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子 第200节
这一次第一个召见的,却是贝琳。
召见贝琳,却是因为总体来说,朱祁镇还是在婚假之中。第二就召见大臣,固然是勤政,却有一点太刻薄皇后了。
但是召见钦天监正,却是可以用赏功的名义。
反正选黄道吉日,也是钦天监的事情。
而且很多事情,都是大事,都需要时间去处理,比如昨天于谦关于直隶蝗灾的苗头,这事情即便内阁想形成整体方案,也是需要时间的。
朱祁镇就先问问钦天监的事情,总体来说,也要心中有底。
贝琳却不知道朱祁镇的心思,在皇帝大婚第二日,就召见他,贝琳心中惶恐之极,唯恐在黄道吉日上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特别前任钦天监的下场不远,贝琳更是担心之开。
心中越想,忧虑也就越多。见了朱祁镇的时候,整个人都满头大汗,慌张之色,根本遮掩不住。
让朱祁镇一看之下,心中难免失望之极。
第九十章 贝琳
第九十章 贝琳
朱祁镇之前听过杨士奇说贝琳年轻有为,但是在他想来,不管再怎么年轻用为,精通天历法的人,也不会太年轻吧。
但是贝琳就太年轻了,看上去不过是二十多岁,面白无须。
这也罢了。
朱祁镇还是信得过杨士奇的。
但是贝琳的表现,也让朱祁镇失望,他还没有说一句话,这大天家,就已经满头大汗瑟瑟发抖了。
但是朱祁镇心中有疑惑,总要问清楚,吩咐左右给贝琳看坐,随口夸奖道:“今日钦天监选的吉日不错,卿是有功的。”
“臣不敢居功,大婚吉日乃是黄监正定下来的。臣不敢居功。”贝琳小心翼翼的说道。
朱祁镇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位黄监正就是自杀的倒霉蛋。
朱祁镇也不绕弯子了,直接问道:“我朝之大统历与前朝之授时历有何不同?”
一问到专业领域,贝琳明显的精神一震,说道:“洪武十七年,钦天监刻漏博士元统上书朝廷修历,太祖允许。只是授时历精妙无双,乃古今之大成。”贝琳嘴角露出一丝讥笑之色,说道:“元统之与郭守敬,更是天壤之别。元统修订授时历,不过颠倒次序,精简一下算法,其余百事无为。”
“还做了一件错事,消除了岁实消长。”
朱祁镇问道:“岁时消长?”
贝琳一听朱祁镇问,更加兴奋起来,浑然忘却了眼前是皇帝。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就岁实消长这四个字,讲了一节大课。
朱祁镇很快就后悔了。
因为太专业了。
朱祁镇虽然读了不少四书五经,但是总体来说,对天历法还是门外汉,而且后世中国古代天历法是败给了西历,很多古代历法的专用名词,都变成了死词。
朱祁镇根本不懂。
好在,朱祁镇对地理还不错,对太阳系里面各行星的关系,还是了解的,终于明白了所谓的岁时余度是什么东西。
所谓的历法,就是对过去天数据的总结,对未来天现象推算的,数学模型。
郭守敬认为,每一个太阳年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其中是有误差。未来消除这个误差,所以在计算之中,就要增加一数值作为平衡。
这个说法,似乎也不是郭守敬提出来的,只是一种继承。
但是元统看着郭守敬的数学题,看来看去,绝对改不了,就在这个不起眼的数字上下手了。朱祁镇很理解为什么要改历法,因为洪武十七年,连云南都平定了,大明的版图基本奠定,太祖皇帝的心思也从征战转到了治国之上。
这个时候,堂堂大明还用着元代的历法,这是万万不能的。
毕竟历法这东西,在政治上很重要,一定要改,也是必须要改,这与授时历准不准没有关系。
但是让差生去改优等生的作业,难免搞出问题来。
朱祁镇搞清楚这一点,也想再问什么专业问题了,隔行如隔山,朱祁镇才不想去研究大统历到底有什么问题。他只想知道结果。不想知道细节。
不过,此刻他也相信了杨士奇的眼光。
眼前的贝琳,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让他组织一件事情,他定然做不到,但是在天历法领域,却有一种狂热。
担任钦天监是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单纯,所以与政治距离就远了。不会随随便便用天象来警示君王,因为狂热,想来在天上也是有造诣的。
钦天监也是一个很单纯的衙门,有他撑腰,贝琳自然能坐的稳。
朱祁镇出言打断了贝琳的滔滔不绝,说道:“那么为什么验日食不准?”
一时间,贝琳稍稍一愣,沉吟了一会儿,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朱祁镇心中暗暗后悔,我问错了。不应该这样问。
贝琳非常详细的解释了黄监正的失误,并说明了大统历与回回历两种历法上验证日食的方法与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并认为黄监正在验算几个数字的时候,引用的数据出了差错。
因为大统历之中所有参数,都是郭守敬四海测量的成果,所以现在不好更改。
听到最后,朱祁镇终于明白一件事情,他不该问日食。
为什么?
因为在古代历法之中,验证日食就是天历法之中最高问题之一。就好像是哥德巴赫猜想于数学一般。
而贝琳偏偏又是一个对天历法有狂热爱好的学者。
这一问简直是挠到了痒处,对于一个在外人看似普通的问题,贝琳可以就这个问题阐述三天三夜,不带重样的。
朱祁镇立即打断了贝琳的滔滔不绝。说道:“而今天下水旱不常,是不是历法有误?”
朱祁镇也有经验,问贝琳要问判断题。
“陛下。”贝琳义愤填膺说道:“我朝之大统历并非没有问题,毕竟已经用了一百多年了,时间长了,有很多误差累积,难免有些问题,但是还不至于连四季定分,也搞错的。”
朱祁镇心中暗道:“这样就好。”
历史上这大统历用了二百多年,到了崇祯年间才修历,随后大统历一直有测日食不准的毛病,在后期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能用的。
否则也不会用了二百多年。
历法是用得时间越长,误差就越大的。所以在朱祁镇这个时候大统历仅仅是小问题。
朱祁镇说道:“你认为大统历需不需要修?”
贝琳说道:“朝廷如果愿意修是自然最好不过,只是臣就担心,朝廷不敢善财难舍。”
朱祁镇一时间有些奇怪,问道:“怎么修历还花很多钱吗?”
在朱祁镇看来,天历法问题。不过是数学问题而已。
数学是各种学科之中最不花钱了,无非是召集一些学者,让他们在钦天监开会便是了,能花多少钱。
贝琳说道:“如果是修修补补的,其实朝廷每年都在做。钦天监每年颁布历法都会对之前历法进行修订。只是大统历所有的很多星位,都是郭守敬四海测量的数据。而今唯有南北两京有天台,如果以两京的数据为根本,只能小修小补而已。”
“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朱祁镇心中不由的感叹,很多时候任何先进的技术成果,背后都是有一个强大的国家。
而今朱祁镇不得不承认一点,元朝能搞得定的四海测量,而今大明却未必能搞得定。
郭守敬修授时历的时候,西到中亚,北到北海,南到南海,大范围的天观察,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也只有这样大量的积累数据,才有授时历。
就好像之前元统修改授时历,没有这样大规模的测量,没有这个基础,就好像是无根之木一般,只能在细节上修修剪剪,在算法之上,做一点章。
根本不可能制定一本超越授时历的历法。
即便现在的大明,朱祁镇可以在东北,在旧港建立天台,但是对西域,对中亚,却是鞭长莫及了。
但是朱祁镇却不甘心如此。
一来不甘心,大明不如元朝。二来也是不想在天历法这个制高点上,被西方人超过。
要知道崇祯历,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农历的范本,之所以这么准,却是有大量西方天学的成果。
朱祁镇的心不仅仅放在天历法之上,还在其他方面之上。很多事情都是相关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朱祁镇看重的就是全身。
第九十一章 历法的背后
第九十一章 历法的背后
历法是什么?
是天学与数学的孩子。
凡是精通历法的,都是数学家。
古代数学发达,是他们要解决一个一直没有解决的数学问题,那就是天历法。
两者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而数学又是科学的基础与根本。
朱祁镇不知道,该怎么改变大明的思想。加入科学的因素。而今想来,天学岂不是古代最讲科学的学问了。
因为你要证实。
不管你算的多好,天上的星星不按你预测的运动,都是错的。而且西方科学的发展,其实也是从天学开始的。
所以对朱祁镇来说,大规模修历,其意根本不在修历这一件事情本身。
是的,朱祁镇是需要更好的历法来指导农业生产。但是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不一样。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很多一个区别就是时间颗粒越来越小。现代很多时候,是差一分钟都不行。
但是古代农业生产,差上一点,其实没有问题的。
而正如贝琳所言,授时历再面对古代天学之花,日食问题上,或许力不从心。但是最基本四时划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却是没有问题的。
这也是大臣们对授时历优容的原因。
真正影响到农业生产了,不用朱祁镇说,下面的大臣们都提出修历了。毕竟民以食为天,农业为国家根本,可不是说玩笑的。
既然有这么大的好处,朱祁镇又怎么不敢下定决心了。
虽然在各处建天台,并持续观察数据,都是消耗人力物力的事情,但是这种消耗,比起打仗,比修水利等等,就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