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29节
第三十八章 家事国事
朱祁镇好容易才应付了孙氏。
离开坤宁宫之后,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面对孙氏的慈爱之心,朱祁镇实在有些承受不了。
说孙氏不好吗?
孙氏与常德公主对朱祁镇的爱护之心,是实打实的。虽然有专门的织造部门,但是孙氏还是坚持亲手为朱祁镇做贴身衣物。
在小事上,几乎是无微不至。
朱祁镇感激涕零,让朱祁镇深感慈母的关怀,但是孙氏在政治大局上的幼稚,却让朱祁镇很头疼。
而且他似乎预料到,今后很长时间,他都要为此头疼了。
也幸好太皇太后对孙氏一般不计较。
但是太皇太后不计较,朱祁镇不能有所补救。
毕竟而今天下大权都在太皇太后的手中。
朱祁镇在坤宁宫中午睡片刻,就在刺耳的蝉声之中惊醒,阳光好像将整个天地都镀上了一层金。特别是与故宫之中,红墙金瓦混合在一起,让人别有一种燥热的感觉。
对习惯后世各种工业噪音,重金属音乐的朱祁镇,对这刺耳的蝉鸣之声,却能从中间听出一种旋律。
朱祁镇起身,立即有宫女伺候朱祁镇穿衣服。
只是朱祁镇身边,并没有什么漂亮宫女,为首的就是朱祁镇的奶妈李氏。除却李氏之外,少有年轻女子。
一来,这上了年纪的中年妇女,在照顾人方面,比一些少女要好上不少。
这也是太皇太后的做法。
担心朱祁镇沉迷女色。
虽然朱祁镇年纪小。但是宣宗皇帝前车之鉴,宣宗皇帝病情恶化之快,未必没有因为女人的原因,只是为尊者讳,有些话不好说罢了。
所以,朱祁镇年纪虽然小,但是太皇太后却有防微杜渐之心。
朱祁镇来到慈宁宫之后,却见太皇太后似乎根本没有午睡。手中翻着一封封奏疏。朱祁镇说道:“奶奶,”一边说一边站在太皇太后身后,轻轻的按着太皇太后的肩膀,轻轻的按压。
太皇太后一见此,轻轻一笑说道:“你娘又说什么不中听的话了。”
朱祁镇有些尴尬,说道:“太皇太后英明。”
每当孙氏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朱祁镇都会来这边求情,而求情之前,都要变着花样讨好她。
太皇太后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
几个孩子之中,唯有越王因为身体原因留在京师,但是毕竟是成年王爷,不可能时常入宫。
身边难免寂寞,这也是为什么要将顺德公主养在身边的缘故。
朱祁镇这种小讨好,太皇太后其实是很享受的。
太皇太后说道:“她不管怎么说,也是我大明的皇后,看在先帝的面子,还有你的面子上,只要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行为,我都容着她。”随即她轻轻一笑,说道:“我这儿媳,也做不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就放心吧。”
太皇太后看人极准,这孙氏要说是一个大坏人,却也不是。其实为人也算不得糊涂,如果在普通家庭,也担得起当家主母的位置。
但是到底是小门小户出身。眼皮子浅薄,以寻常大户人家的形态,当大明的皇太后也就万万不可了。
没有办法。
太祖皇帝的祖宗家法,挑选出来的大明皇后,在政治上,可以用无知妇人来形容。
终大明一朝,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太后。也不过张太后而已。
至于万历皇帝的母亲李氏,看似做的不错,但是本质上是被外廷给糊弄的。只是嘉靖权力争斗下来黄金阵容落在她手上而已。
真不是太皇太后看不起孙氏。
要知道没有一点天分,即便是做坏事也是做不来的。
不是每一个女人,都能成为吕后与武则天的。
朱祁镇说道:“谢太皇太后宽容。”
太皇太后轻轻一笑,几乎仿佛说笑一般,说道:“说吧,你娘又说了些什么?”
朱祁镇将他与孙氏之间的谈话,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太皇太后听了,轻轻一笑说道:“你娘吩咐,你早做便是了,不是我小看孙家,孙家里面也就老大有些才能。其余的人才,给些富贵便是了。”
“孙家毕竟是你的母族,不要因为区区小事,惹你母亲不快。外廷说嘴。”
朱祁镇说道:“孙儿知道。”
太皇太后说道:“听说,今天你见了张忠与阮安。你感觉怎么样?”
朱祁镇说道:“张忠有英国公之风,而阮安乃是本朝宇恺。只是朝中没有匠作大将,否则定是阮安。”
太皇太后说道:“张忠这孩子身子骨太单薄了,英国公年过半百,只有这一根独苗,实在是可惜了。 你待他好点,英国公会感激你的,至于阮安,是一个老实人。有营造之事,交给他便是了,比一些外臣还好用,最少他决计不会上下其手。”
朱祁镇不知道太皇太后看人之准,历史上十几年后,阮安去世,全家只有十两纹银。却留下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就是北京城。
不过朱祁镇对阮安本身就有好感,说道:“孙儿明白。”
太皇太后说道:“你与张忠所说的是交趾吧。”
朱祁镇说道:“孙儿明白,而今天下,正是与民休息的时候,不可大动干戈,只是交趾之事,乃是父皇之恨事,孙儿总要弄明白才是。”
太皇太后看了朱祁镇一眼,摇摇头说道:“你啊,太聪明了,将我要说的话都说了。而今真不是动武的时候,即便不计算钱粮,欲成其事,先得其人,满朝武,谁能比得上英国公当年。”
“即便是英国公本身,也老了。”
“我也不是阻你做事,只是凡是要有轻重缓急,欲速则不达。将领你有大把的事情去做事。而今却要好好学,好好看。”
“这江山迟早是你的。”
朱祁镇说道:“孙儿明白,奶奶是对我好。”
太皇太后对朱祁镇如此顺服的样子,心中却越发忐忑不放心。
与朱祁镇相处的时间长了,太皇太后满意之余,心中却越发不敢小看轻朱祁镇了。
因为朱祁镇对太皇太后教授的,几乎一点就会,一说就通,一听就明白。只是太皇太后教的越多,心中也就越明白一件事情。
皇帝这东西,就是一只老虎。
朱祁镇看似对他服服帖帖的,但是内心之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太皇太后也不明白,不敢压制过分。
如果朱祁镇是不懂事的话,太皇太后为了大明江山,即便用些强制手段,也不在乎。但是朱祁镇太懂事了。
甚至让太皇太后担心,朱祁镇这一切是不是装出来的。
如果他一切都是装出来的,她在的时候,还好说,她一旦去了,她身边的人未必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不愿意也不敢强制扭着朱祁镇做事。
如果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太皇太后教授朱祁镇朝政,之后是朱祁镇主动向太皇太后提问,而今太皇太后却觉得没有什么好教的。
倒不是说朱祁镇都学会了。
而是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做事一点点的参悟的,很多事情,很能形诸语言。
“是不是给皇帝找些事情做?”太皇太后深深的感受到了朱祁镇内心之中,那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只是朝廷大事,每一件事情都干系重大,虽然朱祁镇看上去很聪慧,但是太皇太后依旧不放心,将朝廷大事交给一个十岁的孩童来处理。
朱祁镇说道:“奶奶,孙儿求你一件事情,行不行吗?”
太皇太后看着朱祁镇眼巴巴的眼神,顿时心软了,说道:“说吧。”
第三十九章 国事家事二
第三十九章 国事家事二
朱祁镇说道:“孙儿想找些事情做。”
太皇太后皱眉说道:“而今你好好读书便是了,李先生难道教的不好?”
朱祁镇连忙说道:“李先生教授的极好,只是孙儿总就不是要考进士,书知大略即可,难道真要雕啄字,做一个老学究不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祁镇说道:“孙儿总要从小事做起来,天下大事,孙儿自然不敢多插手,以面见识有差,误了天下大事。”
“但是内廷之中,也有不少事情,孙儿想试试手。”一边说,一边又给太皇太后轻轻的捏起背来说道:“即便有什么错处,奶奶也可以给孙儿指出来,内廷的事情,即便有什么错处,又能错到什么地方去。”
“也不至于丢人到外面去。”
太皇太后心中一动,暗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很多事情堵不如疏。
太皇太后都看出来,皇帝并不甘心于而今对朝廷大政不能插手的现状,但是太皇太后又不想将朝廷大事交给皇帝。
固然有为天下大事担心的地方,其实也有为皇帝担心的地方。
威望这东西,不容易得到,却很容易失去了。
皇帝如果什么也不做。
保持神秘感,还能让臣下敬畏。
但是如果毛手毛脚,胡乱插手,自然会让百官看轻了。
君与臣既是合作伙伴,也是对手。如此一来,朱祁镇要花好大的力气,才能将这份轻视给洗刷掉。
简直是得不偿失。
但是皇帝不经历练,如果能将事情处理得恰如其分。成熟老道。
毕竟在太皇太后心中,从来没有想到让司礼监当内相,在他心中皇帝,依然是太祖太宗那样的,大权在握,各种政务都是自己处理的。
一个十岁大的皇帝处理政务,固然不妥当,但是一个十六七岁,从来没有历练过的皇帝直接处理政事就合适了?
太祖朱元璋就不用说了,那是百战余生,打下的江山。而太宗皇帝也是靖难起兵打下的江山,至于仁宗皇帝登基之前,监国十几年之多,在政事上也不是生手,至于宣宗皇帝跟着太宗皇帝北伐大漠,甚至亲身陷阵过。
所以,除却建帝,太明前期几个皇帝,在登基之前,处理朝政的能力,还是有的。
大明朝培养太子的制度是有的,但是朱祁镇又不是太子。一时间太皇太后没有找到一个合适培养皇帝的办法。
在历史上,太皇太后与正统的关系并不是太好。在外人看来,虽然过得去。太皇太后对正统并没有多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