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989节

朱祁镇笑道:“朕听说北海不错。”

石彪一听,立即说道:“陛下,而今五月,北海之冰刚刚解冻,实在不是游赏的时节。”

朱祁镇说道:“哦,你是想留朕在草原上住上一两个月吗?”

石彪听了,恨不得自己给自己耳光,说道:“臣不敢。”

龙城是有战略储备,有粮食数十万石,那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用的,而今龙城凭空多了数万张口,消耗一下子大多了,如果留几个月,龙城的仓库就要被吃空了。更不要还有另外一个因素。

那就是降雨的因素。

七八月份,蒙古就要开始下雨了。

虽然蒙古的雨季并不长,降雨量也不多,但是也会给大军在草原上行军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是寻常行军,石彪也就不在乎了,但是皇帝在其中,岂能当做寻常行军,而漠北地区,有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大军一旦遇雨,困顿一方,粮草断绝,可是会出大事的。

康熙亲征西北的时候,就遇见过这样的事情,让康熙不得不下令自己一日吃一餐的地步。

所以,马永给朱祁镇安排的行程,就是在漠北降雨之前,离开漠北。到了关内,即便是西北地区,虽然穷了一点,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储备的,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朱祁镇说道:“不用说了,将大军留在龙城,卿点一个营,与朕走一趟北海,卿难道不敢吗?难道卿老了,不复当年之勇了。”

石彪说道:“老臣虽老,但依旧日食八斗,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绝对不眨一下眼睛,臣担心的是陛下身体。”

说北海是大明疆土最北方,或许是有些问题的。

因为北海以北,西伯利亚地区,并没有什么政权,真要说起来,是可以属于大明的。这些地方都在北海北方。

但是说北海是大驻军最北的地方,却是多少争议的。

唯一有争议的是,奴儿干都司镇北城,与北海千户所那一个更北一点。在这个时代测绘精度并不是精确的时代,大多数人都觉得北海千户所更北一点,这更多是个人感觉。因为镇北城是一个港口城市,在夏天的时候,从天津直接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但北海千户所,却不一样了。

却要一路跋涉,何止千里之遥。

在人们的感觉之中,就是北海千户所要远远在镇北城北方,事实上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朱祁镇说道:“朕还没有老到走不动路,北海千户所也不过在龙城以北六百里,赶得快一些也就是两日路程。快去快回。不耽搁多少时间。”朱祁镇心中暗道:“我要从龙城回西北,也要练习一些骑马了。”

而且走到龙城其实才是艰苦跋涉的一半。

从龙城向西南方向,过燕然山下,然后过居延泽,到伊州府,也就是哈密,这一条路上,并不比来时的近,而这一条路上,也没有河流与驰道了。朱祁镇也要骑马赶路。

石彪听朱祁镇这样说,也没有其他办法,沉吟一会儿,说道:“臣遵命。”

朱祁镇于是点齐锦衣卫护卫千余,也在石彪挑出出数千骑兵,护送朱祁镇一路向北而去。

固然不出石彪所料。

如果在龙城附近,仅仅是感受到一丝丝的寒意的话,从龙城到北海这一路,就是一个越来越冷的过程。谈不上风刀霜剑,但也将朱祁镇皮肤磨砺的粗糙起来。

朱祁镇的骑术其实还不错。但是这种不错,是在皇家园林之中纵马射猎,而不是在漠北山区一路行军,让朱祁镇好生吃了一些苦头,还有朱祁镇的底子在,再加上军中很多骑术高手指点,也慢慢适应了。

第八十一章 极光

第八十一章 极光

朱祁镇二日之后,就来到了北海。

北海千户所是一座简陋夯土小城,放在中原地区,不过是一个小村庄而已,说是千户所,但是整个北海千户所可战之士不过数百人而已。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不管是从什么地方看来,北海千户所都没有一点点的前途。

北海千户所这个地方,根本没有什么敌人。在夏天的时候,北海附近,也是漠北一片很好的草场。但是不等入冬,就已经大雪纷飞了,连蒙古人也只有在夏天才来这里。

这也是漠北与漠南的不同。

漠南所有蒙古人都开始定居圈养了,这也是青贮法带来的革命。但是漠北却不一样,这也是自然环境的不同,总体上来说,漠南的自然环境要比漠北的自然环境好上太多了,而漠北自然环境,即便是推行了青贮法,也不可能让漠北蒙古人完全摆脱游牧。

龙城都司身负一个重大责任,就是为了这些蒙古部落划分草场,同时划分迁徙的路线。

尽量将所有蒙古部落都掌控在手中。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可能做到的,龙城都司对蒙古各部的掌控,是以部为单位,与漠南都司几乎将蒙古贵族的下面的牧民都拉光的情况,是无法相比的。

这也是龙城比大宁要重要多的原因。

只是即便有这一点的内患,对于北海千户所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北海地区对蒙古人来说,也不过是一个季节性的草场,并不是关键的地区。

至于北边的黑森林之中,几乎都已经到了冻土区,黑熊倒是不少。还有一些隐藏在这里野人部落,这些野人部落少则十几人,多则数百人,在北海千户所这里就有这些归化的人。这些人就类似于满清初期的生女真。

几乎没有什么明。

更不要说敌人了。

更不要说什么军功了。

再加上条件艰苦之极,虽然北海在夏天的时候,温度并不算低,但是温暖的天气实在太短了,根本不能种植什么庄稼,只能种一些蔬菜。当然了,这里并非一点都不出产的。靠山吃山,靠湖就吃湖了。

北海这种完全原生态的地方,鱼是非常多的。

更不要说,北海有很多奇特动物,比如说海豹。在别的地方,抓到一两条等人高的大鱼,是非常重要稀奇的事情。但是在这里,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北海千户所虽然每年在入冬之前,都有龙城押送好大一批物资来到这里。其中就有大量的粮食,北海千户所的粮仓之中有一万石粮食。足够这小城中的人吃上一年有余。不过北海千户所的人,都习惯了吃鱼。

即便是在冬季之中,他们也会组织在冰上凿洞,自然会有大鱼噗噗通通的从湖里自己跳出来。

当朱祁镇来到北海千户所之中,北海千户所上下,兴奋非常,根本没有好想到,皇帝会来到这里,于是立即派人去北海之中打渔,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真打到一条非常大的鱼。这条鱼如果竖起来,比人都高上不少。

在很多人看来,几乎都成精了。

朱祁镇也不知道是什么鱼,但是从这鱼的一些特征来看,好像是海鱼。

只是鱼是好鱼。

北海当地人的厨艺是相当的差劲。而且什么样的工具配料都没有,来的御厨,只能建议吃鱼脍。也就是生鱼片。

生鱼片并不是日本人专利,而是古人早就吃惯的食物,脍炙人口,这个脍就是知生鱼片。不过朱祁镇还真没有怎么吃过。

一方面是生鱼片之中有寄生虫,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脍吃的就是一个鲜味,而北京附近有什么大江大河,别处运到北京的鱼,即便是活着,也不新鲜了。

朱祁镇享受过鱼脍之后,就在北海岸边眺望。

倒不是朱祁镇不想上船,只是北海之中的船太小。

北海并非内流河。

但是北海的出海口在北极圈之内,与其他河流并不相连的,北海上的船只,都是北海千户所用来打鱼的船,都是北海千户所的木匠建的,北海附近的大木不少。只是这木匠的手艺,却值得怀疑。

虽然在古代中国木匠是很普遍的,几乎每一个村子里面都有几个木匠,甚至但凡是大部分农夫都会一点木匠活。但是真正木匠高手,是不会在北海千户所里面。

这渔船毕竟小也就算了,但是质量也存疑。

怀恩等人力劝朱祁镇不要上船,朱祁镇也没有办法。

不过在,北海南岸纵马一番,朱祁镇也觉得心旷神怡。他对石彪说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来这里吗?”

石彪说道:“臣不知。”

朱祁镇笑道:“父皇去的早,朕几乎是措不及防,就位居九五。当是时也,大明西至哈密,东至辽东,南到南海,北不过是九边而已,朕奋力五十年,大明在朕手中,几乎扩大了一倍的土地。西至伊犁,东至长崎,甚至东南最远之处,已经在爪哇之东,北至此地,西南新定缅甸。是大明前所未有之盛。只是朕都看不了了,也不可能看到了。”

南洋地区情况复杂,再加上海上风险,群臣都不可能允许,至于去伊犁?更不可能。

朱祁镇根本不能对伊王有特别的关注,他去伊犁,对伊王本身并不好。

而北海就是朱祁镇唯一能去的地方了。

朱祁镇叹息一声,说道:“况且,此地从来是中原王朝之大患,臣自觉登基以来第一大功,就是北征草原,列郡漠北。此乃朕第一大功,朕总要来看看吧。”

很多人说,人老了,会有这样那样的特征。

比如不关注具体事务,反而关注于身后名声,历史地位,后人评价等等。

朱祁镇也是如此。

朱祁镇也知道,他在内政上的很多措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甚至他去世之后,恐怕要好一阵子争斗,朱祁镇的身后名,恐怕有何多争议。只有当关于这些利益相关方,一一跟随朱祁镇走进历史,成为历史的一个剪影,朱祁镇的身后名大抵才有一个盖棺论定的评价。

朱祁镇估计,他最没有争议的功绩,就是开疆扩土了。

所以他心中一直有这执念,想要来这里,大明最北方看看。

石彪说道:“陛下之功,列代先帝大有不及,如果宣宗皇帝地下有知的话,也足以慰藉平生了。”

朱祁镇轻轻一笑,也没有多说什么。

游览北海之后,朱祁镇顺便令跟随的翰林写碑一篇,刻在北海之畔。也算是为后世子孙,有史以来留一个证据,却不知道后世有没有不肖子孙,将这里给丢了。

当天夜里,似乎是为了来迎接朱祁镇。

北方的天空之中,五彩斑斓,似乎有一支巨大的手,将无数的颜色洒在天空之中,来回涂抹,将整个天空都渲染得无比绚烂。

朱祁镇都看待了。

说实话,朱祁镇两辈子也是第一次看见极光。他虽然知道,这极光不过是地球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射线,与地球大气层摩擦的结果。但是依然被这种大自然的瑰丽所震撼。

一时间,在大自然的奇迹之前,朱祁镇一时间都默然了。

想来,他不来到这个时代,这大地山河,北海极光依然在,他来到这个世界,这大地山河,北海极光依然在。

纵然没有他,中华民族经历多少年磨砺,终究能站立在世界之巅。

纵然有了他,地球是太空之中一颗砂砾而已。

人,总是高看自己,人类也喜欢抬高自己。

其实,人改变不了什么,人类也改变不了什么。

朱祁镇虽然做了很多事情,或许在很多事情在人类的历史上都可以打写特写,但是在宇宙星空面前,有什么好说的?

朱祁镇只觉的心头一松,或许是自己的开解自己。

他虽然决定将位置传给太子,自己退下来,但是内心深处,却是对权力有深深的不舍。

毕竟掌控数十年的生杀大权,说放下就放下,谈何容易?即便朱祁镇觉得这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正确并不代表情愿。

此刻他心中却有一丝丝的释然了。

戴上王冠,如果要承其重,但是摘下王冠,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朱祁镇在极光之下,轻轻一笑,心中的块垒,也同这极光融在夜空之中。

左右大臣见此,纷纷恭喜道:“陛下圣德,天降异像,请立碑以记。”

朱祁镇轻轻一笑,也知道,这是无稽之谈,但,这样的事情偶尔一用,也能鼓舞人心士气。说道:“准。”

首节 上一节 989/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