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第350节
“立花小一郎将军如此决定,是因为这个从朝鲜开来的师团还没有象支那人那样的正规的坦克部队。它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从来没有得到过它所需的任何东西——没有坦克,没有充足的火炮,没有运输工具。虽然他们的进展仍然还算顺利。不过,在我们看来,我们遇到的抵抗也仅此而已了。我们右翼的部队曾遭到苏俄军队的猛烈进攻,但是因为敌人缺少弹药的关系,这些进攻很快就失去了一开始的势头,由于查明了进攻我们的敌军都是我们沿着泥地追打到这里的部队,因此我不认为这些进攻很严重。最后,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发起了反攻。我认为,苏俄军队在几天内不会对这次进攻做出反应,然而我判断错了。经过这次进攻,苏俄军队损失惨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销声匿迹了。”
“敌人进攻的停止让我有时间欣赏西伯利亚这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了,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就被这片土地深深的吸引住了。”
“‘西伯利亚’这个名称据说来自于古鲜卑民族,也有说法说称为‘鲜卑利亚’,而在我发现的支那古代地图上,西伯利亚也被称为‘罗荒野’”。
“西伯利亚这个词更象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整个乌拉尔山以东,整个亚洲大陆的北部,很多人,特别是外国人,都这么称乎这片土地。那些从来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对于这一广阔的区域——城市、森林、海洋、江河、湖泊和沼泽,有一种成见,总是把这里和荒原、风雪、严寒、空旷和野蛮联系起来。而实际上,西伯利亚是一个多种多样的地域的集合体,它的西部和北部,阿尔泰,图瓦,哈卡斯,萨彦和外贝加尔地区,雅库特,甚至最北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列入西伯利亚。西伯利亚面积从西至东七千公里,从北至南三千五百公里,100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20个法国的面积。”
“西伯利亚地域辽阔,依照自然条件,可分为3个主要的地区,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乌拉尔山脉和叶尼塞河之间,地势低平,沼泽宽广,平均海拔120米,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起叶尼塞河西北角的普托拉纳山,东达勒拿河流域,平均海拔300至500米。西伯利亚地处中高纬度,大陆性气候显著,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年均气温低于0c。降雨时空差异明显,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植被有苔原、森林沼泽、泰加针叶林、森林草原和无树草原等。西伯利亚自然资源丰富,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金、金刚石等,各类资源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大型矿床较多。”
“西伯利亚是一片多么富饶的土地啊这一地区有大片待开发的肥沃的黑钙土、褐钙土土地;著名的西伯利亚森林覆盖了西伯利亚地区的辽阔地域,其木材蓄积量占整个露西亚的四分之三以上;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以及数以千计的大小河流使西伯利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就在这里。西伯利亚是露西亚最大的淡水鱼产区,淡水鱼产量占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除了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也是重要的淡水鱼产区。西伯利亚地区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十分丰富,这里几乎拥有世界上已经发现的一切矿物资源。铁、铜、铝、锡、铅、锌、镁等有色金属矿,金、银等贵金属矿,钨、钼、钾等稀有金属矿,云母、石棉、萤石、石墨、滑石等非金属矿,以及盐、磷灰石、磷钙石等天然化学原料矿产资源的储量都十分可观。其中,铁、铜、铝、锡的储量尤为丰富。这一广阔的地区被露西亚人称为‘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当年福岛安正将军对这里进行考察后,也得出过同样的结论。”
“西伯利亚的人口不多,亚洲民族占多数,但在190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后,该地区开始大规模开发,以露西亚人为主的人口大量东移,露西亚人到来后,对包括支那人在内的当地原住民大肆杀戮,露西亚人现在已经占到了这里人口的80以上。”
“在清国时代,支那人便一直要求收回被露西亚人侵夺的土地,而现在,日本将和支那一道,成为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
“西伯利亚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加之气候严寒,对发展交通运输极为不利。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及根据这一地区的发展需要,我认为,未来在这里应该建成以河运、铁路、公路、航空相结合的综合运输网络……”
“……尽管苏俄军队已经难以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但在个别城市和乡村,战斗仍然非常激烈,苏俄军队凭借多年经营的坚固工事负隅顽抗,我军则集中有限的兵力对苏俄军队的据点发起突击,先切断守军的外援,然后一举奠定胜局。
“在昨天夺取火车站的战斗中,我坚决要求指挥突击队担任先锋。司令长官阁下非常欣赏我的勇猛,让前线全力配合我们行动。我不负众望,突袭了苏俄军队的指挥部,俘虏了他们的指挥官,迫降了残存的守军。一些苏俄军队试图逃跑,我军则抓紧时间乘胜追击,最终将他们全部消灭。”
“在这场战斗中,我真正参加作战的时候很少,但还是发生了非常惊险的一幕。在我们进攻火车站仓库的时候,在一排库房里突然射出了密集的子弹。士兵们一边还击,一边炸开大门,冲了进去,经过一番激战,我们杀死了躲在里面的五名苏俄军士兵,并抓住了两名俘虏。随后我发现了一间紧锁的大门,在砸开锁头打开门后,我看到里边到处都是亚洲人的尸体,尸体上布满了弹孔,尸体当中还有被剥光衣服的女性尸体,很明显受到了残酷的待遇。这帮畜生士兵们对着俘虏一阵拳打脚踢,还拔出了刺刀,却被我制止了。因为不管他们做过什么事情,他们现在都是战俘我们是军人,必须遵守纪律如果放任自己的冲动,我们就会和他们一样,变成野兽我们将丧失继续作为人类的资格日本将没有办法赢得这场神圣的战争”
“我看了一眼鼻青脸肿、多处骨折的两名战俘,让人去找军医。突然间,我站住脚步,大步跃到尸体堆里,仔细察看。因为我发现,这里还有一个活着的人”
“这是一个蓬头垢面的孩子,赤裸的身体沾满血迹,呼吸很微弱,额头非常烫手。我脱下自己的外衣,把孩子紧裹起来,交给了赶来的军医。然后领着突击队员们继续深入搜索,不久之后,我在交战中被敌人射来的炮弹震伤,被部下们抬到了野战医院。在这里,我碰到了那名军医,我很惊喜,说道:‘啊您就是昨天的那位大夫啊那个孩子怎么样了?’军医笑了笑,回答道:‘住你隔壁的就是’。”
“当我赶到隔壁的房间里,不由得愣住了,因为在床上,睡着一位美丽的长发少女。”
“竟然是女孩子啊……”
“‘放心,她什么事都没有。她得的是疟疾。对方也害怕感染。幸好发现得早,我手上刚好有奎宁。’军医说道,而我此时却没有心思听他说的是什么了。”
“少女的睡脸是如此的可爱,看不出任何阴影,仿佛童话里的小公主一样……”
“我好容易才镇定下来,对军医说道:‘大夫,我,第一次感到,战争的恐怖。想到一旦失败,日本的孩子也许就会有这样的命运。’”
“‘你想的太多了,石原君,安心吧。我来给你来一针,让你也做个好梦吧’军医笑着说道,而我明白,今天晚上,对我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战争真是残酷。虽然我们在西伯利亚做得很好,救助了不少的当地百姓,不愧为军人典范。但是我感到在这里得到的最大收益,就是对战争的性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这一次的战争,绝非一般意义的军事斗争,更不是列强在近代打的殖民战争,而是一次解放亚洲的战争。为了亚洲的共荣,必须积极救助亚洲的民众,我认为这才是日本人最应该做的事情。”
“我觉得,我们应该通过严格的律令,禁止军队的体罚,禁止老兵对新兵的虐待,禁止高级军官的腐化堕落,严格限制军人的特权,为日本创造全新的军队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成为国家走向新的伟大历史的坚强柱石,这是赢得战争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这样做,战争便没有成功的希望,日本也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很多人对政府在战争期间瞒着军方积极的推动对支和谈并最终和支那军队化敌为友而感到不满,但我却并不这么想。我认为,政府这一次做的非常对,不但避免了日本陷入一场危机之中,还避免了和支那结下永久的仇恨。要知道,如果亚洲民众相互仇恨,将永远无法摆脱对西方世界的隶属地位,也永远不会有独立和自由。假如我早一些有此见解,那么‘海参崴事变’也许就不会发生,日支两国也不必陷入战争了。后知后觉,让亚洲陷入战乱,我其实是历史的罪人,现在的我,来到西伯利亚作战,不过是在赎罪而已。”
“据说,首相原敬先生提出来的对支和谈,得到了英明神武的摄政宫亲王殿下的大力支持,摄政宫亲王殿下的才智,古代的名将也不能逾越。而首相阁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结束行将失败的对支战争,为日本争取到了在西伯利亚开疆拓土的机会,这等伟业,不要说在日本,在亚洲,在世界,又有谁曾做到呢?而社会上的无知浪人以为首相阁下妇人之仁,不能速攻北京,打败支那,贻误战争,真是可笑。他们都是只懂皮毛的肤浅之辈,不知道军事和政治自有内在的联系,不能任意胡来的。”
“以帝国军队之强大力量,攻克支那全境也并非是难事,但亚洲共荣却不能仰赖武力解决。我们曾只用几个月的时间便占领了满洲的土地,但却始终无法在这片土地上立足,这其实是有着血的教训的,从这场战争开始到现在,日支双方军民至少死亡了几十万人,而仅仅是现在的合作,其实也并不足以化解这段仇恨。”
“我一直认为,日本应该象美国一样,为支那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使支那免于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命运,成为列强之外最有活力的国家。现在的支那,在美国的帮助下,终结了血腥内战,南方各省重新迎来和平。支那军官兵在欧洲战场严守纪律,享有了很高的声誉,这难道不应该是日本学习的地方吗?现在的日本,应该不必为过去的失误耿耿于怀,只要明白了错误,及时补救,让事态重回正轨,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现在的支那,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在来西伯利亚之前,去过支那南方一些省份,访问过那里的人民,他们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满清统治时期好得多,税赋减少了一半,人民可以自由接受现代教育,各项制度都向美国看齐,大家都以追上并成为日本那样的强国为己任。最重要的,现在的支那,真正实现了满汉藏蒙回各民族的共和,这是已故的孙中山先生期待而未能实现的。我认为,支那政府选择接受美国的帮助,是极为明智的举动,虽然说独立的支那并没有能真正体现亚洲解放的真意。但结合了西方工业文明和支那传统文化的这种战略,正是支那区别于欧美列强的最大优势,对现在支那的快速发展也是最为合适的。”
“日本国内的很多人把支那人当成是劣等民族,认为同支那的任何合作都是可耻的,这其实是极其错误和有害的看法。亚洲的共存共荣,从长远来看,会消除民族、国家的界限,但是,在当前的阶段,首先必须实现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和平、团结、共荣的局面,这是最基础的一步。而因为满洲和蒙古的归属,导致了日支的不和,这是亚洲解放事业面临的最大危险。欧美的外来干涉,总有一天是会消除的,而亚洲的邻国,是不会消失的,邻居都不能互助共荣,哪里谈得上亚洲共荣?以前的我,执迷于短期的利害关系,却损害了长远的战略基础,实在不能称为合格的谋略制定者,那时我所策划的战略,也不能视为优秀的战略,如果没有之后首相阁下的辛勤补救,则亚洲共荣的设想在‘海参崴事变’之后就荡然无存了。即使到现在,日支关系也没有恢复到‘海参崴事变’以前的状态,在支那,憎恶日本的人应该是比之前更多了。那些在冲突中失去亲人的人们,会轻易的谅解吗?我对此不抱太多的期待。时间会证明一切。人类,本来就是在战争中不断的学习,法国曾经与欧洲为敌,和平以后,各国人民并未厌憎法国,俄国贵族甚至于还流行法国的宫廷文化。我的作为根本比不上拿破仑,拿破仑以战争的方式成功的结束了封建时代,而我想要以战争的方式结束亚洲的殖民历史却没有能够成功。拿破仑的军功是后人无法比拟的,他的失败是因为环境限制,使他不能体会一人之力与世界之力的差别,这是失败的根源。可是他一人之失败,却塑造了世界之进步,则此失败比一人之成功,更有益于人类的整体,可以说拿破仑就是军事界的殉道者,和宗教家的殉道,路径不同,指向归一。虽然我很钦佩拿破仑,却并不想成为殉道者,也不希望他人殉道。拿破仑做的事情都只是为了法国一国的利益,而首相阁下做的这些,则是为了亚洲的整体,他的思想已然超越了时代,将来也许会成为纪念碑一样的存在。我想,日本迄今为止,都没有过象首相阁下这样伟大的人士。这并非思想境界不及,而是思想家与实干家脱节所致。如何把精神的领悟落实到物质的实践,这其实是人类文明的难题。我现在只是担心,象首相阁下这样的人太少,没有办法在今后贯彻亚洲共荣的理念,导致这千古伟业终于不能完满达成。”
第二百七十三章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1921年12月25日,北京。
坐在汽车里的杨朔铭,望着车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和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才意识到,再有几天,这一年又要过去了。
“你竟然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回来了,”坐在杨朔铭身边的梁启超笑道,“其实应该给你们这些打了胜仗的将军安排一个盛大的凯旋仪式才对。”
“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何况,也太费钱了。”杨朔铭笑了笑,“再说,胜仗也不是我打的。”
杨朔铭说着,不自觉的回头望了一下身后,在他的座车后面,是傅卓瑶和曦雪柳香芸等人的车。
他并没有告诉梁启超,总统府曾经提议举行凯旋式,而被他和蔡锷等人不约而同的拒绝了。
而这当中的原因,主要是安全问题。
发生在承德和路上的几次未遂刺杀事件,已经让他提高了警惕。
“对了,和谈的事,你应该是比我们都清楚,这当中和日本人的幕后交易,到底都是些什么?能透露一二否?”梁启超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道,“这当中是否涉及国家主权及领土?要不然,国会里那些不识趣的提出来开个听证会什么的,可是够你喝一壶的。”
“对日本人来说,为了保面子,可以称之为幕后交易,对咱们中国来说,则是光明正大的事情。”杨朔铭笑着说道,“这当中有不少条件还是我定的呢。”
“噢?”梁启超的脸上现出了专注之色,“都是些什么?”
“除了收回日本在华所有权益之外的协议之外,就是‘分赃协议朔铭说道,“也就是如何瓜分中、东西伯利亚地区。”
“怎么个分法?说来听听?”梁启超的话里有掩饰的不住兴奋和焦急。
“咱们中国得到外兴安岭、滨海区、马加丹以南、亚纳河以西的西伯利亚土地,向北直到北冰洋,向西直到哈坦加——伊尔库茨克一线。日本得到的则是马加丹以北、向东直到勘察加半岛、向西直到亚纳河东岸的土地。”杨朔铭说道,“当然,作为代价,日本将放弃在华一切权益,并将台湾交还给我国。我国还将托管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和琉球群岛。”
“这可是笔好买卖啊”梁启超拍了一下大腿,激动的说道。
“我原来打算将朝鲜也要过来,但没有搞成。”杨朔铭说道,“而我也考虑到我国和日本之间应该有一个缓冲,所以就在这一块让步了。”
“有争有让,这和谈才能成功,否则和谈破裂,然后一味的打下去,也不是办法。”梁启超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杨朔铭的想法,“咱们中国这一次参加欧战已经颇受诟病,打日本收国权还好说,再加上进攻苏俄,战事旷日持久,民间已经颇有微词了。”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老百姓也确实腻烦了,”杨朔铭说道,“好在现在,战争事实上已经结束了。”
“已经结束了?”梁启超有些惊奇的问道,“现在不是还在向苏俄境内推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