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9节

第二点,就是宋家乃是太祖开国功臣,而不是太宗靖难功臣。

诚然,太祖开国功臣,被太祖大加清洗,胡惟庸案,蓝玉案,之后靖难之意,几乎损失殆尽,但并不意味着一个也不剩了。

而宋瑛的父亲宋晟,乃是太祖起家的淮西老兄弟,宋晟跟随兄长宋国兴参加红巾军,参加过很多大战,后来跟随了朱元璋,下江南诸役都有功,兄长宋国兴战死,宋晟接管了宋国兴的军队,继续跟随朱元璋。

一生功绩多在西北,曾经四次出镇,西北诸地。被封为西宁侯。而太宗皇帝靖难之役时,宋晟就在西北,为了拉拢宋晟,这才将两女嫁给宋家。平定西北大局。

不过,从永乐之后,真正掌握权力的勋贵,就是靖难功臣。而宋家跟他们不是一路人。

用宋晟掌控五军都督府,就是要牵制张辅。

倒不是太皇太后不相信张辅,张辅跟随三朝皇帝,忠心耿耿,但是国家大事,决计不能寄托在一人忠心之上。

张辅早就不在五军都督府任职了,但问题是,张辅作为靖难功臣,五军都督府之中,太多人是他的后辈了。

甚至张辅为什么不去五军都督府任职,这一件事情,也可堪玩味,这件事情,不是而今就有的,早在宣德年间,就以善待功臣之因,让张辅常伴陛下左右,只是担个名,而不理实务。

朱祁镇心中也暗暗揣摩出几分道理。

张辅得其实,宋瑛得其名,如果张辅真想做些什么,是万万不可能瞒过宋瑛了。而且天家对京营也不是毫无恩义的。

老刘家都能右袒,让南北军拥护刘姓,而今朱家未必做不到。

这不过是防患于未然而已。

而且有一个人其实比宋瑛更适合,那就是太后的两个兄弟。但是太后提也没有提,朱祁镇明白,宋瑛乃是朱家的女婿,并非张家的女婿。想来他更想保全的是朱家的江山,而不是为张家效力。

一来如此是为拉保全张家,太皇太后怕张家参与太深,等什么时候她不在了,皇帝会让张家死无葬身之地。

对真正关乎大政的军权,太皇太后都如此处置。更不要说宫中的事务了。

朱祁镇也知道,太皇太后在宫中的动作,却也不好说什么。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皇太后的动作,不过是严伸太祖当年的禁令而已,因为太祖法度最为森严,宫中可以说是中外隔绝。

但是永乐,洪熙,宣德以来,宫禁都松懈了许多。

很多人都有内外传递消息的渠道,比如孙氏。

所以太皇太后不动声色之间,这些负责内外交通的人,全部给处置了。

对这一点,朱祁镇也是赞成的。

毕竟主少国疑,这个时候严苛一点也好。

但是事情到了孙氏这里,孙氏以为太皇太后要杀她。

她不想想,太皇太后即便是再讨厌她,也不会杀她,原因很简答,就是皇帝。就是因为朱祁镇,如果太皇太后真有废立之心。

朱祁镇死定了,孙氏也逃不过,而太皇太后没有此心,自然会给朱祁镇一个面子,否则她一旦去了,张家可还在。

朱祁镇连忙安慰道:“母后不要担心,太皇太后绝无此意。”

王振更是悄无声息的将旁边的所有太监宫女给看管起来,只要朱祁镇一声令下,这宫中就有多了几个,死得不明不白的人。

朱祁镇哄了孙氏好一阵子,才将损失哄好。

孙氏说道:“太皇太后,真不会让我殉葬?”

朱祁镇听了微微皱眉,说道:“殉葬?”

王振见状,知道小爷不了解这方面的事情,连忙上前说道:“请娘娘放心,祖宗成法,殉葬的人不过是那些未有生子的嫔妃宫人而已。且不论太后育有小爷,太后乃是大行皇帝正妻,大行皇帝的子嗣,都尊娘娘为母。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娘娘殉葬的。”

朱祁镇听见了殉难葬之事,心中有些恍惚。一时间忽略王振的话。

孙氏被王振安慰一下,她还不放心,说道:“皇儿,我还是不放心,要不,让你舅舅们入宫宿卫。”

“不行。”朱祁镇说道。

朱祁镇想都没有想过这个方案。

首先,朱祁镇不相信孙家的能力。如果会昌伯之前说的没错的话,会昌伯就是一个空架子,让会昌伯府卷入宫中,且不说宫禁森严,会昌伯以及他几个儿子,恐怕没有能力在宫中立足。

如果有能力立足的话,朱祁镇更不放心了。

危急的时候,要用你,你不行,而今诸事了结了,你反而有能力了。

更不要说,太皇太后不给张家高官厚禄,甚至有所压制,将两个弟弟都闲置了,朱祁镇就更不能将毫无能力的会昌伯府引入了。

这并不是帮他们,却是害他们。

更不说,蹇义的话还在耳边,朱祁镇又怎么能做这么出格的事情。

但是孙氏却不理会朱祁镇。在她心中,朱祁镇不过是一个小孩子而已。继续说道:“皇儿,你不懂,这宫中只有自己人,才靠得住。而今你父皇去了,太皇太后虎视眈眈的,唯有你外公,你舅舅才是自己人。”

朱祁镇心中暗道:“我如果拿外公与舅舅当自己人,就拿奶奶当外人了。有外公这些猪队友,我即便是没事也弄出事来。”只是他心中这样想,却不敢这样说。给王振使个眼色。

王振立即会意说道:“娘娘,不可操之过急。而今小爷的大位初定,正是镇之以静的什么,而今什么事也不要做是最好的,至于其他的事情,来日方长。”

“对。”孙氏将王振当成了朱祁镇的谋主,对王振的话,比对朱祁镇的话还看重,说道:“王大伴所言有礼,这件事就交给王大伴了。”

王振说道:“奴婢遵命。”

第十二章 见义必为,非勇也

第十二章 见义不为,非勇也

王振好容易安抚了孙氏。朱祁镇才能出了坤宁宫。

朱祁镇有些失落。

他从朱祁镇九岁的记忆之中,孙氏的印象从来是十分美好的。但是很多时候,孩子看父母的眼光是自带滤镜的。

小孩子都觉得自己父母好,但是朱祁镇而今虽然有朱祁镇的记忆,但是他总就不是一个孩子了。

在小孩子的心中,太皇太后张氏,向来是严厉的。而皇太后的孙氏,向来是极好的。

只是而今带着后世眼光看来,两者之间是完全不同的。

这种落差,让朱祁镇心中很不舒服,特别是孙氏对他,几乎好像看一个孩子。宁肯相信王振的话,也不相信他的话。

朱祁镇出了坤宁宫,径直向西边而去。

王振紧紧跟着朱祁镇,在身后小声,说道:“陛下,该回去了。”

朱祁镇说道:“去慈宁宫。见太皇太后。”

王振立即明白,今天孙氏说了这样出格的话,如果不去慈宁宫做个解释,恐怕今后日子不大好过。

太皇太后断然不是不会动皇帝的。

但是要弄死一个奴婢,却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王振立即叫来步撵。

朱祁镇本想步行前往的,但是他的身体尚弱,今日先从乾清宫到坤宁宫,然后再从坤宁宫到慈宁宫,绕这一大圈,他的意志尚可支持。但是身体却支撑不住了。

待朱祁镇到慈宁宫的时候,已经是宫灯初上了。

一人将朱祁镇引进宫中,朱祁镇见了她,立即行礼。当这女子微微避开,说道:“不敢当。”

这个女人就是宣宗皇帝第一任皇后,之后的仙妃,在朱祁镇登基之后,被封为皇太妃的胡氏。

也许是太皇太后对胡氏补偿与爱护,就将胡氏带在身边。

朱祁镇心中不得不承认,胡氏一举一动,都有一种淡雅的感觉。

比起孙氏,虽然有些素雅的感觉,但决计不差分毫。在为人处世上挑不出一点错。这也是即便被废,但是在太皇太后心中,胡氏才是她的儿媳。、

孙氏不是。

胡氏将朱祁镇引进宫中,向太皇太后行了一礼,就缓缓的退了下来。

此刻太皇太后,已经换去了一身宫装,穿着一身简单的襦裙,花白的头发盘了起来,在灯光的照射下,也淡去了脸上的皱纹。

如人不识,只会将她当成江南普普通通的女子。

太皇太后有意让胡氏留下来,但是想了想,有些事情,胡氏知道了也没有用。就没有留她。

“孙儿见过奶奶。”朱祁镇行礼说道。按理说,在太皇太后面前装嫩效果大抵好一点,但是而且的朱祁镇毕竟不是之前的朱祁镇了。

有些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坐吧。”太皇太后说道:“怎么样,准备将会昌伯安排个什么位置?你说说,看我能不能给你安排了。”

朱祁镇听了,立即说道:“孙儿不敢,母后只是忧思过虑了。有些胡言乱语,还请奶奶不要放在心上。”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说道:“她从来是自以为聪明,分不清楚轻重。爱耍小聪明。小时候见她也很聪明的,怎么变成这样了?”

孙太后的小聪明不仅仅是而今,最体现出她小聪明的事情,就是土木堡之变的善后处理上。

她如果有能力,就应该立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正统之子为帝。她临朝称制。处理政事。

她既然做不到。就应该干脆立朱祁钰为帝,居然还让正统的儿子留在太子位置上。

如此一来,为后面种种变故埋下了诱因。

后面的夺门之变,乃至于于谦之死,都是她自以为聪明,埋下的祸根。

就如而今,孙家的那些人,到底是什么成色,谁不知道啊?

真将家国大事交给他们,他们能做好吗?

朱祁镇听太皇太后说自己母亲,也不好说话,只能沉默。

太皇太后似乎也觉得,在晚辈面前说这些不大好,正色说道:“你而今是皇帝,将来的路上要自己走,切记祖宗家法,后宫不得干政。这天下是姓朱的,不管是姓张的,还是姓孙的,都是外人。”

朱祁镇说道:“孙儿明白。”

“你回去吧,孙氏我不跟他计较。”太皇太后说道:“你也要知道,孝顺是一回事,国家大事是另外一回事,万万不可混为一谈。”

朱祁镇说道:“孙儿明白。”

太皇太后对朱祁镇越来越满意了,心中对孙氏也有几分埋怨,觉得如果没有孙氏,早些将朱祁镇带在身边调教,而今也不会措手不及了。

所谓,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皇家所喜欢的,就是少年老成的孩子。

而朱祁镇的表现恰恰如此,这数日,太皇太后将朱祁镇带在身边,一点点感受朱祁镇对朝政从陌生多熟悉。更是喜爱非常。

以朱祁镇而今的表现,几年下来,就能承担家国之任了。越发将朱祁镇当成了眼睛珠子,见朱祁镇站在她面前似乎有话说,当即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吗?”

朱祁镇说道:“孙儿听,宫中无子嫔妃似乎有殉葬之举。可否是真的?”

太皇太后微微一愣,说道:“是真的,你母后,与胡氏,还有祁钰的母亲吴氏,三人除非,这些无子嫔妃都要跟着你父皇走。”

首节 上一节 9/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