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第82节
永乐二年,他在朝廷中讨论立储君问题,当时朝中一批跟随他起兵靖难征战的武将怀着政治投机的态度,见靖难之役老二朱高煦立下了赫赫战功,加上他对其十分喜爱,若被立为太子,军事勋贵集团可能获利更多。
因而以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侯王宁为首的靖难之役将领纷纷上书,要求将二皇子朱高煦立为太子。
在这批武将的簇拥之下,朱棣对于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决心,的确有所动摇。
相比于天生肥胖行动不便的老大朱高炽,朱棣自然更加喜欢骁勇善战酷似自己的老二朱高煦,这是天下间所有父亲,都有的正常心理。
然而老二得了勋臣贵戚的支持,老大却得到了文官集团的鼎力拥戴。
金忠、解缙、黄淮和尹昌隆等朝堂重臣,都反对立朱高煦为皇太子,主张“立嫡以长”,并在朱棣面前“历数古嫡警事”,让朱棣那颗躁动的心安定了下来。
但真正让朱棣下定决心,册立老大朱高炽为太子,却是因为姚广孝、袁珙二人的相面之术!
袁珙曾为老大朱高炽相面,称他为“太平天子”,他又为好圣孙朱瞻基相面,盛赞其为“万岁天子”!
就连姚广孝都评价朱瞻基,称其为“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
正是有了这二人的评价,朱棣才终于下定决心,于永乐二年册立老大朱高炽为太子,并于永乐九年册立好圣孙朱瞻基为太孙,彻底断了老二夺嫡争权的野心!
但是,朱棣万万没有想到,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后,现在姚广孝竟然告诉他,老二朱高煦有开疆雄主之相!
这不是哄骗欺瞒是什么?
想着,朱棣气得浑身发抖,恶狠狠地盯着姚广孝。
这还是他自从认识这和尚以来,第一次对他露出强烈的杀意!
姚广孝心中有苦难言,只得叹气道:“皇上,非是臣与袁氏父子有意欺瞒,而是汉王面相发生了惊人变化,臣等也不知为何……”
“再者说来,陛下当时初登大宝,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交错纵横,唯有册立大皇子为储君,才能稳住人心,陛下难道忘了吗?”
听了这话,朱棣脸色才算是好看了些。
他知道姚广孝这话不是在替自己开脱,而是的的确确的大实话。
他靖难成功即位称帝之时,朝廷的政局是非常微妙的。
这种微妙既是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登基称帝的延续,也是朝廷中多个政治派系对垒的结果。
建文朝虽然短短四年,但这是南方士人尤其是江南文官的黄金时代。
如果仔细查查建文重臣,如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的籍贯就会发现,这些全是南方人,南方人经历洪武高皇帝打压后之,终于迎来了黄金时代。
而朱棣本是燕王,他的根基在北平,手下属官多为北人。
由于是推翻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登基,朱棣与支持朱允炆的江南文官集团势同水火。
登基后为了稳定皇位,朱棣以清剿靖难之役残余的罪名处置了不少支持朱允炆的文官家族,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方孝孺。
因为这些操作,朱棣和江南文官势同水火,在朝廷中明争暗斗非常激烈。
从洪武年间就存在的南北之争,到他朱棣靖难即位后,矛盾与冲突格外激烈!
然而江南是大明朝廷财赋来源之首,而这些财赋又掌握在江南文官手里,再加上帝都金陵正好处于江南文官的地盘上,这让朱棣对大明的执政始终处于被江南文官集团的掣肘之中。
为了国家的大局,朱棣不可能把江南文官都杀光,只能恩威并施,逐步化解南北文官矛盾,以及他这位“篡位天子”与江南文官之间的矛盾!
不得不承认,即便到了现在,这大明天下文人,大部分出自南方,北方文人的文化素质,远远比不过南方文人,至于才子俊彦之流,北方更是远远不如南方。
故而朱棣即位称帝后,不得不设法笼络这些南方士子,如设立内阁,让杨士奇等南方大才入阁辅政参预机务。
再如……册立性子宽仁的老大朱高炽为皇太子!
老大虽然外貌不如人意,但是他那宽厚仁慈的善良本性,却是得到了南北文官的一致拥戴。
反观以前的老二朱高煦,就是个会打仗的泥腿子,臭丘八。
而且这个“泥腿子”嚣张跋扈,恃宠而骄,横行不法,脾气暴虐……
如此两相对比之下,文官们自然拥戴老大朱高炽,敌视老二朱高煦。
毕竟让一个武夫当国,他们这些文人士大夫该如何自处?
所以,种种因素结合之下,朱棣唯有捏着鼻子,立了老大朱高炽为太子。
但即便如此,朱棣依旧余怒未消。
“你们这些相术名家,以往不是告诉过朕,一个人的面相天生就已经注定,此人的命数也随之决定。”
“那老二的面相,为什么会出现变化?”
话到此处,朱棣也觉得有些心惊胆颤。
难道说老二得了白头翁托梦,命格这才发生了变化?
姚广孝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皇上,无论如何,储君已定,朝野拥戴,绝不可轻动!”
朱棣听了这话后,只是冷冷地扫了他一眼。
姚广孝是好圣孙的先生,即便不能称为太子党,那也是向着太子的。
可是如今,他朱棣已经得知,自己偏爱的儿子,有开疆雄主之相,他怎会就这般不与计较?
开疆雄主!
何为“开疆”?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何为“雄主”?
文治武功,英明有为,方为雄主!
何为“太平天子”?
治国安邦,即是太平天子!
二者这一对比,朱棣很难不动了动心思。
相比于太平天子,他更加喜爱开疆雄主!
因为他朱棣,自己就是一个雄主!
忙活完了军器局的事情,朱高煦这才有了空闲,正准备休息几日。
不料太子爷却是突然找到他,大胖脸上写满了怒容。
“老二,这一个多月过去了,瞻基呢?”
朱瞻基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此刻太孙幼军已经组建并且训练了一月时间,而太孙朱瞻基也在里面被折腾了一个月。
只是幼军管理严格,朱瞻基当初隐瞒身份入军,自然也没有得到特殊待遇,现在还在山上跟着幼军新兵们训练呢。
这时间过得太快了,一不小心就过了一个月啊!
朱高煦摸着下巴,试探性地道:“老大,要不跟我上西山去看看?”
“你的宝贝儿子,现在应该‘改造’成功了!”
“改造?呸呸呸!你这家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太子爷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脸上写着忧虑。
瞻基可是他寄予厚望的儿子,万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这一个月时间过去了,瞻基也不见人影,大胖胖不担心才怪。
“好吧,那就跟你上去看看。”
“哎哎,老二你看,我这身子是不是又瘦了?”
太子爷满脸欣喜地转了一圈,朱高煦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随即仓皇离去。
真是辣眼睛!
同样坐不住的,还有那些勋臣贵戚。
毕竟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眼瞅着马上到年关了,他们的子侄还是不见踪影。
所以朱高煦很善解人意地发出了邀请,甚至没忘记带上老头子朱棣。
幼军新兵训练至今,虽然训练强度不高,但至少有了些许成效,做到令行禁止并不困难。
让朱老四与那些骄兵悍将看看新兵的训练方法,说不准能给他们带来些许启发。
接到邀请后,朱棣并没有平常视之,而是直接下旨组建了一个豪华观光团,如保国公朱勇、安远侯柳升、阳武侯薛禄等一众靖难名将与勋臣贵戚,可谓是给足了汉王爷面子。
这些个老将老帅,那可都是跟着朱棣起兵打天下的靖难名将,或是沙场悍将。
在他们面前,就连太子爷朱高炽都不敢拿大,笑着点头示意。
倒是朱高煦与他们曾经并肩作战,结下了生死交情,所以相谈甚欢。
观光团很快到了西山新兵营,却是压根儿无人出迎,令众人脸色一变。
要是他们这些武夫也就罢了,可是现在皇上与太子爷都在,怎地没人出来迎接?
这怠慢圣驾,可是杀头大罪啊!
朱高煦倒是面不改色,看了一眼天色,随即笑着解释道:“诸位不要介意,这个时辰,大家都在练体能呢!”
“锦衣卫维持秩序,教官负责教导,哪里还有闲人出来迎接?”
听了这话,众人变了脸色。
这汉王殿下,说话也太难听了些。
什么叫“闲人”?
意思我们都是些闲人?
朱高煦可不惯着他们,上前喊了一声,让人打开了大门。
朱棣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随即大步走进了军营。
众人见状跟了上去,有些好奇地打量着周遭的设施。
“老二你方才说新兵都在练什么体能?是怎么个意思?”
太子爷有些好奇地问道,众人也纷纷看了过来。
朱高煦努了努嘴,笑道:“顾名思义,锻炼体能呗,配合着各种各样的器械,让新兵的体能快速提升,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兵。”
“你们看那边,不是正练着嘛,那个连队在做俯卧撑,这边这个连队练仰卧起坐,还有旁边这个百米跑……”
上一篇:大秦:父皇求你了,我不想继位
下一篇:四合院的自在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