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清末之帝国崛起

清末之帝国崛起 第241节

赖文光说道:“我们既然加入的革命军,自然一切听从指挥。”

陈玉成点点头,说道:“我会派给你们一些士官,帮助你们训练,尽快与革命军对接,另外,第十军暂时划归西路军指挥,我还是你们的长官。”

陈得才和赖文光一喜,能跟在陈玉成身边,让他们心安不少。

“对了,陕西的回军现在怎么样,他们愿意接受整编吗?”

听到陈玉成的问话,陈得才和赖文光都露出愤怒之色,赖文光说道:“他们全是一群狼崽子,不要也罢!”

陈得才也说道:“没错,与他们在一起我怕忍不住杀了他们。”

原来陕西的回民起义完全是一场民族运动,他们趁着清军主力全部在江南之时发动叛乱,企图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手段极为凶残,见到汉族就是惨无人道的屠杀,所过之处,汉人几乎绝迹。陈得才和赖汉光曾与他们合作过,但目睹回军的残暴后与回军起了冲突,这才被胜保所乘,将两支起义队伍打败,回军退往甘肃、青海一带,与那里的藏族反抗军会合。

“哎!他们也是被逼的!”陈玉成知道清廷对待回民采取的是打压政策,连带汉族也对回民也不友好,两族不通往来,导致矛盾越积越大,现在陕西宁夏一带,回民屠杀汉民,汉民又何尝不杀回民,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也罢,他们之事就等以后在处理,现在你们的任务就是休养和练兵,等候进攻的命令!”

第二百六十七章 决战部署

八月,上海。昔日的英国领事馆内,革命军三十位海陆军将领齐聚一堂,刘峰在这里召开了战前会议,进行最后的部署。会议桌上,铺着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了北方所有的战略要点。

刘峰拿着一根教鞭指着离上海最近的一座要地说道:“第三、第七军组成东路大军,由镇江出发,进攻扬州,然后攻下江苏以北的全部地区,最后进攻山东临沂府,占领那里后等待进一步命令;第六军为中路,由安庆出发,任务是攻占安徽、湖北全境,最后兵进河南南阳;独立军、新编第十军为西路大军,任务是占领陕西,最后攻占山西蒲州府;第二军、近卫军为北路大军,由我亲自统领,另外各军分出一个骑兵旅支援北路军,海军也一起行动。你们回去后立刻进行部署,进攻时间为八月十日早上八点,切记不要轻敌大意,都听清楚了没有?”

“我等明白!”在场的众将领齐声说道。

刘峰点点头,说道:“这是决定中华命运的一战,各位务必同心协力,好了,散会!”

为了这次大决战,刘峰出动了七个军共35万大军,留下杜文秀的第三军镇守四川,邓安邦的第一军镇守两广,戴潮春的第五军镇守台湾,另外还征召了二十多万民夫,帮忙运送物资。

长江上,数以千计的渡船穿梭两岸运送士兵和物资,如此大的动静被清廷察觉,他们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更加卖力的深挖壕垒,储备弹药粮草,准备阻挡革命军。

安徽枞阳,是扼守安庆北面的门户,由曾国藩亲自镇守,他痛定思痛,又感恩于慈禧对他的厚望,决定誓死保卫安徽。为此,他整合了各地残余湘军,还用尽一切手段,在安徽征兵,但安徽曾是清廷和太平天国的主战场,双方都进行了兵员、物资的扫荡,导致用了一年时间仅仅招了一万余人,加上手里的湘军残部,也只有不到四万人。这点兵力根本无法守住安徽。其实他曾向慈禧、奕?建议大清集中兵力防守最重要的地方,或者与革命军决战,但没有得到同意。为了得到足够多的力量曾国藩重用了太平天国得判将韦俊。

韦俊,北王韦昌辉之弟,也是太平天国有数的猛将,曾随石达开西征,战功显赫,后因为天京事变中北王一家被杀,痛失亲人,还有北王曾杀害了东王一系两万余人,导致小半个天京都仇恨韦俊,更有自己独守武昌而洪秀全不发援兵,最终导致武昌失守。武昌失守后洪秀全还要治他的罪,得李秀成力保之下才免了责罚,寒心之下的韦俊最终投降清廷,被封为参将,驻守池州。作为一个降将,在清廷眼里自然低人一等,虽然在进攻安庆之时立了大功,但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如今太平天国已亡,革命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半个天下,清廷摇摇欲坠,正是用人的时刻,曾国藩向清廷举荐韦俊,这时清廷才想起韦俊这个人,随后封韦俊为合肥将军,与曾国藩共同守卫安徽。

韦俊手里有两万部下,在算上安徽地主乡绅组织的团练,曾国藩倒也拼凑出了十万大军。

此时的清廷也顾不得打压汉将,给曾国藩的安徽军支援了六万支火枪和三十门火炮。

作为安庆的咽喉要道枞阳,此刻已经被曾国藩和韦俊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城墙加厚,外围构筑了相互连通的四道壕垒,由四万士卒镇守,同时枞阳城内储存了可以坚持三个月的粮草弹药。

城内县衙,曾国藩和韦俊拿着一封密报神色凝重。

韦俊抱拳道:“曾大人,海匪已经开始行动,我们对面的安庆已经大军云集,由李秀成亲自统帅,估计不出十天,就会进攻枞阳。”

曾国藩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但没想到速度如此之快,说道:“他们终于开始进攻了,立刻命令士卒们进入壕垒,准备与海匪决一死战。”

韦俊内心深深叹口气,他没想到进攻枞阳的会是李秀成,对于这位曾力保他的老大哥真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叹道:“据说海匪这次几乎倾巢而出,全部是精锐部队,曾大人,你说我们能够守住吗?”

曾国藩明白韦俊所说的不是枞阳,而是整个大清。

“哎!我也不知道,只能尽人事,凭天命了,成败与否,我们也只有一条路能走了。”曾国藩对于能否守住北方根本没有信心,但他已经别无选择。

韦俊也是一样,他作为太平天国的叛将,也没有多余的选择。

陕西汉中,因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而得名,是四川进入西安的必经之路,自古是必争之地。此时数万清军正在城外日夜赶工,深挖战壕,胜保虽然为人好色贪婪,但还是有一定的能力,他能击败回军与陈得才等人考得绝不是侥幸。

汉中城,是一座历史名城,清廷对这里极为重视,历代皇帝都曾修缮过此城,如今它拥有十米高的城墙,城厚五米,地基厚达八米有余,高耸伟岸易守难攻。城墙上炮台、卡楼、碉楼、一应俱全,城垛、女墙整齐森严,还有一圈十米有余的护城河,如果放在冷兵器时代,想要攻下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胜保站在城头,看着正在吊装一门门火炮的汉子们,他知道与革命军野战只是死路一条,所以决定死守汉中城。为此他在城墙上放置了四十门火炮。城外的三道壕垒也即将完工,再加上手中十万大军,根是拥有清一色的火枪,这一切让他心安不少。

城墙,一阵微风吹过,此时随是艳阳高照的夏天,但胜保还是打个冷颤。他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的烟瘾犯了,招呼一声下属,返回城中一座豪宅,在两名少女的伺候下开始享用福寿膏。

胜保躺在床上,眯着眼睛拿着一杆烟枪吞吐,如坠云端。身边一位面貌姣好的少女流着香汗用扇子煽风,胜保饶有兴致的看着微微喘气的少女,眼里闪过yin欲之色。

“小红,过来,爷赏你一口福寿膏!”

拿着扇子的少女眼里露出惊惧之色,但她是个侍女,哪里敢反对,脱下绣鞋来到床上。

胜保大笑一声,一把搂过少女,将烟嘴强行塞进樱桃小口之中,少女呛了一下,但很快一种飘然的感觉蔓延全身,让她舒服的呻吟一声。

“舒服吧,来,爷让你更舒服!”

说完,胜保大手探入少女的衣服内……

第二百六十八章 兵临大沽

扬州城,地处江苏中段,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被称为淮左名都,是历史名城,历来是水路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要地,苏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清廷派来镇守的苏北地区的是新任命的江宁将军都兴阿,此人曾是僧格林沁部下,后帮助曾国藩的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名气虽然不如多隆阿,但他也立下了不少战功。

都兴阿为人谨慎,为官清正,与当下的满族官员的嚣张跋扈有很大不同,他临危受命,领兵三万南下,到达淮安府后地区后立刻整合苏北地区的清兵,同时亲自带兵移防扬州。他也是一样,加强扬州城的城防,并在城外构筑壕垒。

都兴阿整合了苏北清兵共得到三万兵马,后清廷又支援两万八旗兵,现在他手中共有八万人,人手一支火枪,拥有火炮五十门。都兴阿所部都是僧格林沁训练的新军,是清廷少有的精锐部队,再加上他亲自操练不辍,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由于革命军这次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刻意隐藏,都兴阿很快得到消息,他立刻收缩兵力,准备固守扬州。

另一边,革命军东路、中路、西路大军已经全部准备完毕,只等八月十日那一天的到来。

八月九日,刘峰亲自率领近卫军、第二军乘坐三百余艘各式海船,在海军的护卫下向北进发,目标直指大沽。

大沽炮台,经过僧格林沁和多隆阿二人的努力已经打造成一座极具规模的炮台群,拥有威、镇、海、门、高五座大炮台,另外在五座大炮台周围还有二十座小炮台拱卫,有大小火炮150门,全部由英法二国提供,其中还有60磅阿姆斯特朗炮十二门,形成了远近交叉的完备防御体系。炮台构筑由英国专家指导完成,材料全部用厚厚的条石,坚固异常,此外还有蒸汽巡洋舰四艘,炮艇十三艘,用于控制内河河道,奕?曾参观大沽的防御,他称赞这里为“天下第一海防”。

多隆阿被没有因为奕?的褒奖而骄傲,他自知革命军的海军实力强大,很可能从大沽进攻北京,除了大建炮台之外还大练新军,经过一年多努力,天津的守军已经达到八万余人,算上英法联军,已经达到十万人。其中,大沽的兵力就有三万人。

八月十日清晨,大沽守军在英国教官的带领下刚出完早操,就听海面传来炮声,紧接着,炮台上的观望哨也传来警报。
首节 上一节 241/6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下一篇:重生手艺人

推荐阅读