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372节
凭借“蜘蛛侠”横空出世,安森毫无疑问地成为新生代偶像,每个中学生应该都幻想自己成为彼得-帕克,哪怕仅仅只是一次。
但那是大屏幕形象。
安森必须竭尽全力维护这样的形象,不止是电影里还有私底下,这显然没有那么容易,看看第一代超人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夫(Christopher-Reeve)就知道了。
一次扮演超人,一生都是超人,穷其一生被捆绑在这样的形象之上。
不过,从目前来看,安森做得不错。
即使是在“大象”剧组,安森也以自己的魅力展现偶像的力量。
格斯想,也许这只是一个开始。
(本章完)
第543章 先拍再说
“大象”,杀青了。
一切发生得太快,似乎昨天才刚刚进入剧组准备拍摄,一个转身就听到导演宣布电影结束全部拍摄——
这样的感觉,是正确的。
事实上,“大象”的拍摄周期,只有区区五天而已;即使再加上安森和格斯前期亲身体验并且考察学校的时间,整个制作周期满打满算也不到十天。
速战速决。
五天。
在“蜘蛛侠”剧组,根本难以想象,可能一个场景都来不及搭好,而“大象”就已经杀青收工。
尽管早就知道独立电影精简凝练,整个工作模式截然不同,但真正亲身经历过后,也还是忍不住发出惊叹。
毫无疑问,这就是安森目前为止最快速的一次拍摄。
而且,这部电影本身就够特别,格斯试图记录那些普普通通的日常,拍摄工作和现实生活好像没有什么区别,短短五天和此前的校园生活相差无几,拍摄了和没有拍摄的日子大相径庭。
以至于格斯宣布杀青的时候,也完全没有真实感。
“结束了。”
“孩子们,全部结束了。”
格斯拿着扬声喇叭通知,让整个校园都能够听到。
最后一场戏、最后一个镜头,依旧是典型的格斯——
哈里斯扛着摄像机安静地在学校走廊里游弋潜行,如同深水潜艇,沿着走廊、教室、活动室一路前行。
没有特写。没有近景。没有停留。
悄无声息地巡视整个空间。
当然,不是随随便便的空间,而是经过大屠杀的空间,没有幸存者,横尸遍野、鲜血淋漓的空间。
没有特写,那是因为格斯不准备凸显任何主角,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全程巡视,这是一个全景展示,以相同的平静视角却呈现截然不同的画面,不需要语言就能够感受到落差。
整部电影三分之二时间里都是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此时则陷入死一般的寂静,一切毫无预警戛然而止,简单粗暴地摁下暂停键,影像的主旨着实再清楚不过——
冲击,自然而然地发生。
不过,格斯自己也还没有确认,是否准备以这个长镜头为电影收官。
从首尾呼应层面来说,这样一个镜头恰到好处地为电影画上句号,那些批判和控诉不需要言语也能够表达出来;但格斯犹豫的地方恰恰就在这里:
他真的应该把批判和控诉如此直白地展示出来吗?
这样是否显得画蛇添足?又或者一切说得太直接反而露怯,唯恐观众看不出来整部电影传递出来的信息,于是结尾还需要再次用长镜头强调一遍?
正如同格斯对安森的表演评判一样——
正确,的确是正确的,从任何一个角度分析都是;但这样回归好莱坞传统叙事的套路,哪怕不是类型片套路、而是圣丹斯系独立电影的人特有套路,是否过犹不及地破坏了自己最初的自然构想?
也许,电影应该拥有一个更加干净利落的结尾,不需要导演用镜头语言再把整部电影里讲过的事情重复一遍。
格斯需要沉静下来思考。
但思考是一回事,拍摄则是另一回事。
他们可以现在拍摄下来,等待后期剪辑的时候再决定是否使用;毕竟,拍摄了,可以自由决定是否使用,但如果没有原材料,到时候补拍也已经来不及。
于是。
整个剧组调动起来,过去这五天时间里参与到电影拍摄地人员全部出动,完成整部电影最恢弘的一个场景。
学生们一个两个按照剧情“倒”在血泊里,整个校园遁入一片寂静,勃勃生机就这样被阴霾蚕食吞噬。
一镜到底的长镜头里流露出那种死寂和荒芜蔓延的萧瑟,比任何语言任何配乐任何表演都更有力量。
但同时,拍摄完全没有难度,因为演员们不需要表演,完全由导演来掌控,这就是展现导演能力的镜头,这就意味着演员们可以放松地投入拍摄。
一直到格斯结束拍摄,宣布电影杀青。
学生们从血泊里坐直身体,表情各异——
有亢奋有茫然,有激动有失落,有雀跃有不舍。
没有人能够例外,面面相觑之中交换彼此的问号。
显然,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拍摄电影也不应该是这样的,和想象之中的场景截然不同,以至于拍摄结束也依旧不确定:
我们,真的拍摄了一部电影?
这一幕,让安森嘴角的笑容轻轻上扬,不由转头看向格斯——
安森是幸存者,在埃里克的提醒之下离开了学校,逃过一劫,最后一场戏自然和他无关。
“导演,如何,现在有感觉了吗?”
格斯轻轻摇头,“不,仍然不确定。”
关于最后一场戏是否应该拍摄,格斯一直到最后一刻还是有些犹豫,关于这件事,在剧组里不是秘密。
格斯停顿一下,转头看向安森,一个念头冒出来,“你觉得呢?”
安森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外,“我?导演,你确定?”
格斯哑然失笑,“不,我不确定,但我依旧决定听一听。”
独立剧组小而精,优点在于运转流畅、敏捷轻便,缺点则在于一切都需要依靠格斯,当格斯陷入创作瓶颈的时候,没有商议对象,必须自己思考。
正如格斯所说,他也不确定和安森讨论是一个正确选择,作为演员,安森在短短五天拍摄里展现出出色的能力;但电影艺术创作却不只是表演而已,导演和演员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位置,格斯依旧没有信任安森到足以开启这样的话语——
不过,他也没有损失,不是吗?
安森看着格斯的笑容,捂住胸口发出一声哀嚎,仿佛受伤一般;但随后,安森就顺着话题说下去。
“我不认为这一段是必要的。”
格斯正在等下文。
然而,没有了。
格斯满脸愕然地看向安森。
安森摊开双手,“我只是发表一个观点,一种直觉一个灵感而已,这就是我的意见。”
慢了半拍,格斯才明白过来,安森这是在报复呢。
可是,报复?
格斯微微一愣,在意识到之前,笑容就已经爬上嘴角:
这应该就是安森和瑞凡-菲尼克斯的差异。
在瑞凡身上看不到这样的自信和张扬,在那些脆弱和哀伤的背后隐藏着一抹坚韧与倔强,这是好事;更何况,安森的张扬,完全不会令人讨厌。
然后,安森没有停顿,又继续说道。
“导演,这部电影的名字,‘大象’,为什么是这个名字?”
一个特别的切入点,带来不同的思考。
(本章完)
第544章 艺术探讨
电影标题?
格斯微微有些意外,因为当代电影标题往往越来越直白以适应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尽可能避免让观众思考,只有非常非常一小部分电影依旧在标题花心思,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
无人在意。
自电影立项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询问格斯电影标题的意思。
尽管这很离谱,但事实就是如此。
格斯不由多看了安森一眼,思绪也拉了回来,“阿兰-克拉克(Alan-Clarke),你知道这位导演吗?”
安森摇摇头,“抱歉,看来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补课。”
格斯连连摆手,“不不不,你不知道是完全正常的,这位英国导演并不广为人知,他的作品曝光率也很低。”
“你上次提起王家卫,‘堕落天使’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名杀手在麻将馆大开杀戒,那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镜头里充满随时可能引爆的乖戾和血腥。”
“那组镜头,就是受到这位阿兰-克拉克的启发。”
安森轻轻抬起下颌,略显意外,因为他真的完全没有听说过阿兰-克拉克这位导演,更没有听说过他的导演风格居然对许多后来导演产生影响。
格斯能够察觉到安森眼睛里的专注,不由也兴致勃勃起来。
“1989年,阿兰-克拉克拍摄了一部三十七分钟的短片,‘大象’,对斯坦尼康镜头(steadycam)的挖掘和运用算得上具有开创意义。”
“在他的电影里,镜头常常紧密跟随主角,这个主角可能是任何人,‘大象’这部短片里,主角就是一个杀人犯。”
“开篇,镜头跟随男人闯入一栋建筑,当观众跟随他急躁而匆忙的脚步搜寻一阵,慢慢意识到他应该是准备找人,但几乎翻遍整个建筑也没有看到人影,一直到他在杂物间里找到了自己寻找的对象,他掏出手枪果断击毙,然后转身逃之夭夭。”
“镜头再切回凶案现场,静谧无声的画面维持冷静的旁观视角,我们知道这是一起凶杀,但我们不知道凶手和死者的关系,也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暴力,往往是具有冲击力的;而没有理由的暴力更是如此。”
言语,只是言语而已,但想象力却能够产生画面。
上一篇:光之国科学家:卡洛斯奥特曼
下一篇:港娱:功夫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