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272节
刘坚的手艺,的确是精湛无比。
刘坚有这样的天赋。
等吃过早饭,一行人便继续启程,再度往北边去。这一路往北,随着进入河东道的北面,道路上渐渐变得荒凉,许多地方更是十室九空。
杜启看到这样的情况,心中也是喟然叹息。
原本的大隋,在隋文帝杨坚的励精图治下,大隋是极为强盛的,底子也很丰厚。可惜的是,杨广急于求成,又好大
喜功,开运河、三征高句丽,耗光了大隋的底蕴。
大隋没了,最终吃亏的是百姓。
尤其是边郡百姓。
中原势弱,各地纷争,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却是趁机崛起,导致边塞之地的百姓,时常遭到劫掠,以至于百姓更凄苦。
长孙顺德一路走来,心头叹息。他看向杜启,道:“杜二郎,咱们这一路,看到了边境百姓的生活,你有什么感触?”
杜启表情肃然,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历朝历代受苦的,不论是盛世,亦或是乱世,百姓皆苦。”
长孙顺德听到后,眉头上扬道:“你小子,虽说年纪轻轻,但看问题的目光,的确锐利。一语,道破了关键。底层的百姓,不论什么情况,日子都清苦,的确是不易。”
杜启道:“长孙大将军谬赞了。”
长孙顺德道:“此番出使突厥,咱们危险重重,你内心做好准备了吗?”
杜启道:“已有准备。”
长孙顺德顺势道:“既然你内心,已经有了准备。那么我们即将进入突厥,你的打算是怎么样的。虽说老夫是正使,你是副使,一应都应该是老夫决断。但你小子聪颖过人,必
定有自己的想法,说来听听。”
杜启听到,心中一动。
这是好事情。
他是副使,长孙顺德是正使,如果两个人的意见,无法达到统一。那么这次出使,便会相当的困难。如果两个人意见一致,沟通好了,进入突厥后,也能更容易处理事情。
杜启沉吟一番,道:“长孙大将军,这次出使突厥,我的确有一些想法。”
长孙顺德道:“说!”
杜启道:“我的打算是,我们进入代州,先在雁门驻留,和李大恩谋划一番,先打突厥,把突厥人打痛了,再出使突厥。”
长孙顺德听得眼中精光闪烁,笑道:“看样子你小子,已经胸有成竹,有了计策。”
杜启道:“长孙大将军谬赞了,我不过是有一点小聪明而已。我的打算,其实很简单,就是谎称朝廷为了支持代州总管、定襄郡王李大恩,特意自后方送粮食来。”
“这一消息传出后,突厥人得了消息,肯定来进攻。”
“到时候,由定襄郡王李大恩调兵,设立伏击,先和突厥人打一场遭遇战,先打败突厥人,打压突厥人的气焰后,
我们再出使突厥。”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我们去出使,不至于处处遭到刁难。否则我们直接就出使突厥人,到时候,不仅被突厥人瞧不起,还会遭到刁难,甚至于被扣押,乃至于杀了我们。”
杜启正色道:“所以,我的意见是打一仗再说。”
长孙顺德闻言,内心思考起来。片刻后,他说道:“可是,要说服李大恩支持和突厥人一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杜启轻笑道:“其实,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长孙顺德道:“你有办法?”
杜启从衣袖中,取出李渊御赐的如朕亲临令牌,摆在长孙顺德的面前。长孙顺德一看到后,连忙躬身站立。
如朕亲临。
这面令牌,便代表了李渊。
长孙顺德道:“二郎,你这是做什么?”
杜启笑道:“长孙大将军,不必紧张,我拿出陛下钦赐的令牌,只是想告诉你。陛下赐我如朕亲临的令牌,让我出使时全权决断,见官大一级。即便到了代州,见到代州总管、定襄郡王李大恩,我可以凭此令牌,号令李大恩行事。”
长孙顺德沉声道:“二郎,李大恩此人,可不简单。他在代州,等于是土皇帝。当年李大恩此人,原名胡大恩,是
窦建德的人,但李大恩归顺大唐,所以陛下赐李姓,还封为定襄郡王,让他担任代州总管。”
“如果强行用陛下的令牌,让李大恩服从命令,恐怕会适得其反。”
“这些战场上的虎将,性情桀骜,不是那么容易听从安排的。尤其在代州这个地界,即便李大恩隶属于大唐,但是,他不是易与之辈。”
长孙顺德道:“必须要仔细谋划,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杜启道:“长孙大将军,我们要说服李大恩出兵,说服李大恩和突厥人一战,自是不能强行下令。正所谓上兵伐谋,要劝说李大恩,最好的办法,是先游说李大恩,令其主动配合我们。其次,才是以势压人,借助陛下迫服李大恩。”
“好,好,不愧是三国演义的作者。”
长孙顺德说道:“二郎,你的这份智慧,老夫是服了。接下来,就按照你意思的办。这一次咱们出使突厥,我虽说是正使,但离不开你的出谋划策。老夫不过一介武夫,在智谋一道上,颇为欠缺,有你在旁边,这一次出使,便多了几分胜算。”
杜启闻言,暗道长孙顺德会做人,而且老辣,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江湖。至于长孙顺德说自己是武夫,杜启听听也
就罢了。
长孙顺德,那是将门世家。
怎么可能是武夫。
刘坚有这样的天赋。
等吃过早饭,一行人便继续启程,再度往北边去。这一路往北,随着进入河东道的北面,道路上渐渐变得荒凉,许多地方更是十室九空。
杜启看到这样的情况,心中也是喟然叹息。
原本的大隋,在隋文帝杨坚的励精图治下,大隋是极为强盛的,底子也很丰厚。可惜的是,杨广急于求成,又好大
喜功,开运河、三征高句丽,耗光了大隋的底蕴。
大隋没了,最终吃亏的是百姓。
尤其是边郡百姓。
中原势弱,各地纷争,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却是趁机崛起,导致边塞之地的百姓,时常遭到劫掠,以至于百姓更凄苦。
长孙顺德一路走来,心头叹息。他看向杜启,道:“杜二郎,咱们这一路,看到了边境百姓的生活,你有什么感触?”
杜启表情肃然,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历朝历代受苦的,不论是盛世,亦或是乱世,百姓皆苦。”
长孙顺德听到后,眉头上扬道:“你小子,虽说年纪轻轻,但看问题的目光,的确锐利。一语,道破了关键。底层的百姓,不论什么情况,日子都清苦,的确是不易。”
杜启道:“长孙大将军谬赞了。”
长孙顺德道:“此番出使突厥,咱们危险重重,你内心做好准备了吗?”
杜启道:“已有准备。”
长孙顺德顺势道:“既然你内心,已经有了准备。那么我们即将进入突厥,你的打算是怎么样的。虽说老夫是正使,你是副使,一应都应该是老夫决断。但你小子聪颖过人,必
定有自己的想法,说来听听。”
杜启听到,心中一动。
这是好事情。
他是副使,长孙顺德是正使,如果两个人的意见,无法达到统一。那么这次出使,便会相当的困难。如果两个人意见一致,沟通好了,进入突厥后,也能更容易处理事情。
杜启沉吟一番,道:“长孙大将军,这次出使突厥,我的确有一些想法。”
长孙顺德道:“说!”
杜启道:“我的打算是,我们进入代州,先在雁门驻留,和李大恩谋划一番,先打突厥,把突厥人打痛了,再出使突厥。”
长孙顺德听得眼中精光闪烁,笑道:“看样子你小子,已经胸有成竹,有了计策。”
杜启道:“长孙大将军谬赞了,我不过是有一点小聪明而已。我的打算,其实很简单,就是谎称朝廷为了支持代州总管、定襄郡王李大恩,特意自后方送粮食来。”
“这一消息传出后,突厥人得了消息,肯定来进攻。”
“到时候,由定襄郡王李大恩调兵,设立伏击,先和突厥人打一场遭遇战,先打败突厥人,打压突厥人的气焰后,
我们再出使突厥。”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我们去出使,不至于处处遭到刁难。否则我们直接就出使突厥人,到时候,不仅被突厥人瞧不起,还会遭到刁难,甚至于被扣押,乃至于杀了我们。”
杜启正色道:“所以,我的意见是打一仗再说。”
长孙顺德闻言,内心思考起来。片刻后,他说道:“可是,要说服李大恩支持和突厥人一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杜启轻笑道:“其实,也不是太困难的事情。”
长孙顺德道:“你有办法?”
杜启从衣袖中,取出李渊御赐的如朕亲临令牌,摆在长孙顺德的面前。长孙顺德一看到后,连忙躬身站立。
如朕亲临。
这面令牌,便代表了李渊。
长孙顺德道:“二郎,你这是做什么?”
杜启笑道:“长孙大将军,不必紧张,我拿出陛下钦赐的令牌,只是想告诉你。陛下赐我如朕亲临的令牌,让我出使时全权决断,见官大一级。即便到了代州,见到代州总管、定襄郡王李大恩,我可以凭此令牌,号令李大恩行事。”
长孙顺德沉声道:“二郎,李大恩此人,可不简单。他在代州,等于是土皇帝。当年李大恩此人,原名胡大恩,是
窦建德的人,但李大恩归顺大唐,所以陛下赐李姓,还封为定襄郡王,让他担任代州总管。”
“如果强行用陛下的令牌,让李大恩服从命令,恐怕会适得其反。”
“这些战场上的虎将,性情桀骜,不是那么容易听从安排的。尤其在代州这个地界,即便李大恩隶属于大唐,但是,他不是易与之辈。”
长孙顺德道:“必须要仔细谋划,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杜启道:“长孙大将军,我们要说服李大恩出兵,说服李大恩和突厥人一战,自是不能强行下令。正所谓上兵伐谋,要劝说李大恩,最好的办法,是先游说李大恩,令其主动配合我们。其次,才是以势压人,借助陛下迫服李大恩。”
“好,好,不愧是三国演义的作者。”
长孙顺德说道:“二郎,你的这份智慧,老夫是服了。接下来,就按照你意思的办。这一次咱们出使突厥,我虽说是正使,但离不开你的出谋划策。老夫不过一介武夫,在智谋一道上,颇为欠缺,有你在旁边,这一次出使,便多了几分胜算。”
杜启闻言,暗道长孙顺德会做人,而且老辣,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江湖。至于长孙顺德说自己是武夫,杜启听听也
就罢了。
长孙顺德,那是将门世家。
怎么可能是武夫。
上一篇:大明神级木匠皇帝
下一篇: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