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868节

随着太子在南京的公开露面,明报为首的大小报刊,都会报道,太子还要争夺影响力,自然是恨不得自己名声越大越好,怎么可能隐姓埋名?

如此一来,又怎么保密?

太子不在南洋,大军调动自然是要受到影响的,不趁着这个时候结束战斗,又等到什么时候?

只是太子没有想到,满者伯夷好歹是大国,连几个月都坚持不住。

太子有预感,他这一次南洋征战,是绝对免不了了。

朱祁镇听了,面目微微一挑,却有几分欢喜之色,说道:“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太子说道:“儿臣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具体情况不明,但是以儿臣看来,是亚齐国牵着旧港宣慰司的兵马,以至于满者伯夷急切之间,没有援兵。嘉定到凌牙门,需要是十三天,到爪哇需要二十天上下。”

“这一来一去,就需要一个半月,再加上儿臣又不在嘉定,张懋权知南洋都司事,只是他总就比不上孩儿,估计调兵也需要一个月上下,而且夏秋之际,南洋风暴不少,又耽搁了几日。”

“就这样前后不过三个月,满者伯夷就亡国了。”

太子一副很铁不成钢的语气。

要知道,在满者伯夷的军队不仅仅有满者伯夷的兵马,还有占城,暹罗,真腊三国的兵马,这还是他促成的。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连三个月都支撑不了。

但凡他能支撑三个月,援兵差不多就会到了。

朱祁镇对满者伯夷的存续并不感兴趣,朱祁镇对南洋想了不知道多少年。酝酿了不知道多少年。

只是大明就是大明,是天朝,自然不能兴无名之师。

什么时候出兵都要名正言顺的。

虽然有些虚伪,但是政治上本来就是这样的。

不管是灭安南

,下朝鲜,攻日本,定西藏,朱祁镇都是遵循的这个逻辑。

什么?你说,如果对方安安分分老老实实的,你找不到借口怎么办?

如果这样的国家太小,就好像是琉球的话,就留着粉饰太平吧,反正灭了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如果战略意义重大,那就等吧。

毕竟,一般来说,这些国家不会完全符合儒家的道义,只要留心总是能找到问题。如果实在找不到,锦衣卫是用来做什么的?

而今满者伯夷的亡国,对满者伯夷的权贵与百姓来说,或许是一个天大的坏事,但是对于朱祁镇来说,真是一个好像消息。

毕竟满者伯夷乃是大明的属国,大明承担保护的责任,你小打小闹也就算了,居然灭国,大明自然有存亡续绝的义务。

存亡续绝,乃是春秋之大义,即便是所有儒臣也说不出来一个“不”字。更妙的是,满者伯夷国王一脉死绝了。

如果满者伯夷国王一脉还有人活着,多少是一个麻烦,说不得要以一个世袭国公来换爪哇之地。

而今是最妙不过,击败淡目之后,就能名正言顺的将爪哇抓在手心之中。

虽然爪哇不能作为殖民地。

毕竟爪哇不对外殖民就不错了,爪哇最为南洋的中心,即便是后世也是人口密度极高的地方。在这个时代,虽然不是后世那数以亿计的人口。但也有好几百万。

有这多人在,大明总不能硬迁徙百姓的。杀了他们腾地方?

朱祁镇倒是有这个心,但是大明舆论是不允许朱祁镇这样做的。

虽然爪哇能作为殖民地,这并不妨碍爪哇的战略价值,只要拿下爪哇,朝廷在南洋就完全打开了局面。

满者伯夷作为南洋霸主,他亡国了。留下的地位,自然要被淡目国所继承。朝廷只要打败淡目国,南洋就真正成为大明的南洋都司。

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朱祁镇说道:“事已如此,说什么都晚了,想想怎么收拾残局吧。”

太子说道:“我估计淡目国贡使而今就在路上了,并会带来厚礼。这残局怎么收拾,就看父皇怎么做了?”

“如此说来,这个淡目国王是一个聪明人。”朱祁镇笑道:“你觉得我会怎么做?”

对淡目国王来说,只要大明一点头,满者伯夷的地位就是淡目国的了。、

自然是不惜重金。

只是他不知道朱祁镇的心思。

太子却是知道的。

太子深吸一口气,说道:“自然是大军南下,灭此朝食。”

第七十三章 灭此朝食

第七十三章 灭此朝食

事到如今,征战南洋这一件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了。

太子心中怎么想也无法改变。

既然无法改变,他只能将这一件事情接下来,并且办的妥妥当当的。

朱祁镇听了太子如此说道:“怎么灭此朝食?”

太子沉吟片刻,心思流转,说道:“孩儿有缓急两策。”

朱祁镇说道:“说说。”

太子说道:“急策自然是现在就命令张懋带领嘉定之军与南洋水师共南下,攻淡目国。大军乘船而下,不过月余就能到淡目。淡目城临海而建。集我大明水路之师,可以一战而定。”

朱祁镇说道:“那缓策当如何?”

太子说道:“整兵经武,宣淡目不臣之罪,昭告南洋各国,令其出兵从征。大征淡目。”

朱祁镇眼睛之中,流漏出一丝欣赏的意思。说道:“你觉得当用急,还是用缓?”

太子说道:“自然是缓策,朝廷南征,非为一草芥之国,而是为南洋。正以此观南洋各国之向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太子胸中也是有韬略的。

只是有时候私心重了一些,毕竟是朱祁镇用心培养出来的继承人,或许算不上出类拔萃,但是最少在水平之上。

即便去了太子这一层身份,做一个朝廷重臣也是合格的。

缓急两策,看似急策是兵家要义所在,所谓兵贵神速,淡目之灭满者伯夷,兵锋近十载,军民皆疲。

大兵临之,一战而定。

自然是符合兵法之中,用最小代价,换最大的战果。

但是如果,用缓策。一来给了淡目一国准备时间。毕竟南洋精髓大半在爪哇岛上,人口稠密,盛产粮食。特别是有大量火山灰,土地肥沃,即便是在现代,爪哇岛也是印度尼西亚重要的水稻产区。

而在这个时代,粮食人口,就是国力的象征。

淡目国是小国,那是与大明相比的,如果单单论东南亚来说,吞并满者伯夷的淡目,妥妥南洋小霸主。

给淡目时间,自然是增加了大明征服淡目的难度。

二来,大明在南洋影响力很大是不假,但是真以为大明号令一出,南洋各国臣服?那就是异想天开了。

虽然这些国家都对大明称臣,但是前也解释了,这种称臣更像是一种生意。朝贡贸易而已,而且一些口头便宜而已,真要大明进入南洋,各国未必心中服气。

征召各国士卒,标志着大明对南洋从影响力,到实质上控制的第一步,这么多国家,未必都愿意。

说不定别的地方,还会惹出麻烦。

这是急策的弊端。

但是利弊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就看一个人是怎么看了。

急策的弊端,也是缓策的优点。

急策是军事上的最优解,而缓策是基于政治上的因素。

看似朝廷大张旗鼓,甚至打草惊蛇。但是却是分辨敌我的一个过程。

正如之前所言,大明从来是天朝,出兵是要大义的,绝对不能无罪而伐。虽然实在没有办法的话,也是可以用一些阴私手段的。

但是能不用,还是不用比较好。

这一次淡目灭大明藩属国,大明讨伐名正言顺。

大明作为宗主国,发动正义的战争,要求各藩属国出人出力出钱,也是基于君臣大义,无可挑剔。

即便之前大明朝贡贸易之中,从来没有对这些国家进行索取,甚至以厚往薄来的政策,厚待他们。这一次直接征召各国兵马,基本上是第一次对各国进行索取。

自然有人愿意有人不愿意。

朝廷如果只是每一个淡目国,这样做自然是将事情越闹越大,得不偿失。但是如果说朝廷的目的是整个南洋,正好分辨出谁是潜在的敌人。

毕竟,连朝廷这样正义的战争都不愿意支持,那就是与淡目私通,是叛臣。

太子对朱祁镇的心思揣摩到位。

朱祁镇而今并没有想要将南洋全部列入大明版图之中,非不愿,实不能也。南洋种种的情况,今后很长时间,就是好像汉唐时期的西域一般,虽然上面有朝廷统治,下面还有大量的国家从属。

这一次是借淡目国之灭,震慑整个南洋,如果有跳梁小丑出来对抗朝廷,自然也在征伐之列。

将所有反对者一扫而空,南洋就是大明的了。

太子深明这一点,所以,这一次他不怕大打。只怕打不大。

朱祁镇说道:“好,南洋远在千里之外,有一个缓急,朝廷也不可能立即派出援军,有前朝前车之鉴,这一次你多待些人去。”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怀恩。”

怀恩立即出列说道:“奴婢在。”

朱祁镇说道:“拟旨给内阁,太子挂征南大将军,总领两广交趾福建人马。令两广总督白昂为征南大将军长史。诏航海侯王英,平江伯陈锐,南宁侯毛锐,田州伯岑睿并南京京营五万,交趾,两广,福建各为卫所军,北洋南洋水师,皆从节制。”

怀恩立即说道:“是。”

怀恩立即下去,片刻之后,就将这些内容整理成。

朱祁镇看过之后,从身上翻出一个印章,盖了上去,却是朱祁镇的私印。

这样的任命太过重大,重大到朱祁镇不与留在北京的内阁通气都不行。而且他这一次出来,并没有将二十四方玉玺带来。

大多数时候都用这一方私印。

王英乃是老将,打仗或许不大行,但是资历老,大明南北洋水师都是他的徒子徒孙,而且他祖上就是郑和的副使王景。对南洋的情况很了解。

首节 上一节 868/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