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358节
而这些只是顺带的,在这份报告之中,大量的笔墨都在说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以人工智能来对其他的行业进行赋能,提升生产力。
这也是王东来在报告里重点提到的内容。
总之。
看完这篇报告之后,姚启智的心里颇为感慨。
“写得好啊!”
感慨了一句之后,姚启智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地踱步起来,仿佛是在思考什么难题一样。
终于,姚启智眼里闪过一丝坚定,便走到办公桌旁,拿起电话,就拨了出去。
“你好,任秘书,姜校在吗?我有事要找姜校。”
放下电话,姚启智便快步走出了办公室。
很快。
姚启智便来到了姜涛的办公室,二话不说,便直接将王东来的这份报告发给了姜涛。
“姜校,这份报告你看下!”
姜涛还准备询问一下姚启智这么匆忙赶来的原因,此时听到姚启智这么说,也顾不得问,当即就看了起来。
两人的关系不错,姚启智能在五道口有这样的支持力度,也有姜涛的支持在里面。
“什么报告,居然还让你专门送来。”
姜涛笑着打趣一声,便打开了报告看起来。
只是看到这个名字,姜涛就来了兴趣。
人工智能!
这绝对是高端项目。
而能从姚启智手里拿出来,必然不可能是什么挂羊头卖狗肉的东西。
抱着这样的期待,姜涛快速地看了起来。
姜涛能担任副校长,自然不可能是无能之辈。
虽然不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可是基本的东西还是理解的。
十分钟的时间。
姜涛看完这份报告,眼神明亮,看着姚启智出声问道:“这篇报告是谁写的?”
姚启智并没有直接回答作者是谁,而是反问道:“姜校,你觉得这篇报告写得怎么样?”
“写的很不错,虽然里面有些东西我不是很赞同,但是瑕不掩瑜!”
姜涛毫不犹豫地给出自己的评价。
听到姜涛这么说,姚启智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其实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有些东西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有些我又觉得危言耸听了。”
“但单单只说人工智能这一块,我认为是毫无问题的,不知道姜校觉得如何?”
姜涛点了点头,说道:“我和你想法一样,说吧,这是谁写的报告,难道是你的那个学生写的?”
也难怪姜涛会这么想,如果说五道口的学生都是天才的话,那么‘姚班’的学生就是天才中的天才。
所以,姜涛会这么想并不意外。
姚启智摇头,平静地说道:“不是,是王东来!”
姜涛面露惊讶之色,下意识地反问道:“真的是王东来?”
“就是他,这份报告还是我让他写的!”
听到姚启智这么说,姜涛的心里飞速地思索起来。
沉吟了一下,才笑着说道:“我就知道老姚你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么火急火燎地找过来,肯定是有事情。”
“先说说吧,这两天你和这位王教授聊了些什么,这份报告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姜涛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测。
根本不需要细想。
人工智能加上姚启智,这就是明摆的事情。
姚启智也没想过隐瞒,当即就将前因后果说了出来,最后更是有些感慨地说道:“之前,我只是觉得王东来这位教授是难得一见的学术天才和商业奇才,现在我倒是不这么觉得了。”
“哦,那你现在对他的看法是什么?”姜涛听到这话,好奇地问道。
“一个天才,真正的天才!”
姚启智说的很认真,语气也很坚定。
姜涛沉思了一下,也跟着点了点头,赞同说道:“确实如此!”
说完之后,姜涛的眼里放出光芒,脸上也浮现出抑制不住的笑意。
“老姚啊,你这次可是帮了我一个大忙,我正愁不知道该拿什么来让王东来留下呢,你就给了我这个好消息!”
第325章 研究团队组建完成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
人材!
凭借着王东来在国际数学界的成就,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一流人才。
数学作为学科之基,并不是夸大之语。
只是在很多时候,因为数学的门槛太高,以及它的作用体现的很隐晦,并不明显。
这就导致了很多不了解这方面的人觉得数学不重要。
读书的时候说学数学没有用,出去买菜总只需要会加减乘除就行,用不上一元二次方程等等数学知识。
但是,当真正有所成绩的人才会知道数学的重要性。
在数学这方面,世界主要的强国分别是高卢、毛熊、白头鹰、德国、日不落等国家。
可以看到,这些数学强国,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
有一句话叫做‘得数学者得天下’,就充分说明了数学的重要性。
17世纪的牛顿,发明了微积分,用微积分研究了许多力学、天体运动的问题,为日不落18世纪的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崛起,主宰了一个时代。
毛熊从19世纪开始重视数学在内的基础科学教育,导致了红色国度在20世纪成为数学强国,并发设立第一个人造卫星。
二战发生前,白头鹰只不过是新兴国家,但是因为重视数学家的地位,吸纳了大量的犹太数学家和其他国家的数学家移居白头鹰,迅速成为世界大国。
就像是香农提出信息熵的概念,奠定了信息论和数字通信的基础,现在的通信研究都是围绕着香农的三定理进行的,包括现在的4G发展,都是在香农定理的基础上发展的。
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原理,利用二进制把程序本身当成数据对待,使得计算机得到飞速发展,即便是到现在,他的理论体系依然在使用。
数学家阿兰·图灵的数学研究,奠定了计算机逻辑基础,是人工智能光之父,同样是计算机科学之父。
由此可见,一位顶尖的数学家有多么的重要。
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
而华国这么多年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也是和重视学者脱不开关系。
身为五道口的副校长,姜涛自然是重视人才的。
现在,得到姚启智的报告,顿时就让姜涛觉得看到了把王东来留下来的希望。
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姜涛的神情颇有几分亢奋,不过还是强行压下心里的激动,对姚启智出声说道:“老姚,你也说说你的意见和想法。”
姚启智心里早有定计,所以听到姜涛这么问,也不犹豫,当即就出声说道:“姜校,我认为和银河科技合作开发大模型是完全可接受的,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王教授已经说过了,我不再重复。”
“我们既然想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计算机人才出来,单独只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多更有难度的磨炼,而人工智能大模型就是一次最好的磨炼。”
“银河科技出钱,咱们出人,双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我是赞同王教授的合作提议!”
说完这些,姚启智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并且,如果人工智能发展情况良好的话,我们也能凭借着在这方面积攒的经验直接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姜涛听着姚启智的话,并没有急着给回复,面露沉吟思索之色。
很快,姜涛的脸上便露出一丝坚定之色。
“这份申请我批了,一应合作事宜可以给银河科技最大的优惠,专利成果也可以交给银河科技。”
“另外,这个课题也可以由学校出面,以五道口的名义去申请重大专项,同时再去邀请一些这方面的专家进来。”
“人工智能暂时无法推进,那就在人工大模型上多下一些功夫。”
“对于特殊人才,就要有特殊待遇,王东来值得这么做!”
姜涛一脸坚定地说道。
听到姜涛这么说,姚启智点了点头,并没有多少意外。
唯一意外的就是姜涛居然的支持力度会这么大,居然会同意以五道口的名义去申请重大专项,并且还要邀请其他的专家加入这个课题。
这样的待遇,绝对少见。
“对了,王东来在学校的安排并没有做强制要求,你不是想邀请他去姚班授课么,完全可以提,正好人工智能大模型这个课题,他也可以参与进来。”
姜涛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姚启智如此说道。
姚启智再次点了点头,说道:“我已经提过,他已经答应了。”
……
不得不说,有了姜涛这位副校长的亲自点头,银河科技和五道口的合作事宜推动的很快。
在生出这个想法的时候,王东来就已经让银河科技提前做好了准备。
所以,陈凌岳早已在京城做了一些简单的准备工作。
只是一个周的时间,合作的大部分协议都已经商议好了,流程也走的差不多了。
原本,这样的合作消息,是需要专门对外宣传一波的。
可是王东来却拒绝了,并没有专门请来记者媒体来报道宣传此事,只是在五道口内部,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而已。
就连这个仪式,王东来也都没有出面,而是交给了陈凌岳。
上一篇:四合院之系统逼我当反派
下一篇:超级学霸:从低调控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