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525节
但是京营诸军之中,石亨所部从来是军纪最差的一部。
这也是因为各个将领的风格有关。
石亨打仗赌性最大,他自己都不太将军纪当回事,他在京师驻扎的时候,还算老实,但是即便这样,石亨所部执行军法,也与其他各部不同。其他各部都是老老实实的。但是石亨却是遮遮掩掩,很多时候为犯了军法的士卒遮掩,实在遮掩不住了,才行刑。
到了外面驻扎之后,石亨更是变本加厉之态。军中断事官屡屡上奏,弹劾石亨,但是石亨有大功于国,朱祁镇也不能轻易处置了。
无非是让兵部下令申斥,或者扣石亨俸禄等等。
但是石亨哪里在乎这个?
再如今,杀俘之事,虽然是兵家所恶,但是大明不是没有做过的,而今在内阁之中的孟瑛都做过这样的事情。
而且这么大规模的杀俘,没有上面的军令是不可能的。
一场大胜之下,些许瑕疵,朝廷也不会在意的。
所以杨洪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多时,一名将领过来迎接,却是石彪。
为了激励石亨,朱祁镇也要表示他对石亨的信任,就将石彪调到了石亨的麾下。官之中有回避制度,常常父子,叔侄都不会在同一个衙门做事。而军中则不然,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病,这样的事情却是常常有的。
朱祁镇虽然有意建立起这样这样的制度,但是一个制度的建立,并非一纸书那么简单。
石彪见了杨洪立即行礼,说道:“拜见国公。”
杨洪说道:“石将军请起,得闻大胜,还不知道这一仗怎么打的,快与我说说。”
石彪立即说道:“是。”随即将当初一战,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道:“大军来到这里,瓦刺大军四出,将大军合围在此,大帅令大军饮食水,待瓦刺大军大至,随即带队直插瓦刺本阵。”
“分别令诸将将兵,分兵五路,不顾身后。当时大帅亲当锋矢。不才为大军之先。”
一说到这里石彪满脸欣喜,却微微抽动。
欣喜的是,他能如此大战之中担任先锋,这一分功绩够他吃上一辈子。却有些得意忘形,抽动了还没有痊愈的伤口。
杨洪这才发现,石彪甲胄之中微微透漏出血色,即便是骑在马上,身形也有一些不自然。以杨洪的经验,自然能看得出来,石彪是身上有伤,而且伤势不是一处,才会而今的样子。
如此才能见当时那一战的惨烈。石彪乃是石亨的侄子,即便是先锋,身边也是有足够的护卫,
而战场之上,伤与死,很多时候就是一线之差。
杨洪说道:“看来,石少将军,也没有少建功。”
石彪也有一些得意忘形,说道:“不敢当,不过是斩了一两台吉而已。”
台吉是元朝的封爵。在满语之中就是贝勒,如果翻译成汉语,在不同语境之中,可以翻译成王子,太子,宗室等等。
想来是绰罗斯家族的城员,也是瓦刺军中的中坚将领。
杨洪说道:“那就恭喜石少将军了。”
石彪说道:“都是陛下之功,将士用命而已,这一战打得痛快之极,瓦刺人完全不是对手。”
随即细细说出当日的情况。
明军短火铳不能完全装备军中,也就是当前锋的士卒有,大军合围双方开始加速对冲,在三十步左右,明军纷纷开火。随即拔刀。
这一阵火铳,并没有太大的成效,在两军冲锋之极,最佳效果不过十几个人之中才有一个人被打中。
而且打中之后,也不一定落马。当时一时间也死不了。
但是这就已经非常有利于大明了。
无他,挫动了瓦刺锐气。
面对火铳打击,冲到前面的士卒,会下意思躲避,这是每一个人的本能。不通过大脑就做出的决定。
如此一来,瓦刺马速就落后明军一截。
而在骑战之中,速度从来是骑兵最好的武器
双方速度差上一点,明军的优势就多少一点,特别是前锋的突然减速,对后面影响很大,对付的队形就有些乱了。
如果再有一些人坠马,更是让瓦刺军心大动。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汉当几胡
第一百二十二章一汉当几胡?
如此在第一波冲锋的时候,就占尽了上风。
但是仅仅是如此,明军也未必做到以五万大军对十三万大军了。
再就是明军的甲胄优势。
瓦刺全盛的时候有近十万甲骑,但是多年征战下来,只有五六万甲骑了。除却这些甲骑之外,大多骑兵都是没有甲胄的。
而石亨作为一个出色的骑兵指挥官,自然不会以鸡蛋碰石头。打仗他自然有自己的办法
他抢先发动进攻,就是将战术主动权放在自己的手中,石亨自然不会与瓦刺重器硬碰硬。他挑选的进攻的军队,就是瓦刺没有重甲的骑兵。
于是乎,双方一对冲,瓦刺人吃亏太多了。明军的骑兵刀砍在瓦刺士卒身上,自然能刀刀带血,但是瓦刺军队的刀砍在明军身上却是未必了。
诚然锁子甲比重甲,扎甲防御力要低一些。但是依然有自己的作用,轻便的甲胄防御力并不低。明军自然也要被砍中要害的,那是没有一点活路了,就好像是脖子上,纵然瓦刺一刀砍不透脖子上的锁子甲,但足够将脖子砸断。
如果不是要害,却能让墙上重伤变成轻伤,轻伤变成皮肉伤。
如此一来,瓦刺人感到明显的不对。
石彪作为先锋,只一击就从瓦刺大军之中,破阵而出。粉碎了瓦刺想要包围明军的企图。
石彪说得眉飞色舞,杨洪心中却暗暗反思,暗道:“是不是,我对下面的士卒战斗力不大了解?”
杨洪是一个谨慎人,但并不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真正临阵决断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事情,杨洪并非没有做过。
比如他攻克大宁之后,降服兀良哈三卫之后,继续北上,就是先斩后奏。
只是他毕竟愿意提体会上意。
他并非不敢与瓦刺决战,而是他更多愿意执行朱祁镇的理念。
朱祁镇虽然不遥控指挥,但是每一战的战略,打到什么地步,要什么目的,都是要事先交代好的。
杨洪又被孟瑛特别叮嘱。
他越发感受到责任重大的时候。就越发要考虑政治上的因素。
虽然有时候打仗,不仅仅要算政治帐,也要算军事帐,两者或许有相辅相成的时候,但是更多是互相抵消。
政治帐算多了。宝刀都蒙尘了。
杨洪并非不知道,从正统十四年之后,京营的战斗力在金钱的努力下,一直在提升。
但是效果如此之好,却是没有想到的。
他不尽要暗暗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公平的说,明军骑兵与瓦刺精锐,可以一骑当几骑?能当两骑吗?
这个问题对杨洪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有了这个估算,将来分派军队的时候,才能心底有数。
如果说,在猫儿庄之战,明军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瓦刺军,而这一战,很明显,明军高估了瓦刺军,低估了自己。
当然了,这一战胜利,并不能单单说明军士卒战斗力的提高,还有石亨高超的指挥艺术。在双方交战的第一回合,石亨就冲出了包围圈,他根本没有表现出再战的心思,而是向东撤退。
这一下,让瓦刺陷入被动之中。
也先不甘心。
他放弃了大半个漠北草原,动摇了瓦刺在漠北的感觉,才寻觅到这一次战机,哪里愿意就此放石亨走。
这让也先犯下了指挥之中第一个错误,那就是太渴望胜利了。
也先下令追击。
石亨向东逃了数里,就停下了脚步。
总体上来说,瓦刺军队的组织性是比不上明军的。
石亨五万骑兵全部是脱产士卒,特别是京营几乎一年训练十个月有余,军阵,旗鼓,号令,拼杀,等等都在训练之列。
但是瓦刺除却本部数万骑之外,其他的蒙古军队根本做不到脱产训练。
这是背后国力的差距。
石亨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大军前后转向,又逃兵变成了翻身冲锋。
也就是蒙古人最熟悉的撤退,诱敌,反击的套路,在石亨玩了出来。但是也先下令追击的命令,让各部前后不一,留在最后的是重骑。
故而石亨所部,就好像是一柄宝刀,将追在最前面的瓦刺一部给打崩了,随即赶着败兵,杀进瓦刺军中。
在杨洪听到石亨如此指挥,忍不住暗叹道:“好一个,反客为主。”
外行人或许不知道这种指挥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是杨洪却知道其中的艰难之处,其中最艰难的地方,并非战斗动作。
毕竟说起,这种迅速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的的阵势变化,其实也是最基本的阵势变化。
在北京的时候,也不知道训练了多少次了。
但是训练过多少次,与在战场之上能发挥出来多少,那是一个完完全全不一样的概念。凡是军队能将训练场上发挥出一层,就足够称为精锐。
而大军突出重围,撤退。很容易让军心崩溃,人人想逃走,但是即便上面下令反身作战,也不可能了。
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地步。
而石亨能做到一声令下,下面的士卒就义无反顾,可见石亨能得军心。
只是说到这里石彪不说了。
杨洪忍不住问道:“少将军为什么不说了。”
石彪笑道:“下面的末将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大帅带军队连打崩了瓦刺三四阵,双方陷入混战之中,当时我也看不清楚战场形势,总是一直杀,杀了三四个时辰。”
石彪如此说,言语之间,还有一些心有余悸的感觉。
杨洪自然知道,不管明军大胜瓦刺的原因是什么,定然有一场恶战。对石彪言语之中的恶战,并不奇怪。
毕竟瓦刺如果真是软柿子,早就被灭了好几回了。
不过,杨洪心中的疑惑还是没有解除。
无他,杨洪对明军骑兵的实力或许有一些低估,但是他依旧觉得五万骑兵与十万瓦刺军队战斗胜负难料。
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双方各自撤军,打成两败具伤。然后各自说自己一方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