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484节

商贾豪商在乎利弊,也明晓历史,怕是朝廷在收割他们,故而,大都观望抗拒。

而普通百姓,从前明的乱世,到如今的大治,这么多年时间,一项项利民大策之下,已然让朝廷在百姓心中建立起了极高的威严,天子之名,在北地,在底层百姓之中,早已有圣君之民。

好与坏,老百姓心目中,自有衡量。

如此,才出现了百姓们近乎无条件相信朝廷,晓事理,有钱有势的商贾豪商,反倒是犹豫不决。

当调查结果呈至天子桌桉之上,天子之神态,俨然阴沉了许多。

这个局面,俨然让天子联想到了极为不好的事情。

给予大多数资源的人,在关键时候,竟然靠不住。

反倒是只施加了小恩小惠的百姓,却对朝廷,对他这个天子,抱着绝无仅有的信任。

这不可谓不讽刺。

但很快,都没待天子怒火发泄,这些士绅豪商,也似乎反应了过来。

原本的观望,立马化为了对纸币的热情。

显然,天子对商业的布局,在很多时候,还是有很大的用处。

在没有阻碍了之后,做工精良,图桉精美的纸币,俨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便成了京城里货币的主流。

且随着京城南北贸易的交流,慢慢的朝京城之外扩散而去。

但这个扩散,却是极为缓慢,显而易见,作为流通的主体,商贾士绅们,对纸币,还是保留了应有的戒心。

毕竟,以往历朝历代,纸币似乎都没有过能好收场的。

最重要的是,纸币,仅仅只是一张纸,哪有真金白银让人安心。

故而,纸币的存在,也只在于流通,存银,依旧是存银,也没有几个会把自家的家产都换成纸币存着。

一切的现象,也皆通过朝廷各个职能部门,以及钱庄商行的统计汇总,至天子桌桉之上汇总。

一次次廷议,也皆是为了纸币的进一步通行。

天子也不急着非要一下子让纸币成为主流,禁止金银铜成为货币流通。

纸币的推行,必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必然会持续很久很久。

纸币在京城试行约莫两个月,至昭武七年十月,一切皆在朝廷汇总商议无误以后,才随着天子的一道旨意,彻底开启了纸币的全面推行……

……

第六百六十一章 流通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朝廷决议定下推行纸钞之策后,便有不少朝臣建议,在天下南北重地设印钞厂,以便更好的供应纸钞流通。

但却被天子毫不犹豫的否决,对地方,天子实在难以信任,毕竟,贪官再怎么贪,也得有银子,才能贪,但纸币可不同,若将印钞厂设在地方,有地方贪官勾结,打通印钞厂利益脉络,那岂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天子从不愿太过高估官员的下限,印钞厂只能有一个,就设在皇宫脚下,禁军守卫,受户部,都察院,大恒钱庄,锦衣卫各方官员监督。

如此,天子才能放心。

甚至,天子都严格规定了纸钞销毁的流程,层层监督,层层制衡。

天子宁愿一件政事,在各级部门慢慢走着流程,也不愿为了简化流程,加快效率,而弄出大问题。

在这寒冬之际,从京城出发的车队,满载着一箱箱贴满各部封条的纸钞,在严阵以待的锦衣卫护送之下,朝着天下各地而去。

财帛动人心,这一箱一箱的纸钞,显然更动人心,是外来的窥视也好,还是内部的居心叵测也罢,皆是在严苛的制度规范之中。

在大恒境内,外来的窥视,若说能突破数百锦衣卫的看守,那无疑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内部的居心叵测,那就是连坐之重罪。

纸钞出差错,押送之锦衣卫,从上至下,皆处连坐之罪,这罪,还祸及家人!

一箱箱纸钞,在这严密的看护之下,或沿河道而行,或沿官道而行,朝着天下各地的钱庄而去。

钱币最重在于流通,而钱币最大的流通,又在于商业。

大恒最大的商业,莫过于国有的诸多垄断商行,以及这个盘踞天下钱业的大恒钱庄。

而民营商业,其主体,又是在于大恒武勋。

钱币的推行,自然也离不开这些人。

在定下纸币推行全国的策略方针之后,在昭武七年十一月初一,大恒所有国有商行,便对外宣布,一切商业结算,都走纸币结算。

随即,在十一月下旬,大恒各地民营商行,亦是陆续对外宣布,一切商贸交易,皆走纸币结算。

在这作为货币流通主体的商业群体接连发力之下,大恒昭武新币,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便以各地钱庄为中心,飞速的朝全国各地蔓延而去。

而后,成立多年,可谓是天子喉舌的锦衣卫文宣司,亦是开始发力,引导着天下舆论风向。

这一套流程,对文宣司而言,已经是熟悉得不要再熟悉了。

毕竟以往,每逢朝廷大策,锦衣卫文宣司总少不得引导一下舆论,这一次,亦是如此。

一声令下,天下各地,顿时掀起了纸币的热潮,做工精良,图桉精美的纸币,在主体流通迅速的情况下,也极为迅速的向更下层普及着。

尤其是在北方,这天子的王霸根基之地,惠民之策实施得最为彻底的半壁天下,在对天子的拥护信任之下,各地钱庄门口,自纸币推行起,几乎是日日夜夜的排着长龙。

当然,这其中,除了锦衣之下文宣司的功劳,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对天子的敬畏。

毕竟,这些年,在这天下,若说哪个地方的对天子威权感受最深,也莫过于这北方的百姓。

毕竟,很多时候,朝堂的政治斗争,都影响不到底层的百姓,最多也不过是百姓们茶余饭后的闲谈而已。

但在这大恒朝,一场土地改革,对最接近百姓的地主士绅之清洗,俨然将天子之威权,彻彻底底的展现在百姓眼前。

很多事情,经历了,面对过,那就自然有了畏惧。

谁都知道天子意志,不容违逆,是顺者昌逆者亡。

如此,在当今推行纸币的大势下,恐怕也没谁不担心,天子一道旨意,直接废除了金银铜币的流通。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而底层的百姓,显然体会更深,毕竟,面对任何事,他们,都没有反抗的余地。

政策对他们好也罢,对他们坏也罢,他们,只有接受的可能。

在这数管齐下之下,昭武新币,在这昭武七年下半年,俨然已经成了天下的热门所在。

在这沸腾喧嚣之间,时间很快便迈过了昭武七年,步入了昭武八年之中。

纸币的势头依旧凶勐,皇城脚下的印钞厂,几乎是昼夜不停的加班加点印刷着昭武新币,户部,都察院锦衣卫的官员干脆就住在了印钞厂外,以便于及时检查纸币出厂情况。

刚印刷完毕的纸币,在这印刷厂直接封存出库,源源不断的供应天下各处钱庄,填充换代着大恒混乱的货币环境。

这一年,大恒天下,亦是少有的安宁,没有政治风波,没有政策大变,在基本的秩序框架之中,整个国家,俨然朝着既定的方向,平稳而去。

难得走安稳,天子那压制已久的念头,也忍不住再次升腾起来。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天子自问,登基这些年,他的一切所作所为,他对得起这个天子之位,也对得起天下百姓。

但他,却更想亲眼看看,看看这大好山河,看看他为此付出了一切的大恒江山!

乾清宫中,天子负手立于大恒舆图之上,目光俨然定格在舆图之上许久。

在曾经,面对这副舆图,是思考不完的国家军政大事,而这一次,天子却是少有的考虑起自个的需求。

从何处开始巡视,沿途经过什么地方……

但想着想着,思绪便不自知的朝着国事演变而去。

从何处巡视,巡视哪些地方,巡视要起到什么作用……

这显然是一个极为值得思考的问题,为天子者,一言一行,皆是天下的政治风向所在。

这个大恒天下,在他登基这么多年的施政下,虽还在前明的框架之中,但内在,早已是面目全非。

这个强行糅合在一起的秩序,是否真的是在正常运转,其中有什么问题……

这些,都需要一双慧眼,去辨别。

只不过,在皇宫,是从无数奏本之中,辨别有用,真实的信息,巡视,则是亲眼所见……

……

第六百六十二章 西北骤变

就在天子畅想着巡视天下的计划之时,北疆边关,西北边关,数道八百里加急而来的军情急报,却是再一次的将天子这个巡视天下的想法给打破。

也立马将大恒朝堂来之不易的平静,给瞬间打破。

草原烽烟起!

西北蒙古准葛尔部,进军草原!

乾清宫,天子握着边关急报,看向舆图的神色,俨然有些阴晴不定。

此刻天子考虑的,自然不是巡视与否,而是这几封军情急报!

这俨然完全偏离了总参的战略预想,也完全偏离了天子心目中的战略安排!

大恒北方之敌,在于蒙古,潜在之地,在于西北藏地的蒙古。

蒙古草原,划分为漠南,漠北,漠西。

漠南漠北草原的局势,向来混乱,只不过,在这近十年的剧变之中,各方势力你唱罢,我登场。

后金落幕,归附于后金的漠南草原也落幕,历史上本该落幕的林丹汗,在这混乱局势之中,却乘势而起,几近一统漠北漠南,几度叩边,俨然便是大恒的心腹大患。

而随着这些年的军事打击,经济封锁,漠南漠北蒙古俨然已有分裂之迹象,林丹汗的大业,已然濒临崩溃。

而西北藏地,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漠西草原,向来借助特殊地势,与漠南漠北草原联系不大。

而盘踞漠西的漠西蒙古,事实上其源头,便是当年土木堡之变,俘虏明英宗的那个瓦剌。

只不过后来衰落了,在西迁后,分裂为四大部,即:准葛尔部、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部。

这四大部,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漠西蒙古。

这四个部落互不统属,各自发展各自的,不过还是组织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每当有大事发生时,会召开“丘尔干”大会商议,而联盟的盟主,则是和硕特部。

怎么看,这漠西,亦或者说西北藏地的四大部落,与漠南漠北的林丹汗,关系显然不大,也没任何利益冲突。

可,就是这么毫无关联的两个势力,现如今竟打了起来?

而大恒对这漠南漠北,漠西的战略计划,已然很是清楚。

即温水煮青蛙,潜移默化的消磨这两个外敌,待到时机成熟,再一战尽全功。

首节 上一节 484/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贾张氏怀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