方面还是文学方面,这个孙子都非常的出彩。

  特别是那首沁园春雪,简直拍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

  “允熥,你呢?”

  姚斌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皇爷爷,孙儿也准备了一个礼物,请容许人把东西抬上来。”

  “准了。”

  朱元璋真的想知道这个孙子送的是什么,其余人也是一脸的好奇,特别是几个藩王,最近朝堂上的情况他们自然知道,以后的皇帝就不是朱允炆就是眼前的这位。

  随后几个侍卫抬着三口大缸走了进来,里面正是已经成熟了的土豆,只不过还没有挖,所以姚斌今天打算来个现场挖土豆。

  朱元璋看到几个大缸后,心里更加的狐疑,不过比他着急的人也有,那是朱樉:“熥哥儿(不是哥哥的意思,古人喜欢称呼男子为哥儿),这是什么东西?”

  姚斌并没有回答,而是拱手道:“皇爷爷,这是孙儿偶然发现的一种粮食,名为土豆,此物产量极高如果种植地方亩产二十石,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作为蔬菜.......非常耐饿,有了此物以后大明朝再也不会有饥荒.......”

  闻言,朝堂上非常的安静,主要是姚斌的话让人不敢相信,饥荒一直都在困扰着华夏人民,特别是封建王朝的时候,大部分朝代灭亡的原因就是饥荒。

  就算是到了姚斌所在的后世,那也才消灭饥荒不过三十多年。

  朱元璋皱了皱眉:“允熥,你说真的,这叫土豆的东西,真的亩产有那么高?”

  人群中的朱允炆很是狐疑,这个东西他听小玩子说过,说是花果山那边有一个东西,长在土里有拳头那么大,亩产非常的高,难不成就长在眼前的大缸里?

  姚斌点点头:“是的,皇爷爷,孙儿已经试验过了,要是可以的话,就在大殿上直接收获土豆.......到时亩产多少一看便知......”

  毕竟这玩意儿,要是没人亲眼看到的话,恐怕是没人相信的。

  “嗯,咱亲自来。”

  随后朱元璋郑重的走下龙椅,他觉得这个孙子恐怕不会胡说,要是真的有这么高的产量,那对大明朝来说,简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儿。

  看到朱元璋要动手,朱樉立马说道:“父皇,这个事情还是让儿臣代劳吧,实在不行让侍卫把大缸砸开也是可以的呀。”

  朱樉虽然脑子不好使,但对朱元璋是绝对的孝顺,在剧中无时不刻不想在朱元璋面前表现一下,为的就是那一句表扬的话。

  朱棣附和道:“对啊,父皇,还是让侍卫来吧。”

  朱元璋点点头,随后给几个侍卫使了个眼色。

  咚咚咚,几声响起,大缸被砸开,因为这样简单粗暴,果不其然随后就在里面找到了很多拳头大小的东西。

  朱允炆走到近前,拿起一个说道:“原来这个就是土豆啊,仙仙说的是真的?”

  姚斌一听,就知道他肯定是从小玩子那里听到了什么。

  “皇爷爷,这个就是土豆........”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些土豆是在里面长出来的,就这个缸里就产出来了四十多斤,换成亩产的话最起码是三十石。

  “来人啊,把其他几个缸也给咱收了,记住这次只能慢慢挖出来,不能砸缸。”

首节 上一节 660/7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