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444节

前明余孽,大都在大恒初年便被扫出了大恒的权利中枢,谁会知道,这在历朝历代皆为祸乱之源的一个个“藩镇”,已经被天子套上了无数枷锁?

他当初在大恒初立时为内阁首辅,都对“藩镇”多有担忧,直到后来慢慢深入了解,才放下心来。

现如今的朝堂上,恐怕不少文官都还是担忧惊惧的,更别说已经被宰得差不多的前明余孽了……

“有趣……”

来宗道轻笑两声,心中之担忧,亦是缓缓散去。

……

第六百零七章 落下帷幕

来往缇骑不休,马蹄声阵阵,不时可见快马飞奔,来往锦衣缇骑不休。

一如往常,这锦衣卫衙门,自大恒立国以来,几乎就没有过安宁之时。

曾经为大明天子鹰犬的锦衣卫,早已化为了大恒天子手中的一柄利刃。

虽着锦衣,但这锦衣,显然和前明的锦衣完全不同。

明尚火德,恒自是水德。

水为黑,故而,大恒文武,皆是一身肃黑官袍,就连锦衣卫,内廷,也皆是如此。

曾经的绣春刀,虽依旧存在,但火器的时代俨然已经来临,定装燧发枪,无论是便捷程度,还是杀伤力,俨然已是锦衣卫的首选装备。

而锦衣卫的内部人员,自前明崇祯时期对锦衣卫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后,天子就从没有停止过对锦衣卫的掺沙子。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宿命。

这么多年下来,该体面退场的,大都已经体面退场,拖后腿的顽固分子,该解决的也解决得差不多。

整个锦衣卫,里里外外,除了名字还没换以及掌舵人依旧是李若链以外,其余一切,几乎都已变了模样。

这几天的锦衣卫衙门,较之往常,明显要忙碌许多,缇骑风尘仆仆,口音大不相同,都明显是外地而来。

衙门正堂,李若链却是恭恭敬敬的伫立在堂中,平日里李若链坐着指挥整个锦衣卫的位子,却是被天子所坐。

此刻,天子则是饶有兴趣的翻阅着李若链桌案上情报卷宗。

好一会,天子才合上卷宗,缓缓靠于椅背,目光闪烁:“所以,前明余孽的主体还是江南那些人?”

“陛下英明。”

李若链躬身一拜:“伪明平灭不久,地方不稳,伪明余孽潜藏太深,一时半会也难已揪出……”

“这不是跳出来了一部分嘛?”

天子起身,随手将这情报卷宗丢下:“露头就打,抓一批杀一批,迟早能赶尽杀绝。”

李若链连忙道:“属下遵旨。”

“尽快把这边处理完。”

天子端起茶杯:“前明数百年的惯性,一时半会,可没那么容易解决,你亲自去江南坐镇……”

极其平淡的话语,却是让李若链心头一颤……去江南?

他记得,王五也是被安排江南办事吧……

办完事回来……就垮台了!

这从头到尾,可一点风声都没传出,堪称突兀至极!

李若链小心的看了一眼天子,心中也不禁有些忐忑,但此刻,也由不得李若链多想,眼见天子目光扫视而来,李若链连忙应声领命。

“前明余孽重要,云贵那边,你也看着点。”

“跟越国公打好招呼,那些土司,多渗透拉拢一二……”

天子越是说,李若链就越是忐忑,事情这么多,都非一时之功,这是要将他发配到江南的节奏啊!

别说发配个一两年,就是一两个月,要清理他,也绝对是绰绰有余啊!

越是想,李若链就越是忐忑惊惧,这么多年锦衣卫指挥使,他得罪的人可是海了去了,没了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身份……

他想都不敢想!

眼见李若链脸色愈发苍白,惊惧难掩,天子也不禁眉头一挑,难掩疑惑。

但很快,天子便反应了过来,忍不住拍了拍李若链肩膀:“等过些时间,朕欲巡视天下,北方各省已经是趋于安宁,江南尚还未稳,你要处理好。”

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对此时的李若链而言,却似久旱逢甘露,如释重负,李若链眼中难掩后怕之色,立马抱拳应声:“陛下放心,属下绝不负陛下期望!”

“你办事,朕还是放心的。”

天子轻笑,这话,倒也不是虚假,李若链办事,虽偶有纰漏,但那是事关人心,总体而言,锦衣卫这把刀,李若链打造得不错。

“行了,朕就不打搅你做事了。”

天子长吐一口气,环视一圈这锦衣卫衙门大堂后,才再次看向李若链:“都处理好,该杀杀该抓抓,不管是谁,不用有顾忌!”

“属下遵命!”

天子摆了摆手,便迈步而出。

而随着天子的这一道命令,原本就风气云涌的天下,顿时再一次掀起了狂风暴雨。

自年初的税务一案震荡天下,再至年中时的里甲改制彻底引爆了风起云涌。

本该不会完全出现在世人眼中的各地“藩镇”,随着这里甲改制之事彻底浮现于世人面前。

人的利益诉求不一样,想法行为自然也就不一样。

对前明余孽而言,自然是想尽办法把水搅浑,尽可能的煽风点火。

对不少士绅而言,则更是倾向于反对里甲改制,乃至避免里甲改制。

毕竟,曾经的财税改革,本就掘了他们的根,如今再行里甲改制,让朝廷统治触及底层,那真的就是案板上的鱼,任人宰割了。

而对锦衣卫而言,自然是巴不得参与之人越多越好,好一网打尽,功劳多多。

而对此次风暴的主体源头,各地“藩镇”的将帅而言,无论他们愿意与否,甘心与否,一切,已经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

在世人眼中坐镇一地,大权独揽的将帅,在这天下的棋盘之中,也只是一个稍微强壮一点的棋子,任天子摆布。

在各方人心动荡之下,风暴俨然愈演愈烈,时间一直持续到昭武五年八月,又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却是如倾盆大雨,将大恒天下动荡的浮躁,直接浇灭!

昭武四年八月初一,大恒四大国公齐聚京城,亦是自大恒建国以来,四大国公第一次齐聚朝堂。

靖国公,辽国公,越国公,定国公,四国公齐上奏:请改军制!

即,请再改军制,使军政分离,让各级将领专心军事,促进大恒军队更加正规……

天子准之!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浮躁的人心瞬间透心凉!

随之而来的大动,亦是琳琅满目,让天下居心叵测者,心惊胆颤!

一个个坐镇一地,军政尽掌的总督,督师,在一道道天子旨意之下,被卸下那如无冕之王的权利,或调至各地掌军,或直接拿下入狱。

占据大恒几乎半壁天下的各个藩镇,天子为掌权,为对抗文官而权利极尽扩大的各地藩镇,几乎没有闹出任何大变,便突兀至极的彻底烟消云散。

锦衣卫缇骑四出,几乎是按名单抓捕,一个个自以为能搅动风云的居心叵测者,被破门灭府,抄家发配。

从昭武五年初便掀起的大戏,在各方势力轮番登场上演之后,至此,最后一曲落幕。

有人欢喜,自然也有人悲伤,有人借势而起,腾云直上,自然也有人被打落云霄,黯然落幕。

自此,大恒,亦是彻底完成了由打天下,到治天下的转变。

……

第六百零八章 教训

“属内廷,税收归国库,利润归内帑,户部掌审计……”

天子印玺盖上,一封圣旨,亦是彻底拟定,只待下发,便正式拥有大恒的法理大义,成为毋庸置疑的制度。

天子靠坐龙椅,目光却是定格在这封圣旨许久。

一切皆如预想中进展,大恒打天下那些年留下的诸多隐患,亦是在这短短大半年中,便解决得差不多。

而这一封圣旨,自然是代表着引起这场风暴的内廷商行钱庄的未来道路。

依旧归属内廷,税收归于国库,但户部,却拥有审计职权,即对钱庄商行的经营决策,上缴税赋利润等等一切皆有审计之权。

如此,钱庄商行虽属内廷,但实际上,自然是由内廷与户部共掌,户部参与其中,那自然而然,朝堂三法司,便享有监察职权。

当然,这自然只是表面,如此定下制度,也就意味着将钱庄商行正式纳入了九品十八级的统治体系之中。

而非以往单纯属于内廷,只是一个大号的皇家产业体系。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职权,也都弥补给了此地军政分离之策利益受损的武勋。

总体而言,这个钱庄商行的国有金融商业体系,在这一次的风波之后,俨然从皇权独掌,宦官职权的根本,变成了文武尽皆参与其中,互相制衡,宦官的存在,则和现如今的朝堂一样,只是两者之间的缓冲,调和群体。

毫无疑问,这一次,虽未曾解决天子一直以来对国有资产必然糜烂腐败的心病。

但却是将宦官尾大不掉的可能性避免,同时也避免了未来后宫借助宦官影响钱庄商行而干政外朝的可能,也避免了外戚借助后宫而势大的可能,同时也很好的避免宦官损公肥私的程度。

好处多多,但显而易见的是,坏处也多多。

仅仅是文官势力大涨这一点,就是天大的弊处。

大恒几乎是全盘接受了大明的一切,纵使他多有改制,但制度的核心,还是大明那一套。

核心是大明那一套,那文官势大,也必将是必然,文官一旦势大,那就必然重蹈前明覆辙。

所谓以史为鉴,可以明兴衰。

大明灭亡的教训近在眼前,天子自然是要极力避免重蹈前明之覆辙。

而这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历史上的满清,做得极好!

几乎完美总结了大明灭亡的教训,针对性的制定了各种措施来避免大明灭亡教训在满清上演,并且严厉实施,纵观满清一朝,若只论对天下的统治而言,不可谓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青史之最!

纵观青史,也没有那个王朝,对天下的统治,能够做到满清的地步。

当然,这个巅峰的统治,是宁给友邦,不予家奴,是把历朝历代皆高傲的文人士绅,武人将领,乃至天下百姓当做家奴换来的。

大恒为汉人王朝,满清统治天下的种种有力措施,哪怕再好用,大恒显然也不可能用。

当然,天子自然也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做,如打压宦官,限制宦官势力,如扶持武勋,如改革儒家道统,掌握意识形态的解释权,如改革财税,以及如今改革里甲,增强对基层的控制力,打压地方士绅……

如改革教育体系,从根源上解决地方染指中枢权利,如禁止官员结党,禁止官员私下聚会,禁止士子会盟结社……

首节 上一节 444/5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贾张氏怀孕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