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495节
即将能收归中枢的权利,皆收至中枢,进一步弱化地方权利,如税务司,督学衙门,地方都察司,市舶司等等,几乎将地方除了基础民政以外的事,皆直属了中枢管辖。
而这,还只是权利的集中,最大的变化,而是在于里甲改制带来的权利下沉至村镇!
大恒是要建立一个,中枢一声令下,可以直接号令到村镇的大政府体制!
这便是天子的预想,也是目前大恒前进的方向。
天子想的,自然很美好,权利下沉至最底层的大政府体制,那几乎就是将乡绅把持地方的根基土壤给砍了大半,且,朝廷之策,也能直达基层,可以轻松统筹天下之力!
最重要的是,如此大政府体制下,才能更好的跟上时代发展。
毕竟,当商业资本愈发昌隆,商业资本的野心,也必然会随着财富增长而蔓延!
资本,为了利润,必然是血腥且丑陋的!
历史上西方资本无序扩张时,对人民的压榨剥削,已然清晰说明了一切。
若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大政府体制管控,那就必然会是一个礼乐崩坏,资本无序且野蛮的场景。
这……足以毁灭这个民族的根基!
只要大政府管控住了野蛮无序的资本,那在泼天的利益之下,大环境就会彻底从农转为商。
想要守着几百上千亩地收租的地主老财,就不会再想当守财奴,而是会随着时代而改变,去以钱赚钱。
如此,困扰历朝历代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土地兼并,在大恒,就不说得到彻底解决,也得到了极大的压制,而且,还非是如今政策的压制,而是最顺应人心的时代大环境之压制。
仅此一项,大恒的国运,就至少有两百年!
而小政府,严格而言,也非是说政府颓弱,而是指的如汉时的无为而治。
指的是,朝廷,只要把握大方向即可,不要过多干涉底层百姓。
宽徭薄赋,施仁政善政,让百姓安心的过着自个的小日子便可以了。
看上去很扯澹,但事实上,同样也有其道理所在。
而这个道理,却正是天子一向重视,却又有所忽视的。
也正是堵胤锡这封奏本的核心所在。
第六百八十章 天子的内心深处
这其中,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那就是……人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放眼天下,为官者,又有几人是真正一心为民?
哪怕是后世,那个信息极其发达的时代,都避免不了官吏的作威作福,官僚主义,更别说这个时代了。
任何一个政策,哪怕是再好的善政,都可以很容易的变成官吏从百姓身上刮油的渠道。
官吏与百姓接触得越多,压榨百姓的机会就越多!
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至理。
而无为而治,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官员与百姓有太多接触,尽可能的减少人性作恶之机会。
而现如今的大恒,中枢大政府体制,底层权利下沉,显然与无为而治的小政府体制完全背道相驰。
朝廷,什么都能管,什么都想管!
如此,虽意味着,朝廷政策,能直达最基层,也能轻而易举的调动这天下所有力量。
但同时也意味着,底层的官员,与百姓接触的机会,也极多极多!
甚至,百姓的方方面面,都在底层官员的掌控之中。
而非以往,皇权未下乡之前,权利被局限在了县城一级,里甲制度虽有,但既非官,也非吏,其意义,与现如今清一色的官,显然完全不同。
堵胤锡之奏,就是其核心,就是在于此,如今之大恒,显然……管得太宽了。
里甲改制,土地财税改制,督学教育改制,及国有钱庄商行体系等等,权利下降至基层,百姓的生,老,病,死,要么,就有朝廷的权利管控,要么,就有朝廷的政策扶持,其中一切,都与官,脱不开关系。
堵胤锡之奏,并无偏颇,严格而言,更像是一份述职报告,以奏本之形式,诉其这些年在最基层与无数百姓接触的所见所闻,利弊所在。
其中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朝廷之命下达,无论是好与坏,所经手之官,绝大部分,不是想如何将朝廷之命完成,而是如何在其中能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天子抿了抿嘴唇,沉吟片刻,才缓缓出声:“将近几年,三法司查办涉及官员的名单,皆拿过来。”
“奴才遵命。”
二德子领命,挥了挥手,几名宦官便随着他快步而去。
天子孤身端坐,靠在椅背上,双眸微眯,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在大腿上缓缓敲击着,思绪,也随之纷飞。
政策,都分利弊。
利远大于弊,可以盖过弊带来的坏处,便可执行。
而大恒的大政府体制与小政府体制对比,便是利大于弊。
这其中的弊,无疑是自古以来官场,亦或者说人的劣根性,根本难以以避免。
但这个弊,又不得不去解决,哪怕解决不了,也必须压制。
天子也在底层挣扎过,很清楚,底层的权利,哪怕再怎么不起眼,哪怕只是一个最低级的官,对草头百姓而言,也是不可高攀的天!
这一点,在这个官本位的社会,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亦或者未来,都很难扭转。
天子思绪流转之际,很快,一大摞名册,便摆在了天子桌桉之上。
望着这厚厚的一摞名册,天子也不禁皱了皱眉,他要的,只是名册,可非桉情卷宗!
仅仅是名册,就如此厚厚的一摞,可想而知,这些年,大恒查办的官员人数,多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这是从什么时候起的?”
天子皱眉问。
二德子赶紧回道:
“回禀陛下,从昭武元年起的。”
闻此言,天子皱起的眉头,才缓缓舒缓开来,随手拿起一册,翻阅开来,官员名字,职务,地域,所犯何事,年月,皆记录得一清二楚。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天子也是一页一页的翻阅着,知道殿外暮色已临,天子才放下了最后一本名册卷宗。
很是显然,落马的官员,都离不开一个“利”字。
官与官,官与商,官与农……
整个天下,都被各种各样的利益脉络笼罩覆盖着。
同样显而易见的是,被查的,永远只是少部分,而这少部分,都还只是微不足道的人。
没有源自朝廷中枢的大变,利益脉络中那些位高权重者,永远都不会被查。
当然,当地位权利高到一定程度,在乎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利”了,而是名与利!
就如天子本身,他会在乎单纯的利嘛?
显然不会。
朝廷的重臣们,亦是如此,单纯的利,对他们而言,已经没了任何意义。
当位极人臣,主宰天下之政,在乎的,就是施展抱负,主政天下,名留青史。
可要做到这一点,单靠一人之力,自然不可能,就如天子只靠自己,也不可能建立大恒,为了稳定大恒,天子有再大的抱负,对他的根基……武勋,也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朝廷重臣们,自然也是如此,为了在朝廷立足,为了施展抱负,其背后,必然有一连串错综复杂的派系利益存在。
对自身派系利益,也必然会睁只眼闭只眼,也必然会有所包庇!
这同样也是不可违逆的必然。
“呼……”
随手将这一卷名册合上,天子长吐一口气。
来此世,从踏上这天下至尊之位,从前的李修,便已死去,现在的他,从心理,到身理,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恒开国之君,昭武帝!
到了如此地步,他唯一的念想,就是让这个民族的百姓,过得好一些,让这个民族,避免后世的悲惨,让这个民族,在未来,也能傲然的屹立世界之巅,依旧是母庸置疑的天朝上国。
只有这样,民族的自信心,便会永存,崇洋媚外,便永远都不会出现,****,那更是不可能。
在唯一的念想之下,堵胤锡之奏,算是戳到了天子的内心深处。
六朝之事,只为门户私计。
天下之人,也皆为利而动。
太多的根深蒂固,天子的很多政策,都是在违逆人心大势,是在牺牲掌握绝大部分资源权利的少数人利益,来造福没有资源权利的大多数百姓。
哪怕这个人心违逆,只是违逆了少部分人的人心,天下绝大部分百姓的人心,是顺从且认同天子之策。
但……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民,指的从来就不是最底层的百姓。
自古至今,一次又一次王朝更替,哪怕大多数都是走民不聊生,由百姓掀起,但最终,能得天下的,又有几个百姓?
那新天下之中,又有多少是旧天下作威作福者?
为政策决策主导的,也从来不是百姓,哪怕,为政策主导决策的,是百姓出生,但……人的想法,是会随着屁股的位置而变的。
背叛之事常有,但背叛阶级者,太少太少。
他在,尚能勉强支撑,若有一日,他不在了,哪怕大恒依旧按照他铺设的道路而行,但其内在,必然会变质……
……
第六百八十一章 人才
至终,天子才缓缓抬笔,在堵胤锡之奏本上挪动着笔锋。
大恒立国第九年,但能入天子眼,让天子觉得能够培养的文臣武将,实在是太少太少。
当然,或许是天子要求太高的原因。
故而,在这般心态下,天子对文臣也好,对武将也罢,虽保持宽容,但也只是有限度的宽容,前提还是能堪用。
超出天子底线,天子便没有丝毫犹豫的痛下杀手,难有丝毫犹豫。
究其原因,就是为此。
痛杀忠臣,这种感觉,至少在现如今,天子还真没体会过,立国九年,杀的,还真没有一个能让天子痛心的。
上一篇:四合院:从贾张氏怀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