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明天子

明天子 第830节

他忽然听到了匆匆的脚步声。

他立即坐好,却有一个锦衣卫在外面轻轻敲门。

王恕将书信收起来,夹杂一册四书五经大全里面。说道:“进。”

这个锦衣卫说道:“大人,刚刚的消息,徐春申将苏州所有的厂坊的关闭了,所有做工的人都遣散了。”

王恕听了,双眉一并,说道:“好,我知道了。”

他心中暗道:“徐春申看来是准备一条路走到黑了。”

不过,他也知道徐春申这一招,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徐春申完全撤出苏州,损失之大,非几十万两白银不能弥补,甚至这个数字,还是往少里说的。

但是他也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弱者的地步。

王恕对他的限令,也就不好执行了。

整个社会舆论都是同情弱者的。

徐春申完全扮演了一个被官府迫害的角色。

王恕如果再抓住不放,恐怕弹劾他的人也就会越多。

更不要说,这个时代是有报纸的。

在辟雍之会,报纸高速发展,虽然受限铜活字的巨大投入,天下所有报纸之中,依旧是明报的印刷最为精致。

但是并不说,木活字就不能用了。

报纸在京师传播开来之后,也在大明各地遍地开花。

当然了,报纸推广进程与各地的经济水平是密切的关系的。

在西北,西南等地,报纸分布很是稀少,但是在江南,特别是南京。报纸数量之多,已经有超过北京的趋势。

因为南京毕竟政治地位非同一般,很多消息都能提前知道,很多南方报纸都喜欢立足南京,覆盖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几个省,这是大明最富裕的地方。

也是除却福建之外,教水平最高的地方。

报纸的舆论而今也被视为白衣御史。

如果很多事情被报纸激烈的反应,朝廷也很难不做出应对。

徐春申这一招,让王恕进退维谷,很是被动。

这个锦衣卫立即退出,在门口却遇见了汪岳。汪岳看了一眼锦衣卫,进来行礼说道:“拜见大人。”

王恕说道:“坐。”

汪岳坐下来之后,问道:“大人,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恕说道:“徐春申将了我一军。”随即将情况说明。

汪岳听了,说道:“好厉害的一招。这背后出招的人,一定不是徐春申。”

王恕自然明白。

因为徐春申损失的太大了。这一件事情如果从徐春申的角度来看,是完完全全没有好处的。

自然说明徐春申有不得不做的理由,最有可能的理由,是背后有人让他这样做的。他听命于人不得不做。

王恕说道:“大概是陆麟。”他不愿意深谈这个人,说道:“不说这个了,你去南京准备的怎么样了。”

汪岳说道:“幸不辱命。已经凑集了八百万两了。”

王恕虽然还没有想明白,这个局面该怎么破。但是却也明白一件事情,如果这是一场战斗的话,那么战斗的士卒,并不是别的,是钱。

唯有钱,才是胜负的关键。

所以,他先要做的就是找钱。

怎么找钱。

自然是少府银行之中。

这就有汪岳跑了一趟南京,几乎违背了少府银行所有规章制度。才有了这八百万两银票。

说来讽刺,这些规章制度还是汪岳制定的。

汪岳如此卖力,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看到了机会。

那就少府打翻徐家,入主纺织业。

少府在纺织上并非没有布局。

之前天下各地织造局,裁撤了不少,但是江南织造与景德镇瓷器,都是刘定之保留下来的。

刘定之之所以保留下来,自然是赚钱了。

江南织造的规模并不小。

但是这些年纺织业大发展的时候,江南织造却是掉队了。

原因有很多个。

首先,是江南织造远离少府的大本营北京。很多时候不能借到少府体系的力量,根本就是孤悬江南。

其次,少府体系之中合格的商人很少。

江南织造更是有一群手艺很好的人,他们所生产的很多一部分都是最高档的绫罗绸缎。本来就不愁卖,对于这些年爆炸般发展的棉布。

很抱歉,江南织造根本没有在做。

因为棉布之中,虽然有一些极上等的制品,但是大部分棉布还是老百姓所穿,根本不被江南织造局看在眼里。

再有就是江南织造与当地商业环境格格不入。江南士绅之中有很多人都对少府没有什么好感,比如说陆麟。

这样下来,江南织造虽然每年有十几万两的盈利,但也仅此而已,如果不是江南织造在织品上有独一无二的技艺,恐怕这个盈利都无法维持。

但是,并不是说江南织造就一无是处了,江南织造最大的优点,就是拥有一批整个大明技艺最高超的工匠。

朱祁镇的龙袍,就是江南织造做的。

有这么多对行业熟悉的高手,再加上苏州这个环境,最不缺少普通纺织工人了。

这给江南织造迅速崛起提供了根基。

汪岳而今已经内定为驸马石璟的接班人。但是很多时候,再怎么内定,在任命没有下来之前,还是会有变数的。

所以汪岳正要几分大功劳,将这一件事情给敲定。

如果能将江南棉布行业掌控在少府手中,对汪岳来说是多大的政绩,所以他觉得值得冒这个险。

王恕说道:“八百万两,够了。少府能不能敞开了收蚕丝,蚕茧,棉花。”

汪岳立即行礼,说道:“下官听命。不过,这只能记在江南织造的帐上。”

王恕听了汪岳这一句话,对他的小心思,也猜到了七七八八的。他平日对少府的扩张并不是太喜欢。

只是而今,他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了。

无非是两项其害取其轻,少府再怎么说也是朝廷的。再说这局面王恕也憋着一肚子气。

王恕说道:“可以。”

第二十五章 祝融之灾

第二十五章 祝融之灾

汪岳一动手,立竿见影。

蚕茧,蚕丝,棉花的价格,立即上涨。

这让苏州百姓安心了许多。

棉花倒还好。

一来苏州附近农村产的蚕茧,蚕丝要比棉花要多的多,特别是太湖丝即便是在后世也是大名鼎鼎的。

二来,却是蚕茧与蚕丝并不能长期储存的,时间长了,是会出问题的。

但是而今被压下来的价格,百姓根本无法接受。

几乎立即江南织造局的门口就堵满了人,密密麻麻的排出两里外去。

无数百姓更担着几筐,或者是推着车,还有苏州大大小小河道之中,一条条乌蓬船上,堆积各种蚕丝,蚕茧。

要知道江南织造局虽然是少府所有,但是他的前身却是一个衙门,衙门的门槛非常高,一般来说都是少有人来的。

就是这一条街,都是衙门密集,一般贫民百姓从不敢来,唯恐冲撞了达官贵人,让人一句话,就要他生不如死。

就好像而今开车上路,看见劳斯莱斯,就离得远远的。否则一个不小心,有一点小小的摩擦,就能让你好几年的收入,就付之东流了。

汪岳带着人看着忙碌的收货现场,心中很是满意。

正因为有江南织造的底子,才能这么顺利,一声令下,就能开始收货。

有些人觉得采购很简单,有钱就行。

但是蚕丝与蚕丝的品质不同,蚕茧与蚕茧的种类不同,棉花与棉花的品种不同,这种的细分就能几十种分法。

而且这个时代还没有后世标准化的推进,直接告诉你什么样是几等丝,什么样是几等棉。

只能凭借个人经验来判断。

如果不是行内出身,足够让人赔死,还不知道怎么死的。

不过,以对织造行业的熟捻,苏州城之中,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织造局中的大师傅。

汪岳看到这个场面,说道:“不错,其他方面准备的怎么样了?”

身边有一个太监说道:“禀大人,已经开始打造有卖市面上的织机了,一两月之内,就能开工,多大的场面,我们都能收拾下来。”

汪岳说道:“好,让人看紧了,不要出什么事情了。让锦衣卫派人来。”

汪岳也是商场上厮混过的。

说实话,在没有完善商业法律,不,即便是大明律还没有在全大明都管到的时候,商业繁荣的下面,根本是野蛮扩张。

在政治上收买各方官员。

就好像是之前所说的陈纲案,这一件之所以关系重大,乃是对官员贪污的处分标准的讨论,但是细细说来,这个陈纲未必不是两家丝商争斗的波及的。

首节 上一节 830/10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是科技大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