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61节

“将军,按那唐连城所说,这次他们入京,是魏忠贤派人与他们接触,给他们安排进城的……”

“哦?”

听到这话,李修眉头一挑,随手将手中擦汗的布绢递给了一旁的士卒,笑道:“这唐连城不老实,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说完,李修似是想起了什么,突然道:“注意点,别把人给弄死了!”

“将军放心,俺已经去营里请了大夫过来,一直盯着呢,保证留着他们的狗命。”

“如此甚好,下去吧!”

“遵命!”

士卒退下,李修皱了皱眉,片刻之后,又很快舒缓开来。

唐连城所说,他自然不信。

以如今魏忠贤的处境,做出这种事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而且,以白莲教那刻在骨子的造反基因,放眼京城上下,基本上也不可能有官员与白莲教勾结。

毕竟,对真正有权有势之人而言,养白手套的方法与途径不要太多,实在没必要与白莲教这头恶狼有接触。

纵使有,也是一些无足轻重之人,于大局无关,也就算不得什么。

“哎,多事之秋啊!”

思绪流转,念头纷飞,最终,李修也不禁长叹一声。

说起来,就如今的大明天下而言,白莲教,真的算不得什么。

纵使如今不过天启六年,这北地干旱灾荒早已出现,所谓民乱,虽未到达未来那般恐怖的巅峰,但北地各省,也早已是动荡不休。

而江南一带,虽看似平静,但那倭寇之患,终大明一朝,都未曾彻底解决,而且,官商勾结以及东林之患,甚至比北地民乱对大明天下造成的损伤还要大!

更别说早已是大明心腹之患的后金鞑子,还在时刻想着如何马踏中原,为了对抗后金,每一年消耗的钱粮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纵使这般,不禁没能对后金造成什么伤害,还养出了辽东军镇那般近乎军阀的畸形存在。

有了军阀的雏形,行养寇自重之事,便是顺水成章或者说是理所当然!

历史上,崇祯一朝十余载,举天下之力供养辽东一镇,虽说有守土之功,但那般恐怖的人力物力之下,却未曾有丝毫足以让人亮眼的战功出现。

而且还屡屡丧师辱朝,甚至还出现了鞑子叩兵京城,马踏中原的悲惨之景。

而这些,还仅仅只是人祸,真正恐怖的,则是那人力无法扭转的天灾!

小冰河时期,让无数人绝望的种种天灾!

还有那席卷北地,让大半个北地,乃至于京城十室九空的瘟疫!

而如今的自己,却选择站在了这一切的对立面。

挽大厦于将倾,扶狂澜于既倒!

古有忠臣义士,青史之上,留下赫赫威名。

不知他李修,在青史之上,能有几笔水墨?

夜幕之下,李修仰望璀璨繁星,心中却是愈发平静,既然选择了这条路,纵使前方漫天黑暗,险阻崎岖,也只能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至于最后,是曙光,还是沉沦……

夜空之下,刀光乍现,愈发璀璨,只不过和往日的杀伐之意尽显不同,这一次的刀锋,却无丝毫杀戮之意,璀璨如月光,皎洁若白雪,森寒却不刺骨。

锵!

金铁骤鸣,璀璨一刀,如煌煌大日,划破夜空。

战刀归鞘,李修脸上却难得有一抹惋惜之色,借新潮涌动,意志坚定之机,欲直接突破淬骨瓶颈,踏入炼体第三境,锻脏之境,但奈何心境虽有,底蕴不足,这一步的跨越,终究是时机未到!

一夜过去,府邸地牢中的惨叫哀嚎从未停止,当第二天李修行至地牢之时,浓浓的血腥味以及药味已然充斥了整个地牢,唐连城几人也早已不成模样,被分开关押审讯,奄奄一息的绑在竖木之上。

刑罚未曾停止,大夫的医治也未曾停止。

厚厚的一沓审讯记录已经送到了李修手中,翻看一遍,李修倒是有些讶然。

当初抓捕那白莲教少主与那追杀的护法之时,他虽对两人的重要性有所预料,却也完全没想到,这两人的存在,竟左右了整体战局的走向,且因为两人不堪审讯而吐出了消息,直接导致了白莲教这场所谓起义的败亡。

如此看来,白莲教对自己恨之入骨,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派人去锦衣卫请李若链李千户入府一叙!”

随手将这厚厚的一沓审讯笔录放下,李修朝身旁亲卫吩咐道。

士卒领命,立马快步朝地牢外走去。

“等一下!”

士卒走了没几步,李修的声音却是再次响起,这士卒连忙停下脚步,恭敬看向了明显正在沉思的李修。

“这样,不用去锦衣卫了,你持本将令信,带人将他们直接送到东厂去,就说白莲贼子行刺本将军,被本将擒拿,让东厂尽快处理!”

“遵命!”

军令如山,士卒自然不敢有丝毫质疑,领命退下,便将唐连城几人从牢房押出,五花大绑,刀剑加身,便将唐连城几人从地牢拖了出去。

“白莲教……”

望着桌面上这厚厚一沓审讯笔录,李修轻声微喃,眉宇之间,亦是多了几分凝重。

之前虽抓捕了那两个重要人物,但限于职权,李修也未过多审问,如今,一夜审讯,唐连城几人的嘴,显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硬。

消息吐出不少,管中窥豹之下,对白莲教这个几乎贯穿了上下几百年历史的组织,李修亦是第一次有了如此全面的认知。

以神佛信仰为愚弄世人,虽上不得台面,也难成大气候,但在这本就愚昧的时代,这白莲教,存在的根基土壤,不要太辽阔,简直堪称无孔不入。

毫不夸张的说,民智未开之前,白莲教这类组织,根本不可能被杜绝!

甚至可以说,稍有不稳,白莲教盘踞潜藏哪里,哪里定就会成为动乱之源!

只不过,较之明末那如天倾般的动乱,白莲教身处其中,反而显得极为微不足道,极容易让人忽略……

第九十九章 辽东军镇

“让开,都让开,边关急报,宁远大捷!宁远大捷!都让开!让开!”

街道上,快马飞奔,急促的呼喝声响彻街道,来往行人纷纷退避,让开道路给这快马传信。

“宁远大捷?”

李修望着这飞奔的快马,眉头微皱,倒也没有太过在意。

早在天启帝驾崩之后,宁远之战便已开始,只不过在天启帝驾崩,新天子继位,种种大事之下,宁远之战的开始,自然难以引起大的注意。

而如今……宁远大捷……

显然,这场战役的结果,和历史上应该没有太大出入。

李修不用想都知道,对如今朝堂诸公,乃至朱由检,甚至整个大明而言,宁远一战,杀敌多少,战功几何,乃至大明损失是如何,都不重要。

努尔哈赤率军围攻宁远,最终撤军了,不管其是被击退的,还是自己撤退的,这个事实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

自万历年间那一场对鞑子之战大败之后,大明,对后金,就从未赢过一场。

如今有这个事实存在,那就是值得大书特书之事!是足以振奋人心的大事!

至于真实的战况如何,没人会在意!

只能说,如今的大明,如今的朝堂诸公,乃至新天子朱由检,都需要这场大捷,就可以了!

而思至宁远大战,有一个名字,却是怎么也绕不开的。

那就是和这场所谓的宁远大捷一样,在历史上同样褒贬不一且备受争议的袁崇焕!

经营辽东多年,明知不可能完成,却仍然夸下所谓的五年平辽这种豪言壮语。

为一方主帅,坐镇一方,明知毛文龙一部对后金鞑子的威胁,对整体大局的作用,却在无令旨的情况下,擅杀毛文龙,却未曾采取补救措施,直接消除了后金腹地的最大威胁。

仅仅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出,袁崇焕与辽东将门之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

毕竟,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所带来的便是朱由检对辽东一镇的全力支持,兵马,钱粮,军械,所谓举国之力,也莫过如此。

而杀毛文龙,某种程度上来说,似乎也可看做辽东将门排除异己的行为。

毕竟,没了毛文龙,没了东江军,整个平辽大局,朝廷可以倚仗的,就只有辽东将门了。

所谓以辽治辽!

在李修看来,是一件永远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这也绝非朝廷全力支持,再派人节制就能解决的。

辽东一镇之所以地位如此之超然,其原因就是因为后金鞑子的存在。

而,经过朝廷这么多年,不知道多少名臣武将的经营,辽东一镇早已是固若金汤,后金鞑子纵使再精锐,也只是野战精锐,攻城,从来就不是后金鞑子的强项。

整个后金才多少人,而放眼辽东那一条防线,从宁远,甚至是从宁远以外,至山海关,沿途完全可以说是城池镇堡林立!

一个个正面攻取,把后金鞑子整个族群都死完了,都不一定能够看得到山海关!

历史也清晰证明了,哪怕明朝灭亡,后金鞑子也未曾真正攻破那一条防线,若非吴三桂投降带路,后金能不能入主中原,还真是个颇有悬念的事情。

故而,辽东一镇,守,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攻的话……

历史已经清晰证明,辽东军镇,不管何人统率,不管朝廷下何等严令,进取之心,那是不存在的。

毕竟,能领着举国之力支持的钱粮物资,舒舒服服的过着谁都不敢惹的日子,谁又会傻乎乎的去拼命!

显然,若说袁崇焕与辽东将门没有利益瓜葛,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是不可能之事!

甚至,说不定,袁崇焕就是辽东将门推到前台的一个代表……

种种苗头在心头流转,最终又被李修深藏心底,这一切,距离他自己,还是太过遥远,如今的大明,还需要倚仗辽东,后金鞑子之患,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将军,兵仗局的孙公公到了大营。”

正当李修思绪纷飞之际,一名飞奔而来的士卒声音顿时将他从重重思绪之中惊醒。

“走!”

听到这话,李修眼前一亮,立马下达了命令,一队亲卫士卒亦是紧随李修其后,朝勇卫大营而去。

刚进大营,李修便看到校场边缘汇聚的一群人,见到李修到来,被朱由检安排负责内廷兵仗局的宦官孙显亦是立马迎了上来。

“孙公公大驾光临,李某有失远迎,孙公公可莫怪罪啊!”

对内廷宦官,李修可没那些文人的清高傲骨,一向都是以交好为主,再加之如今深受朱由检信任,与一众内廷宦官的关系,倒也还不错。

首节 上一节 61/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贾张氏怀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