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597节
老五而今才小,不过两三岁。这个年龄未必是劣势,甚至可能是优势。
朱祁镇为什么不想让太子在京,未必没有太子如果一直在京师的话,稳坐太子之位数十年,这潜势力就相当了得了。
朱祁镇不是不信太子,但是对京城周围的绝对控制,乃是朱祁镇的底线。是他性命的保证。
几十年的太子储君,自然会在京城的势力范围之中分一杯羹。如果不想这样做,朱祁镇必须时时刻刻敲打太子。
但是又会造成什么事情?
要么将太子培养出唯唯诺诺的性子。要么就给某些有心之人带来可乘之机。
所以,朱祁镇才要将太子放在外面养。
在远离京师的地方,太子自然是能一言九鼎的。能培养太子的能力,也能避免父子之间的矛盾。
当然了,太子在外,一旦朱祁镇自己出了什么事情?岂不是乱了。
这一点,朱祁镇也是有准备的。
首先,大明体系决计不会因为一个皇帝突然死亡而乱了的,正德死后大明几十天之内都没有皇帝,也不见出什么事情。
要知道当时并没有正统的继承人。还有临时选。而今却是有天下人都承认的太子,能出什么事情?
其次,有皇后在。
虽然不承认,朱祁镇也知道,一般情况下,女人都比男人活得时间长。而且皇后看上去人畜无害,但是关系到儿子身上,还是有魄力的。
他真有什么三长两短,皇后是能主持大局的。
唯一的风险,就是太子在外,处理很多事情,安全或许有问题。
但是朱祁镇也没有太在意,世界上哪里有事情不需要冒险的。再者,他也派了不知道多少护卫了,应该出不了什么问题的。
只是,朱祁镇心中所思所想,钱氏纵然是枕边人,也未必全部理解。
她只是看见皇帝专宠庄妃,排斥太子,不仅仅是将太子远窜于外,甚至连太子的婚事都放在心上。
皇帝对这一件事情,不在乎。她当娘的不能不在乎。
甚至太后为什么忽然提起这一件事情,未必没有人提醒太后。
朱祁镇一瞬间想了很多,说道:“我早已说过了,朕的儿子,将来是要封国一方的,自然要有理政的能力,不管是谁,都要从大本堂出来,却武学学习几年,必须武双全不可。”
“陛下,有些事情臣妾斗胆一言,陛下没有想过将来吗?”钱皇后说道。
朱祁镇眼睛微微有一些迷离,说道:“将来。朕这个当爹也不算合格,也只希望我的儿子们,能当得起自己的身份。”
如果说,朱祁镇没有想到将来诸子之间的关系,绝不平静是不可能的。只是他本身就对嫡子继承制度,心有疑虑。
为了将来将诸子分封海外,自然要保证诸子是有一定能力的,否则出去了也是送死,其次,太子的优势如此之明显。
如果还不能压制住自己的弟弟们,岂不是显得太废物了一点。
这样一来,又怎么能承担大任。
而且朱祁镇也有自信,自信不管下面几个儿子,闹出什么局面,他反手就能镇压下去。他对自己对朝廷的掌控能力有绝对的自信。
几个儿子之间权力游戏,对朱祁镇来说,不过是处理朝政之外的一些小插曲而已。
只是朱祁镇的自信,在钱氏那边又是另外的理解了。
她看着自己的丈夫,心中一阵苦涩,从成婚那一日开始,她以为她已经理解了他的心思,而今看来,真是圣心难测。
即便同床共枕几十年,也不过是熟悉的陌生人而已。
她永远不清楚不理解不明白,朱祁镇到底是怎么想的。只是作为母亲,有些事情,她永远不想让它发生的。
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
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
寒冬腊月。
一行人鲜衣怒马,来到了正阳门下。
不是别人,正是朱见濬。
朱见濬抬头看着熟悉的城门,说道:“我回来了。”
细细算起来,他离家已经有两年了,也算是归心似箭了。
只是他并没有打出太子的仪仗,故而只能老老实实的排队进城。
他对身边的人说道:“廷勉,今天人真多啊?”
张懋落后一步,说道:“公子,应该是快过年了。”
朱见濬目光扫了一圈,却见无数百姓熙熙攘攘的,带着各种东西,进出城门,看管城门的老军,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收检各种货物。
朱见濬眼睛微微一愣,说道:“而今不收城门税了?”
城门税一直是顺天府的一项收入,数额还是相当大的,毕竟在清代九门关税已经成为一个大项了。
当初于谦改革吏治,将胥吏世袭的制度废除之后,雇佣了很多吏员,这些吏员并不是贱民,但是却要开工钱的。
于是当时顺天府开支大增,当时就有了城门税。
而今朱见濬看城门老军,仅仅翻查货物,却不收银子,自然感到奇怪。
张懋立即让人去问了。
不过片刻之后,就有人回道:“传言是新科状元刘大夏,担任大兴县令,他上奏顺天府以府库充足,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免除了正阳门关税。”
朱见濬听了,对身边的人说道:“去查查顺天府账目,看看是不是如刘大夏所言。”
朱见濬虽然如此说,但是对刘大夏还是有几分好感的。
这种明显的让利于民,是很符合儒家价值观的。
朱见濬虽然排队,但是城门的老军却不敢有一点怠慢,无他,看大门的老军,别的或许不行,但是一双招子毒的很。
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身价如何。
而他分明看见了这位爷身上穿的衣服,样子简单之极,看似就是普通读书人青衫,但是衣服料子,还有缝纫的手法,都是宫里的手艺。
最少是皇亲国戚,正岂敢怠慢了?
朱见濬进入北京城之中,更是觉得人多,大街之上人最外面走的是人,中间走的是马车,与马匹。
朱见濬骑在高头大马上,四处张望,远处红色宫墙若隐若现。那就是宫城的方向。
就在这里,距离皇宫不远的地方上,却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叫卖的,各种商户大声吆喝,甚至有一些卖艺的从城外的天桥都蔓延到了城里来了。只是比起天桥上各种花样都有,这里却是简单多了。
还有几个老军,四处奔走,不住训斥着什么,却是有人忘记给马拉粪兜,拉在大街上了。
却是要罚款的。
这也是朱祁镇特别要求的。
无他,朱祁镇怕了瘟疫。
虽然这些年也唯有江南有过两次瘟疫,或者说一种瘟疫的两次反复而已。朱祁镇却担心传到北京来了。
一旦传到北京来,即便是宫墙也挡不住传染病的传播的。
所以,他对北京城之中卫所特别讲究。但是即便讲究又能如何?
漠南有大量的马匹牲口从北方南下,到了北京。
北京就是整个北方最大的牲口散集地。
虽然马市都安排在城外了,但是民间马匹增多,使得更多人骑马,或者用马拉车。
当车辆多了,城市里面自然会弥漫着汽油味。
而城中牲口多了,城市之中自然会弥漫着牲口的粪便味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能管住人的随地大小便已经不错,又怎么能管住牲口,单单是管住人的随地大小便,都花了历代顺天府好多精力了。
即便牲口有粪兜,但是粪兜之中的东西,依然是臭的。
朱见濬此刻甚至有一种以臭为香了。
无他,朱祁镇虽然很少有时间配朱见濬,但是却给了朱见濬很大的自由,在很小的时候,就出来逛过北京城。
这种熟悉的马粪味道,已经见怪不怪了。
甚至在外一两年之后,才恍惚的觉得,这种马粪味道是多么的难的。无他,或许很多人都觉得农村都是臭气熏天的。
对也不对。
种粮食总是要施肥的,所以味道并不是太好闻,但是同时农民的肥料总是不够的,真正在大街上,即便是一块马粪也要捡回去。
如此一来,反而不会有味道,有味道都是在田里,而一风干,也没有什么味道了,除非你在追肥的季节来,一般也不会如此聚集的马粪味。
唯有在北京城中,很多人并不以为种田为生。这马粪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有用的东西。
而今也算是有当初从京营退下的老军扫大街。在之前,这些马粪都会被一层层的菜进地里面,泥土都会有一种马粪的味道。
朱见濬闻多了,见多了,熟悉的让他有时间将这种马粪的味道与家乡联系到了一起。
一路走来,朱见濬得出一个结论,说道:“京师又大了不少。”
的确,朱见濬从城南而来,一路上来没有进入京师,就先进入市井街道之中,特别是从正阳门到卢沟河边的水利学院,军械作坊,已经形成一道长街,两次热闹不亚于城内,甚至比城内更热闹一些。
毕竟北京城门晚上是要关的,但是城外却没有这个拘束了。
有些人完全可以通宵达旦的玩。
一些声色犬马之事,放在城内,未必不将都察院放在眼里。
毕竟这个时候,大明官场整体的风气还算是不错的,对官员来说,嫖娼还是犯罪,而不是一件雅事。
他们自然愿意偏远一点了。
而朱祁镇对河北京师倾斜的总战略,也使得北京城比历史更迅速膨胀起来。
张懋说道:“这都是陛下英明,以我之见,北京要胜过南京了。”
朱见濬点点头,说道:“有一点,只是北京城墙却远远不如南京了。估计修建外城城墙要提上议程了。”
修建外城城墙这一件事情,自然是有了呼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